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讓人絕望的差距

盟國之中有許多人都感覺非常奇怪。就在去年的時候盟軍還是與明軍處在勢均力敵的程度。可就是在一年都不到的時間之內形勢卻突然之間急轉直下,整個盟國都處在了極度危險之中。

俄國人的潰敗深深的震撼了所有的人。偌大的,擁有上千萬軍隊的俄國在明軍的強勢打擊之下一敗再敗,甚至都無法組織起什麼像樣的抵抗。在丟失了大片國土之後現在就連整個國家都丟掉了。

雖然沙皇已經跑去了他的親戚家建立了一個流亡政府,並且號召各地的沙俄平民和軍隊要繼續抵抗。但是實際上此刻整個俄國都已經陷入了無政府的混亂狀態之中。絕大部分地方根本就聽不到沙皇的聲音也接不到他的命令。極少部分能夠收到消息的地方也是對沙皇的命令呲之以鼻。

都已經到了現在這種國破家亡的程度了,還想着要繼續抵抗真當明軍手中拿着的都是燒火棍子不成此刻俄國原本的領土之中絕大部分之中都已經落入了大明的手中。只有一些邊境地帶此刻還在盟軍的掌握之中。

數以千萬計的俄隊大部分都進入了戰俘營之中,剩下的基本上都已經脫掉軍服各自逃散。而明軍在擊垮了俄國之後也暫時停下了自己的腳步。不是他們沒有了繼續出擊的力量,也不是盟軍大爆發開始猛烈反攻。真正的原因卻是佔領區內多瞭如此之多的人口需要生活,極大的牽制了明軍的精力。

俄國在戰前擁有一億多的人口,哪怕是經歷了戰爭的殘酷洗禮之後依舊有大量的人口活在明軍的統治之下。明軍可不是喪心病狂的蝗軍,他們必然是要讓這些人都活下去才行。

因爲戰爭的摧殘和破壞,直接導致俄國經濟的崩潰。加上現在正是初春時節,青黃不接的日子裡最爲重要的事情就是吃飯。俄國人自己之前的儲備基本上早就已經消耗殆盡,別說糧食了,其它任何稍稍值錢點的好東西全都被逃亡的上層人士們席捲一空。現在的俄國是真正的一窮二白,除了人口什麼都沒有剩下。

人如果沒飯吃那什麼事情都能幹的出來。畢竟眼看着自己就要被活活餓死,那個時候還有什麼好顧慮的各種暴動劫掠也就很正常的發生。俄國之所以快速覆滅。很大程度是就是因爲他們已經無法滿足國民們活下去的要求。

大明雖然不在乎這些事情,但是張誠卻不願意將時間和精力浪費在無休止的治安戰和反游擊戰之中。與其調集大批部隊不斷的剿滅各處的反叛力量,從而牽制大量的精力和部隊。還不如直接就用各種物資來收買所有人。

相比於窮困潦倒只能是依靠各國援助來勉強支撐的俄國。擁有廣袤殖民地和富饒土地的大明在糧食供應方面堪稱吊打全世界。別的都不多說,至少是大明本土的糧食產量就已經足夠滿足整個國家的需求。當然了。是在不會大規模浪費的前提下。

除了本土之外,大明還在全世界範圍內擁有面積龐大,極爲肥沃的土地。別的不多說,擁有衆多廉價勞動力的印度就是大明主要的糧食生產地。東南亞一帶雖然大規模種植橡膠等等經濟作物,但是實際上這些富饒的土地上最大的種植產物千百年來一直都是糧食。

此外。在遼闊廣袤的北方大草原,西伯利亞大平原以及中亞的大草原,兩河流域一帶都是明軍的主要糧食以及肉食品供應基地。千百年來不斷危害中原的遊牧民族們在火藥武器登場之後只能是淪落爲一文不名的牧民,整天爲大明放牧牲口提供大量的肉食。

那些遊牧民族之中不甘心失敗的和有野心的人全都在一次次的清理之後變成了草原上野狼的食物。而中原人口不斷北上遷徙也極大的擠壓了遊牧民族的生存空間。經過數百年的殺戮和鎮壓之後,此時的所謂遊牧民族只剩下了放牛牧羊的能力,就算是騎馬也只是爲了驅趕牲口,橫行天下千餘年的騎射早就已經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

簡單來說就是,大明擁有充足的物資供給能力。而且此時整個大明除了汽油之外任何一種產品都沒有進行限量供應,價格上面也沒有什麼過多的波動。各處的商店裡面貨物充足,琳琅滿目的商品擺滿了所有的貨架。人們的生活水平並沒有因爲戰爭而受到什麼影響。

這些情報通過潛伏的間諜發回盟國之後。各國心中的反應究竟是怎麼樣的不得而知。不過只要看看歐洲各國街面上一片蕭條,只有糧食商店的門前會排起長長的隊列以及暗中的黑市交易異常火爆就能夠看出來雙方之間的實力對比根本就不在一個層次上面。

大明擁有充足的糧食和各種物資可以來救助全世界。當然也包括飢餓的俄國人。不過這需要佔用後勤運輸的份額。畢竟俄國的人口是如此之多,哪怕是進行只能解決溫飽的低限量供應其每天的需求也是一個天文數字。而大明此時陸地上向俄國前線提供補給的能力已經達到了極致。

不過好在張誠在發起解決俄國的最終戰役之前就已經未雨綢繆的拿下了土耳其,佔領了這處戰略位置極其重要的地方。大明海軍護衛着一波接一波的大型運輸船隊從印度出發,通過蘇伊士運河進入地中海。之後北上越過克里特島進入達達尼爾海峽以及博斯普魯斯海峽進入黑海。

這些裝滿了糧食的運輸船在黑海沿岸的各處港口上卸載貨物,而在此刻的頓河伏爾加河也紛紛開始進入解凍的時期。衆多的內河運輸船將這些從印度運來的糧食通過發達的水系送到各處佔領區之中。

這些規模龐大的運輸船隊可不僅僅只是運送糧食而已。大批的官兵以及各種物資同樣也通過這條線路被送到各處戰場上。相比於漫長的鐵路公路運輸,強大的海運能力在大規模的戰爭之中能夠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擁有大量補給能力也就意味着明軍能夠在前線部署更大規模的部隊。

盟國對於明軍的海上運輸線同樣進行大規模的攻擊行動。能夠坐到高位上的基本上就沒有傻瓜。明軍的這條海運線路的重要性一點都不亞於盟國的北大西洋航線。如果盟國能夠切斷這條航線,甚至於封閉蘇伊士運河,那明軍的前線補給能力必然會遭到巨大打擊。其強悍的攻擊能力將在短時間之內失去作用。

畢竟作爲高度機械化的明軍對於後勤的依賴性實在是太高了。一旦失去了主要後勤補給能力,那在歐洲各地激戰的明軍很快就不得不全面退縮。這對於盟軍來說實在是太過重要了。

只可惜。想法是好的,但是執行起來難度太大。

盟軍此刻在地中海已經沒有什麼力量了,除了困守法國南部港口的法國艦隊和被圍在塞瓦斯科託波爾港內的俄國黑海艦隊之外,他們在無法突破直布羅陀海峽以及蘇伊士運河的情況下根本就無法對地中海內的明軍航線構成什麼像樣的威脅。

至於從大明本土前往印度。從印度前往蘇伊士運河的航線那就更加難以攻擊了。

在這些航線周邊的所有區域全都已經在明軍的掌控之中。盟國的潛艇或者是襲擊艦想要前往這裡來進行攻擊,那需要橫跨的距離完全就是以萬里來計算。

最近的方式也得是從馬爾維納斯羣島出發,橫跨過南大西洋之後突破大明海軍重兵封鎖的南非與南極洲之間的海峽。在那之後還要北上數千海里才能進入紅海去攻擊明軍的運輸船隊。

最爲重要的是,在這漫漫長路上根本就沒有任何的補給點和海軍基地。盟軍的船隻一旦負傷或是用光了彈藥,那就只能是原路橫跨上萬海里的距離返回遙遠的美洲大陸。這種事情哪怕是在大規模使用補給船的情況下也是得不償失的。

對於明軍運輸線的攻擊如果無法形成規模,那一點點的損失對於大明來說不過是隔靴搔癢而已。

除此之外倒是有一條近路。那就是從歐洲出發直接潛航渡過直布羅陀海峽。在法國海軍幾乎沒有什麼潛水艇,水面戰艦也無法突破大明海軍地中海艦隊的封鎖殺入地中海的情況下,英國和德國的潛艇部隊多次嘗試試圖使用潛水艇潛航通過戒備森嚴的直布羅陀海峽。

在二月份其中一個星期的時間裡,總計29艘發起突破行動的盟軍潛水艇只有3艘成功的通過了直布羅陀海峽。其它的潛艇全都被巡邏的明軍戰艦擊沉在了海底。這種規模的損失直接導致盟國海軍放棄了這種自殺式的作戰方式。

雙方之間實力上的差距導致大明海軍可以肆無忌憚的去攻擊盟國海上命脈北大西洋航線,並且取得了驕人的戰績。但是盟國在試圖攻擊明軍海上命脈的時候卻連出手的機會都沒有。這就是實力上的差距。。

ps:

ps:感謝所有爲輝煌之世點擊,投票,打賞,訂閱,收藏的朋友們。感謝大家的支持。

第385章 鏖戰亞平寧(五)第562章 登陸美洲(四)第141章 激戰巴庫(七)第352章 血戰太平洋(二十九)第124章 戰爭的腳步(三)第279章 刺殺第543章 決戰大西洋(六)第476章 封鎖與突圍(七)第512章 鐵血德意志(八)第152章 激戰漢城(二)第151章 激戰漢城(一)第621章 合圍戰(三)第624章 合圍戰(六)第209章 帝都風雲(八)第62章 雨夜第512章 鐵血德意志(八)第537章 鷹擊法蘭西第329章 血戰太平洋(六)第65章 張家的故事第328章 血戰太平洋(五)第396章 鏖戰亞平寧(十六)第503章 力量第170章 海空大戰(七)第545章 決戰大西洋(八)第120章 新政(上)第636章 紐約(上)第303章 突尼斯之戰(十九)第456章 燃燒的莫斯科(二十六)第108章 黃金戰爭 血染的黃金(一)第142章 激戰巴庫(八)第563章 登陸美洲(五)第293章 突尼斯之戰(九)第489章 俄國崩潰(上)第238章 美國人的腳步第509章 鐵血德意志(五)第270章 落日(十三)第15章 第一桶金第302章 突尼斯之戰(十八)第226章 烈火第202章 帝都風雲(一)第325章 血戰太平洋(二)第525章 鐵血德意志(二十一)第558章 慶典第418章 事前準備(上)第497章 佈列斯特攻防戰(上)第606章 佔領區第516章 鐵血德意志(十二)第615章 軟實力第376章 失落的軍隊(中)第209章 帝都風雲(八)第522章 鐵血德意志(十八)第160章 包圍戰(五)第225章 烈火(三)第400章 鏖戰亞平寧(二十)第471章 封鎖與突圍(二)第238章 美國人的腳步第613章 夜間轟炸(上)第226章 烈火第2章 輝煌的時代第367章 血戰太平洋(四十四)第384章 鏖戰亞平寧(四)第626章 合圍戰(八)第276章 變動第180章 激戰託布魯克(中)第259章 落日(二)第597章 攻擊目標第282章 王牌對決(下)第508章 鐵血德意志(四)第335章 血戰太平洋(十二)第267章 落日(十)第350章 血戰太平洋(二十七)第124章 戰爭的腳步(三)第326章 血戰太平洋(三)第430章 土耳其(下)第325章 血戰太平洋(二)第346章 血戰太平洋(二十三)第436章 燃燒的莫斯科(六)第42章 名揚天下(八)第3章 勇敢的意大利人第419章 事前準備(下)第324章 血戰太平洋(一)第621章 合圍戰(三)第583章 爭奪戰(四)第145章 暗戰第468章 絕望的包圍圈(上)第567章 登陸美洲(九)第550章 決戰大西洋第102章 新的任命第85章 實彈演練(上)第563章 登陸美洲(五)第359章 血戰太平洋(三十六)第172章 海空大戰第153章 激戰漢城(三)第605章 開往前線的新部隊第584章 爭奪戰(五)第120章 新政(上)第603章 橫掃德州第95章 登門拜訪第12章 這個帝國誰做主第148章 海狼出擊(上)
第385章 鏖戰亞平寧(五)第562章 登陸美洲(四)第141章 激戰巴庫(七)第352章 血戰太平洋(二十九)第124章 戰爭的腳步(三)第279章 刺殺第543章 決戰大西洋(六)第476章 封鎖與突圍(七)第512章 鐵血德意志(八)第152章 激戰漢城(二)第151章 激戰漢城(一)第621章 合圍戰(三)第624章 合圍戰(六)第209章 帝都風雲(八)第62章 雨夜第512章 鐵血德意志(八)第537章 鷹擊法蘭西第329章 血戰太平洋(六)第65章 張家的故事第328章 血戰太平洋(五)第396章 鏖戰亞平寧(十六)第503章 力量第170章 海空大戰(七)第545章 決戰大西洋(八)第120章 新政(上)第636章 紐約(上)第303章 突尼斯之戰(十九)第456章 燃燒的莫斯科(二十六)第108章 黃金戰爭 血染的黃金(一)第142章 激戰巴庫(八)第563章 登陸美洲(五)第293章 突尼斯之戰(九)第489章 俄國崩潰(上)第238章 美國人的腳步第509章 鐵血德意志(五)第270章 落日(十三)第15章 第一桶金第302章 突尼斯之戰(十八)第226章 烈火第202章 帝都風雲(一)第325章 血戰太平洋(二)第525章 鐵血德意志(二十一)第558章 慶典第418章 事前準備(上)第497章 佈列斯特攻防戰(上)第606章 佔領區第516章 鐵血德意志(十二)第615章 軟實力第376章 失落的軍隊(中)第209章 帝都風雲(八)第522章 鐵血德意志(十八)第160章 包圍戰(五)第225章 烈火(三)第400章 鏖戰亞平寧(二十)第471章 封鎖與突圍(二)第238章 美國人的腳步第613章 夜間轟炸(上)第226章 烈火第2章 輝煌的時代第367章 血戰太平洋(四十四)第384章 鏖戰亞平寧(四)第626章 合圍戰(八)第276章 變動第180章 激戰託布魯克(中)第259章 落日(二)第597章 攻擊目標第282章 王牌對決(下)第508章 鐵血德意志(四)第335章 血戰太平洋(十二)第267章 落日(十)第350章 血戰太平洋(二十七)第124章 戰爭的腳步(三)第326章 血戰太平洋(三)第430章 土耳其(下)第325章 血戰太平洋(二)第346章 血戰太平洋(二十三)第436章 燃燒的莫斯科(六)第42章 名揚天下(八)第3章 勇敢的意大利人第419章 事前準備(下)第324章 血戰太平洋(一)第621章 合圍戰(三)第583章 爭奪戰(四)第145章 暗戰第468章 絕望的包圍圈(上)第567章 登陸美洲(九)第550章 決戰大西洋第102章 新的任命第85章 實彈演練(上)第563章 登陸美洲(五)第359章 血戰太平洋(三十六)第172章 海空大戰第153章 激戰漢城(三)第605章 開往前線的新部隊第584章 爭奪戰(五)第120章 新政(上)第603章 橫掃德州第95章 登門拜訪第12章 這個帝國誰做主第148章 海狼出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