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打穿新航線,大宋的海上霸主之路

鄆王趙楷是一個光芒萬丈的人。

不過那是在宋徽宗時代,那個時代大宋以文爲貴。

鄆王曾經進士及第,也就是說,那一屆大宋考試全國第一,實力是和蘇軾一樣牛逼的人物。

宋徽宗時代,皇城司是趙楷執掌的。

不過因爲觀念的原因,皇城司一直被打壓,不被重用,所以謝大海那樣的人,在當時是很憋屈的。

平心而論,歷史上的趙楷,至少比宋徽宗和宋欽宗要強不少,若是他當皇帝,說不定不會有靖康恥。

但這一切,已經發生改變。

無論趙楷是否有才華,他自己撞到刀口上來的。

無論是多麼有才華的人,都不應該觸碰底線,那是會死人的,誰都改變不了。

也有人私下說,鄆王根本沒有抨擊新法,這一切都是權力鬥爭的結果。

皇帝採納了虞允文的《南海四策》,要分封南海,親王們牴觸,就只能拿一個來殺雞儆猴了。

鄆王抨擊新法,很快就被督察院立案,一切都進展得非常順利。

順利得好像一切都事先準備好了一樣,接下來只需要按照劇本走就行了。

鄆王王妃朱鳳英是皇后朱璉的親妹妹,她此刻正在皇后的宮中,向自己的姐姐哭訴求情。

“大姐,你可以一定要救救鄆王。”

“鳳英,你先別哭了。”朱璉嘆了口氣,“陛下是嚴令禁止後宮干政的,我雖爲皇后,卻無權干預此事。”

“大姐,算我求求你,幫鄆王求求情。”

朱璉心一軟,道:“好,你先起來,我現在就去找官家。

“謝謝大姐!”

朱鳳英出了皇宮後,朱璉便前去趙桓的御書房。

但被告知皇帝根本不在御書房。

皇帝此時遷居延福宮,朱璉只好去延福宮找皇帝。

皇帝去延福宮,自己卻不知,向來皇帝是要避開自己,皇帝已經想到自己會來求情。

朱璉思忖一下,明知皇帝躲着自己,卻還是想延福宮而去。

但尚未出宮,就被王奎安攔下。

“聖人,時候不早了。”

“我現在要去見官家,怎麼,還需要王中官同意?”

“臣不敢,官家說了,最近誰都不見,聖人還是請回吧。”

朱璉卻不理會王奎安,乘車出了皇宮,向延福宮而去。

延福宮是皇宮之外的一座宮殿,趙桓每年都會抽一段時間,一個人躲在延福宮,處於誰都不見的狀態。

朱璉到了延福宮,但宮前的侍衛卻是不放行。

“皇后娘娘,陛下有旨,未經傳召,誰都不見。”

“連我也不見?”

(宋朝皇帝私下被稱官家,皇后私下被尊呼爲聖人,但只是私下,宋朝皇后也不自稱本宮,書面時稱予,更多的時候就自稱我)

“娘娘恕罪!”

朱璉嘆了口氣,也不再爲難侍衛。

既然皇帝真的不想見自己,就算強行見到,也無甚作用。

第二次,督察院的人便到了鄆王王府,鄆王趙楷被帶回督察院。

幾天之後,鄆王抨擊新法之罪坐實。

這還不是不足以讓鄆王儘快被賜死,畢竟有人若要救鄆王,也可能保住鄆王,最後鄆王被廢爲庶人。

幾天之後,有人舉報西南交州轉運使劉醒私通鄆王。

這事若是擱在以前,可能沒什麼,最多就是封疆大吏與親王關係走得近一點,可能是個人朋友之情。

但現在鄆王背了一個抨擊新法的大罪,劉醒與鄆王的交情,可能就會發酵了。

私通的證據都列好了,據說崇國公過一段時間會去西南,鄆王特意給劉醒寫了一封信,讓劉醒以後對崇國公多多照顧。

乍一看,這是叔叔關心侄兒的信,沒毛病啊!

但大宋朝堂上那些揣摩皇帝心思的大臣們,可就不覺得這信沒毛病了。

這分明就是地方武將勾結親王啊!

這是要幹什麼?

要造反啊!

在這種皇權空前強盛,司法權和軍權相互掣肘緊密的局面下,親王與軍中大佬接觸,那是大忌中的大忌。

而且,劉醒與鄆王如此密切,是否說明劉醒也抨擊新法?

就此事,何也還專門上疏皇帝,他很犀利地指出,舊黨依然存在,正蟄伏在大宋的官場上,等待時機。

御史臺將劉醒和鄆王定義爲舊黨,相當於將這兩個人直接對立在當今大宋朝堂主流的對立面了。

如此說來,幾乎是沒有人會求情了。

監察院的人很快就將劉醒送到了軍事法庭,走了流程之後,罪名就成立了。

七天之後,劉醒被斬首,趙楷被賜死。

得知自己最心愛的兒子死後,太上皇趙佶在宮中痛苦三天三夜,把自己的大兒子罵了三天三夜。

而這一段時間,趙桓卻一直待在延福宮。

所有的政事,全部交給了政事堂。

唯一見的就只有虞允文,虞允文終於給他送來一份分封的具體規劃。

趙楷死了,還剩下21個親王。

這21個都要被分封出去。

他們的名字就在這份名單上,分封的土地,從真臘、暹羅,到渤泥、三佛齊,到南邊諸島。

整個南海諸島,幾乎被這些親王佔了,接下來就是讓當地的政權老老實實交出控制權了。

六月,虞允文正式被任命爲諸海經略使,大宋海軍大臣,統管諸海事物,實施皇帝對海洋的戰略。

原本還打算做抵抗的諸位親王,見鄆王被殺,各個都嚇破了膽。

覺得自己待在東京城實在太危險了,聽說越國和魏國現在在南方過得很滋潤,何不也出海畫地爲王呢?

於是,這場分封進展得也順利了很多。

在東京城的分封事宜塵埃落定之後,李寶的首捷也傳回了東京城。

此時,駐紮在凌牙門的宋軍,已經開始準備對三佛齊發動進攻。

九江港口的大宋海軍編制在擴充當中。

南海戰事剛起,西南也不太平了。

靖康八年二月頒佈的交子新政,要求大宋周邊各國同行交子,真臘和暹羅並不配合,也不拒絕。

在四月的一次大型通商中,因爲使用交子之爭,大宋兩名糧商被扣押。

五月末,張浚接到了樞密院的發兵令,同時接到了軍督府的軍令,向真臘調遣兩萬大軍。

這一連串的事並非孤立,大宋剛剛發動了對南海的戰爭,南大陸卻只有一小半在大宋的控制下,顯然是戰略失衡。

凌牙門作爲大宋海貿通往西邊必經之地,也是大宋鉗制南海諸國的戰略要地,後方卻有一大堆的馬來人虎視眈眈。

(凌牙門即新加坡,新加坡北邊是馬來西亞,南北延伸的長型島嶼,最南邊渡海後是新加坡,宋朝時期,馬來人北上,在那一帶建立了出原始的政權)

所以,解決真臘,其實是在掃清南大陸最後的隱患,也爲解決馬來做準備,進而消除凌牙門的後顧之憂,確保海上航線的暢通無阻。

(從世界地圖可以看出,凌牙門地理位置非常刁鑽,從中國遠洋到西方,如果不想饒大半個地球,凌牙門是必經港口,而且凌牙門與三佛齊隔海相望,那一條海線狹長,如果不控制在大宋手中,海上貿易基本是侷限在東南亞一帶小打小鬧了,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看下世界地圖)

第四百八十四章自古君王最無情第四百一十八章教日本做人,啓動對金國的商業戰第六百八十八章朕沒要他們的腦袋,已經是仁慈了!第一百六十一章皇帝萬歲,新軍無敵!第二十八章目標是李綱?第二百八十章邊關告急,党項三十萬大軍南下!第一百六十八章這皇帝腦子真的缺根弦?第一百九十六章趙桓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第六百一十四章唐恪的建議第五百九十八章吐蕃之策第三百八十三章趙官人的良田和牧場(第二更!求訂閱!)第五百四十八章炮轟廣州城第四百一十九章問罪金國第四百八十二章金軍敗退第四十二章興師黎城戰婁室第四百零五章願與君同袍殺敵!第四百七十四章完顏宗弼的兵力部署圖第二百五十九章應天書院案第三百八十章岳飛的前妻(第一更!)第二百零一章交趾十萬大軍入侵!第五百二十七章耿直的柔嘉第一百七十章果然是暴君!第三百三十七章迎接金國使者!第二百六十七章一片片割肉!第五百五十三章接見趙昚第四十章宋軍捷!第六十章此生無悔入華夏,來生願在種花家!第四百九十一章破城戰第六百零二章吐蕃新策第一百零一章儒生如何處置?第一百三十六章降薪第六十五章那官家要不現在臨幸一下臣妾?第六百零六章慫恿第二十七章把朕的顏面都丟盡了!第三百四十六章金錢玩家趙桓!第四百三十九章宋金之戰,一觸即發!第六百四十六章薛東來第一百八十六章挑戰皇帝?幕後到底是誰?第四百九十八章詭變第六百七十一章好男兒,有所爲有所不爲!第五百六十六章美好生活它不香麼第三百一十四章兵臨興慶府,大宋將帥們欲抓狂!第一百三十六章降薪第三百一十章皇帝的野路子第六百九十八章定案第三百五十七章華興紡車案(六千字大章)第一百三十三章二京案第五百八十六章對啊!我們可以去搶啊!第十八章禁軍空餉第三章謝大海,你幫太師一把!第五百九十八章吐蕃之策第六百五十五章薛東來見桑賈爾第一百一十四章震動朝野的青州案第四百三十章鐵血大宋第六百二十一章毒嘴秦檜第三百一十六章靖康四年的大宋第五百三十八章甩鍋的傳統第六百二十八章賺錢的方法第四百三十二章兵鋒北指,北海突襲第四百九十章快如閃電的破城戰!第二百三十四章人頭不夠啊!第八十四章新的軍政和稅政第二百五十五章張沅案第三百九十三章越國使者(第三更,求訂閱!)第三百四十二章不受控制的黃河第五百四十九章這就尷尬了第四百六十九章呵呵,金軍的頭戰!第四百零一章种師道的安排第三百六十四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三百五十一章蒸汽機車的展示盛會第一百零五章洛陽暴走第六百六十五章陳甲十六萬!第三百六十八章又開始演戲的皇帝第一百五十七章橫推就是了!第五百三十四章調集海軍第六百九十九章平息第二百二十三章改田爲桑,百姓無活路?第三百二十七章皇帝又遇到事了第二十二章任命第三十一章該千刀萬剮!第六百六十八章朕就沒指望他出兵!第四十七章活剮袁煥第二百八十四章吳玠征討党項右路軍第三百七十五章西南大陸是大宋最大的糧倉(第二更,求訂閱!)第三百二十六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三百八十一章古道邊第一百一十三章驚恐絕望的徐處仁第一百八十五章皇城司有內鬼?第四百五十五章東羅馬帝國的使者第一百零九章商部與四都第五百九十四章神聖無敵的俺巴孩大汗第一百八十三章發怒的皇帝(三千三百字的中章)第一百六十八章這皇帝腦子真的缺根弦?第二百二十七章滲入軍方?第二百四十四章異域志第六百七十一章好男兒,有所爲有所不爲!第四百六十一章慫恿第四百七十章對對對!我們是來投誠的!第三百三十三章又見花想容第七十章燕雲復!
第四百八十四章自古君王最無情第四百一十八章教日本做人,啓動對金國的商業戰第六百八十八章朕沒要他們的腦袋,已經是仁慈了!第一百六十一章皇帝萬歲,新軍無敵!第二十八章目標是李綱?第二百八十章邊關告急,党項三十萬大軍南下!第一百六十八章這皇帝腦子真的缺根弦?第一百九十六章趙桓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第六百一十四章唐恪的建議第五百九十八章吐蕃之策第三百八十三章趙官人的良田和牧場(第二更!求訂閱!)第五百四十八章炮轟廣州城第四百一十九章問罪金國第四百八十二章金軍敗退第四十二章興師黎城戰婁室第四百零五章願與君同袍殺敵!第四百七十四章完顏宗弼的兵力部署圖第二百五十九章應天書院案第三百八十章岳飛的前妻(第一更!)第二百零一章交趾十萬大軍入侵!第五百二十七章耿直的柔嘉第一百七十章果然是暴君!第三百三十七章迎接金國使者!第二百六十七章一片片割肉!第五百五十三章接見趙昚第四十章宋軍捷!第六十章此生無悔入華夏,來生願在種花家!第四百九十一章破城戰第六百零二章吐蕃新策第一百零一章儒生如何處置?第一百三十六章降薪第六十五章那官家要不現在臨幸一下臣妾?第六百零六章慫恿第二十七章把朕的顏面都丟盡了!第三百四十六章金錢玩家趙桓!第四百三十九章宋金之戰,一觸即發!第六百四十六章薛東來第一百八十六章挑戰皇帝?幕後到底是誰?第四百九十八章詭變第六百七十一章好男兒,有所爲有所不爲!第五百六十六章美好生活它不香麼第三百一十四章兵臨興慶府,大宋將帥們欲抓狂!第一百三十六章降薪第三百一十章皇帝的野路子第六百九十八章定案第三百五十七章華興紡車案(六千字大章)第一百三十三章二京案第五百八十六章對啊!我們可以去搶啊!第十八章禁軍空餉第三章謝大海,你幫太師一把!第五百九十八章吐蕃之策第六百五十五章薛東來見桑賈爾第一百一十四章震動朝野的青州案第四百三十章鐵血大宋第六百二十一章毒嘴秦檜第三百一十六章靖康四年的大宋第五百三十八章甩鍋的傳統第六百二十八章賺錢的方法第四百三十二章兵鋒北指,北海突襲第四百九十章快如閃電的破城戰!第二百三十四章人頭不夠啊!第八十四章新的軍政和稅政第二百五十五章張沅案第三百九十三章越國使者(第三更,求訂閱!)第三百四十二章不受控制的黃河第五百四十九章這就尷尬了第四百六十九章呵呵,金軍的頭戰!第四百零一章种師道的安排第三百六十四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三百五十一章蒸汽機車的展示盛會第一百零五章洛陽暴走第六百六十五章陳甲十六萬!第三百六十八章又開始演戲的皇帝第一百五十七章橫推就是了!第五百三十四章調集海軍第六百九十九章平息第二百二十三章改田爲桑,百姓無活路?第三百二十七章皇帝又遇到事了第二十二章任命第三十一章該千刀萬剮!第六百六十八章朕就沒指望他出兵!第四十七章活剮袁煥第二百八十四章吳玠征討党項右路軍第三百七十五章西南大陸是大宋最大的糧倉(第二更,求訂閱!)第三百二十六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三百八十一章古道邊第一百一十三章驚恐絕望的徐處仁第一百八十五章皇城司有內鬼?第四百五十五章東羅馬帝國的使者第一百零九章商部與四都第五百九十四章神聖無敵的俺巴孩大汗第一百八十三章發怒的皇帝(三千三百字的中章)第一百六十八章這皇帝腦子真的缺根弦?第二百二十七章滲入軍方?第二百四十四章異域志第六百七十一章好男兒,有所爲有所不爲!第四百六十一章慫恿第四百七十章對對對!我們是來投誠的!第三百三十三章又見花想容第七十章燕雲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