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財團企業板塊重整

遙想當初

略有些青澀的青年商人王耀城,這個曾經被香港頂級富豪排擠和小覷的過江龍露出了猙獰面目,對看上的目標下手狠辣,絕不容情。

沒有人知道財神王的胃口有多大?

也沒人知道王氏財產擴張的邊界在哪裡?

一旦正面開戰

面對挾帶米國資本強勢登陸的過江龍,本地富商家族都是土雞瓦狗,完全不堪一擊。

思來想去

久經商海的四叔李照基知道雙方的力量根本不在一個層級上,恆基兆業沒有半分的勝算,深思熟慮後終於服軟了。

他拱手將這塊黃金地王低價交易給了王族基金,作爲交納的投名狀。

四叔雖然肉疼的緊,但相比較家族旗艦恆基兆業的生死存亡,一塊維多利亞海邊的黃金地皮份量就輕得多了。

李照基的決定,曾招致了家族內部和家族企業高層的強烈反對,都被他一力壓制了下來。

所謂;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如今看來真是邀天之幸,堅持不合作的李家誠家族旗艦企業長江實業與和記黃埔公司,被王氏財團一口吞併了,半點兒水花都有沒有泛起來。

同爲頂級富豪的吳氏家族失去了九龍倉股份,也淪落爲二流億萬富豪,縱橫港島百餘年的太古集團施懷雅家族,嘉道理家族早已破敗,人去樓空。

從始至終

王族基金都沒有對恆基兆業下手,可能就是因爲當初結下的這個善緣吧。

原香港金融中心二期工程的260畝地皮,加上九龍倉集團持有的85畝地皮,總共340畝,容納體積龐大的王族廣場項目剛剛好。

這可是整個香港島唯一的大面積土地,自此之後,在高樓林立的香港島再也找不出面積超過十畝的地皮,除非把原先的高樓爆破了重新建造。

要想發展,香港地產商只能把目光放到了維多利亞海灣對面的九龍,新界等地,那裡還有大片可開發土地。

言歸正傳

歷時三天的2004年第二財季CEO峰會,在王族中心大廈隆重召開,財團主席王耀城現場宣佈;

以後的歷次峰會都將在此召開,無一例外。

會議上

財團業務進行了重新整合,宣佈了幾項重要任命;

任命原秘書處長高峰擔任王族基金秘書長,這相當於大總管職位,屬於財團副主席層面高管。

職務範圍包括全面負責秘書處,王族廣場運營,含香港太古地產,九龍倉集團,長江實業集團與和記黃埔公司四大天王,內地太平洋地產公司,蔚藍海岸地產公司兩大巨頭,全都歸屬秘書長直接管理。

這意味着,財團六大地產公司形成了完整地產板塊,相互之間也是良性競爭的兄弟公司,矛頭一致對外,形成一加一大於二的合力。

任命原大西洋晶科集團總裁張汝鯨爲王族基金副主席,職務範圍包括;

大西洋晶科集團,海力士和臺積電,荷蘭阿斯麥公司,生產先進蒸鍍機的日·本Canon Tokki株式會社,對整個芯片產業進行整合管理,避免資源的重複建設和浪費。

任命原黃河科技集團總裁董銘珠爲王族基金副主席,職務範圍包括;

黃河科技集團,熊貓電子,格力集團,太平洋家電連鎖,太平洋電子計算機公司等企業,形成國內家電產品產銷一條龍板塊,極大地增強了參與世界家電巨頭廠商競爭的實力。

任命原北冰洋控股公司(香港)總裁齊亞非爲王族基金副主席,職務範圍包括;

冰洋控股公司(香港)旗下所有網絡高科技企業,紅帽系統公司,上市的企業速龍微處理器公司,AMD,谷歌網站,亞馬遜網站,油管網站,圖酷網站等等,幾乎將網絡高科技企業一網打盡。

任命原匯豐銀行執行董事兼CEO莫玉軒爲王族基金副主席,職務範圍~匯豐銀行。

任命原思科公司董事長兼CEO錢伯斯爲王族基金副主席,職務範圍~思科公司。

任命原太平洋控股公司(香港)董事長兼CEO俞成德爲王族基金副主席,職務範圍~國泰航空公司,港機工程公司,香港中華電力公司,香港中華煤氣公司,太古商貿,太古航運等數十家控股公司。

任命原加勒比海控股公司(香港)董事長兼CEO霍家光爲王族基金副主席,職務範圍負責財團企業併購,整合,輔導上市和資產運作。

任命原大西洋商用機器公司董事長兼CEO張曙光爲王族基金副主席,職務範圍大西洋商用機器公司,長江科技集團,並涵蓋OPPO品牌,戴爾品牌,寶麗來品牌,花花公子品牌等手機品牌運營推廣工作。

這一下子任命了包括秘書長在內的九名財團副主席級別高管,八名副主席各自手上都有一大攤子公司業務,真正的位高權重。

按照行業梳理,各自分工負責,他們將承擔更多的管理重任。

如此一來

王耀城就可以從繁重的管理工作中解脫出來,思考下一步財團發展的長期戰略,而不是被瑣事佔用了太多時間。

當然,還有一些巨型企業沒有包含在內,依然由財團直轄。

康寧公司,漫威動畫出於穩定的考慮,企業負責人介入財團內部管理不深,個人能力有所偏科,暫時不宜升職。

包括家樂福超市集團,香港上海大酒店公司(含希爾斯酒店集團),環球通信公司等等,這些企業全球擴張暫時告一段落,企業董事長兼CEO等高層管理人員任職不長,多在兩至五年之間,眼下用不着考慮過多的提拔,也不宜過多變動。

2004年第二財季彙總數據

各企業除去自留部分外上繳分紅,財團現金池達到720億美金規模,已經創下了有史以來的新高。

總體而言

芯片產業處於壟斷暴利狀態,網絡高科技企業依然全速發展,亮點頗多,匯豐銀行繼續穩健擴張,取得了很好的經營收益,將會持續爲財團貢獻盈利。

而包括大西洋商用機器公司,格力集團在內的製造業隨着競爭加劇,盈利水平逐漸降低。

這一點,在大西洋商用機器公司財報中體現的分外明顯。

2004年第二財季4~6月

包含複印機,點鈔機,掃描儀等在內的辦公用品板塊業務,銷售金額42.33億美金,利潤5.14億美金,佔有世界辦公用品36.4%市場份額,位居世界第一。

OPPO品牌包含臺式電腦,筆記本電腦在內出貨3420臺,銷售金額167.6億美金,利潤14.98億美金,佔有世界辦公用品26.34%市場份額,位居世界第一。

消費電子類產品包括手機,Mp3等,銷售金額189億美金,利潤26.98億美金,第一次超過諾基亞手機,佔有手機市場世界第一。

作爲國際市場高端品牌,OPPO品牌美譽度和盈利能力毋庸置疑,毛利率接近30%左右,出去開支的純利潤也超過12%。

與此前相比

數年前,大西洋商用機器公司毛利潤率曾經一度超過50%,如今急劇下滑到30%水平,下降幅度不可謂不大。

大西洋商用機器公司的成功無可複製;

它是建立在米國美譽度極高的高端品牌,擁有核心知識產權,有着諸多的跨時代設計和精良品質,財團聯動效應下優勢明顯,並且利用華夏長江科技集團生產力成本低的代工優勢,進行了超大規模的生產,極大地降低了成本。

可以說

把能夠利用的一切發揮到了極致,堪堪維持超過12%的淨利潤率。

與之相比,摩托羅拉公司,IBM公司,康柏公司相關產品無一不陷入虧損境地,不得不出售相關的業務部門斷臂求生。

日韓等國索尼、松下、三星、東芝、LG這些強力企業,或陷於嚴重虧損,或僅能夠維持微薄利潤,在相關領域走的尤其艱難。

例如;

三星手機陷入OPPO手機,戴爾手機和熊貓手機的幾方“機海戰術”夾擊圍剿,從高中低端全面開戰,發展的舉步維艱。

即便推出一兩款讓人耳目一新的主打產品,也沒有辦法轉化爲市場上的成功,很快就淹沒在殘酷無比的“機海戰術”中。

由此可見市場競爭的慘烈,跨國公司都無法忍受這些項目的巨大虧損,紛紛的折戟沉沙。

殲敵一千,自損八百。

財團旗下格力集團一樣日子不好過,由於身處近身肉搏的第一線,往往要靠價格戰殺傷競爭對手,格力集團利潤率從11.8%下降到6.5%的水平,靠着財團聯動和大規模生產才能維持這個盈利水平。

世界手機市場,家電市場,個人臺式電腦和筆記本市場都面臨着重新洗牌,在這關鍵的時候不能掉隊,格力集團喊出了爭做“世界家電第一品牌”的口號,充足底氣就來源於財團的雄厚實力。

格力集團現在旗下有三洋品牌,又瞄上了歐洲著名家電品牌西門子和伊萊克斯,與這兩家國際家電企業接觸已經有一段時間了。

一旦夢想成真

格力集團併購西門子旗下的家電業務或是伊萊克斯,將完成自己的鳳凰涅槃,把家電產品出售到全球各地。

在家電領域

品牌優勢,渠道優勢和生產規模優勢這三要素同樣重要,得一可立身,在世界局部市場獲得成功,能夠活的很滋潤,算是小康水平吧。

得二可逍遙

能夠跨出局部市場進入世界市場試水,比如進入華夏市場,日韓市場,東南亞市場,歐洲市場,北美市場等等,算是世界上有競爭力的家電生產廠商,格力集團目前就是這樣的水平。

得三可縱橫

一旦能夠拿下歐洲著名品牌西門子或者是伊萊克斯,歐美市場的大門就對格力集團完全敞開。

這對格立集團意義重大,順手就可以接過對方經營數十年的渠道和品牌,集三大優勢於一身,與世界頂尖家電廠商同場角逐,決一勝負。

第435章 心思不一第497章 平穩發展的臺積電第406章 宿命之敵第59章 清水出芙蓉第516章 格立集團的野望第426章 別逼我發飆哈第589章 西芒杜鐵礦項目第393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74章 小算盤第228章 打破僵局的拳頭產品第287章 趕飛機第486章 丫就是一個棒槌第419章 我驕傲了嗎?第543章 謝爾蓋與佩奇第211章 驚心動魄第28章 穩住,小哥第201章 離港赴美第285章 噩夢工廠第33章 信你纔有鬼第267章 刷聲望第405章 太難了第480章 非典來了第140章 掩蓋真心第123章 太平洋廣場項目第383章 化學反應第464章 完整的電子半導體產業鏈呈現第635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第128章 韓老伯一家子第296章 反週期擴張第435章 心思不一第167章 經紀人第546章 女王第59章 清水出芙蓉第398章 適應第631章 噴飯第28章 穩住,小哥第289章 動盪第334章 成交二第552章 財團企業板塊重整第469章 差距第411章 赴美第482章 2002年世界手機市場格局第568章 鐵礦石第302章 雅虎上市第12章 搭訕第551章 王族廣場第387章西方不亮東方亮第176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574章 有喜有憂第109章 高端派對第416章 2001年的財團企業表現第237章 撞入伏擊網第21章 神侃第334章 成交二第386章第327章 蓬勃發展的深南大道第93章 蔚藍海灣公司第222章 王安電腦的困境第432章 膽大妄爲第13章 三喜臨門第48章 紅光電子廠第128章 韓老伯一家子第515章 三個和尚沒水吃第40章 風雨過後是彩虹第41章 老媽發飆第599章 幾內亞局勢第534章,聽證會第492章 財團三隻穩定的錨第489章 爲難第576章 鮎魚效應第44章 夏淑貞第338章 糟心吶第279章 長痛不如短痛第423章 國際友人第86章 狠角色第486章 丫就是一個棒槌第65章 火爆的開局第500章 歐洲電信市場格局第127章 再研究第247章 預防性控制第487章 洪水漫卷第2章 恩怨糾纏第126章 父子談心第225章 影響力發酵第23章 獨家大生意第601章 水漲船高第479章 拒絕第557章 請客第542章 谷歌上市第463章 世界高科技領域格局重構第375章 國內產業佈局第262章 失落第628章 血淋淋現實第414章 電信產業佈局第287章 趕飛機第25章 拉鋸談判第192章 重歸於好第381章 得饒人處且饒人第577章 捐款第280章 盤點家底
第435章 心思不一第497章 平穩發展的臺積電第406章 宿命之敵第59章 清水出芙蓉第516章 格立集團的野望第426章 別逼我發飆哈第589章 西芒杜鐵礦項目第393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74章 小算盤第228章 打破僵局的拳頭產品第287章 趕飛機第486章 丫就是一個棒槌第419章 我驕傲了嗎?第543章 謝爾蓋與佩奇第211章 驚心動魄第28章 穩住,小哥第201章 離港赴美第285章 噩夢工廠第33章 信你纔有鬼第267章 刷聲望第405章 太難了第480章 非典來了第140章 掩蓋真心第123章 太平洋廣場項目第383章 化學反應第464章 完整的電子半導體產業鏈呈現第635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第128章 韓老伯一家子第296章 反週期擴張第435章 心思不一第167章 經紀人第546章 女王第59章 清水出芙蓉第398章 適應第631章 噴飯第28章 穩住,小哥第289章 動盪第334章 成交二第552章 財團企業板塊重整第469章 差距第411章 赴美第482章 2002年世界手機市場格局第568章 鐵礦石第302章 雅虎上市第12章 搭訕第551章 王族廣場第387章西方不亮東方亮第176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574章 有喜有憂第109章 高端派對第416章 2001年的財團企業表現第237章 撞入伏擊網第21章 神侃第334章 成交二第386章第327章 蓬勃發展的深南大道第93章 蔚藍海灣公司第222章 王安電腦的困境第432章 膽大妄爲第13章 三喜臨門第48章 紅光電子廠第128章 韓老伯一家子第515章 三個和尚沒水吃第40章 風雨過後是彩虹第41章 老媽發飆第599章 幾內亞局勢第534章,聽證會第492章 財團三隻穩定的錨第489章 爲難第576章 鮎魚效應第44章 夏淑貞第338章 糟心吶第279章 長痛不如短痛第423章 國際友人第86章 狠角色第486章 丫就是一個棒槌第65章 火爆的開局第500章 歐洲電信市場格局第127章 再研究第247章 預防性控制第487章 洪水漫卷第2章 恩怨糾纏第126章 父子談心第225章 影響力發酵第23章 獨家大生意第601章 水漲船高第479章 拒絕第557章 請客第542章 谷歌上市第463章 世界高科技領域格局重構第375章 國內產業佈局第262章 失落第628章 血淋淋現實第414章 電信產業佈局第287章 趕飛機第25章 拉鋸談判第192章 重歸於好第381章 得饒人處且饒人第577章 捐款第280章 盤點家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