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章 吳王何能?

厚德殿內,劉長正大吃特吃。

看着劉長狼吞虎嚥的模樣,呂祿遲疑了片刻,“陛下.吃慢些,也沒人來搶啊,何必如此呢?”

劉長猛地吞下一塊肉,“你有所不知啊,這肉現在不多吃點,往後想吃可就得費勁了.”

“啊?”

呂祿也搞不清楚陛下這是怎麼回事,這些時日裡,愣是將自己收藏的華服全部都穿了一遍,大魚大肉的,當然,這昏君做派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只是吧,近期內有些太勤快,過去都是每隔四五天當一次昏君的,現在是天天都當昏君,晚上都恨不得穿件華服來睡覺,這太上皇剛剛駕崩啊,如此做派是不是有點不妥當?

劉長看了看周圍,示意呂祿坐過來。

“你是自己人,也就不必隱瞞了,吳王要留下來當御史大夫了。”

“什麼?!”

呂祿大驚失色,“天下哪有諸侯王來當三公的?”

“怎麼沒有,那個周雞蛋不就是諸侯王當相嗎?”

“陛下就是不願意稱周公,稱爲姬旦也就罷了,這雞蛋就有點太過分了.”

“周公確實以外王之身來任朝臣,但是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

“羣臣不是天天吹我是古之賢王嘛,這說明天下太平了,出了周公這樣的賢王啊!多好!”

呂祿抿了抿嘴,也沒有再說什麼,“難怪陛下近日內如此模樣,是怕他當了御史大夫後不許陛下如此奢侈了吧?既然如此,陛下又爲什麼要讓他留在廟堂呢?”

“爲什麼不讓他留?你知道我四哥有多大的才能嘛?等他當了御史大夫,我這三公的配置,比我阿父還豪華啊,堪稱無敵,哈哈哈,雖然不能再大吃大喝,但是我可以將大事直接丟給他們,自己外出遊玩啊,再也不必擔心一出去就發生大亂了留下安那個豎子,有這三人輔佐,我就能去一趟唐國了,我一直都很想再去唐國看看的.”

“陛下對外王也真是信任啊。”

“廟堂裡不少人都對四哥很忌憚,但是四哥跟如意不一樣,他是一個私德極高的人,給你說,在整個宗室裡,他的私德僅在我之下!”

呂祿心裡有一萬個話想要說,德行比您還低的那都不能叫人了,那都十惡不赦了。

但是出自對拳腳的畏懼,呂祿倒是沒有直說,“羣臣能答應嘛?”

“我任免三公,他們還能插手不成?當初任免晁錯,他們都不敢多說什麼,況且我四哥這個人,名聲很好,非常的好,就是再忌憚他的大臣,也不否認這一點,他完全有資格擔任,只有三公里的其餘幾位開了口,羣臣就沒有反對的餘地,三公之中,晁錯要辭職,根本就無法開口反對,張不疑不是外人,我說什麼就是什麼,太尉這個人,完全不理會這些事,也不會跟羣臣站在一起.至於張相啊,他恨不得讓四哥來當國相!”

呂祿狐疑的問道:“我倒是不擔心他們,我只是在想,姑母那邊”

他知道姑母向來是很忌憚這些外王的。

劉長卻笑了起來,“不懂了吧,這個就是阿母的意思!”

“啊?姑母何以要讓吳王來擔任御史大夫呢?”

“阿母原本就與他親近,而且現在諸侯王都分權了,也不必忌憚什麼,反而對付羣臣,需要這麼一個猛人.你還年輕,不懂這些.”

呂祿皺着眉頭,“我卻是有些不明白,都說吳王大賢,有大能,他的治理能力能比得上張相嘛?”

“遠不如張相。”

“那他對未來的謀策能比得上晁錯嘛?”

“大概也比不上。”

“那在斷案明事上能比得上王恬啓嘛?”

“不擅斷案.”

“那他何以能被陛下和姑母這般推崇呢?”

劉長笑了起來,“這是因爲啊”

張蒼睜開了雙眼,打了個哈欠,讓懷裡的美妾給自己準備衣裳,慢條斯理的穿好了衣裳,吃了一頓飯菜,卻沒有急着去書房辦事,令人備了些果子,就在內屋裡側躺着,看幾個美妾穿着單薄的衣裳爲他起舞。

津津有味的看着舞蹈,卻有下人叩響了大門。

這讓張蒼頗爲不悅,趕忙讓舞女們離開,這才讓下人進來。

“家主,吳王又來了.獨自在門外等候,已經等了半個多時辰了,我這想着讓他站着也不好.”

“什麼?!吳王來了??半個時辰??爲什麼不早點稟告呢?”

“吳王得知您不曾醒來,就不許我們稟告.”

張蒼撓了撓頭,“禍事了,禍事了,那豎子是個小心眼的,又最愛這個老四,若是讓他知道,我那假期豈不是要沒?快!我要去書房,再將吳王請進來!!”

當劉恆走進書房的時候,張蒼正埋頭在案牘之間,有些疲憊的揉着自己的額頭,看到吳王,他猛地擡起頭來,有些愧疚的說道:“我這一覺起來,就忙着來操辦刺史的事情,不知您在外頭,讓您久等,請恕罪”

“不敢,張相日夜操勞,我不敢打擾”

吳王揮了揮手,有人走進來,將成堆的奏表送進了書房。

張蒼有些愕然,“您這是”

“您昨日交給我的,我已經完成了,不知處置是否妥當。”

“啊??那麼多的奏章”

張蒼急忙低着頭,認真翻看了起來,“您這次來,也沒帶上什麼人,您一個人,是如何”

張蒼擡起頭來,看到了劉恆那佈滿血色的雙眼,神色憔悴,渾身上下都透露出一股疲憊,張蒼頓時明白,這人爲了處置這些東西,一夜都不曾睡覺。

張蒼呆愣了許久,“您何必如此呢.傷身,傷身啊。”

劉恆搖着頭,“處置奏章如治水火,各地百姓的事情,是最不能耽誤的,我這一路走來,因爲您的緣故,百姓安居樂業,我甚是欣慰,只是,貧苦者還是不少,一家人共用一件衣裳,半碗粟由十人分而食之.尤其是在淮南北部,近期內遭了澇災,百姓們沒有居住的地方,夜晚裡就圍在篝火身邊,哭聲震天.我想,如果能快點批准對他們的救濟,就能多救活一個人”

“您這裡還有其他要我處置的嘛?”

張蒼沉默了片刻,點點頭,“還是有一些的我派人送過去?”

“好,那我就不勞煩您了,天下如此興盛,都是因爲您的功德,請您保重。”

劉恆再次行禮,再次乾脆的離開了書房。

張蒼看着面前的那些文書,卻有些坐立不安。

那僕人又走了進來,“家主,吳王走了還要我將她們叫進來嘛?還是您去內屋?”

張蒼的臉色忽然有些糾結,過了片刻,他猛地拍了一下面前的案,“還叫什麼叫啊!沒看到我有要事要處置嗎?!”

下人急忙請罪,轉身離開。

張蒼面無表情的坐在案前,只是輕輕搖着頭,“就這一次,就這一次.等淮南水災結束了,我就去休假!”

坐在馬車內,劉恆正翻閱着各地的情況,駕車的乃是他的心腹,鄧通。

鄧通有些不悅的說道:“大王,那張相是在騙您呢,他裝作一臉疲憊的模樣,實則雙目有神,渾身的香氣,他分明.”

“住嘴。”

劉恆有些不悅的打斷了他,“若非張相,豈能有今日之盛世?他本就年邁,本來就是該享樂的年紀,可他還在繼續爲國事而操勞,我每當想起這件事,都覺得有些愧疚你又怎麼敢對他不敬呢?”

鄧通急忙低頭,“是我的過錯,請您恕罪。”

“左相形同擺設,就是苦了這位右相啊。”

在幾天之內,張蒼就完成了對人選的擬定,就此,改革來到了下一步。

包括指定不同官職的俸祿,待遇,以及稟告宣傳等方面。

到這個時候,張蒼就可以稍微休息,由奉常府來接任了。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晁錯覺得時機差不多成熟,正式向皇帝上書,請求辭去三公之位,自請外放與郡縣。

劉長瞪大了雙眼,看着跪坐在面前的晁錯。

晁錯上書請辭的事情,他早已知道,但是去郡縣??這就在他的意料之外了。

晁錯這人向來自負,認爲大丈夫要麼就當三公,要麼就去死。

怎麼還自動請願去郡縣呢?

或許是看出了劉長的狐疑,晁錯急忙說道:“陛下,請您允許我辭官,臣辭官並非是因爲不願再爲陛下效勞,而是因爲臣的才能尚且不足,還需要在地方上磨礪,臣知陛下的厚愛.”

“不,不,你請辭的事情朕答應了,答應了!”

劉長很是開心的說着,晁錯臉色一黑。

您這怎麼看起來還巴不得我請辭呢??

“但是你要去郡縣?這是不是有些不妥啊,你畢竟是當過三公的,去郡縣未免也有些太掉面?”

“陛下,官職不以大小而論,無論是三公還是地方官,都是爲陛下而辦事,都是陛下之臣,何以分什麼上下呢?臣在地方,也能爲陛下做出一番大事來”

“朕記得,你向來是看不起地方官的,不只是你,賈誼也是如此,當初讓他當地方官,他還覺得被羞辱了,你如今怎麼有了這般轉變?”

“臣在將來,要接替張相,爲陛下之左右!”

劉長大喜,“好,難得你有這般志氣!”

“朕本來就有意讓你去地方上磨礪,既然你主動提出來了,那也沒有反駁的道理,既然你要去郡縣,那就去吧,正好,陳留的譙縣缺個縣令,你就去那邊當縣令吧!”

“唯嗯??”

晁錯興高采烈的正要接受,可忽然反應過來,“縣令??”

“怎麼了?你自己不是說要去郡縣嗎?”

“臣是說郡縣,但是臣這個俸祿”

“不治好一個縣,如何能治一個郡?”

晁錯有些悲憤,道理是這樣沒錯,但是從三公直接下放到縣令,這會不會有些太過分啊??自己得罪了那麼多的郡守,去人家麾下當縣令??這不是要被吃死嗎?

“陛下何不乾脆讓我去當個薔夫呢?”

劉長眼前一亮,“有道理啊!”

呂祿看不下去了,“陛下.畢竟是三公,若是真的去當薔夫,難免會使天下震動.”

“那還是去縣吧,你可別看不起縣令,那譙縣可是大縣,你先放下你那百年大策,給我把縣治好了,讓我看看你治政的本事!”

“唯!!”

當晁錯被貶的事情傳出來的時候,整個長安那是一片歡騰,百官彈冠相慶,要不是喪期,當場就得舉辦個宴席,大醉一場,跳上他個三天三夜,這個禍害終於滾蛋了啊,據說還是一擼到底,直接貶去了縣,這可太爽了,你先前是如何得罪郡守的,等你回去後郡守就能如法炮製了,善惡終有報,只是時候未到!!

羣臣們狂喜,私下裡遇到,什麼都不說,彼此看着就能傻笑一整天。

高興的不只是羣臣,諸侯們也是無比的開心,這個好消息總算是沖淡了一些孝仁皇帝逝世所帶來的噩耗。

唯獨御史府內,卻是憂心忡忡。

無論是晁錯所提拔出來的那些心腹,還是那些對晁錯看不過去的,此刻都無法開心起來,晁錯這些時日裡,領着御史府將能得罪的人都給得罪了一遍,現在晁錯滾蛋了,那他們可怎麼辦呢?豈不是要接受他們無休止的報復了嗎?

而劉長沒有想到,對這件事反應最爲激烈的人,居然是太尉!

“長!!!”

韓信氣勢洶洶的闖進了厚德殿裡,門前的甲士都壓根攔不住他。

“長!!”

韓信直呼着皇帝的名字,眉頭緊鎖,來者不善,劉長正坐在案前,看到這般模樣的韓信,神色也是驚愕,“師父?出了什麼事?”

韓信卻破口大罵,“你這豎子,好的不學,愣是學什麼.”

他說着,上手就要打,呂祿急忙擋在太尉的面前,劉長也是急,“到底什麼事啊?師父何以如此動怒?”

“那晁錯是怎麼回事?你將大臣當作什麼?用完了就可以丟棄嗎?他雖是個混賬東西,但是這些年爲你鞍前馬後,日夜操勞,你不獎賞也就罷了,居然還丟到縣裡爲官?你何不賜他寶劍,讓他直接自殺呢?!”

韓信很生氣,臉色通紅,劉長頓時明白。

“哎呀,師父誤會我了.您先坐下來。”

劉長費了好大的勁,才讓韓信坐下來,韓信還在念叨着,“你忘了我對你的教誨嗎?做君王,要信任自己的大臣,要重視自己的大臣,沒有說用完了就丟棄的道理,這樣的行爲,簡直是”

看着師父那咬牙切齒的模樣,劉長解釋道:“晁錯是自己上書要去的。”

“嗯??”

“他想當國相,大概是體會到了自己與張相的差距,因此自請去郡縣,師父若是不信,可以去詢問他,朕沒說謊,而且,這件事對他來說,未必就不是好事,晁錯這個人,師父也是知道的,有才能,非常的有才,就是人自私,自負,眼高手低,提政策沒問題,辦事卻連安那個豎子都比不上.他去地方磨礪個十年,去各個縣和郡,等他再次回到廟堂的時候,就是真正的國相之才了,到時候就可以與賈誼爲左右相,這難道不好嗎?”

韓信的怒火漸漸消逝,“原來你是這麼個想法。”

“我當初去唐國的時候,阿母曾點評我麾下的舍人,還給了我如何培養他們的辦法,只是那時我急於求成,沒有聽她的話,按着自己的想法來安排,結果他們愈發的極端,成爲了快刀,卻不能當張相這樣的中流砥柱我現在做的就是在彌補當初的過錯。”

“有些道理。”

“那你準備讓誰來擔任御史大夫呢?”

“吳王劉恆。”

韓信居然一點都不驚訝,甚至都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他點着頭,“宗室賢長進朝輔佐,乃是古有的,這也可以,我雖然不清楚這個人,但是聽說過他,都說他是個仁義賢明的君王,評價很高,當初曲逆侯曾說,此人心胸謀略不弱於當今太后既然讓他來當,那就改天讓他來拜訪我,我有話要問他。”

“唯。”

比起羣臣,像韓信這樣一直秉持着春秋遺風的人,反而更能接受對劉恆的任免,畢竟在周朝,宗室在廟堂當官是很正常的事情,不少諸侯都在廟堂裡領過差事,而且乾的也不錯。

韓信接受了這個說法,隨即又問道:“姈呢?她最近怎麼都不來我的府邸了?”

“額她啊她阿母帶着她玩呢,改天我讓她過去一趟.”

就在羣臣都爲晁錯的滾蛋而欣喜不已的時候,一個消息再次讓他們震動。

國相張蒼上書,請以吳王劉恆爲御史大夫。

頓時,長安譁然,羣臣沸騰。

連辭官的晁錯都坐不住了,急忙衝向了廟堂。

陛下糊塗啊!!

那奸賊心懷不軌,如何能當三公?!

就在羣臣悚然,爲這件事而爭論不休的時候,夏王劉賜卻沒能吃上這次的大瓜,他哭喪着臉,死死抱着大哥的腿。

“大哥!!我錯了!我真的知道錯了!你不要讓我去服徭役啊!要是非要去,就讓我去夏國行嗎?!”

“不可以!去隴西!半年,若是不安分,再加時日!”

劉賜擦着眼淚,“可我的好友們都在長安,見不到他們,我整日以淚洗面.”

“你放心,我做主了,讓董仲舒,夏侯賜也陪着你一同前去!”

站在不遠處沒說話的董仲舒當場變色,張開嘴就想說些什麼。

但他是個讀書人,說不出髒話。

第709章 自食惡果?第33章 什麼叫御史大夫啊?第780章 大漢第二名將第625章 總是跟城門過不去第285章 龍城飛將第37章 你是誰?你把我兒子怎麼樣了?第51章 請務必要看!第742章 深信不疑!第57章 蓋公第847章 喪家之犬第667章 王恬啓第98章 韓信的口信第657章 家宴第517章 赤誠天子第674章 無以類父,類父則亡第133章 我不是不懂第799章 乃公不幹第480章 揚眉吐氣!第519章 我弟亞夫有猛將之資第470章 君臣之重擔第591章 韓信獨特的治理方式第259章 寡人不需要祥瑞第171章 初不頑劣,但失愛於羣臣第385章 您以爲您對線的人是誰?!第74章 我劉長從不說大話第294章 壞了,我成舅父了!第788章 不知最好第596章 可怕的墨家第546章 爲什麼不學學四哥呢?第566章 天資聰慧夏侯賜請假第667章 王恬啓第324章 打完就走第412章 四世三公張不疑第317章 阿母的好大兒第209章 綁回來一大爺!第316章 勿動,動則滅國!第598章 大漢鴻烈第684章 國之羣賢第27章 我曾生擒白起第418章 沒別的意思第897章 諸王歸來第588章 大漢曲逆侯第816章 要被坐實的謠言第905章 做人第605章 朕就是這樣的漢子第485章 這地方是來對了!第862章 犁地第96章 勉爲其難的當個雙聖吧第311章 張釋之第424章 再無父也第814章 好言難勸該死鬼第624章 兩大聖賢的二度交鋒第428章 天子之功德第86章 你們可差遠了第655章 鈔能力第301章 賈誼鋒從磨礪出第644章 你來啦~~第396章 召平第162章 有府邸的諸侯王就是不一樣!第371章 陛下英明!!!第604章 人才濟濟!第845章 最好的駿馬第699章 沉穩如水第335章 只有無賴才能對付無賴第535章 傳承不息第114章 啥都缺的唐國第387章 亂世出英雄第613章 真正的春秋大一統第87章 他真的反了第79章 這是爆竹!第397章 不小心撞到的第670章 全力而爲之第11章 最偉大的人第866章 另類外人第606章 什麼叫董子啊?第519章 我弟亞夫有猛將之資第503章 前來背鍋第293章 普天之下,莫非漢土第247章 一個簡陋的唐王誘捕器第783章 長安的天空第268章 舍人雲集第507章 這可不興學啊番外三:改革第409章 《家豬圈養手冊》第449章 借你來打個廣告第338章 爲阿父報仇!六萬均答謝以及獻祭第20章 人間悲劇第368章 當天子親自批閱奏表之時第133章 我不是不懂第891章 大漢的後生第158章 陛下到底想殺誰?第136章 教科書大反派唐王第904章 扶南父親節第633章 阿嬰,你來真的啊第124章 打擾了,告辭!第226章 人傑地靈的大唐第736章 您果然深思熟慮
第709章 自食惡果?第33章 什麼叫御史大夫啊?第780章 大漢第二名將第625章 總是跟城門過不去第285章 龍城飛將第37章 你是誰?你把我兒子怎麼樣了?第51章 請務必要看!第742章 深信不疑!第57章 蓋公第847章 喪家之犬第667章 王恬啓第98章 韓信的口信第657章 家宴第517章 赤誠天子第674章 無以類父,類父則亡第133章 我不是不懂第799章 乃公不幹第480章 揚眉吐氣!第519章 我弟亞夫有猛將之資第470章 君臣之重擔第591章 韓信獨特的治理方式第259章 寡人不需要祥瑞第171章 初不頑劣,但失愛於羣臣第385章 您以爲您對線的人是誰?!第74章 我劉長從不說大話第294章 壞了,我成舅父了!第788章 不知最好第596章 可怕的墨家第546章 爲什麼不學學四哥呢?第566章 天資聰慧夏侯賜請假第667章 王恬啓第324章 打完就走第412章 四世三公張不疑第317章 阿母的好大兒第209章 綁回來一大爺!第316章 勿動,動則滅國!第598章 大漢鴻烈第684章 國之羣賢第27章 我曾生擒白起第418章 沒別的意思第897章 諸王歸來第588章 大漢曲逆侯第816章 要被坐實的謠言第905章 做人第605章 朕就是這樣的漢子第485章 這地方是來對了!第862章 犁地第96章 勉爲其難的當個雙聖吧第311章 張釋之第424章 再無父也第814章 好言難勸該死鬼第624章 兩大聖賢的二度交鋒第428章 天子之功德第86章 你們可差遠了第655章 鈔能力第301章 賈誼鋒從磨礪出第644章 你來啦~~第396章 召平第162章 有府邸的諸侯王就是不一樣!第371章 陛下英明!!!第604章 人才濟濟!第845章 最好的駿馬第699章 沉穩如水第335章 只有無賴才能對付無賴第535章 傳承不息第114章 啥都缺的唐國第387章 亂世出英雄第613章 真正的春秋大一統第87章 他真的反了第79章 這是爆竹!第397章 不小心撞到的第670章 全力而爲之第11章 最偉大的人第866章 另類外人第606章 什麼叫董子啊?第519章 我弟亞夫有猛將之資第503章 前來背鍋第293章 普天之下,莫非漢土第247章 一個簡陋的唐王誘捕器第783章 長安的天空第268章 舍人雲集第507章 這可不興學啊番外三:改革第409章 《家豬圈養手冊》第449章 借你來打個廣告第338章 爲阿父報仇!六萬均答謝以及獻祭第20章 人間悲劇第368章 當天子親自批閱奏表之時第133章 我不是不懂第891章 大漢的後生第158章 陛下到底想殺誰?第136章 教科書大反派唐王第904章 扶南父親節第633章 阿嬰,你來真的啊第124章 打擾了,告辭!第226章 人傑地靈的大唐第736章 您果然深思熟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