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我前軍的行動是關鍵

大雪下了三天後才停歇,定襄道的大軍也在晉州城外休整了三天,在雪停後才重新踏上征程。

劉逸領着前軍依然行在最前面,與裴行儉所親領的中軍相隔近十里路,前軍後面中軍的側翼是左衛將軍劉敬同和右衛將軍何迦密所領的左右軍,中軍後面是武三思所領的兩萬餘人的後軍。

還在大唐腹地,這幾路人馬都是一道行進的,裴行儉的命令,大軍抵抗幷州後,才分兵行動。

其他幾路總管因不是從長安出發的,因此行進方向也不一樣,原屯於原州、慶州方向由右衛將軍李知十所領的兩萬餘大軍,是從鹽州方向直接行往勝州方向,到了勝州以遠後,才與裴行儉親領的主力匯合;曹懷舜所部約一萬五千人已經從單于都護府出發,在主力大軍抵達前,準備行進到陰山以南一線,與已經做好準備的突厥叛軍對恃,不讓他們逃走;被晉爲檢校左羽林將軍的程務挺,在出徵詔命下達時依然領兵屯於豐州一帶,他這部人馬約一萬五千人是計劃過了黃河後,直接從陰山以西,對突厥人發動攻勢,並不與主襄道的主力會合,可以說是單獨作戰的;而幽州都督李文暕部一萬餘人,出擊的路線如上一年平定阿史那泥匐熟等幾部叛亂時候差不多。

這次軍事行動因爲在出徵前已經詔告天下,並令安北一帶的各部落支援我大軍的行動,許多朝中大臣的心中也是寄望於突厥叛軍迫於我大軍的威壓,不戰而降的,包括裴行儉心中也是有這樣的想法,再加上包括回紇、契苾等部落已經使人來聯絡,會協同我大軍共擊突厥叛軍的,因此採取的策略並沒如上次一樣那麼凌厲,而是準備以戰迫降,以少數幾次戰役就迫使突厥人投降。所以裴行儉心中的計劃是,遣一支戰鬥力非常強的隊伍,在抵達雲中一帶後,在其他幾路大軍的配合下,直接攻擊阿史那伏念“牙帳”所在地金牙山一帶,以一場毀滅姓的打擊讓突厥人元氣大傷,迫使被唆使的阿史那伏念投降,再聚殲再次叛亂的阿史德溫傅部。

對這兩部裴行儉的區別對待的,頑固不化的阿史德溫傅部必須盡殲,而阿史那伏念部以招撫爲主,爲此裴行儉在大軍開始行動前,已經派出了不少秘密使者,分別到這兩部,實施反間計,讓阿史那伏念和阿史德溫傅兩部相互猜疑,相互提防,甚至相互攻擊,達到瓦解叛軍的目的。

恩威並施,再加上一定程度的軍事打擊,裴行儉相信,突厥人不會鐵板一塊的。

裴行儉計劃的對阿史那伏念牙帳快速的打擊是寄希望於劉逸所領的這部人馬上,這部人馬大部分人蔘加過上次的平叛戰役,劉逸在上次的表現自是不用說,楊元琰和張虔勖在作戰中的表現也是非常不錯,立下的戰功不小,而更有非常豐富作戰經驗,再加上花大智和李景嘉這兩名數次參加過征戰的將領,這樣多名有實戰經驗組成的軍隊戰鬥力應該是最強的。如今只委以郎將職的李景嘉和花大智在被徵入出征的軍中後,是由裴行儉要求放在劉逸部下,這樣大部的主官都是有作戰經驗豐富的將領擔任,再加上所挑選的軍士素質同樣不錯,大部分人都是數次上戰場的軍士,不比邊軍的經驗差,因此裴行儉在晉州時候,就和劉逸密議了半天,把這次劉逸部的作戰任務事先透露給了他。

在裴行儉的一番講述後,劉逸也是明白了裴行儉大概的作戰計劃,同時對裴行儉對自己這樣不同一般的信任非常的感激與自傲,劉逸知道,若是裴行儉制定的計劃成功,那自己可能就是這場戰役中立下軍功最大的人,絕對的主角,回朝後自是會得到不小的賞賜。

大軍自晉州出發十二天後,抵達朔州,先一步抵達這時的劉逸在率部準備按計劃休整時候,接到裴行儉派人送來的軍令。

裴行儉的命令中要求劉逸,在朔州補充好一切所需物資後,帶足二十天的口糧,馬上往陰山東南方向,喏真水方向進發,不需與大軍主力會合,裴行儉在命令中對劉逸唯一的要求,那就是不惜一切代價,攻破阿史那伏唸的牙帳,將據守牙帳的人馬盡數俘虜或者殲滅,大軍的其他幾部,會做好佯攻,配合他部的攻擊的。

劉逸也從裴行儉的命令中讀出了一點,那就是我大軍幾路兵馬從幾個方向的逼進,阿史德溫傅和阿史那伏念部不可能呆在牙帳所在喏真水一帶的金牙山附近,肯定尋機與遠道而來的我大軍作戰,這樣其牙帳附近防守的兵力不會很多,我大軍的輕騎急速攻擊,可以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劉逸也立即執行裴行儉的命令,通過朔州刺史徵集了七千匹戰馬,還有數量足夠的箭矢,這樣每名士兵至少有兩匹戰馬,可以輪流換騎,不會在連續的急行中,身下的戰馬累跨下,比普通軍士多兩倍的箭矢,在與敵遭遇時候,對敵的打擊效果會更加的不錯,基本不需要爲箭矢用盡而煩惱。

在所有準備工作都完成後,劉逸召集了校尉以上的軍官商議軍情。

在劉逸的大帳內,擠了滿滿當當在屋的軍官,這些被召而來的軍官們看着揹着他們站立,對着掛在帳上那巨大的軍事地圖前沉思的劉逸,沒有一人敢吭聲,在行進途中,有多位軍官,包括敬暉、桓彥範、李逸風等與劉逸私交不錯的人,及因劉逸的原因重新被朝廷啓用的李景嘉、花大智等人,在紀律方面,劉逸絲毫不講情面,這讓諸將在執行命令時候無不小心翼翼,生怕哪裡出錯被劉逸責罰,如今這樣將要進行軍事商議的時候,更是沒有人敢私下議論什麼。

在劉逸規定的時間之前,所有的主官都已經到帳了,在得到值班校尉的報告後,劉逸從地圖前轉過身,威嚴犀利的目光掃過各軍官的臉,這纔開口說道:“裴大總管傳來命令,令我軍在補充物資完成後,快速往陰山東南突厥阿史那伏念部牙帳一帶攻擊,從朔州到諾真水一帶有近千里路程,大總管要求我們在七天內抵達,對突厥人的牙帳發動攻擊,勢必一舉消滅防衛牙帳的所有突厥人,盡殲或者盡殲,下面本將佈置各部的具體任務安排…”

盡殲或者盡俘,那就是突厥人反抗就將其全部消滅,不反抗就將其俘虜,這是戰場上一慣的做法,沒有理由講情面的,即使對方是老人、小孩和女人。

劉逸冷峻的臉色讓一些人不由的打了個寒顫,連自覺與劉逸相處比較多的李逸風,都覺得面前站立的這位前軍主將很是陌生了,以往那個雖然讓人有點捉摸不透,但還是比較好相處的人,如今變成了一個冷酷無情的人,特別是在他因一些小錯被劉逸當衆責罰後,更是有這樣的感覺,再加上剛剛劉逸帶着殺氣的說話,讓他都有些恐懼產生。

站在帳上的劉逸已經開始佈置任務了:“我部全部人馬直接從勝州與單于都護府所在的雲中城中間一帶,渡過紫河,金河,繞過黑城,從白道過陰山,直撲阿史那伏念牙帳所在地,沿途遇上任何敵軍,各部不得戀戰,力求行軍速度,各部安排如下:由本將親率敬暉、桓彥範兩將軍部約兩千餘人,置於中路行進,楊元琰將軍所率部兩千人,行在本將的左面,張虔勖將軍部兩千人,在本將的右部,三部人馬間隔三裡左右的距離,以最快的速度晝夜行進,爭取在最快的時間抵達諾真水一帶,給予突厥人突然的打擊…”

劉逸一邊講着,一邊用一要指揮捧在地圖地比劃,把自己所部的行進方向都指明瞭。

其實前軍總共六千餘人,並不需要具體的分工,劉逸如此安排,是希望各部分散開來,又在能相互呼應的距離內,呈一個扇面排列,盡是減少人馬的擁擠,以尋求最快的速度。

過了長城後,大部地帶都是寬闊的草原和半荒漠間隔的地帶,非常適合騎兵的快速行進,只不過六千人排成一個縱隊,再加上兩倍於人的戰馬,肯定沒有分幾隊行進速度來得快的,而且分散開來也可以更方便地發現行進過程中周圍一帶的敵情變化,隨時做出應對。

隨着劉逸的喝令,被點到名字的每一位將領都大聲地應着出列領命。

劉逸在宣佈完命令後,踱到挺直身子站在那裡的幾名主要將領面前,依然威嚴地說道:“此次出征平叛,我前軍的行動關係到整個戰事的進展,若我部能取得預計的效果,那這場戰事很可能很快就可以結束,那樣每一位參加行動的將士都會立下大功,得到朝廷的獎賞,若是攻擊不利,那此次戰役變數難料…本將再次重申,若有人在行進和作戰中表現不力,定將軍法從事,休怪本將無情!”

“謹遵將軍令!”帳內的軍官們用宏亮的聲音迴應劉逸的命令。

“各自去做準備,明曰一早出發!”

“是,將軍!”

(未完待續)

第9章 賞賜良馬第154章 戰事很快就能結束第34章 因武結友第46章 質問劉仁軌第28章 釜底抽薪之計第44章 關於再次出兵的爭論第73章 突厥人的配合第121章 兵敗的消息傳來第96章 俗套的巧合第110章 朝中爭執又起第31章 恨死你了第62章 上官婉兒所說的機密事第58章 武則天單獨召見第64章 白道小試身手第99章 太子看來聽從了你的意見第37章 我會還父親一個清白的第74章 你這個小肚雞腸的男人第157章 驍將程務挺第170章 班師回京第27章 漢化是最好的征服手段第32章 你放心第31章 母后壽辰快到了第84章 殺與不殺的爭論第79章 不祥的預感第98章 沒有想到的訪客第150章 如何處理傷者第40章 贈詩第157章 驍將程務挺第127章 太平公主的哭訴第26章 上上之作第2章 本校尉是你們的長官第118章 情況微妙第108章 發現好東西第7章 灞河邊第17章 這叫什麼第5章 武舉?第79章 不祥的預感第95章 鎮服太平公主第61章 旖旎的景色第67章 遭遇戰第110章 狄仁傑和駱賓王來訪第68章 理解就好第159章 第一次出征,立功不能太多第74章 你這個小肚雞腸的男人第139章 出征第2章 本校尉是你們的長官第113章 爲何不是程務挺第48章 賞賜第71章 窮途末路第125章 裴行儉的吩咐第10章 如何救父親?第166章 捷報頻傳第73章 突厥人的配合第103章 有人指責裴行儉第45章 劉仁軌來訪第39章 魏玄同的建議第58章 你能否陪我到外面走走第42章 喬傳旨意第52章 有了定論第4章 機遇與風險並存的時代第86章 自然而然第117章 勃然大怒第28章 額外的比試第163章 怒了第94章 太平公主的威嚇第26章 問策第118章 明崇儼,你完了第2章 我到底算是誰?第65章 我就是要你背第48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28章 額外的比試第45章 劉仁軌來訪第1章 西市奇遇第55章 我想帶孝從軍第22章 一會你來陪我說話第53章 新的追贈第62章 我前軍的行動是關鍵第132章 與吐蕃人之間殘酷的馬球比賽(下)第74章 你這個小肚雞腸的男人第120章 歷史終歸有些相似第68章 捲起千刀血第11章 馴服烈馬第82章 此行的大概情況第36章 這裡將會是至關重要的地方第72章 恩和仇,都是要記在心上的第143章 戰鬥即將開始第9章 別樣心思第43章 山雨欲來第104章 更高的職位第62章 上官婉兒所說的機密事第83章 被上官婉兒擋駕第48章 賞賜第77章 準備迎接客人第4章 愧對第34章 你晚上也陪我,好不好?第126章 吐蕃請求和親第127章 太平公主的哭訴第137章 就權當告別吧第96章 郎情妾意第58章 不可思議的情況出現了
第9章 賞賜良馬第154章 戰事很快就能結束第34章 因武結友第46章 質問劉仁軌第28章 釜底抽薪之計第44章 關於再次出兵的爭論第73章 突厥人的配合第121章 兵敗的消息傳來第96章 俗套的巧合第110章 朝中爭執又起第31章 恨死你了第62章 上官婉兒所說的機密事第58章 武則天單獨召見第64章 白道小試身手第99章 太子看來聽從了你的意見第37章 我會還父親一個清白的第74章 你這個小肚雞腸的男人第157章 驍將程務挺第170章 班師回京第27章 漢化是最好的征服手段第32章 你放心第31章 母后壽辰快到了第84章 殺與不殺的爭論第79章 不祥的預感第98章 沒有想到的訪客第150章 如何處理傷者第40章 贈詩第157章 驍將程務挺第127章 太平公主的哭訴第26章 上上之作第2章 本校尉是你們的長官第118章 情況微妙第108章 發現好東西第7章 灞河邊第17章 這叫什麼第5章 武舉?第79章 不祥的預感第95章 鎮服太平公主第61章 旖旎的景色第67章 遭遇戰第110章 狄仁傑和駱賓王來訪第68章 理解就好第159章 第一次出征,立功不能太多第74章 你這個小肚雞腸的男人第139章 出征第2章 本校尉是你們的長官第113章 爲何不是程務挺第48章 賞賜第71章 窮途末路第125章 裴行儉的吩咐第10章 如何救父親?第166章 捷報頻傳第73章 突厥人的配合第103章 有人指責裴行儉第45章 劉仁軌來訪第39章 魏玄同的建議第58章 你能否陪我到外面走走第42章 喬傳旨意第52章 有了定論第4章 機遇與風險並存的時代第86章 自然而然第117章 勃然大怒第28章 額外的比試第163章 怒了第94章 太平公主的威嚇第26章 問策第118章 明崇儼,你完了第2章 我到底算是誰?第65章 我就是要你背第48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28章 額外的比試第45章 劉仁軌來訪第1章 西市奇遇第55章 我想帶孝從軍第22章 一會你來陪我說話第53章 新的追贈第62章 我前軍的行動是關鍵第132章 與吐蕃人之間殘酷的馬球比賽(下)第74章 你這個小肚雞腸的男人第120章 歷史終歸有些相似第68章 捲起千刀血第11章 馴服烈馬第82章 此行的大概情況第36章 這裡將會是至關重要的地方第72章 恩和仇,都是要記在心上的第143章 戰鬥即將開始第9章 別樣心思第43章 山雨欲來第104章 更高的職位第62章 上官婉兒所說的機密事第83章 被上官婉兒擋駕第48章 賞賜第77章 準備迎接客人第4章 愧對第34章 你晚上也陪我,好不好?第126章 吐蕃請求和親第127章 太平公主的哭訴第137章 就權當告別吧第96章 郎情妾意第58章 不可思議的情況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