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如此輕佻豈未人君

卻非殿的副殿內,一老一少面對面坐在一起。

盧植內心中有萬千思量,這個從小養在宮外的皇子總是能夠超出所有人的預料,之前在冀州戰場上的時候他還覺得這個孩子十分穩重,未來能夠繼承大統的話,也能做一個聖明君主。

但是沒想到這個看似穩重的孩子能夠做出那樣大膽的事情。

“殿下。”盧植開口了。

“嗯,我在。”

盧植怔住了,不知道這個孩子的腦回路是怎麼樣的。

之前在冀州戰場上的時候還好好的呀,說話也沒有這麼噎人,怎麼一個多月不見就變成這副樣子了。

“殿下,如此輕佻豈能爲人君?”盧植嚴肅的臉色說明了一切。

作爲士人,他們堅守的一條信念就是立嫡長,有嫡立嫡,無嫡立長,而劉辯又嫡又長,自然是他們心中不二的繼承人選。

而劉辯這樣毫無威儀的樣子也不是一個人君該有的樣子,劉辯日後要繼承的是大汗天下,如果毫無威儀也有失體面。

“盧公覺得我還有機會成爲人君嗎?”劉辯看着盧植的眼睛說道。

“自然,殿下是嫡長。”盧植肯定的說道。

“哈,盧公倒是相信我。”劉辯不置可否地說道。

“殿下切莫自暴自棄,陛下春秋鼎盛,殿下成長的時間還長,切莫因爲一時的錯誤而放棄自己。”盧植忍不住規勸道。

劉辯看着這個老臣,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盧公所治何經?”劉辯有些生硬地轉移了話題,將話題引向他們今天要做的事情。

盧植是來當他的老師,還是先考慮教學內容吧,國家大事他也不想考慮了,劉宏愛怎麼玩怎麼玩,大不了就陪葬唄。

之前還想着改變一下歷史,讓大漢再次偉大,順帶挽救一下自己的小命,但是如今的劉辯已經躺平,他就是一個普通人,讓大漢再次偉大這種事情幹不了。

“臣少從通儒故南郡太守馬融受古學,治《禮記》多年,稍有心得。”盧植知道劉辯是在轉移話題,但也還是順着劉辯的話語說道。

“古文學派?”劉辯有些不太確定的問道。

古文學派與今文學派就是如今經學世家的兩大派別,今文學派是朝廷的官學,學習今文的才能踏入朝庭,古文學派則是鄉野之學,朝廷裡唯一的古文學派大佬就是盧植。

“然也。”盧植點頭說道。

他接受何皇后的邀請來教導劉辯,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抱着將來劉辯登上帝位後能夠扶持古文學派的發展,讓更多的古文儒生進入朝堂。

他一個人支撐不住古文學派的發展,必須得有更多的人來幫助他,古文學派不是沒有其他大儒,但是都在鄉野,沒有進入朝堂的機會。

“不知盧公可否講述一下古文跟今文的區別?”劉辯挪動了一下屁股,坐正了身體。

“今文治公羊,古文治禮記。一者尊孔子,一者尊文王。一者高居廟堂,一者遍佈鄉野。”盧植想了想,將兩者的區別用十分簡練的話語講了出來。

劉辯恍然大悟,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儒術指的就是公羊傳,武帝需要公羊春秋裡的大復仇理論來完成對匈奴的思想動員,那麼在慣性的引導下,治公羊的儒生自然能夠有更多機會踏入朝庭。

“我聽聞北海有一名士名曰鄭玄,不知是所治何經?”劉辯隨後有些好奇的問道。

“治《禮記》,與臣一同在馬師下學習,也就是臣的師兄。”盧植回道。

“那蔡邕呢?”劉辯接着問道。

他知道蔡邕也是大儒,更重要的是蔡邕有一個女兒名叫蔡琰蔡文姬,本爲蔡昭姬,爲了避諱司馬昭改爲蔡文姬。

“蔡邕師從故太尉胡廣,治公羊。”盧植耐心的回答了劉辯的問題。

“聽聞蔡邕的琴藝的書法乃是雙絕?”劉辯接着求證。

“然也,天下少有人能及。”盧植點頭說道。

好就是好,壞就是壞,蔡邕的琴藝和書法確實是這個時代的佼佼者,盧植並沒有因爲門戶之見而去貶低蔡邕。

“不知蔡邕如今身處何方?”劉辯笑着問道。

盧植心中一沉,這小子該不會轉投蔡邕門下吧?

“如今避禍於吳地之間,已經快十二年了。”盧植耐心回道。

“也是得罪了中常侍?”劉辯以十分確定的口氣問道。

如今這個世道,能讓大儒四處逃命的一般都是因爲宦官,或者說是因爲他的父皇劉宏的旨意。

兩次黨錮,讓宦官權傾天下,成爲了這個時代最大的權貴之一,有了皇帝的支持,士人自然沒辦法與宦官對抗。

經歷了這麼多年的廝殺,宦官與士人也已經殺紅了眼,宦官厭惡士人的同時又不得不招攬願意投靠他們的士人,因爲治理國家還需要士人,皇帝相信他們宦官是爲了爭奪權力,但是宮裡的宦官人數就那麼多,如果要讓皇帝滿意,那就得藉助士人的力量。

而皇帝厭惡士人發動黨錮的原因也很簡單,爲了把國家權力重新收攏到皇帝手中,反正在劉辯看來,雙方都不是什麼好人,但是宦官壞的更徹底一點。

這也是如今大漢的困境之一,皇帝不用宦官那就完全沒辦法掌握權力,用宦官又會遭來士人的反對,兩杯毒藥必須得選一個。

“然也,蔡邕之前與臣一同在在東觀修撰《東觀漢記》,正遭流放,所以沒有來得及寫成。他因此上書所著的十意,分別首目。陛下愛憐蔡邕的才華出衆,趁着第二年大赦的機會赦免了蔡邕,准許他返回原籍。

蔡邕之前被流放於五原,陛下赦免蔡邕准許其返回家鄉,其又得罪了五原太守,於是逃命江海,遠走吳會之地,往來依靠泰山羊氏,在吳地待了快十二年。”提到這個話題,盧植的情緒也有些低落,如今宦官霍亂天下,多少士人都被迫避禍。

不管是今文還是古文,誰都不想看見這樣的情況出現,更讓人惱火的是,他們沒辦法改變這一切。

“實乃可恨!”劉辯語氣恨恨的說道,也不知道是因爲宦官誣陷蔡邕還是因爲劉宏聽信讒言。

第64章 要麼生!要麼死!第27章 死循環·二第57章 功高震主第5章 初見三兄弟第42章 此人名喚賈詡第67章 辯兒確實是長大了第56章 宜遷宮室第13章 無奈的董卓第2章 躺平第26章 殿下還記得臣?第5章 初見三兄弟第53章 那我們算什麼?第65章 那朕自然也同意了第25章 大漢威武第48章 當真爲美姿容也第45章 若敢言棄地者,斬第51章 武威賈詡到第14章 我總得讓你成爲太子第40章 先吃飯吧第59章 好全了辯兒的孝道第26章 殿下還記得臣?第46章 太子所言甚是第44章 都有責任第25章 大漢威武第21章 如之奈何第28章 取死之道第28章 取死之道第63章 忠不可言第69章 陳倉第64章 要麼生!要麼死!第70章 真乃大漢之幸第70章 真乃大漢之幸第58章 大將軍府人才濟濟第25章 大漢威武第55章 太子家令第4章 離京第20章 這都是你自己想的?第34章 臣知罪第2章 躺平第38章 請父皇恕罪第60章 母后,不是,我沒有第26章 殿下還記得臣?第65章 那朕自然也同意了第54章 人心向漢第71章 此方爲制勝之道第22章 朕覺得還不夠第60章 母后,不是,我沒有第21章 如之奈何第37章 太子左庶子鍾繇第56章 宜遷宮室第40章 先吃飯吧第69章 陳倉第31章 當爲太子,承祀宗廟第25章 大漢威武第50章 拿正裝來第3章 家宴第57章 功高震主第39章 母后放心便是第20章 這都是你自己想的?第45章 若敢言棄地者,斬第62章 殿下,萬萬不可第38章 請父皇恕罪第8章 練兵第19章 皇長子辯聰敏好學第12章 立皇次子協爲太子第2章 躺平第41章 臣應該知道什麼第8章 練兵第3章 家宴第32章 立皇長子辯爲皇太子第18章 有赤子之心第44章 都有責任第51章 武威賈詡到第5章 初見三兄弟第31章 當爲太子,承祀宗廟第30章 請立太子?第58章 大將軍府人才濟濟第13章 無奈的董卓第65章 那朕自然也同意了第63章 忠不可言第44章 都有責任第47章 太子殿下是何人第37章 太子左庶子鍾繇第61章 賈卿之言我已清楚第57章 功高震主第35章 地上涼第65章 那朕自然也同意了第48章 當真爲美姿容也第38章 請父皇恕罪第59章 好全了辯兒的孝道第71章 此方爲制勝之道第3章 家宴第21章 如之奈何第1章 家父劉宏第52章 謁者列道通名,太子出殿相迎第18章 有赤子之心第65章 那朕自然也同意了第70章 真乃大漢之幸第57章 功高震主
第64章 要麼生!要麼死!第27章 死循環·二第57章 功高震主第5章 初見三兄弟第42章 此人名喚賈詡第67章 辯兒確實是長大了第56章 宜遷宮室第13章 無奈的董卓第2章 躺平第26章 殿下還記得臣?第5章 初見三兄弟第53章 那我們算什麼?第65章 那朕自然也同意了第25章 大漢威武第48章 當真爲美姿容也第45章 若敢言棄地者,斬第51章 武威賈詡到第14章 我總得讓你成爲太子第40章 先吃飯吧第59章 好全了辯兒的孝道第26章 殿下還記得臣?第46章 太子所言甚是第44章 都有責任第25章 大漢威武第21章 如之奈何第28章 取死之道第28章 取死之道第63章 忠不可言第69章 陳倉第64章 要麼生!要麼死!第70章 真乃大漢之幸第70章 真乃大漢之幸第58章 大將軍府人才濟濟第25章 大漢威武第55章 太子家令第4章 離京第20章 這都是你自己想的?第34章 臣知罪第2章 躺平第38章 請父皇恕罪第60章 母后,不是,我沒有第26章 殿下還記得臣?第65章 那朕自然也同意了第54章 人心向漢第71章 此方爲制勝之道第22章 朕覺得還不夠第60章 母后,不是,我沒有第21章 如之奈何第37章 太子左庶子鍾繇第56章 宜遷宮室第40章 先吃飯吧第69章 陳倉第31章 當爲太子,承祀宗廟第25章 大漢威武第50章 拿正裝來第3章 家宴第57章 功高震主第39章 母后放心便是第20章 這都是你自己想的?第45章 若敢言棄地者,斬第62章 殿下,萬萬不可第38章 請父皇恕罪第8章 練兵第19章 皇長子辯聰敏好學第12章 立皇次子協爲太子第2章 躺平第41章 臣應該知道什麼第8章 練兵第3章 家宴第32章 立皇長子辯爲皇太子第18章 有赤子之心第44章 都有責任第51章 武威賈詡到第5章 初見三兄弟第31章 當爲太子,承祀宗廟第30章 請立太子?第58章 大將軍府人才濟濟第13章 無奈的董卓第65章 那朕自然也同意了第63章 忠不可言第44章 都有責任第47章 太子殿下是何人第37章 太子左庶子鍾繇第61章 賈卿之言我已清楚第57章 功高震主第35章 地上涼第65章 那朕自然也同意了第48章 當真爲美姿容也第38章 請父皇恕罪第59章 好全了辯兒的孝道第71章 此方爲制勝之道第3章 家宴第21章 如之奈何第1章 家父劉宏第52章 謁者列道通名,太子出殿相迎第18章 有赤子之心第65章 那朕自然也同意了第70章 真乃大漢之幸第57章 功高震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