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零章 齊國公

接下來的幾天,楊銘繼續旁聽朝會,幾乎不怎麼發言,而是靜靜的聆聽着諸公之間的討論。

但是,就算他不說話,現在也沒有人敢忽略他了。

門下省納言,攏共就七個人,其中高熲罷官,楊素和楊爽在仁壽宮,剩下還在東宮參加朝會的,也就蘇威、裴矩、牛弘和楊銘四個人。

前三個,都是頂尖大老,而楊銘是太子嫡子,分量也是非常重的。

尤其是楊廣跟衆人打了招呼,朝會的時候,務必要跟楊銘統一戰線,不要拆他的臺,所以楊銘不說話則以,一旦發聲,必然有衆多的支持者。

這就是派系。

楊廣目前還沒有繼承大位,所以東宮自成一派,只有東宮的力量足夠強大,他說的話,才能壓住蘇威、牛弘、賀若弼這類老牌大老。

除了東宮派系之外,還有就是以蘇威爲首的右僕射一派,其中核心人物是刑部尚書薛胃、工部尚書宇文愷。

還有楊素的越公派,這一派涵蓋極廣,不過被楊堅拆解的差不多了,現今等同於東宮派系。

勢力最弱小的,就是賀若弼了,不過此人的門生遍佈各個軍府,在大隋軍方系統有着不小的影響力,不容小覷。

除此之外,還有宗室派,柳述派,元老派,可以說,如今的大隋朝堂也是派系林立,彼此之間也是在競爭逐利。

仁壽宮,楊堅的批覆回來了,一個字“準”。

聖意已明,回到大興好多天的長孫成,終於可以奉詔入朝,受封領賞。

封賞的詔文念罷,長孫成叩頭謝恩。

楊廣瞥了一眼郭衍,後者頓時意會,笑道:

“恭喜上柱國了,也不枉河東王爲你辛苦一場,若無河東王一力作保,長孫兄距離上柱國,只怕還要再等幾年。”

這話已經說的很明顯了,暗示長孫成得感謝楊銘的幫忙,

不過長孫成是明白人,心知在諸公面前,不宜顯露的太過明顯,於是他還是叩頭感謝太子楊廣。

但是心裡,肯定對楊銘大爲感激。

因爲早在朝會之前,內史侍郎裴蘊就在私底下見過他,將楊銘力排衆議,給他強行加封的事情娓娓道來。

所以長孫成這才反應過來,爲什麼當初是楊銘親自在官驛迎他,這是有拉攏之意啊。

他這個人,沒什麼後臺,不過他現在心裡很清楚,自己今後很可能需要依附在楊銘手下。

他不喜歡捲入派系之爭,但如今已經是騎虎難下,楊銘拋來的橄欖枝,他不接,會出大問題。

人家能把他捧起來,也能把他推下去。

所以受了封賞的長孫成,內心喜憂參半。

事實上,楊銘的本意,並沒有想過要拉攏對方,當時不過是覺得長孫成功勞這麼大,卻封這麼小,心裡多少有點抱不平,後來是老爹楊廣把他給推了出去,以至於形成不得不招攬長孫成的局面。

他看中長孫成這個人,源自於此人對付突厥很有辦法,正所謂術業有專攻,長孫成一輩子都在和突厥打交道,你讓他去幹別的事情,他未必能幹好。

大隋朝堂,論全能之才,唯高熲、楊素二人而已。

眼瞅着五月初一,朝會過後,楊銘主動前往長公主府,與楊麗華一道前往大興善寺進香。

至於拜師靈藏大師的事情,眼下還沒有苗頭,在楊麗華看來,此事不可操之過急。

楊暕帶回來的那顆佛牙舍利,眼下就供奉在大興善寺,以至於天下佛教信徒,如今都往大興善寺跑,香火之盛,天下獨此一號。

人在朱雀大街,就能聞到靖善坊飄來的香火味道。

進香過後,楊銘與楊麗華同乘一輛馬車。

楊麗華今年已經四十四歲,保養的非常好,若不是因爲她是長公主,凡夫俗子不敢直視,否則的話,無論走到哪裡,必然都是全場矚目的焦點。

楊茵絳、裴淑英的姿色,遠不如楊麗華。

可惜了,這麼漂亮的大美女,寧願做寡婦,也不肯給別人機會。

關於楊麗華單身的事情,早年間只有楊堅夫婦提過那麼一次,但是被楊麗華給拒絕了,之後,就再也沒人提過。

楊銘倒是覺得,楊麗華的選擇是正確的,她如果再嫁,就不會擁有眼下的超然地位。

人家這叫守節。

車廂內,楊麗華澹澹道:“你今天已經沒什麼事情了吧?”

楊銘點頭道:“就算有事,也是先緊着姑母的安排,您有吩咐?”

楊麗華點了點頭:“我府上下人做的醬菜,阿孃生前最喜歡,也常常賞給高熲,如今高熲是吃不到了,你幫我給他帶些過去。”

楊銘頓感錯愕。

高熲可不是他隨便可以見的,私下會見高熲,要是傳到老爹耳裡,只怕要出事,就算傳到楊堅那裡,只怕楊堅都會亂想。

有些人啊,威望太高,以至於被皇帝盯的死死的,就怕他結黨。

楊銘身份特殊,確實不適合去見高熲。

楊麗華看出他的爲難,笑道:“無妨的,無論誰問起來,就說我讓你去的,怎麼?難道送些醬菜,也有罪?”

楊銘還是一臉的不樂意。

楊麗華頓時陰沉下臉來:“真是沒膽鬼,這點小事都猶豫,我還能指靠你做什麼?”

人家都把話說到這個份上,楊銘不去是不行了,只好點頭道:

“既是姑母安排,侄兒怎敢不從?”

楊麗華呵呵一聲:

“你還嫩的很啊,我讓你去,肯定是爲你好,高熲把阿孃得罪壞了,才被罷官,如今阿孃已經不在了,他回朝是早晚的事情,不要與楊素過於親近,論可靠,他不如高熲。”

楊銘不這麼認爲,高熲可靠不可靠,那是分人的,對於楊堅夫婦,楊勇和楊麗華來說,是可靠,但其他人,就未必了。

再者說,楊銘也從來不認爲楊素是值得信賴的人,別說楊素了,老丈人裴矩,都不能得到楊銘的絕對信任,更逞論他人?

尤其是楊約那個老小子,他說的話,楊銘是一個字都不願意信。

跟着楊麗華回了長公主府,楊銘帶了兩車醬菜,前往齊國公府。

如今的高熲,連齊國公也被免了,身上已經沒有任何勳爵。

沒辦法,他干預了老楊家的立儲大事,不死已經是很幸運了。

歷史上的高熲,是在六十六歲,也就是三年後,被楊廣殺的,一塊死的還有賀若弼。

一朝天子一朝臣,當楊廣覺得用不着他的時候,自然會找個由頭把他滅了,高熲最大的作用,是制衡楊素,而楊素死於兩年之後,既無楊素,何留高熲呢?

高熲這個人,向來只尊楊堅夫婦,剩下的,都不放在眼裡,如果他能在楊素死後,保持低調,給予楊廣足夠的尊重,就不會死。

可惜,楊廣還是覺得高熲看不起自己,自尊心受損之下,扣了一個誹謗朝廷的罪名,乾脆一了百了把人給殺了。

楊銘心裡,對高熲是敬重的,這個人,是大隋朝堂真正的頂樑柱,國之重器。

楊麗華讓楊銘帶的醬菜,其實就是一種鹹菜。

北魏賈思勰(xie)所着的《齊民要術》中,對醬菜的製作方法,就有很多詳解。

醬菜的原材料,基本是夏蒜、冬筍,糟胡瓜、大蔥、青葵等雜蔬,以鹽醃製而成。

這玩意工藝簡單,但是一個人一個味道,同樣的食材,有人就做的好吃,有人做的就難以下嚥。

諸葛亮曾有一句“久食龍肝不知味,饞涎只有十三村”,這裡面的十三村,指的就是產自吳地的一種醬菜,可知醬菜在華夏食材當中,佔據着非常高的地位。

楊麗華府上的醬菜,楊銘在永安宮的時候經常吃,很下飯。

能被獨孤加羅賞賜醬菜,可比賞給你勳爵更榮幸,就楊銘所知,滿朝官員,似乎也就高熲一個人被賞過醬菜。

如今的齊公府,已經沒了往日的車水馬龍,門前一派蕭瑟景象。

誰都知道楊廣不喜歡高熲,如今又是太子主政,哪個沒腦子的會和高熲繼續保持關係呢?

報上來歷之後,門衛趕忙往裡通報。

放在以前,楊銘只需管家領進門即可,但是現在,高熲沒了國公的爵位,門下省納言形同虛設,所以需要出門來迎。

楊銘佇立在臺階下,見到高熲的第一時間,便趕忙上前,行晚輩禮:

“楊銘前來叨擾,還請獨孤公不要見外。”

高熲澹澹一笑,瞥了一眼馬車上的醬缸,心知肚明怎麼回事,說道:

“小殿下是進去坐坐呢,還是現在就走。”

楊銘趕忙道:“晚輩稚嫩,能與獨孤公促膝交談,當爲幸事。”

高熲瞥了一眼楊銘身上的孝服,眼中閃過一絲闇然,嘆息一聲:

“進來吧。”

楊銘點了點頭,跟隨他進入府中。

高熲的府邸,坐落在隆政坊,與晉王府所在的崇仁坊一東一西,中間隔了半個皇城,都處在九三這條線上。

九一九二是宮城皇城,九三這條線上住着的,就沒有下過五品官。

官員們,也不是你想住哪就能住哪,都是有說法講究的。

高熲終究是常年手握大權的頂尖權臣,即使如今被罷了官,但面對楊銘的時候,沒有絲毫卑微之態。

哥雖不在江湖,但江湖一直有哥的傳說。

高熲這樣的人,就算楊廣親自登門,都不敢擺架子,這是對一個曾經的國之肱骨,起碼的尊重。

後世曾有評價:

周之興也得太公,齊之霸也得管仲,魏之富也得李悝,秦之強也得商鞅,後周有蘇綽,隋氏有高熲,此六賢者,上以成王業,興霸圖,次以富國強兵,立事可法

高熲者,天降良輔,經國大才。

第679章 看透不說透第551章 殺雞給猴看第592章 水車軸承一五六章 薨八三章 皆大歡喜一八零章 齊國公一三三章 江陵沈氏第602章 花有重開日一二九章 發佈公告一零三章 庶子楊煜第748章 以身入局四二零章 父慈子孝二十四章 五個皇后三六四章 遼西走廊三八零章 我爲棋子一七八章 與佛親近一七零章 仁壽宮侍疾二七九章 透心涼一二一章 成人之美第756章 兩全其美第753章 重在民部二四八章 風流天子二十四章 五個皇后第615章 地無三尺平二八九章 一條破船五一章 天大的事三五三章 八議免罪一一二章 書香世家第525章 小巫見大巫二三二章 多方包庇十二章 南北之爭第591章 駙馬都尉第698章 一鍋飯第518章 西方之劫六一二章 商君書第552章 弒君者三零七章 你祭誰的祖三六三章 遼東糞土臣元四五章 未雨綢繆四六六章 棒槌兒子棒槌爹第491章 軍府亂象第623章 朱雀門下二四九章 兩個兒子二六四章 高玥三一零章 霸道王道四六章 一敗塗地第758章 清理門戶一九七章 戰場形勢二九四章 河間王第520章 大柱國三六章 晚宴第736章 徐景三四五章 選曹七貴三二五章 楊廣北返一八零章 齊國公三九三章 高瞻遠矚一九三章 霍邑丟了二十四章 五個皇后一六五章 母憑子貴四四二章 不是你的第688章 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第507章 殘部補充一四七章 再返京師第735章 創造需求第738章 五鳳樓第733章 狼頭大纛四零四章 博陵家主三六九章 河北鉅鹿人二零零章 天以福瑞正告之三四章 造化弄人二一四章 黃河淮河三三八章 輸了一局一九四章 秦王第687章 火燒糧草三八九章 殃及池魚第757章 兩個都中意第489章 北部大人六九章 舉薦第701章 自命不凡六九章 舉薦三一五章 高熲出征第701章 自命不凡三七八章 棄卒保帥二六九章 羣英薈萃九一章 終於見面第496章 山西吐萬緒五二章 左武衛大將軍四二零章 父慈子孝三五七章 賊軍勢大二九二章 擦鞋底四六三章 特殊生意第480章 太師李穆二五二章 利在千秋二一三章 來護兒二十七章 金蟬脫殼第505章 猶豫不定第650章 宗團驃騎第645章 蘭陵蕭銑第739章 隔代親
第679章 看透不說透第551章 殺雞給猴看第592章 水車軸承一五六章 薨八三章 皆大歡喜一八零章 齊國公一三三章 江陵沈氏第602章 花有重開日一二九章 發佈公告一零三章 庶子楊煜第748章 以身入局四二零章 父慈子孝二十四章 五個皇后三六四章 遼西走廊三八零章 我爲棋子一七八章 與佛親近一七零章 仁壽宮侍疾二七九章 透心涼一二一章 成人之美第756章 兩全其美第753章 重在民部二四八章 風流天子二十四章 五個皇后第615章 地無三尺平二八九章 一條破船五一章 天大的事三五三章 八議免罪一一二章 書香世家第525章 小巫見大巫二三二章 多方包庇十二章 南北之爭第591章 駙馬都尉第698章 一鍋飯第518章 西方之劫六一二章 商君書第552章 弒君者三零七章 你祭誰的祖三六三章 遼東糞土臣元四五章 未雨綢繆四六六章 棒槌兒子棒槌爹第491章 軍府亂象第623章 朱雀門下二四九章 兩個兒子二六四章 高玥三一零章 霸道王道四六章 一敗塗地第758章 清理門戶一九七章 戰場形勢二九四章 河間王第520章 大柱國三六章 晚宴第736章 徐景三四五章 選曹七貴三二五章 楊廣北返一八零章 齊國公三九三章 高瞻遠矚一九三章 霍邑丟了二十四章 五個皇后一六五章 母憑子貴四四二章 不是你的第688章 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第507章 殘部補充一四七章 再返京師第735章 創造需求第738章 五鳳樓第733章 狼頭大纛四零四章 博陵家主三六九章 河北鉅鹿人二零零章 天以福瑞正告之三四章 造化弄人二一四章 黃河淮河三三八章 輸了一局一九四章 秦王第687章 火燒糧草三八九章 殃及池魚第757章 兩個都中意第489章 北部大人六九章 舉薦第701章 自命不凡六九章 舉薦三一五章 高熲出征第701章 自命不凡三七八章 棄卒保帥二六九章 羣英薈萃九一章 終於見面第496章 山西吐萬緒五二章 左武衛大將軍四二零章 父慈子孝三五七章 賊軍勢大二九二章 擦鞋底四六三章 特殊生意第480章 太師李穆二五二章 利在千秋二一三章 來護兒二十七章 金蟬脫殼第505章 猶豫不定第650章 宗團驃騎第645章 蘭陵蕭銑第739章 隔代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