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發展工商

萬淑慧說:“我們可以開發衛城。而且我們一下子就開發了三個衛城。可是這三個衛城過上兩三年,也會像慶春城一樣的,那怎麼辦?”

陳文蕙笑着說:“南洋這麼大,我們把呂宋島開發完了,還可以開發棉蘭老島,還有爪哇島,還有蘇門答臘島,還有更遠的大島呢。將來南洋開發完了,我們還可以去更遠的印度,可以去歐洲,可以去非洲,可以去南北美洲啊。反正,我看了,我有生之年,是開發不完的了。”

萬淑慧笑了說:“原來這些你早就預料到了,是不是因爲這個,你當初才主動選擇不靠着夷洲島的地方建設城市,原來你早就對棉蘭老島有想法了啊?”

陳文蕙說:“反正,只要大楚的百姓,慶春城的百姓願意種地,我就給他們找地方種。一個島嶼不夠,我們就找第二個,就去找更大的大陸。不過,我倒是認爲,不一定要種地的。我們的百姓難道除了種地之外就不能做別的了嗎?”

萬淑慧呆了一呆問:“一個城市如果沒有土地,就沒有糧食,怎麼生存呢?”

陳文蕙說:“我們現在餓着了嗎?我們的土地從一開始,我就有意的引導百姓們儘量的種經濟作物,要不是香花,要不是香蕉,要不是甘蔗,要不是芒果,要不是橡膠。但是,我也不反對他們種棉花,種玉米,種番薯,種水稻,種小麥。想吃什麼種什麼。但是,你看,那些種水稻。玉米,番薯的,能賺多少錢?那些山林沒有辦法,只能種甘蔗或者是果樹,現在果樹還沒有見效益。可是,那些香花呢?那些菠蘿呢?那些棉花之類的呢?還有種植藥草的呢?不是都賺錢多一些?”

萬淑慧說:“這個倒是。肯定是這些東西比稻穀之前些。”

陳文蕙說:“可是這樣我們餓着了嗎?我們自己種的都夠我們自己吃的了。還有一些沒有土地的人,也沒有關係。我們靠着同仁城這個產糧食的大城。還能餓着?半日功夫,就能用船拉來很多的糧食,我們付出多少呢?不過是一些珍貴的繡品。或者是一些精緻的傢俱,一些精美的瓷器而已。”

萬淑慧說:“這些東西自然是比糧食值錢。一個上好的瓷瓶能換一船糧食呢。”

陳文蕙說:“所以啊,我倒是覺得把農民從土地上解放出來是個好事。這些解放出來的農民是多麼好的工人啊,能一下子給工坊製造多少東西啊。那是多少個瓷瓶子。多少瓶香精,多少雪花糖。多少的精緻棉布?那我們參與貿易的東西將會多種多樣,這樣不是賺的錢更多?我們的市場繁榮了,我們城主府不是賺錢更多?”

萬淑慧緩慢的點點頭。

陳文蕙接着說:“百姓們呢?他們一年到頭的在田裡耕種,累的半死。可是不過是多收了三五斗。可是如果在工坊做工呢?一個月就是幾百個大錢,甚至技術好的能拿到一兩銀子,這可是比一畝地的收益要多多了。還不用那麼辛苦。”

萬淑慧說:“打工確實比種地來錢快。”

陳文蕙說:“還有啊。一般的百姓種地,因爲貧困。他們只能靠着一雙手種地。可是,那些有錢的人種地呢?他們買的起好種子,買的起黑家那些奇妙的工具,買的起那些大型的牲畜。用人犁地,一畝地要幹好幾天還幹不完。可是一個人,用上黑家的新式犁頭,用上三頭牛,幾下子就把一畝地給犁的好好的。你說,這樣是不是省下很多的人力啊。”

萬淑慧說:“那個倒是,黑家的那些工具確實是很好用。還有用牛耕田和用人耕田完全是不一樣的速度。更何況是三頭牛。”

陳文蕙說:“所以啊,我倒是贊成土地集中,這樣一個農場主,僱上十來個人,買上一大堆的工具,還有養上一羣的牲畜,能耕種幾千畝的土地。可是,如果不集中,給百姓一人幾畝這樣耕種可能需要三五千人才能把地種好。這樣不是等於省下了上千的人力?”

萬淑慧不吭聲了。

陳文蕙接着說:“有些人,有生意頭腦,比如說桂玉霞跟我說了他們家的情況。她夫君,很有經商的天賦,所以,他現在生意做的很好。可是他的田莊就有些不好打理了。可是他又需要田莊,因爲田莊能給他穩定的供應香花,以供他加工好賣出去。這就有些忙亂。她的兩個妹夫看到姐夫做生意這麼賺錢,就想跟着學,也學的不錯,可是生意做的好了,自然田地也管不了了。可是他們的生意都跟各自田地裡的出產有關,也不能丟。還有她的小弟,我們城主府裡供應的奶就是她小弟供應的。人家生意做得多好。可是田地一樣的管不好了。可是她的大弟弟就不一樣了。那個人,沒有做生意的天賦,也不想做生意,也手裡有錢,手下有很多的倭奴,把自己的田莊打理的好好的,可是,光是靠着那個小小的田莊,並不能發財。我就給她出主意說,乾脆,讓她的大弟弟成立一個專門給別人打理農莊的工坊,把這幾家的農莊都交給他打理,付給他費用,這樣該種香花的還種香花,該種甘蔗的還種甘蔗。該種棉花的還種棉花。不好嗎?”

萬淑慧眼睛一亮說:“哎呀,這樣可是好,想種莊稼的可以一直種莊稼,種莊稼也能成爲一門生意,這樣不就賺錢多了?想做生意的可以把田莊給人打理,這樣能更家專心的做生意,需要的出產一點兒都沒有少,就是付了費用之後,田地不怎麼賺錢了,可是生意上全心去做,自然能好上很多,說不定還賺更多的錢。”

陳文蕙說:“是啊,我想,等到桂玉霞的弟弟的種地作坊經營的好了,不但可以給親戚幾家種地,名聲出來之後,可以給更多的人打理農莊,看到他賺錢了,自然會有更多的種地作坊出現。我們的土地不就能有專業人員細心的管理了嗎?那樣我們的田地能出產更多的東西了。做生意的人也能更專心的做生意,可以改進作坊,往深了做。”

萬淑慧這個就比較明白了說:“比如說桂玉霞的夫君,本來只是普通的做香花生意,只能賣乾花,利潤並不高。後來買了專利,現在開始做更深加工的香精了,賺錢自然多了。”

陳文蕙說:“我們就是要引導那些商人們往更深的層次去加工我們的農副產品。這方面我們的南洋銀行要發揮作用,凡是用新技術的工坊,就多貸款給他們。這樣他們就能買的起那些專利。賣專利的人賺到了錢,就會更有積極性的專研,這樣就能發明更多的技術。慢慢的我們的這樣行業就能領先呂宋島,甚至是領先大楚。比如說,夷洲島和我們都出產甘蔗。特別是夷洲島的古家,那是世代經營糖廠的。夷洲島到達大楚的運費比我們呂宋島到達大楚的運費要便宜,同樣是糖,我們怎麼能賣的過她們。可是,我們現在有了雪花糖,還有水果糖,那我們的價格就比他們的高,也比他們買的快。”

萬淑慧點點頭。

陳文蕙說:“以後,隨着市場的擴大,更多的糖被髮明出來,比如說棉花糖,牛軋糖,拉絲糖,等等。到時候,糖業就不是古家一家獨大了,我們慶春城完全跟他們的黑糖不是一個路線。我們的更好。還有其他的行業也是這樣,只有深加工才能賺更多的錢。這個你回去多研究一樣。我爲什麼這麼重視教育,免費教育孩子們,就是希望我們的慶春城以後成爲一個科技大城。”

萬淑慧被這樣的經濟理論給整的懵了,陳文蕙說:“這不是一天兩天能說的清楚的,你好好想想,多出去走走,觀察一下,回頭我們在研究,一人計短兩人計長,我們兩個人商議,總比我一個人想來的好一些。”

萬淑慧笑着點點頭。

心裡卻不由得再次震驚了,陳文蕙真的是有大才的。這些理論肯定她早就知道了。只是在大楚她施展不開。雖然陳文蕙是出身世家,家世很好,頂尖的好,可是陳文蕙是個女孩,更重要的是,大楚的勢力縱橫交錯,牽一髮動全身,想要改革,難上加難。可是慶春城不一樣,這裡是一片空白,所有的勢力都是陳文蕙一手建立的,可以說都是依附陳文蕙來的,比如自己,不但是副城主,身後還站着萬家一衆人,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可是,自己是什麼身份呢?自己的命是陳文蕙救的,自己的一切都是陳文蕙給的。能不聽她的嗎?除了自己,其他比如說秋碧他們,更是直接是陳文蕙的大丫鬟,能不聽她的嗎?所以,陳文蕙在慶春城有絕對的權利,怪不得她要離開大楚到達這裡開荒建城,就是爲了這裡能施展她的報復的吧?(未完待續)

第二百七十九章 追求第三十八章 我也要做善事第一百二十六章 我給你打理吧第二百一十七章 記仇的人第八十六章 被迫奪嫡第五十三章 安置第四十二章 一家親第一百零三章 不用貸款第一百九十五章 生孩子的秘方第二十一章 逛街第一百一十一章 磨練第八十二章 風雪中的年第七十八章 租借第三十七章 都是一家人第二百三十章 荷風第一百五十章 她不是你(三更)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然第一百零六章 娶個寶第一百三十九章 女人家第一百二十四章 醫院第三百四十章 陳年往事第六十三章 師傅第八十六章 行賞第六十五章 兵部的事情第二百九十一章 煤炭行業第六十一章 金玉堂第一百三十四章 和離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方一回第二百三十四章 東西多第二百三十五章 開朗第六十四章 墊腳石第二百七十三章 提前添妝第二百一十二章 傾心第一百零八章 有眼光的老太太第四十六章 故交第一百一十章 練手第三百五十四章 母親駕到第二百一十五章 後院紛爭第一百零四章 山村第九十章 行走第六十章 市場第八十章 工地第三百二十二章 互相學習第一百八十一章 不要同情第二百零四章 白家帖子第四十章 提親隊伍第二章 準備第一百三十四章 回京第二百四十四章 成親第一百八十二章 久別,沒有勝新婚第四十八章 徐家第二百八十九章 圈套第一百六十章 自創官職第八十章 工地第一百四十二章 啓用第一百七十四章 園林第八十二章 艱險的心第十一章 紫玉第三十六章 亡羊補牢第六十七章 有情義纔好第三十三章 年禮第五章爭 奪管家權第三章 第一批出產第二百零九章 夜遊第二百一十二章 處罰第二十七章 家門希望第八十六章 知心第二百七十三章 提前添妝第六十四章 罩門第七十八章 準備第六十章 進兵部第九十三章 德慶第三百二十三章 勞動所得第三百三十七章 無情之人第二百四十三章 倭國之行第一百二十五章十 滿意第一百章 家人第九章 父母官第五十七章 像大嫂學習第一百百零四章 等待第一百零九章 洶涌第三百五十四章 母親駕到第六十七章 其言也善第七十九章 一巴掌第一百二十六章 匯聚第一百七十四章 園林第一百一十七章 棉花仗第八十六章 知心第二百二十一章 高薪養廉第十四章 拜師第二百七十七章 白玉晶第八十五章 久別第二百五十一章 哥哥的心思第八十七章 各人心思第十七章 肉罐頭第二百五十二章 大手筆第三百四十五章 在外過年第四十七章 誰的後臺硬第一百三十四章 和離第三百五十六章 晴天霹靂
第二百七十九章 追求第三十八章 我也要做善事第一百二十六章 我給你打理吧第二百一十七章 記仇的人第八十六章 被迫奪嫡第五十三章 安置第四十二章 一家親第一百零三章 不用貸款第一百九十五章 生孩子的秘方第二十一章 逛街第一百一十一章 磨練第八十二章 風雪中的年第七十八章 租借第三十七章 都是一家人第二百三十章 荷風第一百五十章 她不是你(三更)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然第一百零六章 娶個寶第一百三十九章 女人家第一百二十四章 醫院第三百四十章 陳年往事第六十三章 師傅第八十六章 行賞第六十五章 兵部的事情第二百九十一章 煤炭行業第六十一章 金玉堂第一百三十四章 和離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方一回第二百三十四章 東西多第二百三十五章 開朗第六十四章 墊腳石第二百七十三章 提前添妝第二百一十二章 傾心第一百零八章 有眼光的老太太第四十六章 故交第一百一十章 練手第三百五十四章 母親駕到第二百一十五章 後院紛爭第一百零四章 山村第九十章 行走第六十章 市場第八十章 工地第三百二十二章 互相學習第一百八十一章 不要同情第二百零四章 白家帖子第四十章 提親隊伍第二章 準備第一百三十四章 回京第二百四十四章 成親第一百八十二章 久別,沒有勝新婚第四十八章 徐家第二百八十九章 圈套第一百六十章 自創官職第八十章 工地第一百四十二章 啓用第一百七十四章 園林第八十二章 艱險的心第十一章 紫玉第三十六章 亡羊補牢第六十七章 有情義纔好第三十三章 年禮第五章爭 奪管家權第三章 第一批出產第二百零九章 夜遊第二百一十二章 處罰第二十七章 家門希望第八十六章 知心第二百七十三章 提前添妝第六十四章 罩門第七十八章 準備第六十章 進兵部第九十三章 德慶第三百二十三章 勞動所得第三百三十七章 無情之人第二百四十三章 倭國之行第一百二十五章十 滿意第一百章 家人第九章 父母官第五十七章 像大嫂學習第一百百零四章 等待第一百零九章 洶涌第三百五十四章 母親駕到第六十七章 其言也善第七十九章 一巴掌第一百二十六章 匯聚第一百七十四章 園林第一百一十七章 棉花仗第八十六章 知心第二百二十一章 高薪養廉第十四章 拜師第二百七十七章 白玉晶第八十五章 久別第二百五十一章 哥哥的心思第八十七章 各人心思第十七章 肉罐頭第二百五十二章 大手筆第三百四十五章 在外過年第四十七章 誰的後臺硬第一百三十四章 和離第三百五十六章 晴天霹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