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原來是同鄉人

劉逸入千牛衛中,並在宮內當值後,還是第一次看到御史臺的官員彈劾其他官員,這次還真的開了眼界,御史臺官員竟然一下子彈劾了三人,而且這三名官員都是得到皇帝或者皇后不同程度寵信的。

劉逸還沒完全弄清楚御史臺彈劾人的程序,及朝廷或者說皇帝要如何做出應對,只覺得現下的御史臺官員有些逼宮的味道,逼着皇帝處罰被彈劾的官員,這有些讓人不可想象。

有把柄落在御史臺的官員手裡,還真會讓人很難受的。

狄仁傑表現出來的耿直劉逸可以理解,原本歷史上的記載好似就是這麼形容狄仁傑的,與狄仁傑一道站出來的那位駱姓侍御史也這麼倔,會是何人?劉逸希望接下來時候能弄明白這駱姓官員的名號,也期望着再有更熱鬧的場面出現。

不過熱鬧的場面並沒有如劉逸期待般出現,今日王本立也未到殿,也沒有其他人站出來申訴或者駁斥這兩位侍御史的彈劾,也沒有人跟着指責王本立。

御史臺官員彈劾其他官員時候,在殿內的朝臣們一般不會站出來表示什麼的,誰也不知道御史臺的官員接下來彈劾的人,會不會是自己,自己在別人被彈劾時候落井下石,誰知道自己遭難時候會不會遭到同樣的命運。剛剛張大安站出來支持狄仁傑,這是件意外的事。

聽到兩位侍御史這樣爭諫的言論,李治又回頭與簾後的武則天商議了一會,似乎下了決心,“兩位愛卿所言甚是在理,王本立所犯之事頗多,理應治其罪,傳朕旨意,除王本立左司郎中職,交由大理寺論罪!”

“陛下英明!”狄仁傑和那位狄姓侍御史見皇帝這樣說,這才站回班列中。

與其他大臣們平靜接受這樣的結果不一樣的是,劉逸對朝中出現這樣的情況很是吃驚,一名從五品上的官員,被兩名侍御史彈劾,一下子就丟官了,還要交由大理寺論罪,這好似有些不可想象,御史臺的官員也太厲害了。劉逸也爲狄仁傑和那位駱姓侍御史擔心起來,剛剛他們所表現的,好似在逼迫皇帝一樣,會不會事後被追責?

太忠直的人往往容易遭罪,劉逸想着自己以後在朝堂上肯定不會這樣表現,萬一惹惱了皇帝,那小命玩完就不好玩了,應該找其他策略纔是。

李治宣佈完對王本立的處罰決定,即宣佈了退朝。

---------

劉逸跟着唐休璟這位千牛衛中郎將一道護送着皇帝與皇后回到仙居殿,也就結束了一天的值勤任務,仙居殿外的值守交由其他千牛衛軍士負責。

劉逸在與同伴護送着皇帝與皇后與仙居殿時,伴在武則天邊上的上官婉兒抽了個空,走到劉逸身邊,悄聲地說了句:“明日的宮內比武,你一定要拿個第一,不能輸給其他人!”說着用一副很期許的目光看着劉逸。

劉逸用力地點點頭,回了個笑容,並沒說什麼,即和其他千牛衛軍士一道離去。

“易安兄弟,剛剛上官司薄對你說了什麼?”在走回千牛衛衛所的路上,李逸風一臉好奇地問劉逸。

“傳句話而已,你打聽這麼多做什麼?”劉逸瞪了一眼李逸風,沒好氣地說道。

隨着劉逸名聲的越來越響,千牛衛中的其他軍士對劉逸都敬畏有加,唯這李逸風,絲毫沒理會這些,與劉逸一道呆着時候還是嘻嘻哈哈的樣子。

被劉逸如此一說,李逸風並沒表示什麼,很促狹地對劉逸笑了笑,拍拍身上跨的千牛刀,昂着頭走前一步去了。

行至千牛衛衛所前,劉逸遠遠地看到兩位身着綠袍的官員站在那裡,正是狄仁傑和那些駱姓官員,劉逸有些驚異,這兩位剛剛把兩名官員拉下馬的御史臺官員跑到千牛衛衛所來做什麼?來調查千牛衛的將領的事麼?

沒想到狄仁傑兩人卻往劉逸走來的方向迎了過來,那名駱姓官員開口招呼道:“劉備身,下官有禮了!”

侍御史是從六品下的職,劉逸是正六品下的官階,比他們兩個高上兩級,御史臺的官員自稱下官也沒有錯。

“見過狄御史,駱御史!”劉逸更是驚異,不知道這兩位讓百官害怕的侍御史來找自己做什麼。不過劉逸也有種想與他們結交的念頭,狄仁傑的大名如雷貫耳,雖然如今還只是個從六品的小官,劉逸還是很尊敬,更是因爲剛剛在殿上那剛正不阿的表現,那是一般人所不具有的,當然還有邊上這位駱姓的侍御史,相似的秉性,眉宇間凜然的正氣。

御史臺的官員並不是誰都可以當的,要博的朝臣們的尊敬,還有皇帝的認可,其自身言行必須要端正,已不正,何以糾彈別人?這樣的人是值得結交的。

“劉備身,下官狄仁傑,字懷英,今日我們來找你,只是聊一些私事!”狄仁傑有些恭敬地說道,“當日劉備身在宮內的評詩會上一鳴驚人,下官與光觀過來找你,也只是想聊一下詩賦上的一些事!”

“不敢當兩位前輩如此,”劉逸有些受不了兩人對自己這麼恭恭敬敬說話的樣子,看年齡兩人都應該快到五十歲了,對自己這樣一個晚輩行這樣的禮節,有些過意不去。

駱姓侍御史也是一副恭敬的樣子,“下官駱賓王,字觀光,自幼喜愛詩歌,聽聞劉備身所作幾首極佳詩作,非常的敬慕,因此也想結識一下劉備身,知道如今劉備身在宮內值守事務繁忙,待以後有得空閒了,還請一聚,多多指教?”

“駱賓王?”劉逸吃了一驚,眼前這位駱姓侍御史竟然是駱賓王,這是他怎麼也沒想到的。

這位與自己的後世是同鄉人,以一篇《詠鵝》,還有《討武氏檄文》,使的名聲留在後世的大唐有名的才子,如今就站在自己面前,還對自己尊敬有加,劉逸沒來由的激動。

劉逸清楚地記着後世自己呆了十多年的那個地方,自己的故鄉,那個以小商品之名響徹海內外的江南小城,正是駱賓王的出生的。後世的人爲了紀念這位從烏傷大地走出去的名人,許多地方都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賓王市場”、“賓王中學”、“賓王公園”、“賓王路”,劉逸很小時候,也曾吟誦過這位名人少年時候所作的那首起頭是“鵝、鵝、鵝…”的詩,少時的父親也曾以這位神童少年的事蹟教育過自己。沒想到,這活生生的人如今竟然站在自己面前,還一副必恭必敬的樣子說要向自己這個僞“文人”討教,讓劉逸有些無地自容。

“你就是那個七歲做出《詠鵝》之詩,有神童稱號的駱賓王?”劉逸收起自己吃驚的表情,滿臉恭敬之色地問道。

“那是下官小時胡亂所作,哪能與劉備身做出這樣豪氣的詩相比,神童之名更不敢稱!”駱賓王對劉逸剛剛的表情也有些吃驚,不明白爲何劉逸聽到他的名後會表現出如此的驚訝。

“我們都是極愛詩賦之人,也曾在軍中呆過,劉備身所做詩都是上上之作,更有軍人的豪氣,他日一定要指教我們一番!”狄仁傑也很是客氣地說道。

“不敢當兩位如此誇獎,那只是在下一時興至時所作,應當在下向兩位前輩請教纔是!”劉逸恭恭敬敬地對狄仁傑和駱賓王行了禮,再次表示自己這個後世的人對這兩位歷史名人的尊重。

“劉備身文才武略俱是不凡,此次由裴侍郎、魏吏郎推薦,奪情起用,實是一段佳話!”駱賓王在感慨自己命運多折的同時,也羨慕劉逸仕途的順利,自己年過半百,只混到了從六品的官,而劉逸剛十八歲,就已經是正六品的職,人比人還真氣死人。不過劉逸這半多年來所表現的,還是讓人佩服的,那是沒有什麼人可以做到的,文才武學都這麼出衆。

狄仁傑與駱賓王都經歷了不少的風雨坎坷,見識了不少的人,如劉逸這樣一個少年郎有這份能耐,有這份氣度,還真的少見,劉逸那無形中表現出來的氣度是一般人所不具有的,讓他們很是驚訝,很想結識一下。兩人在下了朝會出宮時,剛巧看到劉逸回衛所,也就臨時決定過來拜會一下劉逸,先認識一下,以待日後再有機會能有進一步的結交。

“劉備身,那說好了,待有空時,我們再找你聊些事,向你討教一下作詩之意境,先告辭了!”也顧及到自己的身份,還有剛纔在朝堂上的表現,狄仁傑也覺得在宮內與劉逸說話不方便,即馬上準備離去。

“一定,一定,!”劉逸抱拳說道,“他日在下一定登門拜訪兩位前輩!”這樣兩位歷史人物,如何能不結交一番,何況人家還是先來拜訪自己的。

“告辭!”駱賓王也向劉逸抱拳作禮,轉身離去。

劉逸看着這位頭髮鬍鬚都有些花白的同鄉人,心裡也頗多感慨,駱賓王經歷坎坷,一大把年紀還只是一個小官,有可能如今的侍御史還是他這輩子中當過最高的官,若劉逸所記不錯的話,駱賓王在當了侍御史後不久,即被人誣陷下獄,最終回到江南地,任了一個縣丞的小官,在後來武則天稱帝,李績的孫子李敬業起兵造反,討伐武則天的時候,被李敬業收羅到門下,還寫下了那篇被武則天看了後說有宰相之才,留傳千古的名作《討武氏檄》,但最後卻落了個悲慘的下場。

駱賓王的才學不凡,人又過於耿直,在這個時代確實比較難生存,劉逸希望自己以後能有機會幫這位同鄉人一把,讓他的命運改變一下,或者爲自己所用!

劉逸感覺得出來明崇儼對自己這位新近紅起來的人很是不滿,甚至本能地感覺到這個人對自己有一種威脅!

僥倖沒有丟官的明崇儼肯定對狄仁傑和駱賓王這兩人恨之入骨了,正是可以利用這兩位耿直的侍御史,去對付明崇儼,最好能將其除去…

第13章 三郎,你必須留下第100章 你要當父親了第109章 這是婉兒最開心的生日第67章 遭遇戰第13章 三郎,你必須留下第15章 李敬玄的奏報第82章 除孝第68章 理解就好第72章 恩和仇,都是要記在心上的第42章 公主封號太平第124章 裴行儉的三個要求第38章 欲訴還休第29章 武則天單獨召見第26章 問策第4章 愧對第42章 公主封號太平第4章 愧對第150章 如何處理傷者第150章 如何處理傷者第22章 有勇者上場第41章 不合適的相遇第81章 美人兒,我回來了第170章 班師回京第73章 劉逸知道和不知道的事第60章 奪情授官第46章 質問劉仁軌第20章 神秘人物相邀第9章 驚天消息第95章 公主府內的一切事都要聽從駙馬的第48章 賞賜第81章 美人兒,我回來了第115章 裴尚書對你們有吩咐第113章 爲何不是程務挺第150章 如何處理傷者第77章 準備迎接客人第14章 淳淳教誨第48章 案情有了眉目第165章 有何漏洞第2章 太平公主的變化第85章 胡無人第77章 準備迎接客人第54章 馬球比賽(四)第108章 透點風第112章 太子有請第133章 太平公主新的想法第150章 如何處理傷者第14章 進宮當值第156章 突厥人的內訌第21章 讓人意外的示好第10章 好馬第37章 我會還父親一個清白的第172章 回家啦第7章 劉邁所講述的軼事第55章 母親擔心的事第98章 沒有想到的訪客第121章 兵敗的消息傳來第10章 如何救父親?第72章 信使意外來到第85章 封賞並賜婚第104章 更高的職位第147章 突厥人的噩夢第41章 耿直之臣第49章 自己的宅子第70章 勢不可擋第20章 御駕往東都第28章 額外的比試第53章 新的追贈第59章 攜美出遊第26章 問策第16章 沒有料到的場面第79章 重設安北大都護府第83章 被上官婉兒擋駕第69章 一幅名貴的畫第15章 李敬玄的奏報第61章 旖旎的景色第3章 揚刀立威第40章 朝議第52章 意外第14章 進宮當值第61章 你部的任務第44章 宮內競武第62章 上官婉兒所說的機密事第62章 我前軍的行動是關鍵第30章 洛陽北市第118章 情況微妙第49章 事情的真相第17章 對付吐蕃的策略第6章 出城去第166章 捷報頻傳第126章 朕是皇帝,大唐的皇帝第41章 結果不算太差第2章 本校尉是你們的長官第28章 釜底抽薪之計第50章 少了點什麼?第116章 皇帝御駕回京第22章 對你可以完全信任第37章 再往東都第23章 侍女入府第10章 婉兒的憂慮和疑惑第43章 原來是同鄉人
第13章 三郎,你必須留下第100章 你要當父親了第109章 這是婉兒最開心的生日第67章 遭遇戰第13章 三郎,你必須留下第15章 李敬玄的奏報第82章 除孝第68章 理解就好第72章 恩和仇,都是要記在心上的第42章 公主封號太平第124章 裴行儉的三個要求第38章 欲訴還休第29章 武則天單獨召見第26章 問策第4章 愧對第42章 公主封號太平第4章 愧對第150章 如何處理傷者第150章 如何處理傷者第22章 有勇者上場第41章 不合適的相遇第81章 美人兒,我回來了第170章 班師回京第73章 劉逸知道和不知道的事第60章 奪情授官第46章 質問劉仁軌第20章 神秘人物相邀第9章 驚天消息第95章 公主府內的一切事都要聽從駙馬的第48章 賞賜第81章 美人兒,我回來了第115章 裴尚書對你們有吩咐第113章 爲何不是程務挺第150章 如何處理傷者第77章 準備迎接客人第14章 淳淳教誨第48章 案情有了眉目第165章 有何漏洞第2章 太平公主的變化第85章 胡無人第77章 準備迎接客人第54章 馬球比賽(四)第108章 透點風第112章 太子有請第133章 太平公主新的想法第150章 如何處理傷者第14章 進宮當值第156章 突厥人的內訌第21章 讓人意外的示好第10章 好馬第37章 我會還父親一個清白的第172章 回家啦第7章 劉邁所講述的軼事第55章 母親擔心的事第98章 沒有想到的訪客第121章 兵敗的消息傳來第10章 如何救父親?第72章 信使意外來到第85章 封賞並賜婚第104章 更高的職位第147章 突厥人的噩夢第41章 耿直之臣第49章 自己的宅子第70章 勢不可擋第20章 御駕往東都第28章 額外的比試第53章 新的追贈第59章 攜美出遊第26章 問策第16章 沒有料到的場面第79章 重設安北大都護府第83章 被上官婉兒擋駕第69章 一幅名貴的畫第15章 李敬玄的奏報第61章 旖旎的景色第3章 揚刀立威第40章 朝議第52章 意外第14章 進宮當值第61章 你部的任務第44章 宮內競武第62章 上官婉兒所說的機密事第62章 我前軍的行動是關鍵第30章 洛陽北市第118章 情況微妙第49章 事情的真相第17章 對付吐蕃的策略第6章 出城去第166章 捷報頻傳第126章 朕是皇帝,大唐的皇帝第41章 結果不算太差第2章 本校尉是你們的長官第28章 釜底抽薪之計第50章 少了點什麼?第116章 皇帝御駕回京第22章 對你可以完全信任第37章 再往東都第23章 侍女入府第10章 婉兒的憂慮和疑惑第43章 原來是同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