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二章 商君書

楊廣這個人說什麼就是什麼,在洛陽呆了沒幾天,就帶着後宮家眷啓程往京師去了。

不過他不會進京,而是直接過黃河,入河東,往北去晉陽。

楊銘收到消息後,早早帶着楊茵絳裴淑英以及長子楊瑞、次子楊瑾,在華陰縣等待自己的爹孃。

自打楊廣繼位之後,楊銘大部分時間都守在京師,哪也去不了,方便他老爹想去哪去哪。

楊廣這一次,是甭想坐他的觀風行殿了,因爲黃河上的浮橋,過不去,拆了重新組裝又太費勁,所以只能是乘坐馬車。

這個人到底多麼的急性子呢?自己的兒子兒媳和孫子,在華陰縣等他,而人家壓根就沒有停止行軍,而是令楊銘一家子人,挨個的進入他的皇輦當中問話。

“薛道衡身體如何?”楊廣一臉慈愛的看向自己的孫子楊瑞,微笑道。

楊瑞坐在車廂內,趕忙答道:“回祖父的話,師父身體康健。”

楊廣撇了撇嘴,又看向楊瑾:“你小子怎麼比你大哥還高還壯?平時有聯繫騎馬射箭?”

“啊?我不知道啊?我沒有練習騎射啊,”楊瑾摸着後腦勺,嘿嘿笑道。

蕭皇后忍不住掩袖笑道:“阿雲的個頭,本來就比茵絳要高,這孩子是隨了他阿孃,瑾兒肩膀這麼寬,是隨了你和麒麟兒。”

老楊家也是有基因特徵的,就在肩膀上,他們都是平肩,而且寬厚,這樣的肩膀穿衣服非常顯威猛。

楊堅楊廣楊銘都是寬肩,但是楊瑞不是,他的肩膀隨了他娘,但是長相非常類楊廣,都是看似秀氣,實則霸氣內斂。

“朕這次遠征,想帶上你們兩個,願往否?”楊廣笑道。

兄弟倆對視一眼,趕忙道:“孫兒願往。”

“不行,”蕭皇后頓時皺眉:“郢回不能去,路途慢慢,不要生病了,瑾兒身子健壯,反倒可以出去轉一轉,我看這孩子,是個軍伍的好料子。”

楊廣猜到皇后是擔心楊瑞在外有什麼閃失,於是點了點頭,算是默許了。

他膽子再大,也不敢拿國本開玩笑,畢竟這一世的楊廣,有一個非常優秀的繼承人,他沒有任何擺爛的心思。

楊瑞想去嗎?不想去,楊茵絳是個聰明人,囑咐兒子若是你祖父要帶你走,千萬拒絕,但是她忘了囑咐楊瑾。

不是故意的,是真的忘了。

楊銘就跟在皇輦後頭,身後自然是那幫朝廷重臣,本來宇文述是可以坐馬車的,但是太子來了,他肯定得騎馬陪在一旁。

“糧草輜重纔有三分之一運抵前方軍倉,這麼倉促上路,後勤斷了可如何是好?”楊銘小聲道。

宇文述小聲道:“不會有問題的,我已經囑咐好玄感了,糧草也徵調的差不多了,四大倉正在晝夜不停的調撥,軍需會源源不斷送抵前方。”

楊銘嘆息一聲:“你覺得這樣好嗎?”

宇文述也跟着嘆息一聲,瞥了一眼皇輦方向,小聲道:“無奈之舉,只能如此了。”

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楊廣這次北征,糧草是先行了,但只是先行了三分之一,與高句麗那次不一樣。

當年遠征高句麗,所有糧草是全都囤積在涿郡之後,大軍纔開拔的。

兩人聊天的同時,楊瑞楊瑾他們下了馬車,而得知消息的裴淑英如遭雷擊,趕忙找到丈夫,希望能幫忙替兒子回絕。

楊銘也懵逼啊,你是打仗去,不是旅遊去,你帶着我兒子幹什麼?

進入車廂後,蕭皇后的眼神就沒有離開過兒子的臉龐,要麼說世上只有媽媽好,人生在世真正願意爲你去死的,親媽,是排在第一位的。

“怎麼瘦成這副樣子?胖了是不好,但也不能這麼瘦啊,”蕭皇后看在眼中,一陣心疼。

楊銘笑道:“回阿孃的話,民間有句俗語,叫做千金難買老來瘦,可知瘦一點是好的。”

“有這句俗語嗎?”楊廣愣道:“朕怎麼沒有聽說過?”

楊銘笑道:“有的,民間還有一句俗語,叫做父母在,不遠行。”

蕭皇后頓時大笑,看向一旁的丈夫,道:“瞧見沒,我就猜到兒子會跟你要人。”

楊廣嘴角一勾:“朕如果沒有記錯的話,楊瑾今年也十一歲了吧?”“回父皇,是的,比郢回小一歲,”楊銘答道。

楊廣呵呵道:“十一歲了,也該出去歷練一下了,他們兄弟倆被你禁在大興,外面如何一概不知,你覺得這樣好嗎?聽說郢回前些年看上了韋圓成的閨女?這就是在家裡憋的,你得給他找個事情做。”

楊銘道:“此番北征,國家用兵,楊瑾跟着府上北上,毫無用處,戰事一起,不可預料,兒臣只是覺得.”

“不必多說!”楊廣擡手打斷道:

“他們倆給你當兒子,也是憋屈,也就是朕當年北巡突厥的時候,帶着他們出過門,自打那以後,兩個小子連我大隋版圖之遼闊,山河之壯麗,都沒見過,你是不是想讓你的兒子做那坐井觀天之物?只知關中而不知九州四海?”

不是,但他才十一歲,你帶着他去打仗,這叫怎麼一回事啊?

“好了好了,就讓瑾兒跟着去吧,”蕭皇后做和事老道:“仁安(楊倓)也會跟着去,路上有兄弟作伴,他不會孤單的。”

楊昭的三個兒子裡,兩個庶出一個嫡出,但是楊廣夫婦最寵庶長子楊倓,經常帶在身邊,也正因如此,歷史上楊侗、楊侑分別被王世充和李淵立爲傀儡,而常年跟在楊廣夫婦身邊的楊倓,與楊廣一同在江都被殺。

楊銘默不作聲。

楊廣朝妻子道:“你先下去,我跟他說幾句話。”

蕭皇后點了點頭,令車馬停下,拍了拍兒子的肩膀後,被侍女扶下馬車。

人家知道,他們父子之間有些話,她還真不適合旁聽,因爲楊廣和楊銘,肩負祖宗社稷。

“你在嶺南的那套田畝新政,朕都看過了,雖有些異想天開,但朕並未反對,”楊廣笑道:“你知道爲什麼嗎?”

楊銘搖了搖頭:“兒臣不知。”

楊廣道:“丁男授田八十畝,婦人四十畝,永業田二十畝,這是最基本的標準,但是我大隋百姓,足授田者千中無一,你不要以爲你祖父不知道,或者是朕不知道,這天下的事情,朕哪件敢不知道啊。”

楊銘點頭道:“兒臣起初也以爲是下面官員虛報田畝,以至於國家矇在鼓裡,後來纔想通,祖父和父皇應該是清楚的。”

“當年天下官員以虛報田畝及人口爲政績,得以升遷,以至於此風一時盛行,”楊廣笑道:

“但又怎能瞞過你祖父呢?當時國祚初立,如果田畝人口遠勝歷朝歷代,對我楊氏根基是有助益的,你祖父也是順其自然,你這次在嶺南推行的新制,比現有制度更爲優越一些,其實沒錯,平民能不能分到田,是地方官的事情,國家的政策是好的,他們只會對朕歌功頌德,埋怨地方官員貪污腐敗,這叫仇恨轉移,官員可以恨朕,但是百姓不能,就是這個道理。”

楊銘以前是沒有想明白的,但是隨着年紀增加,監國時間又久,大致上也算是看明白了。

“可是此番北征,興師動衆,百姓恐有怨言啊,”楊銘道。

楊廣笑道:“那是你還不明白一個道理,朕繼位之前,看過當年的人口統計,我大隋共有870萬戶,人口4600萬,今年有多少,你一直在監國,該知道的。”

楊銘點頭道:“907萬戶,人口4400萬。”

戶數增多,人口減少,是因爲大貌索閱,查出了不少隱匿人口,而今年是大業十年,十年間,人口只增長了兩百萬,這是非常可怕的問題,因爲這兩百萬中,很多還是查出來的隱匿戶,也就是說,大隋的實際人口,是逆增長,也就是下跌。

“還是不夠啊,”楊廣嘆息一聲,淡淡道:“你記住了,中華之土地,人口6000萬,就是極限,一旦接近這個數字,國家會出大問題,朕因何而北征,現在你明白了吧?”

楊銘目瞪口呆

他怎麼想,也不會想到是這個原因。

楊廣是故意減少大隋人口,以達到天下穩定的目的。

這是一個死結,人口太多,土地分配不均,必然內亂,這幾乎是無法避免的。

唐之盛世,就是源自於人口太少,等到人口一多,各種問題就接踵而至。

楊銘緩緩閉上雙眼,神情頹敗至極。

楊廣忍不住搖頭笑道:“平民嘛,知其授田而不足其田,是必須要這麼做,商君有言:民,辱則貴爵,弱則尊官,貧則重賞,民貧則力富,力富則淫,淫則有蝨,故民富而不用,則使民以食出,各必有力,則農不偷,農不偷,六蝨無萌,故國富而貧治,重強,你是儲君,沒讀過《商君書》嗎?”

楊銘還是不說話,臉色非常難看。

“愚弱!”

知子莫若父,楊廣知道自己這個兒子太過仁慈,眼見對方神情頹喪,直接反手一個巴掌扇了楊銘臉上:

“滾出去,好好去秘書省,將歷朝歷代的史書都給朕看一遍,你要還是這副樣子,老二可是還活着呢,朕也不是隻有你一個兒子。”

“兒臣告退,”楊銘嘆息一聲,掀簾離開。

第523章 掘墓人衛玄也一一零章 請假借口四三章 爭取儲君二十八章 收藏家二十二章 撩妹二一九章 免課稅,免授田四四八章 琅琊郡公第757章 兩個都中意第672章 離強合弱一三零章 一人一半第482章 老少談心二四四章 萬國來朝二八六章 守門小卒四二零章 父慈子孝九八章 藝人一二五章 玄感禮物第495章 突厥史大奈三八六章 就是十八歲九四章 換防四五六章 五將離京第604章 死人最多的一年三零九章 不孝有三第484章 僧籍道戶三八三章 罵人的國書第725章 共定海內四四一章 沒爹沒媽三零四章 貶奴賜爹三四四章 沒有骨氣一九五章 大軍開拔一七六章 河東子弟三四四章 沒有骨氣第606章 自己人才罵三三二章 大鬧朝堂第526章 形勢複雜四七三章 半糧半貨第一章 三胎三七零章 刑部大獄第八章 蘭陵蕭氏三九八章 帶下醫第551章 殺雞給猴看二五七章 一代權臣第583章 荊州故人一二七章 英雄好漢二九四章 河間王第699章 從墳裡挖出來十九章 春天的故事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706章 扯虎皮拉大旗三三章 做妾二五二章 利在千秋第492章 山東知世郎第489章 北部大人二五二章 利在千秋八四章 又保一個三零一章 賀若定罪第764章 牽扯太多一五七章 老大無子第560章 大封宗室一二零章 冊封太子四六八章 換帥換將一零八章 大吐苦水一一一章 斛律孝卿三三七章 兩袖清風四一九章 秘書省藏書八十章 有罪無功一零七章 檢校衛四一三章 連跳三級二六八章 京郊約戰第550章 我招誰惹誰了八一章 嚴重警告三零二章 一代名將二四七章 驗明正身第505章 猶豫不定四零九章 絕對正事第628章 誠信第一三九五章 建成的苦衷三七六章 緣分已盡四七四章 一兒兩女一三七章 預算開支第733章 狼頭大纛二七九章 透心涼第480章 太師李穆第746章 齊王楊暕第519章 終極目標三七九章 再也回不來第518章 西方之劫三三八章 輸了一局一百章 金鑲玉觀音一九八章 南北夾擊第762章 主動請辭三九二章 老奸巨猾四十章 爽約四零一章 正月三十一五一章 求助玄學第603章 依律而行第623章 朱雀門下三零八章 血濺朝堂一七七章 長孫論功第585章 你混蛋一五八章 生他十個八個
第523章 掘墓人衛玄也一一零章 請假借口四三章 爭取儲君二十八章 收藏家二十二章 撩妹二一九章 免課稅,免授田四四八章 琅琊郡公第757章 兩個都中意第672章 離強合弱一三零章 一人一半第482章 老少談心二四四章 萬國來朝二八六章 守門小卒四二零章 父慈子孝九八章 藝人一二五章 玄感禮物第495章 突厥史大奈三八六章 就是十八歲九四章 換防四五六章 五將離京第604章 死人最多的一年三零九章 不孝有三第484章 僧籍道戶三八三章 罵人的國書第725章 共定海內四四一章 沒爹沒媽三零四章 貶奴賜爹三四四章 沒有骨氣一九五章 大軍開拔一七六章 河東子弟三四四章 沒有骨氣第606章 自己人才罵三三二章 大鬧朝堂第526章 形勢複雜四七三章 半糧半貨第一章 三胎三七零章 刑部大獄第八章 蘭陵蕭氏三九八章 帶下醫第551章 殺雞給猴看二五七章 一代權臣第583章 荊州故人一二七章 英雄好漢二九四章 河間王第699章 從墳裡挖出來十九章 春天的故事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706章 扯虎皮拉大旗三三章 做妾二五二章 利在千秋第492章 山東知世郎第489章 北部大人二五二章 利在千秋八四章 又保一個三零一章 賀若定罪第764章 牽扯太多一五七章 老大無子第560章 大封宗室一二零章 冊封太子四六八章 換帥換將一零八章 大吐苦水一一一章 斛律孝卿三三七章 兩袖清風四一九章 秘書省藏書八十章 有罪無功一零七章 檢校衛四一三章 連跳三級二六八章 京郊約戰第550章 我招誰惹誰了八一章 嚴重警告三零二章 一代名將二四七章 驗明正身第505章 猶豫不定四零九章 絕對正事第628章 誠信第一三九五章 建成的苦衷三七六章 緣分已盡四七四章 一兒兩女一三七章 預算開支第733章 狼頭大纛二七九章 透心涼第480章 太師李穆第746章 齊王楊暕第519章 終極目標三七九章 再也回不來第518章 西方之劫三三八章 輸了一局一百章 金鑲玉觀音一九八章 南北夾擊第762章 主動請辭三九二章 老奸巨猾四十章 爽約四零一章 正月三十一五一章 求助玄學第603章 依律而行第623章 朱雀門下三零八章 血濺朝堂一七七章 長孫論功第585章 你混蛋一五八章 生他十個八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