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冊立皇后

李恪在北王府焦急的等待長安的消息,長安那邊一是一日三報的向他發快報,但即便是這樣,李恪還是很緊張,生怕這件事情會被自己搞砸了!但是,十幾天過去了,長安反饋的情報來看,事情完全在照狄知遜預料當中,就如他說的那樣,李世民並沒有就此事在朝堂上發表自己的看法,也沒有阻止江南文士集團和東山士族之間的爭吵,而是單獨召見了幾個朝臣,詢問他們的意見。(_%%)對於李世民單獨召見大臣詢問意見的具體對打內容,在長安的暗衛還沒有這個能力獲得,李恪只能參考狄知遜的意見,對這件事情進行分析。而這一段時間內,北府銀行發行紙幣也步入了正常軌道,狄知遜身上的擔子輕了很多,李恪便將他召集到北王府,給他負責整理長安傳來的快報,分析長安的局勢。至於其他的人,則是各司其職,李恪暫時沒有讓他們參與到這件事情當中去。而且,李恪還想北府所轄的各方都督府的都督門下達了北府公文,是以北府兵馬行轅的行事下達的,內容就是讓個都督府開始備戰,開始整頓兵馬。對自己的這個舉動是否會刺激到吐谷渾人,李恪一點都不擔心。吐谷渾人的心思現在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吐谷渾和大唐都在緊急備戰,吐谷渾在等都嚴冬來臨之際的最佳開戰時間。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雙雙都沒有掩飾自己的意圖,也都相互之間容許了各種的動作。

而在這一段時間,柴哲威和李宗還有李愔三人的商業集團發展很迅速,將罌粟移植到營中周邊,因爲營州遠離大唐,人煙稀少,土地肥沃。所以,罌粟的種植面積增大了很多倍,產量也提高了很多,在這種情況下,柴哲威和李宗、李愔三人商議,跟劉仁軌聯合組建了船隊,將鴉片運到了除高麗之外的扶桑,讓扶桑島國成了繼高麗之後的第二頁鴉片付出大國,賺了不少錢財,特別是扶桑盛產黃金,柴哲威就只需用黃金交易,這使得北府銀行的黃金儲備量大的驚人。其次,柴哲威聯合了同州大都督突利,借到同州一線,將鴉片輸送了西域諸國,同樣獲利豐厚。

頓時之間,李恪所組建的商業帝國的財力到達了一個空前的高度。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李恪便通過像朝廷資助一批錢糧的名義,讓柴哲威和李宗、李愔去了趟長安。他在北府發展經濟,在長安的時候就跟李世民彙報過這方面的情況。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在大唐整軍備戰的情況下,他以北府的名義向長安送錢糧,李世民自然的很高興。而李恪這次讓柴哲威和李宗、李愔三人去長安的目的不止是運送錢糧這麼簡單,還有通過三人的身份向各自代表的勢力傳達自己意見是面對,像李宗的身後的宗室皇族,像柴哲威的身後是以柴紹爲首的軍方將領,李愔則是主要疏通開導楊妃。其實,送錢糧對李恪來說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牢籠軍方,在軍中博得一部分的支持。大唐對吐谷渾開戰,輜重錢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有了錢,有了糧食,將士們才能奮力廝殺,才能浴血奮戰,而李恪在這個時候送這些東西,其意自然很清楚。可現在的備戰期間,李恪送輜重錢糧,誰都不敢說他的不是,只能對他的義舉讚譽有加,這反而提高了他在軍中的形象。

所以,到達長安的柴哲威和李宗、李愔三人戶部交割完錢糧後便各自去完成自己的任務。

李恪在太原就密切注意着柴哲威等三人去長安之後的情況,柴哲威等在長安是也在隨時跟他彙報情況,以便李恪能夠遙控局勢。就這樣,李恪費心費力的靜等了一個月多,長安終於傳來了讓他喜悅的情報,那就是李世民開始公開在大殿上表達了朝門可以開始議楊妃被冊立皇后的問題。

而李恪在接到這個情報的時候,立刻將這個消息告訴了狄知遜。

狄知遜在思量了很久之後便開始了自己的佈置,第一就是由李言爲首的關隴士族上書,支持冊立楊妃爲皇后;第二,則是命令身在長安的御史馬周,開始彈劾山東士族在這次冊封皇后商議中的僭越罪名;第三,便是聯合李恪在地方的勢力,開始向長安傳達地方的支持意見。其中,第二點最爲關鍵,是否能夠打擊山東士族在這次冊立皇后廷議中的囂張氣焰,就看他馬周的彈劾御史臺是否給力。至於彈劾的內容很多,但狄知遜主要選擇了三點,最爲重要的就是在這次冊立皇后廷議中山東士族的僭越行爲,從而指出這其中肯定有人據居心叵測,想肆意的擾亂朝綱。這個罪名說大不小,說小不小,但恰好是這次針對山東士族最爲有力的武器。

因爲,冊立皇后這樣大的國事,自當的朝臣上書,看皇帝的態度,是否要進行商議,經過皇帝應容,大家才能開始商議和討論。而大唐比較開放,皇家的家事便是國事,既然有人已經上書皇帝建立立後,大臣便可以討論,闡述自己的問題。但是,山東士族畢竟不是朝臣,他們只是士族大家,他們不能妄議朝政,特別的是皇帝還沒有下達討論的命令之前。而這次冊立皇后,山東士族卻在李世民下令朝議前就高調介入,這就給了馬周彈劾的藉口,說山東士族以布衣之身干政,以士族大家的身份藐視朝堂,想將朝堂成爲士族大家的朝堂。

馬周的言辭很犀利,這樣的罪名即便是山東士族也不敢承擔,他們只能反駁馬周,但又沒有充分的理由,便只能在跟江南文士集團的爭辯中敗退,使得冊立楊妃爲皇后的勢力大曾,形成了一邊倒的局面,而這個時候李言的上書和地方官員以及軍方將領的態度則是井上添花,給楊妃被冊立皇后加重了砝碼。

李世民的本意是先不表明自己的態度,他讓朝臣們議論和爭吵,想看看各方勢力的反應和態度,再從中分析出這是陰謀還是真實的上書,再做決定。因爲,他清楚李泰和李承乾的性格,兩人對楊妃不說憎恨但也沒什麼好感,而長孫皇后作爲自己的生母剛離世一年,依照他們的性格和心性的斷然不會上這樣個國書。

只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除了李泰身邊以岑文本爲首的江南文士集團外,朝中大臣都表示了沉默,即便是北方的李恪和太原城裡跟李恪關係牢固的關隴士族都保持了沉默,反而是作爲跟楊妃沒有任何利益衝突的山東士族盡然發難,這使得他想極力搞清的內幕越發的變得撲朔迷離,再加上楊妃盡然主動向他坦誠自己沒有做皇后的心思,還說出了那麼多誠懇而充分的理由,這更是讓李世民尷尬的同時心裡越發的捉不透這事情背後的真正目的是什麼?所以,他一直在苦苦思索和等待,直到一場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結果,這才下令朝議。可是馬周和御史臺的彈劾山東士族奏章讓他心裡驚訝的同時給了他一絲的頓悟。他本來就已察覺出了士族大家想通過各方勢力控制朝堂的苗頭,而這次山東士族反對立楊妃爲皇后,盡然僭越祖制而參與爭論,這便是他感受到了士族的影響力和野心。

不能妥協,絕對不能跟這樣的士族力量妥協!李世民堅在心裡定了自己的想法,而當他想到山東士族,想到山東士族一向看不起關隴士族,盡然連跟皇族通婚都不以爲榮反以爲恥時,他更加否定了山東士族反對冊立楊妃爲皇后的種種原因。再加上朝中大臣支持者居多,反對者很少,中樞大臣基本不是中立便是支持,可見楊妃深得民心。李世民在權衡了幾天,思慮了一番,便在七月十五這天朝會時下旨冊立楊妃爲皇后的詔書。

詔書下達時朝堂上一片愉悅,長安城歡騰不已。

至此,李世民下達甚至,八月十五中秋佳節舉行冊立儀式。

頓時,舉國歡慶!

第374章 這就是宿命第23章 李泰的心思第46章 轟動的結果第46章 轟動的結果第442章 又是賭注第210章 又見李泰第140章 兄弟不合第22章 王府易主第335章 強者的對決(四)第60章 真正的較量第56章 ‘唐’和百騎第523章 這代價未免太大了吧第397章 皇帝的心思第431章 商業帝國第678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孽第166章 探監第7章 英雄救美第20章 漢王府第178章 都是狠人啊!第315章 漢王的擔憂第664章 千萬別低估你的對手第612章 吐蕃的和親團第384章 和軍神的對話第82章 做狼還是做狗第52張 章 陳其的安排第667章 松贊干布跑路了第182章 改組黑衣衛第590章 亂戰第455章 再建黑旗營第330章 當軍神遇上梟雄(六)第66章 心急如焚第201章 長安的情報第506章 其心可誅啊第276章 細嗅薔薇第244章 有人在做僞證第126章 威第120章 情第688章 將相謀第624章 西北大捷第231章 漢王請留步第671章 北衙大都督第16章 太子和賢臣第301章 你的話,我信第224章 懲罰後的一種補償第373章 真正的決戰(八)第32章 馬球和足球第516章 見到李治了,不知道該怎麼說啊第102章 只羨鴛鴦不羨仙第498章 這就是搏殺第671章 北衙大都督第179章 杖十人不如殺一人第353章 各方的動靜第160章 重疾引起的猜疑第491章 犯我陸軍學院者,雖強必斬之第27章 華麗的組合第227章 對扶桑的政策——殺第456章 懷孕了第570章 本王讓你噴血第211章 四國使團第168章 四條消息第669章 親自動手吧第21章 初遇馬周第560章 一份大禮第158章 四個人的談話第337章 新任命的主審第36章 聯賽的設想第219章 任城王第203章 述職第451章 兩女的相處第432章 大封功臣第170章 平平淡淡纔是福第203章 述職第593章 退了嗎?第219章 任城王第500章 死的太快了吧!第661章 松贊干布的路第646章 青唐城(三)第314章 心思和計謀第617章 晚宴也能這樣第164章 黑衣七殺第252章 第三次三堂會審(中)第31章 文本的憂慮第437章 陸軍學院的設想第164章 黑衣七殺第一百六五死章 尚書之怒第307章 漢王的心思——殺俘第631章 破除秘術第533章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第494章 能不這麼殘忍嗎第685章 長安城的詭異第34章 你就是武則天第130章 陰謀第681章 薛禮和蒙昭的一戰成名(下)第468章 入院考試第365章 精兵簡政第484章 房遺愛果然有點二第68章 驗屍結果第9章 五虎一太歲第577章 玩的就是你第40章 爭相建隊
第374章 這就是宿命第23章 李泰的心思第46章 轟動的結果第46章 轟動的結果第442章 又是賭注第210章 又見李泰第140章 兄弟不合第22章 王府易主第335章 強者的對決(四)第60章 真正的較量第56章 ‘唐’和百騎第523章 這代價未免太大了吧第397章 皇帝的心思第431章 商業帝國第678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孽第166章 探監第7章 英雄救美第20章 漢王府第178章 都是狠人啊!第315章 漢王的擔憂第664章 千萬別低估你的對手第612章 吐蕃的和親團第384章 和軍神的對話第82章 做狼還是做狗第52張 章 陳其的安排第667章 松贊干布跑路了第182章 改組黑衣衛第590章 亂戰第455章 再建黑旗營第330章 當軍神遇上梟雄(六)第66章 心急如焚第201章 長安的情報第506章 其心可誅啊第276章 細嗅薔薇第244章 有人在做僞證第126章 威第120章 情第688章 將相謀第624章 西北大捷第231章 漢王請留步第671章 北衙大都督第16章 太子和賢臣第301章 你的話,我信第224章 懲罰後的一種補償第373章 真正的決戰(八)第32章 馬球和足球第516章 見到李治了,不知道該怎麼說啊第102章 只羨鴛鴦不羨仙第498章 這就是搏殺第671章 北衙大都督第179章 杖十人不如殺一人第353章 各方的動靜第160章 重疾引起的猜疑第491章 犯我陸軍學院者,雖強必斬之第27章 華麗的組合第227章 對扶桑的政策——殺第456章 懷孕了第570章 本王讓你噴血第211章 四國使團第168章 四條消息第669章 親自動手吧第21章 初遇馬周第560章 一份大禮第158章 四個人的談話第337章 新任命的主審第36章 聯賽的設想第219章 任城王第203章 述職第451章 兩女的相處第432章 大封功臣第170章 平平淡淡纔是福第203章 述職第593章 退了嗎?第219章 任城王第500章 死的太快了吧!第661章 松贊干布的路第646章 青唐城(三)第314章 心思和計謀第617章 晚宴也能這樣第164章 黑衣七殺第252章 第三次三堂會審(中)第31章 文本的憂慮第437章 陸軍學院的設想第164章 黑衣七殺第一百六五死章 尚書之怒第307章 漢王的心思——殺俘第631章 破除秘術第533章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第494章 能不這麼殘忍嗎第685章 長安城的詭異第34章 你就是武則天第130章 陰謀第681章 薛禮和蒙昭的一戰成名(下)第468章 入院考試第365章 精兵簡政第484章 房遺愛果然有點二第68章 驗屍結果第9章 五虎一太歲第577章 玩的就是你第40章 爭相建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