第一百一十章宰相們的意見

徐處仁一聽,有一種撞牆的衝動。

原本已經暗暗發誓以後唯皇帝馬首是瞻了,但沒想到這麼快皇帝就要作死了。

大宋除了有汴京作爲首都以外,另設置了南京應天府,西京洛陽,北京大名府。

這幾個副都設置是有講究的。

便說西京洛陽,在開國之初,太祖皇帝是有意遷都洛陽的。

洛陽在華夏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地方,早在夏朝就成了天下中心,此後的歷朝歷代幾乎都在洛陽建立的都城,或者賠都。

理由其實也很簡單,洛陽位於中原正中心地帶,南北皆有羣山,又有洛河水運。

從風水來說,是王者之地。從經濟和兵家考慮,都是絕佳之地。

所以,在宋朝,洛陽的地位其實僅次於東京汴梁。

南京應天府和北京大名府,承擔了對南北之地的管轄。

但現在朝廷的局勢發生變化了,或者說大宋的未來戰略已經做出重新調整。

皇帝欲開海,杭州和廣州在沿海一代,皇帝要在那裡投入更多資源和設備,全力拉動海洋擴張!

同時,按照華夏的地圖來分析,將杭州和廣州列爲副都,可以輻射長江下游和嶺南一代經濟的大力發展,只有增強了這兩個地方的經濟實力,才能成爲開海的堅實根據地。

日後無論是對日本、高句麗,還是會南洋的控制都會進一步增強。

至於捨棄洛陽,提升京兆府(長安)的地位,明顯是爲了鞏固西北的實力,也表明了皇帝對西北開疆擴土的雄心。

而最讓徐處仁不明白的就是將幽州設置爲北都這件事。

燕雲落在蠻夷手中已經一百多年,那裡的百姓皆以遼民自居,又瀕臨金國,戰事之地,若是金人再大舉南下,幽州必然首當其衝,可以說沒有任何屏障。

如果一定要說屏障,幽州本身就是屏障,但怎麼能將都城作爲一國之屏障呢?

所以,出於思維的慣性,徐處仁立刻站出來反對:“陛下,不可。”

“徐卿可是有更好的主意?”

徐處仁道:“中原之地乃是華夏復地,國都自然當在中原,遷都勞民傷財,可能動搖國本,望陛下三思。”

趙桓無語,他還以爲徐處仁能說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原因,又是動搖國本、中原腹地遵從傳統那一套雞湯治國理論。

他考慮設置四個副都,根本原因是從經濟發展和管理國家來考慮的。

一個副都帶動一片地域的經濟發展,若是要實行全國高效管理,還要在四副都之間修建聯通中央帝都的大道。

後世不是有一句話麼:要想富先修路。

道路修好了,商人做生意也便利了,朝廷要剿滅哪個角落的叛亂也更加方便。

這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啊!

趙桓道:“朕意已決,照辦!”

徐處仁還想本能反對,但被皇帝冰冷的語氣驚得一身冷汗,連忙醒悟過來:“遵旨!”

定好四個副都,徐處仁便要開始做具體的規劃。

趙桓又問道:“康王,市舶司如何?”

“回稟陛下,日本、高句麗、南洋諸國追加購物,先已經達到一千萬貫的交易。”

東府相公一聽,頓時又開始羨慕又開始嫉妒了。

自從這位天子登基,東府的相公感覺自己的地位真是一落千丈,倒不是宰相的權力被剝奪得很嚴重,而是皇帝在背後慫恿御史中丞何賤人經常懟宰相,不僅如此,還在政事堂內部分化宰相,就說參知政事現在統領商行一事,便是給太宰徐處仁立威。

更何況,大宋皇家銀行的權力也不在政事堂,不僅如此,偏偏康王趙構也在海運上做得順風順水,海運還只是小規模開啓,就已經有如此巨大的錢財流入,若是再開大一點,還不翻了天了!

以後這大宋,怕是也沒有政事堂什麼事了。

趙桓顯然很滿意,他說道:“全年的計劃呢?”

趙構便將一份卷軸呈上來:“陛下,海運今年目標是兩千萬貫。”

他一句話差點驚得政事堂相公們傻眼,兩千萬貫!還只是這下半年!而且海運現在明顯纔剛剛開始,根本沒有真正打開局面!

趙桓打開看了一眼,上面有詳細的規劃,他非常滿意,趙構果然不愧是皇族中最優秀的人,就憑這份計劃,就可以吊打政事堂了。

“康王大才。”

“都是陛下指點有方。”

在徐處仁和何?面前好好秀了一頓之後,皇帝非常滿意,而徐處仁和何?覺得自己簡直是受到了幾千萬點傷害,這樣搞下去,他們這兩位宰相就完全成爲陪襯了。

宰相的臉還要不要了?

一想到這裡,徐處仁便道:“陛下,臣以爲,交子可開始在京畿路、京東、京西,結合大宋皇家銀行做推廣。”

趙桓眼睛一亮,他孃的,這徐處仁還真是要刺激刺激才肯發揮才能。

皇帝故意道:“徐卿此話怎講?”

“陛下,一貫有約4公斤,這樣的貨幣爲商業交易帶來了嚴重障礙,益州使用交子一事,臣以爲可以在京畿路推行。”

唐恪連忙道:“陛下,不可,交子一旦髮型,必然引發民間誠信危機。”

唐恪的擔憂自然是有道理的,一是交子可以僞造,二是民間對交子的信任度不夠,很多人不願意用,流通不順暢,會影響民間對朝廷的信任,進一步影響其他事情。

徐處仁似乎已經被刺激瘋了,彷彿不拿出點可圈可點的東西他就要去跳樓自殺了,硬着頭皮道:“陛下,臣以爲,若要儘快全面建立大宋商行,必須開始發行交子,此事刻不容緩。”

趙桓點了點頭,十分滿意,讚揚道:“卿乃國之棟樑,所言甚是,五日之內,你給朕擬定一份規劃出來。”

見皇帝非常感興趣,徐處仁頓時興奮起來:“遵旨!”

一邊的唐恪還想在說點什麼,卻是終究沒有開口。

何?見徐處仁都提了一個建設性建議,自己不提點東西是不是會被認爲是腦殘?

何?道:“陛下,臣以爲,當在成立一處類似皇家銀行,以防止一家獨大,獨斷朝廷對外財政。”

趙桓大爲吃驚,看來這些宰相還真他孃的要逼的,不逼還拿不出來點東西來,只有狠狠逼一把,纔有貨出來。

看,徐處仁和何?提的這兩點都非常重要,而且都很前衛。

無疑是對大宋的經濟發展有巨大好處的。

第六百三十七章挑撥第五十八章今日之華夏,流血犧牲自我輩始!第五百一十九章中了狗皇帝的計!第一百八十一章你們少在朕面前裝逼!第四百三十一章萬民同心,中華永固第三百五十二章是他!就是他!第四百五十九章對噴第五百三十七章朝堂上的爭議第六十四章進駐太原府第四百三十六章攻打金國前的準備第四百八十六章西線決戰第一百章仁慈的皇帝?正直的大臣?第六十九章節操被狗吃掉的君臣第三百五十五章入股李氏布行第六百零四章鞍山鐵礦第六百五十九章強攻第六百五十三章七河霸主關於人性和北宋內鬥以及滅亡第五百二十二章君臨上京第四百章軍情緊急(第二更!求訂閱!)第六十五章那官家要不現在臨幸一下臣妾?第三百六十九章絕望的宗室第六百零五章大朝會第六百一十一章再給十年第三百三十九章震驚的完顏宗磐(五千字大章)第三百九十八章河源寨的危機(第四更,求訂閱!)第五百四十七章斬首以示衆第四百八十二章金軍敗退第四百九十七章朕要親自弄死他!第四百七十四章完顏宗弼的兵力部署圖第四百八十七章前鋒攻殺第六十八章太原之盟第一百四十五章剋扣冬糧第六百零七章趙構的策略第四百四十二章大宋遠洋戰艦,大海真正的擁有者!第六百六十章總督閣下,那是敵軍的武器第六百零三章大宋最大的貂絨中心第四百一十四章不戰而滅人之國第一百六十三章清掃南方第三百五十章改良蒸汽機車第六百零七章趙構的策略第六百二十章賢王第一百四十章是誰給你的膽子,來東京城撒野的?第三百五十三章專利法與蒸汽機車!第九十二章興奮的參知政事第七百零四章西方的使者第四百九十八章詭變第五百九十三章昭順義郡王入京第三百九十一章看朕給你做一份美食!(第一更!求訂閱!)第六百五十六章薛東來的說辭第三百三十一章借你人頭一用!第一章先殺一批攪屎棍再說!第三百七十五章西南大陸是大宋最大的糧倉(第二更,求訂閱!)第五百八十四章不必擔憂第一百五十七章橫推就是了!第四十九章完顏宗翰想議和?第五十五章興奮的韓員外第七十章燕雲復!第八十五章爭論第二百五十九章應天書院案第二百一十八章以吾之性命,護國之安寧第五百二十三章君臣情誼第二百二十八章是誰給的你們膽子!第二百一十六章岳飛三軍壓境,銳不可當!第六百八十章防守戰第三十一章該千刀萬剮!第五十六章不要麪皮的君臣第五百九十八章吐蕃之策第三百八十三章趙官人的良田和牧場(第二更!求訂閱!)第六百一十二章君臣相知第五百八十九章請嶽帥爲小女做主第六百二十一章毒嘴秦檜第五百二十六章周邊的動靜第三百六十七章宗室的命運之變第四百四十四章宋軍的野戰,橫推凌牙門第五百九十八章吐蕃之策第四百七十二章宋軍細作第二百一十九章岳飛兵臨城下!第六百零二章吐蕃新策第四百五十三章朕要吃牛肉!第五百章撤兵第三百七十二章趙佶的反擊(第二更,求訂閱!!!)第二百二十六章解決改田爲桑的問題第九十章賜死肅王第一百七十一章軍備革新?第六十二章賊人!休傷我主!第二百零五章被血洗的村落!找上門來的難民!第六百六十一章到底誰是魔鬼第六百四十三章誰敢阻攔,殺無赦第二百零八章犯我大宋者!殺無赦!第二百二十六章解決改田爲桑的問題第六百一十三章議政第九章坐立不住的趙佶第八十一章滿朝皆言斬?第一百一十四章震動朝野的青州案第四百五十章登陸三佛齊第六百四十一章第四百一十一章圍殺蒙兀人第四百八十三章朝堂上的聲音
第六百三十七章挑撥第五十八章今日之華夏,流血犧牲自我輩始!第五百一十九章中了狗皇帝的計!第一百八十一章你們少在朕面前裝逼!第四百三十一章萬民同心,中華永固第三百五十二章是他!就是他!第四百五十九章對噴第五百三十七章朝堂上的爭議第六十四章進駐太原府第四百三十六章攻打金國前的準備第四百八十六章西線決戰第一百章仁慈的皇帝?正直的大臣?第六十九章節操被狗吃掉的君臣第三百五十五章入股李氏布行第六百零四章鞍山鐵礦第六百五十九章強攻第六百五十三章七河霸主關於人性和北宋內鬥以及滅亡第五百二十二章君臨上京第四百章軍情緊急(第二更!求訂閱!)第六十五章那官家要不現在臨幸一下臣妾?第三百六十九章絕望的宗室第六百零五章大朝會第六百一十一章再給十年第三百三十九章震驚的完顏宗磐(五千字大章)第三百九十八章河源寨的危機(第四更,求訂閱!)第五百四十七章斬首以示衆第四百八十二章金軍敗退第四百九十七章朕要親自弄死他!第四百七十四章完顏宗弼的兵力部署圖第四百八十七章前鋒攻殺第六十八章太原之盟第一百四十五章剋扣冬糧第六百零七章趙構的策略第四百四十二章大宋遠洋戰艦,大海真正的擁有者!第六百六十章總督閣下,那是敵軍的武器第六百零三章大宋最大的貂絨中心第四百一十四章不戰而滅人之國第一百六十三章清掃南方第三百五十章改良蒸汽機車第六百零七章趙構的策略第六百二十章賢王第一百四十章是誰給你的膽子,來東京城撒野的?第三百五十三章專利法與蒸汽機車!第九十二章興奮的參知政事第七百零四章西方的使者第四百九十八章詭變第五百九十三章昭順義郡王入京第三百九十一章看朕給你做一份美食!(第一更!求訂閱!)第六百五十六章薛東來的說辭第三百三十一章借你人頭一用!第一章先殺一批攪屎棍再說!第三百七十五章西南大陸是大宋最大的糧倉(第二更,求訂閱!)第五百八十四章不必擔憂第一百五十七章橫推就是了!第四十九章完顏宗翰想議和?第五十五章興奮的韓員外第七十章燕雲復!第八十五章爭論第二百五十九章應天書院案第二百一十八章以吾之性命,護國之安寧第五百二十三章君臣情誼第二百二十八章是誰給的你們膽子!第二百一十六章岳飛三軍壓境,銳不可當!第六百八十章防守戰第三十一章該千刀萬剮!第五十六章不要麪皮的君臣第五百九十八章吐蕃之策第三百八十三章趙官人的良田和牧場(第二更!求訂閱!)第六百一十二章君臣相知第五百八十九章請嶽帥爲小女做主第六百二十一章毒嘴秦檜第五百二十六章周邊的動靜第三百六十七章宗室的命運之變第四百四十四章宋軍的野戰,橫推凌牙門第五百九十八章吐蕃之策第四百七十二章宋軍細作第二百一十九章岳飛兵臨城下!第六百零二章吐蕃新策第四百五十三章朕要吃牛肉!第五百章撤兵第三百七十二章趙佶的反擊(第二更,求訂閱!!!)第二百二十六章解決改田爲桑的問題第九十章賜死肅王第一百七十一章軍備革新?第六十二章賊人!休傷我主!第二百零五章被血洗的村落!找上門來的難民!第六百六十一章到底誰是魔鬼第六百四十三章誰敢阻攔,殺無赦第二百零八章犯我大宋者!殺無赦!第二百二十六章解決改田爲桑的問題第六百一十三章議政第九章坐立不住的趙佶第八十一章滿朝皆言斬?第一百一十四章震動朝野的青州案第四百五十章登陸三佛齊第六百四十一章第四百一十一章圍殺蒙兀人第四百八十三章朝堂上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