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對付吐蕃的策略

一會,魏元忠被傳入殿內。

“魏愛卿,聽戴愛卿說你曾上書御吐蕃之策,朕甚有興趣,今日你與朕和衆位愛卿說說看,到底是何策!”李治在魏元忠行禮後,即問道。

聽皇帝如此一問,魏元忠大喜,他沒想到寫的一封建言,剛剛交給尚書右僕射戴至德兩天,皇帝就召見了他,並且當堂問詢此事,心內也在狂跳,當下定了定神,娓娓而道:“理國之要,在文與武兩個方面。但如今言文者只以言詞華麗爲首要出發點,而不涉及治國大事;言武的人只以騎馬射箭爲本,而不知方略。這對國家的治理有何益處呢?所以陸機著《辯亡》之論,但挽救不了他自己在河橋的敗亡;楚國大夫養由基有射穿七層甲片的勇力,也不能避免楚軍在鄢陵之戰中的失敗,這已經是人所共知的事實…”

面對皇帝及朝堂上這麼多重臣的注視,魏元忠心內有些興奮起來,“古語有云:‘人無常俗,政有理亂;兵無強弱,將有巧拙,’所以臣覺得,選擇將領應當以謀略爲根本,勇力其次。如今朝廷用人,一般都錄用將門子弟及戰死者的家屬,彼皆是庸人,如何能擔當領兵重責?李左車、陳湯、呂蒙、孟觀,都是出身貧賤而建立功勳,臣未曾聽說他們世代都是武將,所以臣覺得,朝廷應該開創武舉,以武事及謀略取有才者,使其成爲我大唐未來能善戰者,並不計出身…”

魏元忠的這番話引得朝臣中出現了竊竊私語,也惹惱了一些人,特別是那些父輩皆爲名臣或者名將的人,就如父親爲前朝名將來護兒之子的黃門侍郎來恆,馬上站出來想表示不滿,“陛下,此言荒謬…”

哪知道皇帝卻不給來恆機會,示意來恆退下,“來愛卿不必着急,待魏愛卿將事兒說完再議!”

來恆只得不甘心地退回班列,但還是怒瞪了魏元一眼,但魏元忠卻不以爲意,繼續說道:“賞功罰罪,是軍國之要務,假若有功不賞,有罪不罰,雖堯、舜再生也不能使國家得到有效的治理。臣常聽市面坊間人們在議論:‘近來征伐,頒賞的等級、標準有名無實,’臣不知這是何因,想着許是小才之吏,不知大體,只擔心授給有功者財物與功勳,虛了國庫,卻不知如此之道,有多少將士不願意捨命效國,如此帶來的損失有多大?”

魏元忠擲地有聲的說辭,震撼了朝堂上的諸臣,也讓李治和坐在簾後的武則天沉思起來。

“徵募的軍士地位雖卑,但也不可欺也,如何能制定無信之令,設虛之科,而望其奮勇殺敵呢?自從蘇定方征伐遼東,李績攻破平壤,賞賜就不再實行,有功勞的人得不到提升,兵敗者沒有得到處罰。大非川兵敗,薛仁貴、郭待封等沒有處以重刑,假若當時誅殺薛仁貴等將,那以後諸將怎麼還敢失利呢?若朝廷還是如此,臣覺得吐蕃的平定,並非短期內能指望實現的…”

魏元忠的話,如在平靜的湖面上扔下一塊大石頭,激起萬丈浪花,把朝堂上的大臣們都砸懵了,這麼一個小小的太學生,竟然敢當着皇帝與衆臣的面,指責當日沒有誅殺兵敗大非川的薛仁貴與郭待封,以致再出現後面的兵敗。

要知道,薛仁貴爲大唐立下的功勞那可不是一般的大,徵遼東,平鐵勒叛亂,正是因爲其有大功,皇帝並不打算治其死罪,朝臣們也大部爲薛仁貴求情,最終薛仁貴免死流放,如今魏元忠卻將這事提出來,恰逢朝廷剛剛宣佈對兵敗的劉審禮處罰意見的時候,用此事說明朝廷賞罰不分明,似乎也說明對劉審禮的處置還太輕了,如此公開的指責,讓朝臣們更是惱怒,特別是與劉審禮相熟的人,也讓皇帝李治臉上也有些掛不住了。

正想發怒的李治,卻聽到簾後的武則天輕聲地說道:“陛下,臣妾覺得此子秉性耿直,心智不一般,是個可用之才!”

“哦?皇后覺得此子所說有理?”李治疑惑地問道。

“臣妾覺得剛剛此子所說的兩點,頗爲有理,陛下你不覺得嗎?”武則天溫言說道。

“唔,是有些理!”李治想了一下道,再繼續對殿下的諸臣道,“諸位安靜,朕覺得魏愛卿此言非常有理,朕會細細考慮的,魏愛卿,你繼續說!”

“是,陛下!”很是緊張的魏元忠舒了口氣,繼續道:“陛下,我大軍出征討伐敵寇,全資馬力,如今朝廷所能掌控的戰馬數量遠遠的不足,不能滿足征戰所需,臣請陛下開畜馬之禁,允許百姓都可以畜養馬匹;若我大軍出征,可以委以州縣長吏以官錢加價買之,則這些馬匹皆爲官有,吐蕃、突厥等胡夷,皆恃馬力以爲強,若允許民間百姓購買畜養馬匹,則我大唐所控的戰馬數量將會大大增強,此是對抗胡敵的一個有效手段!陛下,臣所議就如上所言,一些狂妄之語,還請陛下責罰!”

見魏元忠說完了,殿上的朝臣們也都沉思起來,許多人對魏元忠提出的這些建言非常的贊同,尚書右僕役戴至德馬上站出來奏道,“陛下,臣覺得魏元忠此建言甚是在理,還請陛下多多考慮採納!”

但也有一些人有些不服氣,不過皇帝李治已經有了主意,不待其他朝臣們站出來發表什麼意見,馬上開口說話,“魏愛卿所言幾點朕甚是贊同,如何會責罰你,朝廷這些年賞罰是不太公平,有功者沒有得到相應的獎賞,有過者沒有得到應有的處罰,朕一定會詔命有司,嚴格執行獎罰制度,就如這次的青海兵敗…”

“允許民間畜養馬匹,此也是良策,朕會使人去調查,再做決定,”這是一個非常敏感的話題,能否允許民間養馬,李治並沒當堂表態,再接着繼續說道:“魏愛卿所提從民間選拔善武、有謀略者,朝廷已經在做了。自上一年起,朕已經下詔,令各地推薦善武者,年內,朕再令各州縣選拔武藝、謀略皆出衆者,到長安參加競武大會,再過幾日就要舉行,朕和皇后將親自爲前三甲者授官,並且此舉以後每年都要舉行,再將之完善,與科舉選仕同列…此次選拔的善武且謀略出衆,在競武大賽上取得名次者,不論其出身,祖上是否犯事,只要其品性出衆,沒有劣跡,皆可從軍且授官,對取得第一名者,將會委以更高職位,並將此人的事蹟詔告天下,以激勵天下武士!”

李治繼續說道:“魏愛卿此議與國大有益,朕令卿到中書省奉事,即令魏愛卿也參預此次善武者的選拔大會,協助吏部裴侍郎、兵部岑侍郎,選拔智兼百勝、緯地經天之才!”

“謝陛下!”魏元忠大喜過望,他怎麼也想不到上了篇奏疏,就會有這樣的奇遇,一飛沖天的時候來到了!

第110章 朝中爭執又起第101章 擔心會成爲可能嗎第4章 愧對第25章 劉逸上場第174章 玄機重重第118章 明崇儼,你完了第93章 我要你當我的駙馬第43章 原來是同鄉人第10章 好馬第33章 再度比試第55章 母親擔心的事第37章 有人不服第42章 這唱的是哪一齣戲?第9章 別樣心思第163章 怒了第92章 原來是太平公主所爲第11章 劉逸的疑問第58章 你能否陪我到外面走走第165章 有何漏洞第124章 武則天的還擊第77章 準備迎接客人第111章 回到長安第54章 馬球比賽(四)第44章 宮內競武第63章 千里躍進第30章 第一是無可爭議的第77章 事情複雜了第55章 將它賜給駙馬,可以嗎?第131章 與吐蕃人殘酷的馬球比賽(上)第38章 欲訴還休第55章 我想帶孝從軍第129章 與吐蕃人的比武(上)第117章 你將這幾人帶進宮去第64章 當苦力第91章 耍橫第104章 裴行儉的驚疑第149章 援軍抵達第5章 武舉?第174章 玄機重重第131章 與吐蕃人殘酷的馬球比賽(上)第101章 成人之美第83章 相似的情況再次發生第24章 你能做一詩嗎?第140章 裴行儉的戰前警言第103章 算不算偷情第105章 不出所料第35章 趕鴨子上架第41章 不合適的相遇第45章 主意已定第98章 竟然就沒事?第116章 趁夜偷香第123章 裴行儉回京第168章 非常不解第72章 恩和仇,都是要記在心上的第99章 太子看來聽從了你的意見第102章 婉兒不一般的願望第15章 朝會第36章 驚世之作第124章 裴行儉的三個要求第78章 你要題一詩第6章 相互試探第108章 發現好東西第166章 捷報頻傳第45章 主意已定第46章 質問劉仁軌第82章 除孝第57章 元日大朝會第43章 山雨欲來第71章 窮途末路第147章 突厥人的噩夢第25章 詠 柳第43章 原來是同鄉人第111章 回到長安第143章 戰鬥即將開始第128章 塵埃落定第85章 封賞並賜婚第28章 釜底抽薪之計第48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105章 不出所料第41章 不合適的相遇第104章 裴行儉的驚疑第21章 護衛任務改變第86章 我也沒辦法第7章 相邀第91章 大婚(上)第60章 調笑美人兒第102章 婉兒不一般的願望第23章 妖女的本性第98章 沒有想到的訪客第77章 準備迎接客人第13章 意外之喜第143章 戰鬥即將開始第37章 我會還父親一個清白的第121章 兵敗的消息傳來第7章 劉邁所講述的軼事第18章 上官婉兒的提醒第43章 原來是同鄉人第67章 吐蕃贊普卒第58章 不可思議的情況出現了第67章 遭遇戰
第110章 朝中爭執又起第101章 擔心會成爲可能嗎第4章 愧對第25章 劉逸上場第174章 玄機重重第118章 明崇儼,你完了第93章 我要你當我的駙馬第43章 原來是同鄉人第10章 好馬第33章 再度比試第55章 母親擔心的事第37章 有人不服第42章 這唱的是哪一齣戲?第9章 別樣心思第163章 怒了第92章 原來是太平公主所爲第11章 劉逸的疑問第58章 你能否陪我到外面走走第165章 有何漏洞第124章 武則天的還擊第77章 準備迎接客人第111章 回到長安第54章 馬球比賽(四)第44章 宮內競武第63章 千里躍進第30章 第一是無可爭議的第77章 事情複雜了第55章 將它賜給駙馬,可以嗎?第131章 與吐蕃人殘酷的馬球比賽(上)第38章 欲訴還休第55章 我想帶孝從軍第129章 與吐蕃人的比武(上)第117章 你將這幾人帶進宮去第64章 當苦力第91章 耍橫第104章 裴行儉的驚疑第149章 援軍抵達第5章 武舉?第174章 玄機重重第131章 與吐蕃人殘酷的馬球比賽(上)第101章 成人之美第83章 相似的情況再次發生第24章 你能做一詩嗎?第140章 裴行儉的戰前警言第103章 算不算偷情第105章 不出所料第35章 趕鴨子上架第41章 不合適的相遇第45章 主意已定第98章 竟然就沒事?第116章 趁夜偷香第123章 裴行儉回京第168章 非常不解第72章 恩和仇,都是要記在心上的第99章 太子看來聽從了你的意見第102章 婉兒不一般的願望第15章 朝會第36章 驚世之作第124章 裴行儉的三個要求第78章 你要題一詩第6章 相互試探第108章 發現好東西第166章 捷報頻傳第45章 主意已定第46章 質問劉仁軌第82章 除孝第57章 元日大朝會第43章 山雨欲來第71章 窮途末路第147章 突厥人的噩夢第25章 詠 柳第43章 原來是同鄉人第111章 回到長安第143章 戰鬥即將開始第128章 塵埃落定第85章 封賞並賜婚第28章 釜底抽薪之計第48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105章 不出所料第41章 不合適的相遇第104章 裴行儉的驚疑第21章 護衛任務改變第86章 我也沒辦法第7章 相邀第91章 大婚(上)第60章 調笑美人兒第102章 婉兒不一般的願望第23章 妖女的本性第98章 沒有想到的訪客第77章 準備迎接客人第13章 意外之喜第143章 戰鬥即將開始第37章 我會還父親一個清白的第121章 兵敗的消息傳來第7章 劉邁所講述的軼事第18章 上官婉兒的提醒第43章 原來是同鄉人第67章 吐蕃贊普卒第58章 不可思議的情況出現了第67章 遭遇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