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如耳來相魏

魏嗣自然也來不及休息,趕緊命人把陳軫、蘇代、翟章三人緊急叫到自己寢宮商議了起來。

魏嗣首先說話了:

“這秦韓之戰事關我們魏國以後安危,這裡也沒有其它人,諸公不必忌諱,各抒己見便是!”

蘇代首先說道:

“大王,不然讓蘇代我現在快馬使韓去吧,希望我蘇代能儘自己微薄之力來勸阻韓王這般亡國之舉!”

魏嗣又說道:

“可是如今戰事又起,就算韓王有心罷手,可是秦王也不一定會放過韓國啊,而且秦國早就垂憐韓國三川、宜陽之地了,這次不是正好有韓國首先宣戰,秦國被迫迎戰的理由佔領這些地方嗎?”

翟章也說着:

“是啊,如果這些韓地盡入秦國之手,那秦國以後攻打我們魏國就不必再向北兩渡黃河,繞道周王畿了,而是可以直接沿着宜陽東南而行,突破伊闕直達新鄭和大梁了。”

陳軫這時突然問了魏嗣一句:

“大王不知道您是否記得上次在衛國認識的那位如耳先生嗎?”

魏嗣對衛國自然是滿滿的憤怒了,正準備要讓陳軫不要再提衛國之事,卻聽陳軫說起來如耳,便回着:

“寡人自然記得如耳先生啊,這乃一大才之士!”

然後嘆息了一聲:

“只可惜這等大才之人卻不能爲我魏國之用!”

陳軫輕輕一笑:

“大王,您可不能只看表面,據我所知,如耳先生上次離開時,可是對魏王您讚許有加啊,我想若是魏王您肯重用他,他絕對會心甘情願爲您效力的!”

魏嗣苦笑了一下:

“可是如耳先生上次不是往齊國方向去了嗎?”

陳軫搖了搖頭:

“如耳先生去往齊國那只是我想保護如耳先生安全才這樣說的,其實如耳先生早已經來到我們大梁了,現在正在大王您新創辦的大梁學宮中教習學子呢!”

魏嗣一喜,直接激動的走到了陳軫面前:

“真的嗎?陳大夫!”

陳軫面含笑意點了下頭。

魏嗣便對一旁張孝說道:

“你現在還不趕緊派人去把如耳先生請來……快去請來!”

陳軫突然作了個手勢:

“大王,等等……等等!”

魏嗣有些好奇:

“陳大夫,您這是爲何?”

陳軫解釋着:

“我覺得大王您應該親自去請如耳先生,因爲這樣才能顯示大王您看重如耳先生之意!”

魏嗣點了下頭:

“好,那寡人現在就親自去請如耳先生來!”

蘇代這時突然攔住了魏嗣:

“大王,現在天都黑了,如耳先生恐怕都入睡,您現在可不能去打擾到人家休息呢!”

魏嗣一想也是,便又說道:

“那我們繼續談論這次秦韓交戰之事吧!”

四人一直談到了深夜,幾乎已經確定了讓蘇代去使韓,而卻找不到能使秦之人,畢竟相國公孫衍與秦乃是有大仇之人,它也是會護送魏公主到兩國邊境而已,而陳軫魏嗣也不願意讓其離開自己,如果沒了陳軫在自己身邊出謀劃策和協助,自己每天恐怕會因爲各種政事而忙的不知所措了。

到了第二天,魏嗣便一身便裝打扮在陳軫的引見下,在大梁一處酒舍見到了如耳,倆人便在獨間酒舍內,開始促膝交談了起來。

只聽魏嗣首先問着如耳:

“如耳先生,您如何看待當今列國之勢呢?”

如耳說道:

“當今天下分爲七雄,而這七雄之中,尢以秦、齊、楚三國最爲強大,而魏、趙、韓次之,燕國最弱,諸如宋、中山、代、魯、衛、東周、西周這些小國皆得靠周邊大國照顧,方能尚存。”

魏嗣又問:

“可是韓國經歷了上次修魚慘敗,還能強於燕國嗎?”

如耳帶着笑意望着魏嗣:

“大王您可不能太小瞧韓國了,韓國雖然在修魚被秦軍屠殺近八萬士卒,但是其因爲與我們魏國一同身處四戰之地,而全民皆兵,而且其產地刀劍鋒利,弓弩強硬,要是能真正把全國軍隊集結起來的話,恐怕也能達到五十萬之衆!”

魏嗣到了驚了一下,沒想到如耳口中這韓軍居然還能集結如此之多軍隊,便又問:

“可是我聽聞秦國軍隊總數也不過四十萬左右,可是其東出函谷關卻能輕易戰勝我們韓、魏軍隊,這又作何解釋呢?”

如耳解釋着:

“因爲秦國實行的是軍功爵位制,與我們魏韓兩國軍隊的高俸祿不同,所以秦國軍隊爲了能擊殺敵軍,獲取爵位,自然就會像狼一樣奮不顧身的來撕咬敵人了,而我們魏、韓兩軍即使沒功勞也能享受其高俸祿,自然也不會全心全意去與秦軍作戰了!”

魏嗣很是滿意的點下頭:

“如耳先生果然是大才,居然這都能看的明白,寡人與如耳先生您真是相見恨晚啊!”

如耳也是有些欣喜了起來,畢竟自己來這大梁也不少日子了,今日再次見到了魏王,居然也真的得到了其賞識。

這時魏嗣便問如耳:

“如果寡人想讓您幫我去出訪一次秦國,您會願意幫助寡人嗎?”

如耳也沒有直接答應魏王,而是說道:

“當今秦韓兩國正在處於交戰之中,若這般持續下去,以秦國如今的實力,韓國恐怕會必敗無疑,而且還會有亡國之危,大王您不會是想聯合秦國來瓜分韓國吧?”

魏嗣輕輕一笑:

“如耳先生,您這說到哪去了,若我們魏國真的與秦國聯合滅亡,甚至瓜分了韓國,那下一個被諸國瓜分的就得是我們魏國了!”

如耳又說道:

“看來大王您是早明白了這個道理啊,莫非大王您是想讓如耳我去秦國給秦韓兩國做講和之事嗎?”

魏嗣點了點頭:

“本王正有此意!”

如耳突然一聲大笑:

“哈哈……哈哈,可是現在就算韓國想與秦國講和也不是我們一個魏國能勸的了的啊,如今秦韓交戰,秦國佔了上風,若真是講和,秦王恐怕會盡要韓國三川之地啊,到時候韓王定然不願捨棄三川之地,與秦國會殊死一戰的!”

魏嗣嘆了口氣:

“可是如今要是秦韓能講和至少韓國損失會少一些,若是韓國這次又是大敗於秦國的話,那秦王索要的恐怕會更加的多!”

如耳突然問了句:

“大王,既然這秦韓交戰,我們魏國也是兩國都沒法幫,但是我們就不能派重兵去駐守澠池與函谷關之間的我們魏國河內之地嗎?到時候即使韓國不願講和,慘敗了,我們魏國也可以趁勢幫助韓國守住澠池、宜陽等重要地方啊!”

魏嗣點了下頭:

“寡人也是這個意思,所以才讓公孫相國以護公主入秦之名,率領我們魏國士卒去往河內地段了!”

如耳說道:

“看來大王您早就有了防備,那就不用如耳我憂心了,那我如耳明日就專心前往秦國替大王您出使去了,只要蘇代先生能勸住韓王止兵戈,那我如耳必然會讓秦王減少其無理要求,不再進犯韓國了!”

魏嗣這時心裡默默說着:

“原來這如耳來見自己前早有準備,看來定然是陳軫提前告知它了,不過這樣也好,讓如耳出使一次秦國也能證明其是否具有大才,能堪當重任,畢竟自己身邊現在正缺一個大梁令,以協助自己繼續變革的要職!”

第一百二十章 秦王似裝病 宋人示韓國第一百四十三章 楚太子質齊 屈原勸齊伐魏第二百四十九章 田嬰罷相 廉起救主第二百零二章 姬靈有喜 燕王親迎第二十章 孟子來相魏第一百二十一章 三晉伐齊 秦王領重兵伐韓第三十五章 無能的韓相第二百二十九章 韓倉見鄭復 魏嗣廣封君第一百二十五章 趙國向北 淳于髡來樑第一百九十六章 趙敗齊於肥 秦國援軍到第八十二章 聶顯刺韓將申差第二百二十二章 咸陽被破 韓王驕縱第二百三十七章 諸侯論救楚王 齊襲越第十一章 齊宋圍觀澤第一百八十五章 楚向韓購兵器 魏破西周國第一百一十五章 得梓漣消息 晉廟會趙韓第一百四十四章 齊假魏伐趙 魏議援趙第八十一章 河陽現刺客 疑聶政後人第十二章 遇孟子陳軫第五章 別館會昭陽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魏危急重重 張儀歸魏第一百九十三章 真相浮出 皆因情字第一百四十八章 魏君臣共謀 助趙解邯鄲之危第七十章 趙君來魏 張儀遇昭魚第二百零九章 張儀病故 趙雍至樑第八十二章 聶顯刺韓將申差第二百一十七章 司馬由任周相 魏嗣逢白起第五十章 魏嗣訪莊子第一百六十章 田稷死 齊民怒第一百一十七章 魏嗣巡上黨 鍾無豔求學第一百四十一章 朝議論列國事 定伐楚策第二十八章 韓趙遭慘敗第十章 首敗現內亂第二百四十七章 看上一貂皮 驛站外受困第四十二章 魏莽卒出世第二百一十三章 回秦受挫 司馬錯入楚第一百二十章 秦王似裝病 宋人示韓國第三十二章 韓對秦宣戰第一百八十二章 魏嵩來樑 魏不理作亂第二百零二章 姬靈有喜 燕王親迎第四十四章 再遇到梓漣第二百一十四章 兩週交戰 天子求援第二百零六章 蘇秦大婚 燕王問策第一百二十三章 梓漣入主後宮 魏嗣暗赴甄地第二百四十三章 越國求援 魏嗣至河東第三十五章 無能的韓相第二百三十七章 諸侯論救楚王 齊襲越第二百三十三章 楚王來遲 魏嗣尊天子第一百六十三章 魏勝齊 趙君來樑第二十八章 韓趙遭慘敗第四十章 魏宮選妃嬪第一百八十一章 決議納諫 謀改耕地第十七章 賢惠的王后第三十章 魏太后去世第五十一章 舉國復河西第二百一十六章 司馬由追狼 白起現世第六十八章 會衆卿 聞趙君國書第三章 函谷關硝煙第七十六章 韓太子現身野王第一百零七章 遷衛君於朝歌 王后病逝第一百零九章 梓漣大義 救得榮城百姓第二百零二章 姬靈有喜 燕王親迎第一百四十一章 朝議論列國事 定伐楚策第一百六十五章 韓相來魏 嬋兒瘋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魏兵駐華陽 未雨綢繆第七章 張儀辯衆人第二十九章 張儀復秦相第六十一章 東周公姬根第十五章 惠施的遺囑第四十四章 再遇到梓漣第一百七十一章 蘇秦勸韓王 魏嗣嘆九鼎第七十七章 韓內鬥 蘇秦梓漣赴燕第二百四十章 教導公子 謀議列國事第五十八章 訪問西周公第一百三十六章 兩相見蛇尊 宋事近尾聲第一章 紛亂的戰國第一百四十章 得隨侯珠 嘗治國之難第五十七章 燕國起事端第一百八十四章 東撤入函谷 斬守將韓休第一百八十五章 楚向韓購兵器 魏破西周國第二十章 孟子來相魏第二百一十七章 司馬由任周相 魏嗣逢白起第七十章 趙君來魏 張儀遇昭魚第八十八章 三主訪鉅子 遇無禮之女第一百二十一章 三晉伐齊 秦王領重兵伐韓第八十四章 赴周王畿 遇韓公子束第二百四十四章 竹屋秘密 與妻論天下第一百九十六章 趙敗齊於肥 秦國援軍到第一百七十七章 秦國再伐楚 垂沙交鋒第五十八章 訪問西周公第二百三十五章 與楚謀天下 楚王卻被擄第一百七十五章 楚破咸陽 魏佔陳城第一百六十章 田稷死 齊民怒第二百四十章 教導公子 謀議列國事第五十章 魏嗣訪莊子第一百六十章 田稷死 齊民怒第七十七章 韓內鬥 蘇秦梓漣赴燕第一百零四章 出子獻策 警告衛君第一百九十一章 鷸蚌相爭 大魏謀利第一百六十一章 韓王駕崩 魏再退守大梁
第一百二十章 秦王似裝病 宋人示韓國第一百四十三章 楚太子質齊 屈原勸齊伐魏第二百四十九章 田嬰罷相 廉起救主第二百零二章 姬靈有喜 燕王親迎第二十章 孟子來相魏第一百二十一章 三晉伐齊 秦王領重兵伐韓第三十五章 無能的韓相第二百二十九章 韓倉見鄭復 魏嗣廣封君第一百二十五章 趙國向北 淳于髡來樑第一百九十六章 趙敗齊於肥 秦國援軍到第八十二章 聶顯刺韓將申差第二百二十二章 咸陽被破 韓王驕縱第二百三十七章 諸侯論救楚王 齊襲越第十一章 齊宋圍觀澤第一百八十五章 楚向韓購兵器 魏破西周國第一百一十五章 得梓漣消息 晉廟會趙韓第一百四十四章 齊假魏伐趙 魏議援趙第八十一章 河陽現刺客 疑聶政後人第十二章 遇孟子陳軫第五章 別館會昭陽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魏危急重重 張儀歸魏第一百九十三章 真相浮出 皆因情字第一百四十八章 魏君臣共謀 助趙解邯鄲之危第七十章 趙君來魏 張儀遇昭魚第二百零九章 張儀病故 趙雍至樑第八十二章 聶顯刺韓將申差第二百一十七章 司馬由任周相 魏嗣逢白起第五十章 魏嗣訪莊子第一百六十章 田稷死 齊民怒第一百一十七章 魏嗣巡上黨 鍾無豔求學第一百四十一章 朝議論列國事 定伐楚策第二十八章 韓趙遭慘敗第十章 首敗現內亂第二百四十七章 看上一貂皮 驛站外受困第四十二章 魏莽卒出世第二百一十三章 回秦受挫 司馬錯入楚第一百二十章 秦王似裝病 宋人示韓國第三十二章 韓對秦宣戰第一百八十二章 魏嵩來樑 魏不理作亂第二百零二章 姬靈有喜 燕王親迎第四十四章 再遇到梓漣第二百一十四章 兩週交戰 天子求援第二百零六章 蘇秦大婚 燕王問策第一百二十三章 梓漣入主後宮 魏嗣暗赴甄地第二百四十三章 越國求援 魏嗣至河東第三十五章 無能的韓相第二百三十七章 諸侯論救楚王 齊襲越第二百三十三章 楚王來遲 魏嗣尊天子第一百六十三章 魏勝齊 趙君來樑第二十八章 韓趙遭慘敗第四十章 魏宮選妃嬪第一百八十一章 決議納諫 謀改耕地第十七章 賢惠的王后第三十章 魏太后去世第五十一章 舉國復河西第二百一十六章 司馬由追狼 白起現世第六十八章 會衆卿 聞趙君國書第三章 函谷關硝煙第七十六章 韓太子現身野王第一百零七章 遷衛君於朝歌 王后病逝第一百零九章 梓漣大義 救得榮城百姓第二百零二章 姬靈有喜 燕王親迎第一百四十一章 朝議論列國事 定伐楚策第一百六十五章 韓相來魏 嬋兒瘋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魏兵駐華陽 未雨綢繆第七章 張儀辯衆人第二十九章 張儀復秦相第六十一章 東周公姬根第十五章 惠施的遺囑第四十四章 再遇到梓漣第一百七十一章 蘇秦勸韓王 魏嗣嘆九鼎第七十七章 韓內鬥 蘇秦梓漣赴燕第二百四十章 教導公子 謀議列國事第五十八章 訪問西周公第一百三十六章 兩相見蛇尊 宋事近尾聲第一章 紛亂的戰國第一百四十章 得隨侯珠 嘗治國之難第五十七章 燕國起事端第一百八十四章 東撤入函谷 斬守將韓休第一百八十五章 楚向韓購兵器 魏破西周國第二十章 孟子來相魏第二百一十七章 司馬由任周相 魏嗣逢白起第七十章 趙君來魏 張儀遇昭魚第八十八章 三主訪鉅子 遇無禮之女第一百二十一章 三晉伐齊 秦王領重兵伐韓第八十四章 赴周王畿 遇韓公子束第二百四十四章 竹屋秘密 與妻論天下第一百九十六章 趙敗齊於肥 秦國援軍到第一百七十七章 秦國再伐楚 垂沙交鋒第五十八章 訪問西周公第二百三十五章 與楚謀天下 楚王卻被擄第一百七十五章 楚破咸陽 魏佔陳城第一百六十章 田稷死 齊民怒第二百四十章 教導公子 謀議列國事第五十章 魏嗣訪莊子第一百六十章 田稷死 齊民怒第七十七章 韓內鬥 蘇秦梓漣赴燕第一百零四章 出子獻策 警告衛君第一百九十一章 鷸蚌相爭 大魏謀利第一百六十一章 韓王駕崩 魏再退守大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