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重立中樞

劉彥宗出列道:“時值國朝養吏五十萬之衆,居其官,不知其職者,十有八九,一是造成國朝俸祿浪費,二是冗官至朝廷政令不出京畿,官員勢力盤根錯節,黨爭四起,敗壞超綱,請陛下下令按照朝廷實際所需裁汰冗官!”

徐處仁道:“陛下,臣亦贊同減少官員人數,只是若直接粗暴裁汰,讓這些人告老還鄉,怕是要引起民間動盪。”

徐處仁知道皇帝這裁汰官員的想法誰都阻止不了了,他也不敢阻止,但是他覺得一定不能直接讓那些人滾蛋,不然那些人回到自己老家,必然對朝廷有非議,到時候引起民間的動盪,他這個東府大佬又頭疼了。

“哦,徐卿有何高見?”

“起奏陛下,翰林院的全國學校建立在即,正需要人才,可以將冗官調到學校做先生。”

趙桓看着其他人道:“其他人呢?覺得如何?”

何?道:“陛下,臣以爲徐相公之言可行。”

劉彥宗道:“陛下,臣以爲,當先降其俸祿,再編其位。”

“俸祿如何降?”

劉彥宗道:“這便要問石學士了,學校之事皆是由他掌管。”

石洵連忙出列道:“陛下,按照學校先生等級,小學月俸祿十貫,中學月俸祿二十貫,大學先生月俸祿三十貫。”

趙桓道:“周朝,你覺得呢?”

“陛下,臣以爲可行。”周朝心中連忙叫好,作爲管錢的部門,是有任務在身的,能節流,他自然樂於看見。

趙桓思忖片刻,覺得去做教書先生也不是不行,雖說現在朝廷興百家之學,但也不是完全就唾棄了儒學,至少春秋儒學是有的。

石洵道:“陛下,學校數量畢竟有限,臣恐學校無法容納如此多先生。”

徐處仁連忙道:“陛下,冗官中,也不全是文官。”

趙桓皺起了眉頭:“若是多出的官員如何處置?”

這下徐處仁還真是犯難了,其他人一時間也不說話。

劉彥宗開口道:“陛下,臣以爲,經歷了戰亂,中原地區的官員數量已經下降,具體數額可由吏部再行統計,剩餘的冗官,有兩條選擇,一是調配學校,二是調配商行、銀行、大宋邸報、東京快報、商虞司,另朝廷正籌備大規模開海,康王亦需要人才。”

周朝一聽劉彥宗的意思,便站出來反對了:“按照劉御司的說法,這冗官等於沒有裁汰。”

管錢的財政大佬自然是希望朝廷少發薪水了,他的任務也會輕很多,所以他是堅決贊同皇帝大規模裁員的。

劉彥宗道:“非也,陛下之意並非覺得官員太多,而是覺得官員尸位素餐者十有八九,如今我大宋在聖天子的光輝下,日漸強盛,國朝廣開工事,皆需人才,只要官員各司其職,朝廷又何必裁減官員?”

衆人被劉彥宗這廝給繞暈了,說裁汰官員的是你,現在又說不裁,你他孃的是故意在這裡給大家出難題是吧!你個劉賤人!沒事你去東京城的窯子裡多逛逛得了,腦子裡整天琢磨着琢磨那的,真他孃的欠幹啊!

趙桓問道:“依劉卿所見,該如何整改尸位素餐者十有八九的現象?”

“陛下,自國朝開國以來,沿襲前唐之制,三省六部具在,然另設二府三司三衙,致使權責不清,官僚臃腫,臣斗膽進言,請陛下重立權柄,肅清渾濁!”

劉彥宗此言一出,兩府大佬皆是一怔。

劉彥宗這是要皇帝將朝廷司職回爐重造啊,這直接牽扯到在場的諸位相公了!

徐處仁連忙站出來道:“陛下,萬萬不可,此新政推行在即,兩府若動,必然動一發而牽全身,朝廷混亂,國無寧日!”

唐恪也道:“陛下,徐相公所言極是,臣附議!”

趙桓看了一眼其他人,何?也表示贊同,李綱也道:“陛下,新政在即,不易操之過急。”

御史臺和翰林院則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姿態,即不贊同也不反對。

趙桓道:“秦檜,你覺得呢?”

秦檜心中嘆了口氣,這真是棘手的問題,一邊是兩府的重臣,一邊是皇帝跟前如日中天的大紅人,他兩邊都得罪不起。

秦檜道:“陛下,臣以爲劉御司所言極是,我朝沿前唐之制,三省六部具在,然三省多空有其位,不賦其職。”

趙桓道:“若恢復三省六部,卿以爲如何?”

秦檜道:“臣以爲三省六部制有弊端,當廢除。”

趙桓心中一動,他早想調整中樞權職了,只是一直時機未到,眼下經過他幾輪的大清洗,朝中許多派系已經遭受嚴重打擊,正是做出合理調整的時候。

“這三省六部制有何弊端?”

“中書掌決策,門下掌封駁,尚書掌政令執行,若是中書有一決策,門下通過,至尚書六部執行,然尚書六部皆不贊同,至執行之時必有怠慢,無法達到最好的效果,屆時天子追責,中書言尚書執行之責,尚書言中書、門下決策與審批之責,指使權責不明,這也是本朝爲何會並中書與門下之權於東府之緣由,是以,臣以爲不必再恢復三省六部制,爲明確各中樞權責,陛下可廢除三省,並六部於二府三司、翰林、督察、御史臺,命各中樞各領其責,各司其職,各行其政也!”

秦檜一番話說下來,兩府相公皆是點頭,連劉彥宗、石洵等人也贊同。

唐末五代之後,其實已經在往這方面發展,只是宋朝開國之初,三省一直存在,另開了二府三司,宋太宗時期大肆封官,在這樣的過剩土壤中,自然生長出來了臃腫的官僚體系。

趙桓又問:“諸卿可還有其他意見?”

衆人沉默,皇帝便道:“如此便按秦檜所言,徐處仁領東府政事堂,下管吏部、工部、禮部、商部、戶部。李綱領西府樞密院,下管兵部與原有的十二房。劉彥宗掌政宣司、大理寺和刑部。石洵掌進奏院、全國學校。周朝執掌財稅、鹽鐵。何也掌臺諫。二府三司、翰林、督察決策之權,皆由朕復批,皆各領其責,各司其職,各行其政。”

皇帝又補充道:“此後考覈,不僅以政績結果作爲考覈,官員人數、投入預算、所耗時長,皆納入考覈之中。”

“陛下聖明!”

趙桓又道:“關於精簡官員之事,就由徐處仁任領,劉彥宗協助,此事先從京畿路、京西路、京東路、河北路、河東路和燕雲開始,朕要在三個月之內看見結果。”

“遵旨!”

待諸位大臣退下,唯獨劉彥宗留下,皇帝道:“此次叛亂的名單朕要最詳細的,先將隱藏在朝堂之上的人全部揪出來。”

“是!”

第四章凡言議和者,斬立決!第六百零二章吐蕃新策第四百五十章登陸三佛齊第二百八十八章鐵血西軍!誓滅仁多保忠!第一百八十七章啓動反間諜行動?第八十七章義與利治國?第四百八十七章前鋒攻殺第三百一十九章趙桓對日本國的“待遇”第三百三十四章跋扈的皇帝第五百七十一章動手第六百三十七章挑撥第六百一十五章激動的趙桓第一百零三章儒生案牽連第六百六十九章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一章先殺一批攪屎棍再說!第四百五十七章鐵道司第六百八十一章大國博弈第四百零四章馳援北線!第五百四十六章三路出擊第六百九十七章爭論第四百七十五章突襲完顏宗幹第二百九十四章火炮強攻!第四百五十章登陸三佛齊第五百七十一章動手第二百零六章讓朕不爽?朕弄死你!第六百五十五章薛東來見桑賈爾第五百三十四章調集海軍第一百三十四章陳旉農書第一百五十七章橫推就是了!第一百四十九章東南必反?第五百四十三章香港村首戰,鐵膽海軍第六百三十八章遼東局勢第二百二十一章借刀殺人,一箭雙鵰!第二十七章把朕的顏面都丟盡了!第二百四十七章五路伐夏之備第一百一十三章驚恐絕望的徐處仁第六百一十一章再給十年第五百六十八章回京第四百四十二章大宋遠洋戰艦,大海真正的擁有者!第二百三十三章勁爆的消息第四百零七章封狼居胥!第九十三章皇帝的決定第六百六十五章陳甲十六萬!第四百三十五章皇帝的局,安西都護府第七十九章新政雛形?第六百四十章皇帝對簿公堂第五百六十九章兵貴神速第四百一十八章教日本做人,啓動對金國的商業戰第五百六十四章想留在東京?第一百一十章宰相們的意見第六百七十五章號角連營,漢家雄師渡河!第五百六十七章第五百八十一章出城迎敵第二百二十八章是誰給的你們膽子!第五百零五章炮轟瀋州第四十七章活剮袁煥第二百二十二章趙桓的貼心小棉襖第五百五十四章柔嘉表白第三百五十三章專利法與蒸汽機車!第一百二十七章英勇的大宋禁軍?第六百六十九章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六百八十三章兵臨長安城第一百八十九章趙桓的精英間諜!第四百五十章登陸三佛齊第六百九十八章定案第四百零八章敢犯我天宋者,雖遠必誅!(求訂閱!)第二百九十八章神武軍的鋼鐵意志!第三百三十一章借你人頭一用!第五百五十五章站隊第二百六十四章老子是皇帝親軍!第六百九十三章家書第一百三十一章冗官第六百七十九章要碾壓岳飛?第二百九十四章火炮強攻!第四百五十三章朕要吃牛肉!第五百四十七章斬首以示衆第三十六章堅壁清野與議和第六百七十二章血戰第四百五十五章東羅馬帝國的使者第六百一十五章激動的趙桓第五百四十四章第三百三十九章震驚的完顏宗磐(五千字大章)第六百一十三章議政第一百八十三章發怒的皇帝(三千三百字的中章)第六百七十一章好男兒,有所爲有所不爲!第七百零一章秦檜第八章朕欲與東京共存亡!第四百二十五章夷爲平地第一百零七章連根拔出第六百六十九章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五百三十六章拖出去砍了!第五百五十五章站隊第一百八十八章滲透入幽州的金國細作!第四百八十八章宋軍的鋼鐵洪流第六百六十九章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二百二十六章解決改田爲桑的問題第二百零五章被血洗的村落!找上門來的難民!第二百三十三章勁爆的消息第一百零五章洛陽暴走
第四章凡言議和者,斬立決!第六百零二章吐蕃新策第四百五十章登陸三佛齊第二百八十八章鐵血西軍!誓滅仁多保忠!第一百八十七章啓動反間諜行動?第八十七章義與利治國?第四百八十七章前鋒攻殺第三百一十九章趙桓對日本國的“待遇”第三百三十四章跋扈的皇帝第五百七十一章動手第六百三十七章挑撥第六百一十五章激動的趙桓第一百零三章儒生案牽連第六百六十九章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一章先殺一批攪屎棍再說!第四百五十七章鐵道司第六百八十一章大國博弈第四百零四章馳援北線!第五百四十六章三路出擊第六百九十七章爭論第四百七十五章突襲完顏宗幹第二百九十四章火炮強攻!第四百五十章登陸三佛齊第五百七十一章動手第二百零六章讓朕不爽?朕弄死你!第六百五十五章薛東來見桑賈爾第五百三十四章調集海軍第一百三十四章陳旉農書第一百五十七章橫推就是了!第一百四十九章東南必反?第五百四十三章香港村首戰,鐵膽海軍第六百三十八章遼東局勢第二百二十一章借刀殺人,一箭雙鵰!第二十七章把朕的顏面都丟盡了!第二百四十七章五路伐夏之備第一百一十三章驚恐絕望的徐處仁第六百一十一章再給十年第五百六十八章回京第四百四十二章大宋遠洋戰艦,大海真正的擁有者!第二百三十三章勁爆的消息第四百零七章封狼居胥!第九十三章皇帝的決定第六百六十五章陳甲十六萬!第四百三十五章皇帝的局,安西都護府第七十九章新政雛形?第六百四十章皇帝對簿公堂第五百六十九章兵貴神速第四百一十八章教日本做人,啓動對金國的商業戰第五百六十四章想留在東京?第一百一十章宰相們的意見第六百七十五章號角連營,漢家雄師渡河!第五百六十七章第五百八十一章出城迎敵第二百二十八章是誰給的你們膽子!第五百零五章炮轟瀋州第四十七章活剮袁煥第二百二十二章趙桓的貼心小棉襖第五百五十四章柔嘉表白第三百五十三章專利法與蒸汽機車!第一百二十七章英勇的大宋禁軍?第六百六十九章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六百八十三章兵臨長安城第一百八十九章趙桓的精英間諜!第四百五十章登陸三佛齊第六百九十八章定案第四百零八章敢犯我天宋者,雖遠必誅!(求訂閱!)第二百九十八章神武軍的鋼鐵意志!第三百三十一章借你人頭一用!第五百五十五章站隊第二百六十四章老子是皇帝親軍!第六百九十三章家書第一百三十一章冗官第六百七十九章要碾壓岳飛?第二百九十四章火炮強攻!第四百五十三章朕要吃牛肉!第五百四十七章斬首以示衆第三十六章堅壁清野與議和第六百七十二章血戰第四百五十五章東羅馬帝國的使者第六百一十五章激動的趙桓第五百四十四章第三百三十九章震驚的完顏宗磐(五千字大章)第六百一十三章議政第一百八十三章發怒的皇帝(三千三百字的中章)第六百七十一章好男兒,有所爲有所不爲!第七百零一章秦檜第八章朕欲與東京共存亡!第四百二十五章夷爲平地第一百零七章連根拔出第六百六十九章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五百三十六章拖出去砍了!第五百五十五章站隊第一百八十八章滲透入幽州的金國細作!第四百八十八章宋軍的鋼鐵洪流第六百六十九章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二百二十六章解決改田爲桑的問題第二百零五章被血洗的村落!找上門來的難民!第二百三十三章勁爆的消息第一百零五章洛陽暴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