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戰爭的腳步(一)

“閣下。”肩膀上已經掛上了中將軍銜的張誠眉宇之間帶着一抹淡淡的笑意看向一旁的德國首相,笑着出聲詢問“再次回到這裡,您的心情如何?”

張誠是作爲接待人員陪同德國首相在帝都參觀。作爲首輔大人極爲重視的年輕人,張誠正在越來越多的參與到重大事務之中。

在與首輔大人會商之後,德國首相抽出了兩天的時間在帝都參觀多個項目。政治的,文化的,各種工廠,當然還有軍隊。大明需要時間對德國首相提出的要求進行嚴肅商討。至於是否同意德國人的要求,還要看大明統治集團的最終如何決定。

德國首相在年輕的時候曾經在帝都求學。當時他還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對於藝術充滿了渴望與熱愛的未成名畫家。德國首相當年就讀的學校就是他們此刻面前這座號稱藝術殿堂的大明帝都藝術學院。

“畢業之後我一直都想要回來看一看。”德國首相的眼神之中閃過一抹對往昔青春歲月的緬懷之色,輕笑搖頭,用一口流利的京片子說道“我在帝都待了四年,見識過大明的強大富足。大明擁有取之不盡的財富,無處不在的密集工業區,龐大的人口基數還有雄冠天下的各種物資。大明永遠也不會明白我們這些資源貧乏的國家的痛苦。”

“請。”張誠擡手示意德國首相先行走向帝都藝術學院,校方的迎接代表們都已經在大門處站了不短的時間了。看着大門處懸掛着長長的書寫有“熱烈歡迎德意志帝國首相兼普魯士王國首相阿道夫.希特勒先生蒞臨訪問。”的大紅標語,這種濃濃的即視感讓張誠忍不住的勾起了嘴角。

“夫唯不爭,則天下莫能與之爭。”張誠的話讓希特勒愣住了。

這個時代的各個國家的精英們都會花費苦功大力專研華夏古典文學。張誠的話是什麼意思希特勒自然是明白的。大明想要的都已經有了,根本不需要再去爭奪些什麼。而德國,如果不爭的話。那隻能是什麼都沒有。

穿着正式到有些奢華的衣服,鼻樑上架着金絲邊眼鏡,禿頂的頭髮修飾的一絲不苟,髮膠抹的甚至能夠倒映人影。已經在校門外等候多時的校方領導們一個個的挺着大肚子,滿臉堆笑的迎上前來,弓着身子伸出自己的雙手。

張誠的眼神之中閃過一抹厭惡之色。身子悄然後退將德國首相讓了出去。明顯已經是久經風雨的德國首相面上堆起親切的笑意,很快就與自己的母校打成一片。

“這纔是真正玩政治的人。”帝都藝術學院寬闊的學生禮堂之中,坐在前排角落處的張誠壓低聲音向着坐在身後的王閻輕聲開口“有些人就是擁有天生的才能。”

“就像你一樣?”王閻笑着看了眼正在講臺上發表着熱情洋溢演說的德國首相,話語之中帶着一抹調侃之意。

“呵呵。”張誠灑然一笑“或許吧。”

張誠輕舒口氣,目光轉向正在講臺上用着大幅度肢.體.語言加強演講效果的德國首相,心頭浮起一抹怪異的感覺。

這位德國政壇新貴絕對是一位傳奇人物。出生於奧地利某座小鎮的德國首相小時候與絕大部分人一樣默默無聞。但是當他中學畢業前往維也納尋求機會的時候,卻深刻的認識到了已經傳承千年的神羅帝國腐朽到了什麼程度。

對於自己的國家極度失望的德國首相在維也納廝混數年之後選擇前往遙遠的世界之都去進修藝術。通過勤工儉學在帝都度過了四年生涯的德國首相深刻的理解國家與民族的強大高於一切的真理。

毫無疑問的,作爲一名歐羅巴人,德國首相在帝都的生活必定是不愉快的。必然有着被歧視的經歷。而如果沒有這些足以讓人銘記一生的經歷的話,張誠相信面前這位留着標誌性小鬍子的德國首相現在或許只是一個不入流的畫家而已。

在見識了大明繁榮昌盛,人民驕傲滿足的生活之後。德國首相在畢業之後放棄了作爲一名畫家這份很有前途的工作,毅然選擇了返回了歐羅巴去從事拯救自己民族的偉大事業。

德國首相併沒有返回自己的祖國奧地利,而是選擇去了同爲日耳曼國家的德意志。統一了北德各邦國的德意志是整個中歐最爲強大的國家。科技,經濟,軍事,文化各個方面都出類拔萃。可惜。在德國首相的眼中,德意志帝國完全無法與大明相提並論。因此。創立了納粹黨的德國首相大肆宣傳日耳曼人統一言論,鼓動德意志帝國吞併他自己的祖國,已經腐朽到了無藥可救的神羅帝國!

德國首相能夠如此之快的爬到今天這個位置,被他的祖國視爲叛徒禁止他入境的,他所鼓吹的德國統一言論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大明帝國威壓天下的情況下,無法取得海外殖民地的德國只能是將目光投放在自己的身邊。

參觀了學校。劇院,工廠,甚至是軍營的德國首相在拜見了大明皇帝之後,再次與大明首輔張嶽進行了一次誠懇的會談。不過這次會談並沒有取得什麼實質性的成果。原因很簡單,德國人想要的東西大明給不了。或者說。是不能給。

德國人現在需要什麼?他們需要的是市場。能夠傾銷工業品,能夠獲取廉價資源的市場。而佔據着全球最大經濟市場份額的大明怎麼可能會在德國人的要求下開放自己的市場給德國人?這可是觸動了國家的核心利益。哪怕是首輔大人和皇帝陛下也不敢答應這種事情。

雖然德國首相暗示德國可以與大明締結更加緊密的關係。但是首輔大人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最終還是選擇了拒絕。對德國人開放大明的市場弊端遠遠大於和德國締結軍事同盟。雙方本土之間的距離太遠了。

大明潛在的敵人很多,多一個德國也無所謂。首輔大人對於大明強大無敵的軍隊非常有信心。

德國首相最終還是帶着遺憾離開了。實際上他原本就沒有抱着多大的希望,畢竟大明根本就不可能出讓自己的核心利益去拯救德國。他這次來也只是抱着試一試的想法。現在被大明回絕,也算是死心了。畢竟曾經在大明求學數年,對於大明的富庶強大非常向往。同時也明白與這樣一個國家做對手會是多麼的恐怖。

國家之間的利益關係錯綜複雜,真正想要付諸武力絕對不是輕輕鬆鬆張張嘴就能做到的。或許你可以決定什麼時候開戰。但是什麼時候結束戰爭那可就由不得你了。

德國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不僅僅是德國,全世界所有有這種想法的國家都需要儘可能的做好準備。戰爭的腳步已經開始愈發逼近了。

時間來到1934年的深秋,大明還在推行新政改善國內的經濟環境。大明陸軍忙着重整部隊,不斷的催促各家工廠儘快交付坦克,裝甲車,各型號飛機以及車輛。大明海軍則是深蹲在各家船廠裡面監督着各型號戰艦的建造進展。同時與陸航爭奪新式飛機的產量。

張誠則是忙着擴充自己在大明軍隊之中的影響力,同時大肆撒錢擴建工廠生產線,提高各種新式武器的產能。

當大明埋頭舔着自己因爲經濟蕭條造成的傷口的時候,遙遠的歐羅巴大陸上開始風起雲涌。國家衆多,矛盾利益糾結的歐羅巴大陸在經濟危機的壓迫下開始走上了轉嫁危機的道路。

德國,法國,英國在深秋時節突然宣佈建立軍事聯盟,用以對抗‘任何可能的威脅。’當世界各國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德國在與英法結盟之後的第二天就向自己的鄰居神羅帝國下達了最後通牒。要求神羅帝國必須進行全民公投,用以決定是否加入德國主導的大德意志帝國。

這份提議理所當然的遭到了神羅帝國統治者們的拒絕。雖然已經腐朽沒落到不成樣子。可是作爲一個國家,神羅帝國是絕對不會允許自己被輕易吞併的。

作爲世界帝國的大明迅速表態批評德國漠視國際準則,踐踏他國內政,並且表示願意向神羅帝國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相比起將數千萬的人口和龐大的領土資源融入工業發達的德國,大明更加願意保留一個政.府腐朽的落後國家。

在得到大明的支持之後,神羅帝國皇帝當即下令進行軍事動員,封鎖邊境。表現出了一副不惜動用武力來維護自己權益的決心。可是事態的發展卻遠遠超出了人們的想象。

德國對神羅帝國的威脅得到了法國,英國。西班牙,美國等國家的支持。而俄羅斯,奧斯曼以及北歐各國則表示中立。

被緊急危機逼迫的德國已經沒有別的選擇,如果再不將危機轉嫁給別的國家,那德國真的就要完蛋了。放眼德國周邊,也就只有神羅帝國是最好下嘴的肥肉。尤其是在此時大明帝國自身麻煩不斷的情況下。

當最後通牒的時限即將到達。德國與神羅帝國在邊境上陳兵百萬,大戰一觸即發。大明地中海艦隊生火起錨進入亞得里亞海的時候。在神羅首都維也納突然爆發了大規模的軍事政變!

PS:??PS:感謝書友我是一條淫龍、比察、何子丘、沙錦、天林林地林、雨塵風的月票支持。感謝書友南海陣雲、薄荷味的初夏JUNE、方人胥、徳爺一般帥、zhouyu1976、smad2005的打賞支持。感謝所有書友們的大力支持。感激不盡!

求訂閱,求各種票,

第89章 陸軍在準備第432章 燃燒的莫斯科(二)第137章 激戰巴庫(三)第66章 事態緊急第561章 登陸美洲(三)第529章 鐵血德意志(二十五)第109章 黃金戰爭 血染的黃金(二)第101章 大蕭條第448章 燃燒的莫斯科(十八)第120章 新政(上)第207章 帝都風雲(六)第143章 激戰巴庫第347章 血戰太平洋(二十四)第31章 塹壕突擊(下)第602章 突圍與反突圍第297章 突尼斯之戰(十三)第133章 虎豹出擊(上)第435章 燃燒的莫斯科(五)第460章 燃燒的莫斯科(三十)第471章 封鎖與突圍(二)第27章 大事件(下)第348章 血戰太平洋(二十五)第114章 黃金戰爭 血染的黃金(七)第57章 花園邂逅第567章 登陸美洲(九)第564章 登陸美洲(六)第88章 危機與機遇共存第303章 突尼斯之戰(十九)第464章 燃燒的莫斯科(三十四)第26章 大事件(上)第512章 鐵血德意志(八)第389章 鏖戰亞平寧(九)第435章 燃燒的莫斯科(五)第278章 強大的對手(下)第637章 紐約(中)第303章 突尼斯之戰(十九)第312章 決斷第16章 戰爭的腳步第147章 11特混艦隊第283章 戰地晚餐第328章 血戰太平洋(五)第299章 突尼斯之戰(十五)第212章 帝都風雲(十一)第196章 豐盛的晚餐第341章 血戰太平洋(十八)第569章 登陸美洲第16章 戰爭的腳步第398章 鏖戰亞平寧(十八)第4章 勝利第409章 鏖戰亞平寧(二十九)第618章 美軍的敵後游擊戰(下)第544章 決戰大西洋(七)第364章 血戰太平洋(四十一)第253章 琉球第552章 英倫玫瑰(二)第73章 男人的責任第474章 封鎖與突圍(五)第326章 血戰太平洋(三)第238章 美國人的腳步第324章 血戰太平洋(一)第215章 帝都風雲(十四)第165章 海空大戰(二)第332章 血戰太平洋(九)第524章 鐵血德意志(二十)第269章 落日(十二)第507章 鐵血德意志(三)第575章 決定海權的海戰第158章 包圍戰(三)第268章 落日(十一)第3章 勇敢的意大利人第228章 鋼鐵的碰撞(一)第190章 海軍夜戰(中)第469章 絕望的包圍圈(下)第574章 決定海權的海戰(五)第446章 燃燒的莫斯科(十六)第103章 軍工擴張第196章 豐盛的晚餐第605章 開往前線的新部隊第375章 失落的軍隊(上)第150章 海狼出擊(下)第44章 名揚天下(十)第294章 突尼斯之戰(十)第328章 血戰太平洋(五)第181章 激戰託布魯克(下)第196章 豐盛的晚餐第144章 載譽而歸第255章 叛徒的末日(下)第597章 攻擊目標第432章 燃燒的莫斯科(二)第259章 落日(二)第70章 隕落第353章 血戰太平洋(三十)第244章 琉球(五)第420章 被伏擊的德國人第370章 血戰太平洋(四十七)第102章 新的任命第40章 名揚天下(六)第117章 裝甲部隊的擴編第94章 陸軍未來第591章 席捲加州(中)
第89章 陸軍在準備第432章 燃燒的莫斯科(二)第137章 激戰巴庫(三)第66章 事態緊急第561章 登陸美洲(三)第529章 鐵血德意志(二十五)第109章 黃金戰爭 血染的黃金(二)第101章 大蕭條第448章 燃燒的莫斯科(十八)第120章 新政(上)第207章 帝都風雲(六)第143章 激戰巴庫第347章 血戰太平洋(二十四)第31章 塹壕突擊(下)第602章 突圍與反突圍第297章 突尼斯之戰(十三)第133章 虎豹出擊(上)第435章 燃燒的莫斯科(五)第460章 燃燒的莫斯科(三十)第471章 封鎖與突圍(二)第27章 大事件(下)第348章 血戰太平洋(二十五)第114章 黃金戰爭 血染的黃金(七)第57章 花園邂逅第567章 登陸美洲(九)第564章 登陸美洲(六)第88章 危機與機遇共存第303章 突尼斯之戰(十九)第464章 燃燒的莫斯科(三十四)第26章 大事件(上)第512章 鐵血德意志(八)第389章 鏖戰亞平寧(九)第435章 燃燒的莫斯科(五)第278章 強大的對手(下)第637章 紐約(中)第303章 突尼斯之戰(十九)第312章 決斷第16章 戰爭的腳步第147章 11特混艦隊第283章 戰地晚餐第328章 血戰太平洋(五)第299章 突尼斯之戰(十五)第212章 帝都風雲(十一)第196章 豐盛的晚餐第341章 血戰太平洋(十八)第569章 登陸美洲第16章 戰爭的腳步第398章 鏖戰亞平寧(十八)第4章 勝利第409章 鏖戰亞平寧(二十九)第618章 美軍的敵後游擊戰(下)第544章 決戰大西洋(七)第364章 血戰太平洋(四十一)第253章 琉球第552章 英倫玫瑰(二)第73章 男人的責任第474章 封鎖與突圍(五)第326章 血戰太平洋(三)第238章 美國人的腳步第324章 血戰太平洋(一)第215章 帝都風雲(十四)第165章 海空大戰(二)第332章 血戰太平洋(九)第524章 鐵血德意志(二十)第269章 落日(十二)第507章 鐵血德意志(三)第575章 決定海權的海戰第158章 包圍戰(三)第268章 落日(十一)第3章 勇敢的意大利人第228章 鋼鐵的碰撞(一)第190章 海軍夜戰(中)第469章 絕望的包圍圈(下)第574章 決定海權的海戰(五)第446章 燃燒的莫斯科(十六)第103章 軍工擴張第196章 豐盛的晚餐第605章 開往前線的新部隊第375章 失落的軍隊(上)第150章 海狼出擊(下)第44章 名揚天下(十)第294章 突尼斯之戰(十)第328章 血戰太平洋(五)第181章 激戰託布魯克(下)第196章 豐盛的晚餐第144章 載譽而歸第255章 叛徒的末日(下)第597章 攻擊目標第432章 燃燒的莫斯科(二)第259章 落日(二)第70章 隕落第353章 血戰太平洋(三十)第244章 琉球(五)第420章 被伏擊的德國人第370章 血戰太平洋(四十七)第102章 新的任命第40章 名揚天下(六)第117章 裝甲部隊的擴編第94章 陸軍未來第591章 席捲加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