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凱旋儀式

劉逸所領的大軍先頭部隊抵達離長安城只有約二十里地的灞水附近時,接到幾個方向來人的傳報,要他們在長安城外紮營待命。

劉逸接到傳報的時候,還是中午時刻,原本過了灞河,加快速度再趕一程,日落前都可以進長安城。

不過劉逸也是知道,如此大規模的戰事結束,我大軍又是取得了重大的勝利,朝廷肯定要舉行一番儀式的,還有,出征前皇帝李治也對主帥裴行儉許諾過,大軍班師之日,他會親自出城迎接,劉逸想着這次的凱旋儀式一定會非常隆重的。

裴行儉也使人來傳令劉逸,要他吩咐將士們整好裝束,皇帝御駕將在第二天一早出城來迎接凱旋的大軍。

劉逸也是依令執行,命將士們到灞河裡清洗身子,連馬匹也是一道洗個澡,省得到時人馬都是一身臭氣,薰壞了李治與武則天,還有其他那些嬌貴的人。不過身上那些破舊的衣甲還是不換,這樣可以更顯出征戰的艱辛,將士們的不容易。

所有的將士的征衣都是沒有更換的,大多的身上的衣甲都已經破舊不堪了,連劉逸身上那套質地不錯的明光鎧,也是有多處破損了。

第二天一大早,太陽還未升起,劉逸就被裴行儉傳喚過去,準備迎接朝廷派來迎接的使者。

裴行儉在將軍中所有的高級將領都召集後,行至大軍前方,等候朝廷派出的使者。

一身戎裝的裴行儉,面色嚴峻,一騎當先,站在最前面,後面是整齊排列的高中級將領,將領們身後,是數萬隊列嚴整的軍士。

軍士隊列中,旌旗如林,鼓樂震天。

太陽剛剛從地平線上升起還沒樹高,劉逸就看到遠遠地奔過來一羣騎在馬上的人,在離大軍陣前停了下來,只有數騎繼續往前奔來。近了纔看清,最前面那個人是太子李賢,後面還有鬚髮皆白的尚書左僕射劉仁軌、中書令李義琰、左庶子張大安等朝中重臣。

看到朝廷派出的使者過來了,裴行儉忙帶着衆將迎上前去。

李賢等人在離諸將約幾十步前跳下馬,其他迎接的朝臣也是下了馬,朝着諸將迎過來。

裴行儉也馬上命令衆將都下馬,跟着他迎上前去。

“末將定襄道行軍大總管裴行儉率麾下衆將見過太子殿下,李中書令、劉僕射…”裴行儉率領諸將上前行禮,“不敢當太子殿下和諸位相公來迎接…”

李賢非常優雅地還了一禮,“裴大總管率領我大唐將士們,以幾戰就平定了突厥人的叛亂,天皇陛下和天后娘娘都是非常欣喜,今日也親自出城來迎接凱旋的大軍,特遣孤先一步,和諸位相公出城迎接凱旋的將士,天皇陛下、天后娘娘和衆位大臣已經在前方等候,恭迎將士們!”

“多謝天皇陛下和後孃娘給予末將及麾下諸將這般的禮遇,臣等感激不盡!”裴行儉再次恭敬地行了一禮,其他諸將也跟着行禮。

皇帝和皇后親自出城迎接,並派太子及幾位居宰相位的重臣前來迎接,這樣的禮遇,至少這幾十年來還沒有過,裴行儉還是第一次遇到,有些受寵若驚的感覺。

劉仁軌、李義琰和張大安等人也上前來行禮,“裴大總管在數月內就盡殲數十萬突厥人,輕鬆平定了安北的叛亂,能來迎接凱旋的大軍,是我等的榮幸!”

幾人吹捧了幾句後,李賢再次開口,“裴大總管,諸位將軍,天皇陛下和天后娘娘已經在前方明德門外等候了,我們一道過去吧,各位請…”李賢說着,側身作了一禮,並率先上了馬。

裴行儉和諸將也都上了馬。

李賢還有劉仁軌、李義琰伴着裴行儉走在前面,一路說着話,後面是幾位將軍級的將領,再後面是劉逸這樣一些中郎將級別的將領,身後的大軍也是緩緩地往前移動。

劉逸也是全神地注目着前方的情況,只可惜,人太多了,看不清到底是哪些人來迎接。

在行了半來個時辰後,長安城高大的城牆已經在望了。

今日的長安城各城門樓上,有無數的彩旗在晨風中飄揚,城樓上的樂隊也不在停地奏着歡快的迎賓曲。

除了盛大的節日,或者有重大的慶典外,長安城是不會有這樣的場面出現的。

劉逸不知道,在大軍凱旋之前,長安和萬年兩縣的官府已經發了通告,長安城外將舉行盛大的出征大軍凱旋儀式。

前一天,夜警晨嚴,長安城的警戒規模提高了不小,關城門時間也提早了;大軍抵達長安的這天清晨,長安城所有的城門都不開啓,城外的人不能進入城內,而舉行儀式的明德門在一天前就已經禁止行人通行了,城門外數裡地,夜間都有警戒的軍士在守衛。

今日的明德門外,已經是人山人海了,到處是看熱鬧的長安城及周邊的百姓,許多人是連夜起來,在長安城外守到天亮,就是爲了看大軍的凱旋儀式,欣賞那些得勝歸來將士的風姿。

明德門外兩側一大片開闊地,有大羣的宮中禁軍把守,守護的禁衛有好幾層。禁軍後面隔着一段距離,還有左右領軍衛的士兵守衛着,幾層領軍衛士兵後面,纔是看熱鬧的百姓。這些百姓所站之處,離城門已經有好幾百步遠了。

巳時正,鼓樂聲歡快起來,明德門城外,出現了天子的儀仗,明黃色的華蓋下,站着大唐的皇帝和皇后,還有幾位皇子,衆朝臣們分列在兩側。

在迎接人羣的注視中,隨着沙塵瀰漫而來,城門外遠處隱隱的人和馬的影兒開始出現,震天的鑼鼓和號角聲更加的激昂響亮起來。

漫天的沙塵中,有無數的旌旗幡麾在風中飄舞着,緩緩地往城門這邊移動過來。

從沙塵中衝出一羣將士,他們身下的坐騎踏着一地的塵土,往明德門疾馳而來,將士們的戰袍迎風飛舞,煞是好看。這羣將士在離天子的儀仗約幾百步遠停了下來,從這羣將士中衝出幾騎,往御駕所停之處奔過去。

那是去迎接凱旋大軍的太子李賢及其他幾位重臣,回身稟報事由了。

一會,皇帝李治和皇后武則天都從輦駕上下來,率領身後的羣臣,準備迎上去。

已經令諸將停下的裴行儉看到皇帝和皇后一行迎過來,忙喝令諸將都下馬。

裴行儉飛身下馬後,大步向前,身後的諸將按級別排列,跟在後面。

“臣…定襄道行軍大總管裴行儉率麾下諸將叩見天皇陛下、天后娘娘,不敢當天皇陛下和天后娘娘出城來迎接!”裴行儉單膝及地,和衆將一道參拜行禮。

“衆將士免禮,”滿臉喜悅之色的李治上前一步挽起裴行儉,再令諸將都起身,看着裴行儉道,“裴大總管及麾下衆將士,不辱使命,奮勇殺敵,在極短的時間內,將突厥人的叛亂平息,佑我大唐北疆安寧,如此之功,無論什麼迎接方式都爲爲過,所以,朕和皇后今日率太子及諸臣到長安城外迎接你們!”

李治臉上有些與年齡不相稱的傲然,看了看站在身後的武則天,還有面前的諸將,加重聲音吼道:“裴大總管所領定襄道大軍的這一仗,將我大唐的軍威發揮的淋漓盡致,極短的時間內,突厥人的叛亂被平息,數十萬突厥人被殲,天下間,還有何人敢犯我大唐?”

李治說着挽起裴行儉的手,掃過觀看熱鬧的人羣,再看着裴行儉身後的衆將軍們,加大聲音吼道,“將士們,你們辛苦了”

“陛下,爲國出征,驅敵殺虜,此乃作爲軍人之臣本分,臣等不敢言功,”裴行儉擡起頭,振臂一呼,大聲地喊道,“向天皇陛下和天后娘娘致意,大唐萬勝…”

身後的諸將也跟着大吼起來,“大唐萬勝…”

李治看到將士們這樣一副羣情激昂的樣子,非常的得意,待衆將士喊了一陣,才壓壓手示意停下,“所有出征將士之功,朕和娘娘都記在心裡,自有重賞,諸將都隨朕和娘娘進城…”

李治說着,拉着裴行儉的手,往城門方向走去。

站在衆將隊列後面的劉逸一直在注意看着皇帝和皇后親自出來迎接的場面,他也發現,站在李治身後的武則天神情有些不太自然,今日至少目前沒有這位天后娘娘表演的時候,還真的讓劉逸有些意外。

或許是這樣充滿陽剛之氣的場面,武則天一個女人,確實不適合來主持場面,理所當然地由李治來撐場面。

在劉逸還想再細看的時候,武則天也已經轉身往城門方向走了,劉逸感覺到了原先站在武則天身後的一人兒向自己投過來異樣的目光,一看正是剛剛隱在其他人後面的上官婉兒。

一身女官裝束的上官婉兒原本一直侍立在武則天身邊,這樣大的場合下也不敢失禮,在皇帝和皇后都轉身往回走時候,這才偷空瞧了劉逸幾眼,眼神裡,讓劉逸讀出了許多味兒。

劉逸也是對上官婉兒意味深長地一笑,還故意歪歪嘴巴,上官婉兒露出一個燦爛的笑容後,轉身跟上武則天走了。

劉逸舉步,跟着諸將正想往前走,從剛剛輦駕擺置之處衝出來幾人,直往他所站地方跑過來,“劉逸,易安,你終於回來了!”

劉逸已經看清那幾人是誰,再聽到這熟悉的女聲,頭都大了…

,!

第96章 俗套的巧合第31章 母后壽辰快到了第30章 洛陽北市第35章 瘋狂夜,婉兒的淺吟低唱第115章 裴尚書對你們有吩咐第55章 母親擔心的事第86章 我也沒辦法第83章 被上官婉兒擋駕第78章 你要題一詩第2章 我到底算是誰?第36章 關於青海戰事的大概情況第21章 讓人意外的示好第101章 成人之美第16章 問策第148章 突厥人準備逃跑第104章 裴行儉的驚疑第72章 信使意外來到第3章 重生於官宦世家第58章 你能否陪我到外面走走第17章 對付吐蕃的策略第147章 突厥人的噩夢第42章 公主封號太平第163章 怒了第4章 千牛備身第76章 千牛衛中新來一位大帥哥第45章 劉仁軌來訪第139章 出征第143章 戰鬥即將開始第24章 你能做一詩嗎?第85章 胡無人第41章 耿直之臣第22章 有勇者上場第66章 戰刀將舉起第123章 這是皇帝的反擊第146章 開始攻擊第112章 太子有請第99章 約見第77章 準備迎接客人第56章 大多都是老部下第23章 侍女入府第24章 我想在長安城外蓋個莊院第157章 驍將程務挺第103章 有人指責裴行儉第29章 馬上對戰第39章 天后娘娘駕到第74章 遭遇薛延陀部第95章 鎮服太平公主第12章 這不是好事第51章 被召入宮第45章 主意已定第49章 許多事難以預料第84章 殺與不殺的爭論第91章 大婚(上)第53章 新的追贈第1章 慶功宴會第152章 追殲第135章 武則天何意第116章 趁夜偷香第87章 婉兒的憂傷第112章 情理中的意外第44章 宮內競武第145章 準備襲營第107章 化妝術第59章 攜美出遊第89章 密議過後,梅開二度第26章 上上之作第167章 心思不同第6章 出城去第172章 回家啦第153章 阿史德奉職被擒獲第102章 婉兒不一般的願望第10章 好馬第1章 成爲軍人第107章 化妝術第22章 有勇者上場第32章 你放心第37章 再往東都第58章 武則天單獨召見第69章 一幅名貴的畫第85章 封賞並賜婚第39章 面聖申訴(上)第112章 太子有請第87章 婉兒的憂傷第116章 趁夜偷香第156章 突厥人的內訌第53章 新的追贈第166章 捷報頻傳第147章 突厥人的噩夢第8章 “武舉”即將開始第77章 準備迎接客人第118章 明崇儼,你完了第60章 上元夜(下)第73章 劉逸知道和不知道的事第88章 金槍再刺梅花蕊第21章 武舉決賽開始第114章 戰事又起第6章 該怎麼辦?第15章 意外的訪客第93章 洞房花燭夜第49章 自己的宅子
第96章 俗套的巧合第31章 母后壽辰快到了第30章 洛陽北市第35章 瘋狂夜,婉兒的淺吟低唱第115章 裴尚書對你們有吩咐第55章 母親擔心的事第86章 我也沒辦法第83章 被上官婉兒擋駕第78章 你要題一詩第2章 我到底算是誰?第36章 關於青海戰事的大概情況第21章 讓人意外的示好第101章 成人之美第16章 問策第148章 突厥人準備逃跑第104章 裴行儉的驚疑第72章 信使意外來到第3章 重生於官宦世家第58章 你能否陪我到外面走走第17章 對付吐蕃的策略第147章 突厥人的噩夢第42章 公主封號太平第163章 怒了第4章 千牛備身第76章 千牛衛中新來一位大帥哥第45章 劉仁軌來訪第139章 出征第143章 戰鬥即將開始第24章 你能做一詩嗎?第85章 胡無人第41章 耿直之臣第22章 有勇者上場第66章 戰刀將舉起第123章 這是皇帝的反擊第146章 開始攻擊第112章 太子有請第99章 約見第77章 準備迎接客人第56章 大多都是老部下第23章 侍女入府第24章 我想在長安城外蓋個莊院第157章 驍將程務挺第103章 有人指責裴行儉第29章 馬上對戰第39章 天后娘娘駕到第74章 遭遇薛延陀部第95章 鎮服太平公主第12章 這不是好事第51章 被召入宮第45章 主意已定第49章 許多事難以預料第84章 殺與不殺的爭論第91章 大婚(上)第53章 新的追贈第1章 慶功宴會第152章 追殲第135章 武則天何意第116章 趁夜偷香第87章 婉兒的憂傷第112章 情理中的意外第44章 宮內競武第145章 準備襲營第107章 化妝術第59章 攜美出遊第89章 密議過後,梅開二度第26章 上上之作第167章 心思不同第6章 出城去第172章 回家啦第153章 阿史德奉職被擒獲第102章 婉兒不一般的願望第10章 好馬第1章 成爲軍人第107章 化妝術第22章 有勇者上場第32章 你放心第37章 再往東都第58章 武則天單獨召見第69章 一幅名貴的畫第85章 封賞並賜婚第39章 面聖申訴(上)第112章 太子有請第87章 婉兒的憂傷第116章 趁夜偷香第156章 突厥人的內訌第53章 新的追贈第166章 捷報頻傳第147章 突厥人的噩夢第8章 “武舉”即將開始第77章 準備迎接客人第118章 明崇儼,你完了第60章 上元夜(下)第73章 劉逸知道和不知道的事第88章 金槍再刺梅花蕊第21章 武舉決賽開始第114章 戰事又起第6章 該怎麼辦?第15章 意外的訪客第93章 洞房花燭夜第49章 自己的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