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章 蠻子

荊州長江南岸,是糧食非常富足的地方,但和北岸有一個很大的區別,那就是蠻子。

北岸是湖北,南岸可是湖南,這裡是湖南蠻子的主要聚集地。

蕭銑肯定是要佔領南岸這些郡縣的,但也是非常之不容易,因爲他的叛軍,大部分也是烏合之衆,戰鬥力不比蠻子強多少。

荊州地區的賦稅,北岸貢獻了七成,南岸佔據荊州七成的面積,貢獻了三成賦稅,這已經很能說明問題。

楊銘主政荊州的時候,都沒敢去過南岸,那地方地廣人稀,一個縣跟一個縣之間的距離,一二百里,只有縣城在朝廷控制範圍,出了縣城,朝廷就不好管了。

蕭銑對南岸的征服,肯定得打蠻子,因爲蠻子有糧食,縣城周邊沒多少糧食了,朝廷已經將歲糧收上去了。

南岸分佈着的蠻子,有幾大部落,朝廷分別以其主要聚居地來命名:零陽蠻、長沙蠻、武陵蠻、湘州蠻、零陵蠻、衡陽蠻等等,也就是土家族、苗族、瑤族、侗族等少數民族的祖先。

現在仍屬於半開化階段,你跟他們好好說話,都行不通,何況想要人家的糧食。

他們的屯糧數量,是相當可怕的,但是朝廷一直以來,都沒有打過他們的主意,因爲蠻子,佔荊州南岸人口的十分之六。

你敢打人家主意,人家就敢搶縣城,所以荊州南岸歷來的地方官,都需要跟蠻子搞好關係,意思是大家相安無事,各過各的,你也別打劫我,我也不打伱主意。

即使這樣,蠻子劫掠的事情一直都有發生,只要他們沒吃的,就會出來搶。

不過這幾年,官府窮了,但是蠻子富了,人家的糧窖裡面都是滿滿登登的。

蕭銑自己坐鎮江夏,改江夏爲總督府,沈法興坐鎮武昌,繼續想辦法造船,剩下的共派出十餘名將領,分往西、南,攻略洞庭湖以南地區。

“我們走的還是及時的,來護兒已經大敗杜伏威,拿回了丹陽和歷陽,許萬徹與萬瓚,做朝廷的狗腿,也做的風生水起,”軍師沈叔義在江夏城總督府說道。

沈家因爲沈婺華的原因,其實在朝廷混的不錯,沈叔義的親大哥沈遵禮,就在十一寺之首的太常寺,擔任主薄。

你說沈叔義對蕭銑有多忠心,其實說不準,他是沒辦法,當初被封了一個鷹揚郎將,跟着來護兒去打突厥,本來是混功勞的,結果成叛軍了。

蕭銑造反的時候,他要是不低頭,歸附蕭銑,早就被殺了。

而蕭銑呢,看上對方家族在江南的影響力,所以拜爲軍師,名義上等於叛軍的二把手,把沈叔義牢牢綁在他這輛車上。

這個人,要是楊銘來招安,一招一個準,但很可惜,沒有自由,蕭銑不會讓他離開身邊。

左將軍張鎮周道:“長沙郡有個周法明,此人是知兵的,我們現在急迫的想要建立威勢,重拾士氣,殺了這個人,有助於鼓舞將士。”

他們爲什麼沒有士氣呢?因爲是從江南跑過來的,躲來護兒呢,再加上襄陽水軍從他們眼皮子底下極爲囂張的從長江駛過,這是非常打擊人的。

我看着他們在船上罵我,但我什麼都做不了。

周法明是誰呢?聽名字也知道,周法尚的三弟,長沙太守。

大將公孫上哲說道:“長沙郡有郭華,楊道生、陳普環三路大軍總計兩萬人,收拾周法明綽綽有餘,但是我們的主要目的,還是糧食,長沙郡下設四個縣,長沙、衡山、益陽、邵陽,去年的賦稅肯定已經交上去了,我們耗費大量時間攻城,不太妥當,還是應補充糧草之後,再作圖謀。”

他們倆的建議都對,一個是先吃飽飯,一個是收攏軍心,都沒有問題。

但是有一個問題,到底先打哪個?

先打長沙蠻子,周法明很可能在屁股後面陰你,但是先打周法明,蠻子是會坐視不理的。

所以蕭銑斷然道:“先拿縣城,就算庫裡沒有糧食,那些商人士族手裡總是有的,不要劫掠平民,本將這一次是要在荊州長久經營,絕不可失了民心,拿下縣城之後,要以安撫爲重,絕不能學杜伏威之流寇作風。”

大將雷世猛道:“杜伏威如果被滅了,對我們來說,大爲不利,我們需要時間在荊州站穩腳跟,屬下認爲,應該派兵支援杜伏威。”

“有道理,”蕭閬道:“杜伏威如果完蛋,江南剩下的義軍就是一盤散沙,很容易被朝廷剿滅,我們不能讓杜伏威死,現在是結盟的好機會,屬下願意出使,促成此事。”

“你不要去,”蕭銑道:“讓徐德基徐先生去。”

你姓蕭,我怕你去了江南,就不回來了。

蕭閬點了點頭,心裡直罵娘,他也算是被裹挾的,跟沈叔義一樣,不聽話,早就死了,以他的出身,如果歸順朝廷,多半是沒事的,畢竟在蕭銑的叛軍當中,沒啥實權,也名聲不顯。

從犯嘛,是可以從輕發落的。

河北自從被太子平定之後,蕭銑軍中已經不穩了,他們就是從河北下來的,難道還不知道河北那幾支叛軍有多猛嗎?

可如今呢,全作古了。

蕭銑從江南跑的這麼快,就是怕太子南下江都,好在坐鎮江南的是楊暕,纔給了他們逃出生天的機會。但是很多人現在已經生出異心了,蕭銑心知肚明,早有防範。

不給你權利,不讓你外出,你還能幹什麼?

襄陽水軍進入荊州之後,便是龍入大海,除了留給來護兒一支五牙艦隊之外,還有七支來了荊州。

這些艦隊會輪流返回自己的老巢襄陽碼頭,補給休整,然後天天在長江上晃盪,把長江控的死死的。

“武昌竟然在造船?想法是好的,就是有點可笑,”周仲牟下船之後,在漢陽城,與衆人商討軍情。

楊玄獎摸着自己的鬍鬚道:“所以現在不讓仲牟去攻,等他們的造船大業有些眉目了,水師再一舉蕩平,這樣纔是誅心。”

“沒有那麼容易吧?”達奚暠皺眉道:“武昌碼頭在舊陳時期,就是江夏地區僅次於襄陽的水軍碼頭,作用是拱衛江夏,雖然被銷燬,但是當地懂得造船工藝的應該不少,如今又有重兵囤積,不是那麼好打的。”

江夏碼頭是規模非常大的貿易碼頭,不是軍用的,先不說放不下軍用的,古代歷來的重地,都是在周邊佈防,而不是直接部署在門口。

就比如江都,軍用碼頭在江陽縣,貿易碼頭在山陽縣。

周仲牟笑道:“不難,當年長江流域,舊陳水軍船隻六千餘,還是輸給了越公的十七艘五牙大艦,如今我們有七艘在荊州,卻已經沒有舊陳艦隊了,武昌碼頭那點船,於我而言,予取予求。”

楊素造的十七艘五牙,打陳朝損毀七艘,剩下十艘,三艘在巴東郡,兩艘在襄陽郡,五艘在江都郡。

巴東那三個一點朝廷撥款都沒有,爛透了,江都的五艘,改成了楊廣的巡遊船,襄陽這幾年在楊銘的大力扶持下,造了五艘,加上楊俊私藏的那艘,一共八艘。

十七艘能打整個南方,七艘還打不了武昌?

歲月如煙,世事無常,當年隋滅陳之戰,楊素總領大隋水軍,而陳朝水軍總管,是周仲牟的爹,周羅睺。

眼下玄獎和周仲牟坐在一起,成了一夥的。

楊玄將驕傲道:“五牙大艦,江中無敵,有水師在,蕭銑別想跨過長江一步,當然了,我們是能過去,就是過去了,怕回不來。”

衆人紛紛大笑。

如今荊州地界,楊玄獎爲大軍總管,人家家裡都是爲太子的服務的,忠誠沒的說。

楊老四在歷史上,也是跟着玄感造反被殺的,但是他的兒子楊臺,活下來了,也是唯一倖存的楊素系男性子嗣。

後來楊臺的姐姐楊氏進了李世民的後宮,封爲貴妃,生下了李世民十三子趙王李福,李福被過繼給了已經掛了的李建成爲嗣子。

“榮國公打的可真順,八個郡就這麼回來了,”慕容三藏道:“江南要是被他打下來,太子恐怕會不高興吧?”

獨孤凌雲挑眉道:“不要亂說話,太子怎麼會不高興呢?”

他的品級跟人家慕容三藏差遠了,但說話卻是老氣橫秋,因爲在坐的,只論與太子的親疏關係,不論品級。

這就是千牛備身的牛逼之處,領導的警衛員。

龐韜笑道:“榮公想要繼續打,首先齊王就不會同意,軍輜在齊王手裡,斷了軍輜,榮公想繼續也不可能了,而且齊王一定會這麼幹。”

楊玄獎看向龐韜,道:“你的妻子,出身江陵沈氏?”

“嗯?是啊,”龐韜道:“仲牟的兩個兒子,也是娶的沈家姑娘。”

楊玄獎撇了撇嘴:“那你去打招呼,再要點錢吧。”

龐韜目瞪口呆:“我說清河公,沈家做主的沈夫人,去東宮也是非常禮遇的,我算什麼啊?哪有資格跟人家開這個口?”

慕容三藏看向玄獎,點頭道:“還是得您親自派心腹去啊,您是總管,我們出面不合適,顯得看低人家沈家。”

楊玄獎摸了摸鬍子,看向兒子楊臺:“那你去一趟吧,跟人家客氣一點,畢竟沈家已經給的不少了,我都有點張不開嘴了。”

楊臺笑道:“今日取之,它日予之,將來朝廷會補償的,有什麼張不開嘴的?我去就我去。”

沈家從一個小家族,在楊銘的扶持下,短短十餘年,已經是荊州第一大族了。

以玄獎的出身,都得給面子。

第645章 蘭陵蕭銑第557章 我爹是冤枉的三一二章 西域圖記四一八章 吏部選官一五七章 老大無子第704章 哪涼快哪呆着去十八章 關中盟四三八章 秦晉之好第516章 燒爐鍊鐵之輩一四五章 獨孤老六四四章 說和二六二章 四人封王第九章 河東郡王第730章 殺心起六九章 舉薦一五一章 求助玄學第605章 宗室領袖二四九章 兩個兒子二一一章 妾妃四零五章 太子(今天沒了啊)三六三章 遼東糞土臣元二五三章 羞辱嘲弄三七五章 一時情不自禁三二八章 脣槍舌劍第678章 人無再少年二二六章 進士三七二章 河北義士第627章 潮汕地區一四零章 量刑過重四六零章 請太子試刀第598章 不懂政治三九七章 頭上的一柄劍五七章 胡姬酒肆二一六章 楊廣的手段第604章 死人最多的一年第552章 弒君者二八三章 以訛傳訛十七章 純屬意外二五零章 武士彠五八章 王府參軍一八六章 仁壽宮之變(三)第690章 善二三六章 偶遇第689章 巨馬河第502章 黜陟討捕大使二三四章 太宗宰相第557章 我爹是冤枉的二零二章 這小子真胖三四八章 四大使持節第484章 僧籍道戶九二章 建成小兒四一零章 巡查河北七六章 至善至孝一三一章 用火不當一零二章 卑鄙小人一九六章 亂戰第582章 九品中正制第590章 索然無味第610章 做事要做絕三五七章 賊軍勢大三一六章 先鋒開拔第536章 能屈能伸,方爲丈夫三六四章 遼西走廊二四一章 兩位宰相一六七章 燕國後裔一五零章 改姓宇文九五章 返京二七八章 當然滿意第494章 齊郡張須陀九二章 建成小兒二二五章 清河崔氏二七零章 一夜掛倆八四章 又保一個四五六章 五將離京三二六章 九大夫八尉四零一章 正月三十四三九章 擅離職守六一二章 商君書第480章 太師李穆二六三章 找回自尊一八九章 大逆不道四一章 宇文娥英四四三章 忠孝一體九十章 納吉四零四章 博陵家主六一二章 商君書一七八章 與佛親近第565章 嶺南之疾三三章 做妾九六章 頂包第487章 (先鋒開拔一八一章 朝堂平衡器第681章 我是不會批的第500章 東阿程咬金三三八章 輸了一局第574章 平反三二一章 五軍之戰四三零章 遊子歸鄉一一六章 尊卑有別一零五章 玉體橫陳
第645章 蘭陵蕭銑第557章 我爹是冤枉的三一二章 西域圖記四一八章 吏部選官一五七章 老大無子第704章 哪涼快哪呆着去十八章 關中盟四三八章 秦晉之好第516章 燒爐鍊鐵之輩一四五章 獨孤老六四四章 說和二六二章 四人封王第九章 河東郡王第730章 殺心起六九章 舉薦一五一章 求助玄學第605章 宗室領袖二四九章 兩個兒子二一一章 妾妃四零五章 太子(今天沒了啊)三六三章 遼東糞土臣元二五三章 羞辱嘲弄三七五章 一時情不自禁三二八章 脣槍舌劍第678章 人無再少年二二六章 進士三七二章 河北義士第627章 潮汕地區一四零章 量刑過重四六零章 請太子試刀第598章 不懂政治三九七章 頭上的一柄劍五七章 胡姬酒肆二一六章 楊廣的手段第604章 死人最多的一年第552章 弒君者二八三章 以訛傳訛十七章 純屬意外二五零章 武士彠五八章 王府參軍一八六章 仁壽宮之變(三)第690章 善二三六章 偶遇第689章 巨馬河第502章 黜陟討捕大使二三四章 太宗宰相第557章 我爹是冤枉的二零二章 這小子真胖三四八章 四大使持節第484章 僧籍道戶九二章 建成小兒四一零章 巡查河北七六章 至善至孝一三一章 用火不當一零二章 卑鄙小人一九六章 亂戰第582章 九品中正制第590章 索然無味第610章 做事要做絕三五七章 賊軍勢大三一六章 先鋒開拔第536章 能屈能伸,方爲丈夫三六四章 遼西走廊二四一章 兩位宰相一六七章 燕國後裔一五零章 改姓宇文九五章 返京二七八章 當然滿意第494章 齊郡張須陀九二章 建成小兒二二五章 清河崔氏二七零章 一夜掛倆八四章 又保一個四五六章 五將離京三二六章 九大夫八尉四零一章 正月三十四三九章 擅離職守六一二章 商君書第480章 太師李穆二六三章 找回自尊一八九章 大逆不道四一章 宇文娥英四四三章 忠孝一體九十章 納吉四零四章 博陵家主六一二章 商君書一七八章 與佛親近第565章 嶺南之疾三三章 做妾九六章 頂包第487章 (先鋒開拔一八一章 朝堂平衡器第681章 我是不會批的第500章 東阿程咬金三三八章 輸了一局第574章 平反三二一章 五軍之戰四三零章 遊子歸鄉一一六章 尊卑有別一零五章 玉體橫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