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章 老六栽了

如今被救回來的共有八人,

除了徐明已經被帶到楊麗華那裡之外,剩下的都在這裡,被刑部的人看管着。

他們目前不是犯人,但卻是嫌疑人,在案子沒有查清楚之前,誰也走不了。

就連那名丫鬟的屍體,也已經被放入專門的凍室,由刑部的仵作驗屍。

由於牽扯到了皇孫,每一個被救回來的人都被獨立看管着,不准他們見任何人。

當然,楊銘除外,不過即使如此,楊銘也需要有刑部人在場的情況下才能見人。

一頂帳篷內,楊銘見到了尉遲嬰。

此人是楊暕的貼身近隨,曾經跟隨楊廣參加過隋滅陳之戰,算是晉王府的老人。

“到底怎麼回事?”

刑部的兩名快手給楊銘搬來凳子,然後立在門口兩旁,任由楊銘問話。

尉遲嬰的身體狀態很好,在山中昏迷的這幾天並沒有對他造成任何影響,但是精神狀態卻非常差。

這很正常,楊暕如果找不到,他的腦袋肯定留不住了。

“回三爺的話,二爺受裴小姐邀請,一道前往圭峰山高冠瀑布,待到下晌申時返程,於傍晚在一處山坳紮營炊食。”

“當時老六獵了一頭鹿,我負責燒水,大概吃到一半的時候,徐明突然毫無徵兆的昏了過去,徐明此人武藝不凡,又有氣功底子,等閒不會出事,所以當時我們就預料到情況不對勁。”

“緊接着,裴小姐身邊的丫鬟也相繼昏倒,卑職當時不敢大意,趕忙護衛着二爺緊急離開,結果沒走出二里,二爺也暈倒了。”

“那時卑職只能將二爺背在背上,在老六等人的護送下拼命北返。”

“又奔出不到二里,卑職突然感覺到渾身發軟,手腳同時失去知覺,栽倒在一顆老松樹下,在失去意識之前,卑職看到老六接過二爺揹着繼續北返,但是醒來後卑職卻出現在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

“卑職醒來後沒時間多想,全力奔向北邊,直到被搜山的隊伍發現,才知道二爺丟了”

說着,這位四十多歲的魁梧壯漢,竟低頭抽泣起來。

楊銘冷冷問道:“當時裴小姐情況怎麼樣?”

“卑職不知,”尉遲嬰道:“當時事發突然,我只想着儘快將二爺帶離,根本沒有顧及到裴小姐的情況。”

“那麼在你昏倒之前,除了老六之外,還有誰在二爺身邊?”楊銘又問。

尉遲嬰道:“沒有了,只看到老六,想來其他人在半路上就已經暈過去了。”

麻老六原本是楊廣的貼身侍衛,出身佛門,楊廣調任江都之後,老六留在了大興晉王府,此番是跟着楊銘出來的。

但是楊暕那晚在東宮營帳吃虧之後,就讓老六跟在自己身邊,畢竟老六的武道修爲,根本不是張慕可以比的。

楊銘又問了一些問題,尉遲嬰一五一十的老實回話。

接下來,楊銘又前往其他營帳一一問話。

詢問的結果大體與尉遲嬰描述的一致。

這事很蹊蹺啊

龐犇從刑部那裡要了一座帳篷,用來暫時安頓楊銘等人。

帳篷內,楊銘與其他人圍在篝火邊上,開始列舉出楊瀾失蹤事件中的一些疑點。

“殿下剛纔也說了,尉遲嬰暈倒的地方和他醒來之後所處的位置是不同的,這麼說他昏倒之後曾被人移動過,”

陳淑儀指着地上由龐犇在地面上繪製的地形圖,道:“徐明是第一個昏倒的,但是他被發現的地方是在牛耳山的尼姑廟附近,情況與尉遲嬰相同,根據其他人的描述來看,他們在昏迷之後,全都被挪動過,而且距離甚遠。”

“從這點看,作案者不是一個人,而是有很多,不然不可能做到將人分別扔在這麼遠的地方。”

楊銘點了點頭,也不說話,而是任由他們探討。

龐犇此時也道:“卑職最疑惑的地方在於,麻將軍竟然也會着了道?他可是晉王殿下的貼身侍衛,參與過攻入建康之戰,在軍中享有盛名,又是佛門出身,不懼術法迷藥,由此可知,動手者絕非常人。”

“老六一輩子沒栽過,當年滅陳之戰,在沙場上與蕭摩訶對決都不落下風,沒想到在今年的春遊陰溝裡翻船”徐景與麻老六非常熟稔,在一旁不住嘆息。

麻老六這個人,楊銘是清楚的,畢竟對方能被老爹放在大興坐鎮王府,可知實力智謀都是過硬的。

他都能出事,那麼動手的人又該有多大能耐?

“大家有沒有想過”陳淑儀突然道:“目前看來,作案者並沒有趕盡殺絕,只是將人弄昏之後分散拋離,也就是說,他們的目的並不是要害人。”

楊銘斜了對方一眼道:“二哥和裴小姐還沒有找到,不要過早下定論。”

陳淑儀一愣,詫異的看向楊銘雙眼,內心一震,不由自主的垂下目光。

不知道爲什麼,每當楊銘態度嚴肅的時候,陳淑儀總是會有一種心悸的感覺,

他才十二歲啊

事實上,楊銘心裡也傾向於楊暕還活着,畢竟皇孫遇害,在大隋可是捅破天的大事。

他不認爲有人會有這個膽子。

“龐犇,你派人去一趟裴家營地,查清楚此番陪在裴小姐身邊的僕從都是什麼來歷,”

“卑職領命!”

楊銘又轉向徐景道:“二爺身邊的人,你都查清楚了嗎?”

“回主子的話,”徐景點頭道:“都問清楚了,全是咱晉王府的老人,身份絕無問題,王爺心思縝密,靠不住的絕對不會安排在二爺身邊。”

是這個道理楊銘認同的點了點頭,老爹做事還是很讓人放心的。

那麼究竟是誰?敢有膽子在皇城腳下綁架世子呢?

目的又是什麼呢?

夜晚的營地,仍是熱鬧的,騾馬之聲陣陣,吆喝聲不絕於耳。

楊銘閉目躺在榻上休息,輾轉反側睡不着,

而陳淑儀則托腮枕在牀邊,聽呼吸應該是已經睡着了。

這位舊陳公主在經過掖庭宮的培訓之後,已經逐漸放下了公主架子,越來越適應眼下的身份。

半夜,

營地外震天的歡呼聲,將剛剛入眠的楊銘吵醒。

走出帳篷一看,楊銘臉上的驚訝轉瞬間變成了驚喜

南邊遠處,一支由數百人組成的隊伍猶如一條火龍般,在夜色中朝着營地方向返回。

楊暕被找到了,

同時被找到的還有裴淑英。

四九章 有求於人一零六章 不養閒人第683章 南面可汗七四章 家大業大三三八章 輸了一局八四章 又保一個四一章 宇文娥英四六章 一敗塗地第734章 禮部侍郎四四章 說和一四零章 量刑過重七七章 孤魂野鬼第495章 突厥史大奈六九章 舉薦第695章 伸舌頭的狗三六九章 河北鉅鹿人三三三章 尚書岳父第507章 殘部補充第494章 齊郡張須陀第608章 小奸巨猾二九二章 擦鞋底第548章 休息,休息一下三五三章 八議免罪三五章 婚姻不自由三二四章 談判三九一章 李淵的野心一六零章 傳國玉璽一七六章 河東子弟三零七章 你祭誰的祖九七章 吃軟飯二三六章 偶遇二六五章 一生之敵第660章 世嫡皇孫五六章 胡商二四六章 十二衛四府第760章 右僕射第685章 悍兵難管第690章 善二五二章 利在千秋五六章 胡商四六一章 官辦官督七五章 舐犢情深第556章 改換門庭三六九章 河北鉅鹿人第770章 大步前行二四五章 一切順利第616章 劉皇叔的眼淚四五章 未雨綢繆第732章 第二次辭職第579章 弔唁長孫一八四章 仁壽宮之變(一)三七二章 河北義士一百章 金鑲玉觀音第542章 猜猜誰是世子第621章 還輪不到你第574章 平反三三八章 輸了一局一一二章 書香世家四四四章 請君入甕第606章 自己人才罵三一零章 霸道王道第585章 你混蛋四六一章 官辦官督八五章 手起刀落第648章 兩撇鬍子二九三章 京師守備二六零章 八關都邑一八零章 齊國公三七章 我會等你六九章 舉薦三一章 吾教當興第627章 潮汕地區第546章 一天的保鮮期第755章 風疾加氣疾一六五章 母憑子貴第640章 蘇夔無父二五六章 兩人有問題三四零章 庶人楊秀四二章 形勢大好一零九章 不自量力第633章 種族審美差異八十章 有罪無功第735章 創造需求第642章 驍果軍鷹揚郎將三六一章 兩封奏疏八四章 又保一個三六六章 何必如此二四七章 驗明正身第673章 渡河之戰一八六章 仁壽宮之變(三)第531章 手起刀落第708章 鬱郁不得志第605章 宗室領袖二二四章 齊王幕僚四一六章 肝腦塗地三七章 我會等你第568章 他們好着呢一零五章 玉體橫陳第679章 看透不說透二四七章 驗明正身
四九章 有求於人一零六章 不養閒人第683章 南面可汗七四章 家大業大三三八章 輸了一局八四章 又保一個四一章 宇文娥英四六章 一敗塗地第734章 禮部侍郎四四章 說和一四零章 量刑過重七七章 孤魂野鬼第495章 突厥史大奈六九章 舉薦第695章 伸舌頭的狗三六九章 河北鉅鹿人三三三章 尚書岳父第507章 殘部補充第494章 齊郡張須陀第608章 小奸巨猾二九二章 擦鞋底第548章 休息,休息一下三五三章 八議免罪三五章 婚姻不自由三二四章 談判三九一章 李淵的野心一六零章 傳國玉璽一七六章 河東子弟三零七章 你祭誰的祖九七章 吃軟飯二三六章 偶遇二六五章 一生之敵第660章 世嫡皇孫五六章 胡商二四六章 十二衛四府第760章 右僕射第685章 悍兵難管第690章 善二五二章 利在千秋五六章 胡商四六一章 官辦官督七五章 舐犢情深第556章 改換門庭三六九章 河北鉅鹿人第770章 大步前行二四五章 一切順利第616章 劉皇叔的眼淚四五章 未雨綢繆第732章 第二次辭職第579章 弔唁長孫一八四章 仁壽宮之變(一)三七二章 河北義士一百章 金鑲玉觀音第542章 猜猜誰是世子第621章 還輪不到你第574章 平反三三八章 輸了一局一一二章 書香世家四四四章 請君入甕第606章 自己人才罵三一零章 霸道王道第585章 你混蛋四六一章 官辦官督八五章 手起刀落第648章 兩撇鬍子二九三章 京師守備二六零章 八關都邑一八零章 齊國公三七章 我會等你六九章 舉薦三一章 吾教當興第627章 潮汕地區第546章 一天的保鮮期第755章 風疾加氣疾一六五章 母憑子貴第640章 蘇夔無父二五六章 兩人有問題三四零章 庶人楊秀四二章 形勢大好一零九章 不自量力第633章 種族審美差異八十章 有罪無功第735章 創造需求第642章 驍果軍鷹揚郎將三六一章 兩封奏疏八四章 又保一個三六六章 何必如此二四七章 驗明正身第673章 渡河之戰一八六章 仁壽宮之變(三)第531章 手起刀落第708章 鬱郁不得志第605章 宗室領袖二二四章 齊王幕僚四一六章 肝腦塗地三七章 我會等你第568章 他們好着呢一零五章 玉體橫陳第679章 看透不說透二四七章 驗明正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