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有赤子之心

位高權重的十常侍因爲張讓的邀請聚集到了一起,他們聚集的地點也僅是一個小房間,外面有張讓的親信在把守,確保裡面的傳話不會傳出去。

這也是他們這些中常侍的慣例,一旦遇到什麼大事,都需要聚集到一起統一一下意見,共同進退,這裡面會有許多爭吵,但是隻要出了這個房間,那所有中常侍的意見就是一樣的。

就算有人不同意某個中常侍的意見,那也會提前說明,將這個人從事裡摘出去,免得讓別人背黑鍋。

而現在就是張讓認爲有事情需要所有中常侍統一意見的時候,畢竟關乎皇位繼承,也關乎他們所有人的身家性命,他一個人肯定做不了這個主。

“諸位如何看待皇長子辯?”等到所有人都坐好,張讓一臉嚴肅的表情看着在場所有人,語氣輕飄飄的問道。

在場衆人頓時大驚,都睜大了眼睛看向張讓,張讓旁邊的高望和段珪更是側過身體看向張讓。

讓所有中常侍如此震驚的原因也很簡單,把他們這些人聚到一起的原因肯定不是皇長子的自身情況,劉辯的身份擺在那裡,能讓他們聚集到一起討論皇長子辯的理由也只有一個,那就是關於皇位繼承的問題。

但是如今陛下春秋鼎盛,談論皇位繼承是不是有點早了?

難道陛下的身體出現了問題?

這些人裡,就張讓是貼身伺候劉宏的人,如果陛下身體出現了問題,那張讓必然是第一個知道的。

想到這裡,在場所有人心思各異,眼神有些懷疑的看着張讓。

“陛下那邊?”趙忠試探着問道。

“陛下一切安好,各位不用擔心,今天只是討論皇長子辯。”張讓立即回道。

聽到張讓這句話,在場衆人頓時放心了,隨即開始思考起張讓的話語。

皇長子辯?

在場所有宦官也都知道那天談話的內容,私底下他們也會嘲笑劉辯的不明智,認爲其不愧是宮外長大的,一點腦子都沒有,居然敢直接質問陛下,惹得陛下大怒。

就算要救盧植,也不能用那種說話方式去說,那樣不僅救不了盧植,還會惹得陛下大怒。

但是除此之外,在場所有人對於劉辯的瞭解都很少:劉辯回宮後的這幾個月,不是在外面奔波就是惹得陛下大怒,皇宮裡的人自然不會自找黴頭,去接觸一個陛下不喜歡的人。

皇宮很現實,捧高踩低是宮裡最常見的現象。

“皇長子辯自幼在宮外長大,沒有經歷過多少事情,有赤子之心。”一片沉默中,段珪說了一句場面話。

若是在其他地方,說一個人有赤子之心可能是句好話,但是這裡是皇宮,他們這些人都是從人羣裡廝殺出來的大宦官,說一個人有赤子之心那就是毫不掩飾的說一個人蠢。

而在段珪這裡,皇長子辯確實有點蠢。

不過段珪也可以理解,畢竟劉辯之前是由一個道人養大,完全沒有接觸過宮裡的事物。一朝身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成爲了天下最尊貴的人,父親是皇帝,母親是皇后,換做任何人都會失了分寸。

別說劉辯這個小孩會忍不住,就是一個大人也把持不住這種身份的變化。

“呵呵。”聽完段珪的話語,所有人都輕笑出聲,在場緊繃的氣氛消散些許,段珪所說的就是他們腦海裡所想的。

張讓沒有笑,面容依舊平靜如水,靜靜的看着同僚們的表演。

意識到張讓的態度,所有人都收起臉上的笑容,鄭重地看向張讓。

“昨日盧植進宮講學,皇長子與其交流了許多內容,包括蔡邕、鄭玄、馬融等人,皇長子言語間多親近之語。”張讓見同僚們都認真起來,緩聲說道。

所有中常侍都沒太在意,畢竟這幾個人都是天下有名的儒家大佬,大漢境內也少有不喜歡這些人的。

如果這些人能夠親近他們這些宦官,那他們也會高興不已。

當初陳太丘前往參加張讓父親的葬禮,讓張讓感激涕零,黨錮之時,只要與陳家扯上關係且沒有高調反抗的人,都沒有經歷多少殘害。

雖然他們這些宦官在立場上與士人敵對,但是如果蔡邕這些人能夠釋放善意,那他們也會十分高興的接納這些人。

皇長子親近這些人也是應有之理,這些人的名聲太大了!

“皇長子言名士諸人皆爲我等所害,實乃可恨。”張讓見同僚們一臉不在意的樣子,接着說道。

聽到這句話,所有人的臉色頓時一變,親近名士是小事,他們毫不在意,但是厭惡他們這些宦官可就是大事,如果一個傾向於黨人的皇帝出現,那他們這些人可就完蛋了。

“張公所言非虛?”高望一臉嚴肅的問道。

“我與皇后一家結親,非關乎身家性命之事,我怎敢說出這些話?”張讓嘆息一聲,有些無奈的說道。

何皇后的妹妹是張讓的兒媳,這也是張讓他們當初力保何皇后的原因。

何皇后需要他們這些人幫助何家立足,他們這些人也需要皇后的親近,畢竟皇后說不定哪天就成爲太后,到時候拿捏他們這些人就是一順手的事情。

“怎會如此?”郭勝有些無奈的說道。

要是皇長子真的親近黨人,那他們又該如何自處?

“這不是哀嘆的時候,如今皇子辯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就連觸怒陛下都不在乎,更何況是我們這些人?”張讓一臉嚴肅的說道。

這就是張讓不想讓劉辯成爲太子的重要原因,劉辯有自己的想法,陛下也拿皇子辯沒有什麼辦法,他們這些人更改變不了劉辯的態度。

如果劉辯尚且年幼,張讓會嘗試改變劉辯對他們的態度,讓劉辯親近他們這些人,保證他們將來能夠安度晚年。但是如今劉辯已經不可能改變了,劉辯也不需要他們這些人。

當初劉宏進宮的時候,一個藩王繼承大統,朝廷裡沒有一個可以依靠的人,他們這些宦官自然成爲了劉宏的依靠,不然劉宏拿什麼掌權。

但是劉辯不需要,皇帝皇后都是他的依靠,他完全可以不在乎這些宦官的態度。

第71章 此方爲制勝之道第13章 無奈的董卓第70章 真乃大漢之幸第16章 如此輕佻豈未人君第26章 殿下還記得臣?第35章 地上涼第8章 練兵第24章 兒臣自當遵循第7章 全盤死路第28章 取死之道第71章 此方爲制勝之道第24章 兒臣自當遵循第29章 你也閉嘴第7章 全盤死路第49章 武威賈詡見過車騎將軍第16章 如此輕佻豈未人君第60章 母后,不是,我沒有第37章 太子左庶子鍾繇第7章 全盤死路第69章 陳倉第6章 漢臣北中郎將盧植第4章 離京第63章 忠不可言第10章 還望董公莫要大意第47章 太子殿下是何人第65章 那朕自然也同意了第3章 家宴第12章 立皇次子協爲太子第1章 家父劉宏第20章 這都是你自己想的?第36章 太子冊封典禮第42章 此人名喚賈詡第35章 地上涼第5章 初見三兄弟第23章 威震天下第66章 朝廷徵召第42章 此人名喚賈詡第31章 當爲太子,承祀宗廟第32章 立皇長子辯爲皇太子第2章 躺平第33章 牙尖嘴利第46章 太子所言甚是第7章 全盤死路第3章 家宴第54章 人心向漢第57章 功高震主第52章 謁者列道通名,太子出殿相迎第53章 那我們算什麼?第24章 兒臣自當遵循第25章 大漢威武第42章 此人名喚賈詡第5章 初見三兄弟第54章 人心向漢第51章 武威賈詡到第5章 初見三兄弟第11章 盧植有何罪?第60章 母后,不是,我沒有第10章 還望董公莫要大意第25章 大漢威武第43章 天子誤我第15章 戰士半死生,美人猶歌舞第32章 立皇長子辯爲皇太子第64章 要麼生!要麼死!第61章 賈卿之言我已清楚第3章 家宴第30章 請立太子?第47章 太子殿下是何人第62章 殿下,萬萬不可第53章 那我們算什麼?第52章 謁者列道通名,太子出殿相迎第4章 離京第18章 有赤子之心第22章 朕覺得還不夠第11章 盧植有何罪?第32章 立皇長子辯爲皇太子第38章 請父皇恕罪第1章 家父劉宏第40章 先吃飯吧第48章 當真爲美姿容也第19章 皇長子辯聰敏好學第1章 家父劉宏第57章 功高震主第61章 賈卿之言我已清楚第15章 戰士半死生,美人猶歌舞第70章 真乃大漢之幸第2章 躺平第2章 躺平第35章 地上涼第43章 天子誤我第41章 臣應該知道什麼第50章 拿正裝來第22章 朕覺得還不夠第46章 太子所言甚是第10章 還望董公莫要大意第39章 母后放心便是第66章 朝廷徵召第43章 天子誤我
第71章 此方爲制勝之道第13章 無奈的董卓第70章 真乃大漢之幸第16章 如此輕佻豈未人君第26章 殿下還記得臣?第35章 地上涼第8章 練兵第24章 兒臣自當遵循第7章 全盤死路第28章 取死之道第71章 此方爲制勝之道第24章 兒臣自當遵循第29章 你也閉嘴第7章 全盤死路第49章 武威賈詡見過車騎將軍第16章 如此輕佻豈未人君第60章 母后,不是,我沒有第37章 太子左庶子鍾繇第7章 全盤死路第69章 陳倉第6章 漢臣北中郎將盧植第4章 離京第63章 忠不可言第10章 還望董公莫要大意第47章 太子殿下是何人第65章 那朕自然也同意了第3章 家宴第12章 立皇次子協爲太子第1章 家父劉宏第20章 這都是你自己想的?第36章 太子冊封典禮第42章 此人名喚賈詡第35章 地上涼第5章 初見三兄弟第23章 威震天下第66章 朝廷徵召第42章 此人名喚賈詡第31章 當爲太子,承祀宗廟第32章 立皇長子辯爲皇太子第2章 躺平第33章 牙尖嘴利第46章 太子所言甚是第7章 全盤死路第3章 家宴第54章 人心向漢第57章 功高震主第52章 謁者列道通名,太子出殿相迎第53章 那我們算什麼?第24章 兒臣自當遵循第25章 大漢威武第42章 此人名喚賈詡第5章 初見三兄弟第54章 人心向漢第51章 武威賈詡到第5章 初見三兄弟第11章 盧植有何罪?第60章 母后,不是,我沒有第10章 還望董公莫要大意第25章 大漢威武第43章 天子誤我第15章 戰士半死生,美人猶歌舞第32章 立皇長子辯爲皇太子第64章 要麼生!要麼死!第61章 賈卿之言我已清楚第3章 家宴第30章 請立太子?第47章 太子殿下是何人第62章 殿下,萬萬不可第53章 那我們算什麼?第52章 謁者列道通名,太子出殿相迎第4章 離京第18章 有赤子之心第22章 朕覺得還不夠第11章 盧植有何罪?第32章 立皇長子辯爲皇太子第38章 請父皇恕罪第1章 家父劉宏第40章 先吃飯吧第48章 當真爲美姿容也第19章 皇長子辯聰敏好學第1章 家父劉宏第57章 功高震主第61章 賈卿之言我已清楚第15章 戰士半死生,美人猶歌舞第70章 真乃大漢之幸第2章 躺平第2章 躺平第35章 地上涼第43章 天子誤我第41章 臣應該知道什麼第50章 拿正裝來第22章 朕覺得還不夠第46章 太子所言甚是第10章 還望董公莫要大意第39章 母后放心便是第66章 朝廷徵召第43章 天子誤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