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京東路和京西路離京畿更近,很多事情做起來更加方便,不容易出亂子,河東與河北經過了戰亂,大片良田被毀,那裡的格局正在重新建立,正是推行新政的好時機。

而且河東與河北之地,自大宋開朝以來,便是戰爭前線,飽受戰亂之苦,百姓的壓力非常大,現在皇帝以與民修養生息爲理由,推行廢掉徭役,乃是人心所向,相信也不會有太多人劇烈反對。

第二日,大宋邸報的又一篇官文驚動了整個東京城,廟堂之上終於確定傳來了新政的聲音,京東路與京西路因受到金賊戰亂波及,百姓疲敝,又因黃河氾濫即將到來,所以朝廷將免除徭役兩年,兩路軍民當同心協力,重建家園。

又因江南近年流寇頻發,方臘逆賊造反使得民間疾苦加深,朝廷下令薄徭役,輕賦稅,同時派遣一員大將南下掃清流寇,還百姓一個朗朗乾坤。

又以河東與河北兩路飽受戰亂之苦,免除徭役三年。

最後,以燕雲之地爲戰亂中心,特免除徭役十年。

此新政乃是大宋邸報官文所發,絕對不假。

此文一出,傳遍全國,引起各地的議論。

朝堂之上的暗流驟然舒緩了一些,那些祖地在南方的大臣們徹底鬆了一口氣,但北派大臣卻心中依然有些不甘心,京西路和京東路要免除徭役兩年,偏偏還找不到理由來反駁。

現在黃河地帶受到戰亂,民生凋敝,朝廷頒佈這樣的政策乃是良政,即便這些讀書人心中在如何不爽,卻是在聖賢書裡找不出半個反對的字眼來。

人們在熱議新政的時候,很少有人去關注城東南汴河畔正在興建的建築,也很少有人在關注着藝造局很快會在京城開業。

這一日,皇城司衛將一個人從天牢裡提了出來,將這個人帶入了皇宮。

此時,在趙桓面前的人正是那個跪在皇宮門前,給他做《百家大世疏》的石子明。

“學生叩拜天子!”

石子明對趙桓行大禮,趙桓站起來,仔仔細細打量了一下眼前的年輕人。

石子明今年二十七歲,比趙桓還要大三歲,石子明的目光比刀鋒還要尖銳,即使在皇帝面前,他那種狂傲的氣勢也沒有太多收斂。

“朕看了你的《百家大世疏》!”

“學生愚見,若有不當之處,學生請天子教誨。”

雖然說的是謙虛的話,但是語氣聽起來卻沒有太多謙虛。

趙桓也不在意,對於趙桓這種人來說,只要能達到目的,別人是什麼樣的人對他並不重要。

顯然,石子明能夠幫助趙桓達到目的。

若是要在大宋大力發展工事,則必須點燃文藝復興的火焰,將腐儒們好好燒一燒,同時也可以讓他們將部分注意力從新政中轉移出來。

這個時候就該石子明登場了。

“你的《百家大世疏》寫得很好,大宋能有你這樣的人才,乃是大宋之福。”

趙桓自己都快被自己這句經常掛在嘴邊忽悠人的話噁心吐了,不過就算再噁心,他還是要說,要辦事,就要拉攏人心,這是一個帝王最基礎的修養。

石子明雖然對自己寫的東西很自信,但卻也沒有想到這麼快就得到了皇帝高度認可,他顯得非常激動,一連跟皇帝再次說了一大堆。

從儒學如何破壞華夏人的思想開始,到從民間尋找百家學說,對百家學說有經世之功的人重賞,最好授予爵位,能入朝爲官,同時對曲阜孔府進行全面調查,廢掉衍聖公爵位,在大宋大興法家與墨家。

趙桓一頓停下來,對石子明的觀點非常贊同,兩人已經不需要再多溝通了,石子明的所想,與趙桓一般無二,趙桓現在只是缺一個人來幫他執行而已。

年輕氣盛的石子明就非常適合,他就是要給那些腐儒扔一頭獅子過去,看他們如何招架。

翰林院今天一臉懵逼,皇帝居然扔了一個二十七歲的翰林學士到翰林院來了,不僅如此,第一天進來,就跟翰林院的大佬楊時對噴了起來,差點沒將楊時氣得中風。

這事捅到皇帝那裡,皇帝派人來斥責了一下石子明,就沒有然後了。

不僅如此,第二天,翰林院得到消息,進奏院以後歸屬翰林院所管,並且由石子明直轄。

趙桓將大宋的第一輿論窗口給了石子明,接下來怎麼搞,就看石子明的了。

唯恐天下不亂的皇帝現在坐在宮中開開心心吃着水果,和朱皇后翻雲覆雨,和韓晨晨賞花賞月。

但這外面的世界因爲邸報最近一篇《百家大世疏》的文章,而捲起了驚濤巨浪。

那日一位仕子跪在皇宮門前請求皇帝恢復百家言論一事,如同烈火將儒生們湯勺,現在還隱隱作痛,不了痛感稍微有些消除,烈火居然倏然騰起來,在大宋邸報上發佈了這樣一篇文章。

頓時上到政事堂的奏章如雪花片,政事堂的宰相們剛剛要消化皇帝的新政,卻又不得不抽排出人手來應付下面的官員的憤怒。

幾乎所有的官員都痛罵這一期的邸報,如此禍國殃民之言論,進奏院竟然敢登上去,這是對聖人的詆譭,是對社稷的詆譭,其心當誅!

宰相們也很無辜啊,現在進奏院又不歸東府管,而是在皇帝那裡,聽說最近皇帝又將進奏院併到了翰林院下面,由一個叫石子明的年輕人在管。

徐處仁連忙帶着奏章打算進宮面聖,卻被唐恪拉了下來。

“徐相公,你這是要作甚?”

“當然是稟明天子,停止邸報這種禍國殃民之論。”

“徐相公怎如此糊塗!”

徐處仁微微一怔,不明白唐恪所言。

“當今天子既然將進奏院從東府拿了回去,焉有不看邸報之理由,爲何會有這種言論,你我心中明瞭。”

“你是說是天子授意的?

“自然是了。”

“必然是有小人在一邊唆使。”

唐恪又道:“徐相公,非在下說你,東府現在最大的任務是什麼?”

“賺錢。”

“若是沒有賺到錢,我們大家都等着流落街頭,屆時徐相公再如何對邸報不滿,又能做什麼?”

徐處仁不由得點頭,唐恪說得好像還挺有道理,現在政事堂被皇帝的任務壓得踹不過氣來了,他這個太宰哪還有時間去關注學術爭論,就交給下面的人去噴吧。

第三百八十八章大宋糧商們的噩夢(第一更,求訂閱!)第三百七十五章西南大陸是大宋最大的糧倉(第二更,求訂閱!)第二十一章宗澤第二百三十八章長安城出了逆賊!第五百五十八章滅注輦第六百一十章大宋商業之論第三百七十三章朕將你貶到瓊州(第三更,求訂閱!)第四百五十章登陸三佛齊第五百八十八章大宋的忠臣!第五百零三章被罷免的太宰第八十章大動干戈!第二百六十五章逼問朕手中劍利否!第二十六章城樓風騷走位的皇帝第一百五十七章橫推就是了!第五百三十五章阻擋者,格殺勿論!第六百三十九章捕快捉拿犯人第六百五十五章他們喜歡用繩子第七十七章當然是全部處死!第六百二十章賢王第六百七十七章撕裂的中線第三百九十章紅薯的逆襲!(第三更!求訂閱!)第一百七十三章皇帝,你的臉呢!第六百八十二章皇帝迴歸第三百二十三章房租暴漲,皇帝大發雷霆!第三百六十六章必有崩壞之危?第六百九十三章家書第八十八章海貿可圖第二百零七章吾皇萬歲!大宋萬歲!神武步人甲無敵!第一百一十三章驚恐絕望的徐處仁第一百六十五章裝完逼就開溜?第一百三十九章又出了一個皇帝?第一百六十四章全部處決,一個不留!第四百四十八章打穿新航線,大宋的海上霸主之路第三百五十三章專利法與蒸汽機車!第四百一十六章登陸日本,炮轟平安京第四十五章殺紅眼的宋軍!第四百一十四章不戰而滅人之國第四百二十七章皇帝的全滅戰第二百四十四章異域志第一百九十八章漢奸!隱元社!第一百一十三章驚恐絕望的徐處仁第四百五十五章東羅馬帝國的使者第一百二十四章兩路同時聚兵謀逆第四百九十八章詭變第十七章全面備戰第五百七十章上京驚變第三百二十五章殺人如麻的皇帝第九十八章風波不斷第四百一十七章駐兵高麗,海陸包圍金國第二百六十章徹查四大書院第一百六十九章皇帝的另一張面孔?第二百章大理出兵!第一百五十三章無所不知的皇帝?第二百零七章吾皇萬歲!大宋萬歲!神武步人甲無敵!第二百八十章邊關告急,党項三十萬大軍南下!第三百四十一章皇帝的局第四十五章殺紅眼的宋軍!第四百八十六章西線決戰第三百三十八章使者是在質疑朕?第二百三十六章不惜一切代價殺掉皇帝?第一百三十五章糧價第五十四章賣女兒的韓禮先第三百三十二章趙桓有錢了!第四百九十三章鐵浮屠的衝擊第四百七十章對對對!我們是來投誠的!第三百九十六章蒙兀人(第二更,求訂閱!)第九十五章暗流涌動第五百五十五章站隊第三百四十五章皇帝的安排第一百七十二章軍隊裝備第一百七十七章交子的保值費?第四百六十章權力的明爭暗鬥第一百三十五章糧價第四百六十一章慫恿第六百三十五章武大郎?第六百八十四章朕需要你們!第五百六十章徐處仁第六百零四章鞍山鐵礦第四百八十章維穩戰局第六百二十八章賺錢的方法第三百六十七章宗室的命運之變第五百六十二章有客自遠方來第六十六章被嚇得不輕的金國使者第六百五十三章七河霸主第一百四十一章微臣救駕來遲第四百零九章彪炳古今,震動宇內!(求訂閱!)第四百零一章种師道的安排第三百一十六章靖康四年的大宋第二百五十三章這麼賤的要求,不答應怪不好意思的!第六百二十六章秦檜的爲官之道第三百零一章中軍挺進邊境,五軍伐夏!第五百九十五章叫爹也沒用!第五百七十二章命要緊第八十七章義與利治國?第二百三十七章深夜出城的皇帝!(桜花,大家都很想念你)第四百四十一章這個小國開始作死第二百五十四章新舊學之爭起!靖康二年年終彙報!第二百零四章笑裡藏刀!坑死自己人!(今日更新不設上限)第四百七十八章鐵血鏖戰第三百六十章江陵府的浪濤(七千字,求訂閱!求月票!)
第三百八十八章大宋糧商們的噩夢(第一更,求訂閱!)第三百七十五章西南大陸是大宋最大的糧倉(第二更,求訂閱!)第二十一章宗澤第二百三十八章長安城出了逆賊!第五百五十八章滅注輦第六百一十章大宋商業之論第三百七十三章朕將你貶到瓊州(第三更,求訂閱!)第四百五十章登陸三佛齊第五百八十八章大宋的忠臣!第五百零三章被罷免的太宰第八十章大動干戈!第二百六十五章逼問朕手中劍利否!第二十六章城樓風騷走位的皇帝第一百五十七章橫推就是了!第五百三十五章阻擋者,格殺勿論!第六百三十九章捕快捉拿犯人第六百五十五章他們喜歡用繩子第七十七章當然是全部處死!第六百二十章賢王第六百七十七章撕裂的中線第三百九十章紅薯的逆襲!(第三更!求訂閱!)第一百七十三章皇帝,你的臉呢!第六百八十二章皇帝迴歸第三百二十三章房租暴漲,皇帝大發雷霆!第三百六十六章必有崩壞之危?第六百九十三章家書第八十八章海貿可圖第二百零七章吾皇萬歲!大宋萬歲!神武步人甲無敵!第一百一十三章驚恐絕望的徐處仁第一百六十五章裝完逼就開溜?第一百三十九章又出了一個皇帝?第一百六十四章全部處決,一個不留!第四百四十八章打穿新航線,大宋的海上霸主之路第三百五十三章專利法與蒸汽機車!第四百一十六章登陸日本,炮轟平安京第四十五章殺紅眼的宋軍!第四百一十四章不戰而滅人之國第四百二十七章皇帝的全滅戰第二百四十四章異域志第一百九十八章漢奸!隱元社!第一百一十三章驚恐絕望的徐處仁第四百五十五章東羅馬帝國的使者第一百二十四章兩路同時聚兵謀逆第四百九十八章詭變第十七章全面備戰第五百七十章上京驚變第三百二十五章殺人如麻的皇帝第九十八章風波不斷第四百一十七章駐兵高麗,海陸包圍金國第二百六十章徹查四大書院第一百六十九章皇帝的另一張面孔?第二百章大理出兵!第一百五十三章無所不知的皇帝?第二百零七章吾皇萬歲!大宋萬歲!神武步人甲無敵!第二百八十章邊關告急,党項三十萬大軍南下!第三百四十一章皇帝的局第四十五章殺紅眼的宋軍!第四百八十六章西線決戰第三百三十八章使者是在質疑朕?第二百三十六章不惜一切代價殺掉皇帝?第一百三十五章糧價第五十四章賣女兒的韓禮先第三百三十二章趙桓有錢了!第四百九十三章鐵浮屠的衝擊第四百七十章對對對!我們是來投誠的!第三百九十六章蒙兀人(第二更,求訂閱!)第九十五章暗流涌動第五百五十五章站隊第三百四十五章皇帝的安排第一百七十二章軍隊裝備第一百七十七章交子的保值費?第四百六十章權力的明爭暗鬥第一百三十五章糧價第四百六十一章慫恿第六百三十五章武大郎?第六百八十四章朕需要你們!第五百六十章徐處仁第六百零四章鞍山鐵礦第四百八十章維穩戰局第六百二十八章賺錢的方法第三百六十七章宗室的命運之變第五百六十二章有客自遠方來第六十六章被嚇得不輕的金國使者第六百五十三章七河霸主第一百四十一章微臣救駕來遲第四百零九章彪炳古今,震動宇內!(求訂閱!)第四百零一章种師道的安排第三百一十六章靖康四年的大宋第二百五十三章這麼賤的要求,不答應怪不好意思的!第六百二十六章秦檜的爲官之道第三百零一章中軍挺進邊境,五軍伐夏!第五百九十五章叫爹也沒用!第五百七十二章命要緊第八十七章義與利治國?第二百三十七章深夜出城的皇帝!(桜花,大家都很想念你)第四百四十一章這個小國開始作死第二百五十四章新舊學之爭起!靖康二年年終彙報!第二百零四章笑裡藏刀!坑死自己人!(今日更新不設上限)第四百七十八章鐵血鏖戰第三百六十章江陵府的浪濤(七千字,求訂閱!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