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三六章 絕妙的標記方法

看看這製作工藝吧。

此馬兩耳上聳,雙目圓睜,直立於託板上,表現出佇立時寧靜的神態。頭戴絡頭,身披攀胸和秋帶,上掛杏葉形飾物,馬背配鞍,外包鞍袱,下襯雕花墊和障泥,尾系花結。通體施白、綠、赭三色釉。

此件唐三彩作品造型準確,比例勻稱,挺拔有力的四腿刻畫得尤其生動。

難怪顧方舟這樣的大家都會看走眼,做得如此逼真,如果不是張天元擁有鑑字訣,如果不是他擁有地氣的話,那還真得是也會看走眼的啊。

“馬在唐朝之所以受到重視,與李唐王朝本身具有遊牧民族血統有關。李世民將騎馬狩獵視爲大丈夫三大樂事之一,讓閻立本畫出昭陵六駿樣本,命工匠雕刻成石質浮雕,永遠陪伴其左右。唐玄宗李隆基馴養舞馬在自己生日的千秋節上應節踢踏,翩翩起舞。詩人李白吟出‘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之佳句。馬是唐人生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唐代墓葬中出土三彩馬衆多,反映出唐人對馬的喜愛……”

張天元爲了避免尷尬,一邊嘴上說着話,一邊卻在仔細觀察這些東西到底有什麼地方可以看出作假的。

儘管這些特徵完全表現出了唐三彩的時代風格和藝術成就,你根本就找不到任何的破綻。但張天元相信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只要仔細去看,就一定能夠發現其中端倪。

有一種說法,就是說真品唐三彩有一種蒼老的千年陳舊感。

真品出土前或置於潮溼的墓室,或埋於泥土中,受千年地氣、水分、泥土的侵蝕,有的出土後長期置於室內,受空氣和冷暖變化的影響,其胎表已毫無新意。陳舊自然。真品的舊感極其自然,富有層次並深入肌裡,用硬物輕劃,可見舊感滲入胎裡。如有可能可在不顯眼處輕輕敲擊一兩處胎表就可發現舊感是由胎表向裡滲透的。

高仿三彩的胎,經作舊處理雖有陳舊感,但絕無真品胎經歲月侵蝕而顯露出來累累滄桑的自然感,舊僅在胎表不入肌裡,新的感覺依稀可辨。不會出現舊感滲入胎裡的現象。輕擊胎表就見“舊”僅是胎表的一層,是胎的“衣服”,不像真品舊感與胎互爲一體,不可分割。

可是這種東西,以張天元目前的功底還真看不出來,要想讓唐霸天看出來,那就更不可能了。或許顧方舟如果花費個幾天幾夜仔細鑑定可以發現,但那樣一來,搞不好唐霸天就覺得這個事情是顧方舟跟他張天元狼狽爲奸,故意想要攛掇他的唐三彩呢。那就不太好了。

所以這個事兒,其實最重要的還是得讓唐霸天自己看明白了,讓唐霸天覺得這個東西就是贗品,只有那樣,事情纔可算是解決了,否則就沒有任何的意義。

碳十四檢測?

張天元搖了搖頭,雖然自採用該方法以來,已進行過碳定年的樣品包括木炭、木材、樹枝、種子、骨頭、貝殼、皮革、泥炭、湖泊淤泥、土壤、頭髮、陶器、花粉、壁畫、珊瑚、血液殘留、布料、紙或羊皮紙、樹脂、水,等等。

其中的確有陶器的鑑定。

但這項技術也有不足之處。其一是精度不夠,且年代越遠誤差越大。有時竟達到幾百年。於是科學家們又發明了木輪年代校正曲線,這兩者結合可將誤差縮小到幾年甚至一兩年。其二,碳-14需要的樣品量比較大,但並不是所有遺址都能提供如此多的樣品量。

用這種方法來鑑定區區高仿陶器。那是不是有點太過奢侈了呢?

更何況如今作假的人水平如此之高,既然知道碳十四測年可以做這樣的檢測,那麼是不是也有一種方法可以騙過這種檢測呢?

這個問題,張天元回答不出來,估計很多古玩專家也回答不出來,所以這世上。還真沒有什麼絕對靠譜的檢測方法。

假設有一件東西,幾乎所有的古玩鑑定家都說是真的,而碳十四測年卻檢測出它屬於現代仿製品,那究竟該相信誰的?

相信碳十四的檢測結果嗎?可萬一要是真錯了呢?古董那可是不可逆的東西啊,一旦毀了,就別想再修復了,就算你把它修補得再好,那也是碎的,跟完整無缺的還是不一樣。

可是麻煩就麻煩在張天元現在也想不到別的方法了,好像除了碳十四測年這一條路之外,他真的是找不出第二條路了,真是該死。

“我是不是有什麼地方沒有仔細看?或者說看的方法不對?”

因爲東西比較多,張天元也只是選取了幾件自己認爲價值高的東西進行鑑賞,然後就用了鑑字訣,所以沒能看出有什麼可以分辨真假的地方,但如果說全部仔細看看呢?

張天元此時想到了自己高中時候學過的思想政治課,那裡面有講唯物主義的一些知識。

比如看問題不能片面,要從整體來看。

以前覺得學這些東西簡直沒什麼用,但是這個時候忽然想起來,卻覺得實在是太有用了,他剛剛是一樣一樣看的,沒有將這些陶器當成一個整體來看,如果說這些東西全部出自同一人之手,而且都是配套的,那麼這個事情就值得玩味了。

瞞天王用的是單個做標記,也就是給每一樣自己製作出來的贗品上面留下自己的印記,如此一來,只要是有深厚功底,而且觀察仔細,經得起折磨的鑑定家,就一定能夠發現。

當然了,張天元是個例外,他靠着鑑字訣一眼就能看出來。

“不過……”

張天元忽然又想到了另外一個可能,會不會瞞天王因爲自己的出現而變得謙虛了起來,放棄了給那些古董上面留下記號的習慣呢?

如果真是那樣的話,這事情到底是該怪誰呢?

不不不,不可能,以瞞天王那種性格,跟張啓生一般的自負,又怎麼會因爲區區一個張天元而放棄自己堅持了多年的習慣呢?更何況這世上就一個張天元,也不可能見到他瞞天王所有的作品,他也不用太在意了。

所以這東西的製作人,只可能是另外一個人,而且這個人的水平只怕是比瞞天王還要厲害那麼一些的,最起碼在火候上是要更老辣的。

“唐霸天,讓你的人把那些陶器全部拿出來,然後同類型的擺放在一起。”張天元突然說道。

“張老闆您這是要幹什麼?”唐霸天有點納悶,完全搞不清楚張天元這突然間又要搞什麼幺蛾子。

“按照我說的去做就好了,不要問爲什麼,到時候你就知道了,說不定今天還能看到一場好戲呢。”張天元心裡頭已經有了某種猜想,所以現在就是必須得證實一下的時候了,至於具體怎麼證實,他自然心中有數,不過他一個人做不到,必須得讓唐霸天配合纔好。

“好吧,既然張老闆這麼說了,你們就聽他的。把這桌子和椅子全部搬到旁邊去,把所有的東西都拿出來,按照同樣的類別擺在一起,注意小心點別打破了,雖然這些有可能是贗品,但價格也不便宜,就算一件一萬,也得一百多萬呢,不是你們賠得起的。”唐霸天吩咐道。

唐霸天的手下在張天元的指揮之下將所有的陶器都按照相同的種類擺放在了一起。

然後張天元吩咐他們都到旁邊坐着,自己則退後了幾步,開始了全面整體的觀察。

“我靠,這!我只不過是隨便猜猜而已,沒想到還真得是這樣,這傢伙也太神奇了吧,竟然能做到這一點,就憑這個留下標記的方法,那就比瞞天王高明得多,這傢伙到底是誰啊,這麼厲害?”

經過了半個多小時的觀察,將那些東西重新排列位置,張天元總算是發現了其中的端倪。

正如他之前所想的那樣,這些陶器並不是沒有標記,而是將標記當成拼圖留了下來。

只有將這些陶器放在一起,進行一定的排列和放置之後,才能夠看到其中的奧妙。

每一套陶器,都組成了一個字,這些字都是相同的,是一個“時”字兒。

這個字兒雖然經常聽到或者見到,比如小時、時鐘之類的,可是如果當作姓氏的話,那就不多見了,唯一的聽說過姓時的,也就只有兩個,那就是紫砂壺大師“時大彬”和《水滸傳》裡面的神偷時遷了。

時大彬是宜~興紫砂藝術的一代宗匠,宋尚書時彥裔孫,時朋之子,生平活動期在明代萬曆朝至清代順治朝之間。

大彬壺藝在明代就享有盛譽,多見於文人記述。明許次紓《茶疏》︰“往時供春茶壺,近日時彬所制,大爲時人寶惜”。時大彬繼供春之後,創制了許多制壺專用工具,創制了許多壺式,並培養了李仲芳、徐友泉等一批徒弟。承上啓下,發展了紫砂藝術。時大彬的早期作品,堅緻樸雅。好仿供春大壺。自從他遊蘇州婁東,交接陳眉公諸輩後,制壺風格爲之一變。制壺由大轉小。據稱︰時大彬的創作態度極其嚴肅,每遇不滿意的作品,即行譭棄。即打碎十之八九也在所不惜,當時茶風盛行,對壺藝要求很高。(~^~)

第三三三八章 救人得寶第三零零六章 全是乾隆制第一七九四章 充實的工作生活第三六四七章 帶着徒弟賣古董第二三零二章 自負的人真多第四零九二章 五行滅絕符第八一四章 陣容強大第一八八八章 真兇(一)第四九零章 賭王第二八一一章 傳奇畫師(一)第七四六章 進山找人第一四三三章 不是一個重量級的第一二二章 哥釉青花瓷大罐第二一零五章 陰陽龍捲第三十六章 瞞天王第二零三一章 風水植物第八零四章 偷看這事兒總歸是不好第四四二八章 雲中君與大司命(二)第一五二三章 黑市有寶第三零二五章 小聰明沒用第一一二一章 三幅畫第四七一四章 認輸第一二一二章 新情況第四三七一章 九龍玉帶(一)第六三二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第四二七六章 越看越心驚第四四九七章 舶來品第七一八章 齊人之“樂”第三三一六章 買珠寶找對地方了第一六五零章 生疏的手法第四零二零章 好畫卻沒擺對地方第三五四三章 噩夢的結束(二)第二二四九章 斥候第四二五六章 打起來了第三六零二章 我就是超人第三零一八章 劫匪上門?第一五四七章 多用途的護臂第一七二零章 不惜一切代價施救第四七三八章 附庸風雅第三六三三章 掐絲琺琅銅胎獅子第二三五五章 人怕出名豬怕壯第一七五五章 千年前的動物實驗第三八六章 書畫春秋第三七九四章 狸貓換太子的把戲第四六三四章 風水死局 3第九七一章 一千塊難倒大富翁第三零九三章 印第安戰斧第三四零七章 潑髒水第十四章 連環畫和珊瑚手鐲第二一三七章 影蟲第七九一章 木子冰第一五三七章 名字裡有“時”的人第三八六六章 陰陽帽第三九四三章 毒井 1第四十七章 南都美食第一七一六章 船墓第六零七章 老坑還是新坑?第四六五章 你以爲你是賭王啊?第二二四五章 賣個人情第二六六二章 柳憐的收藏之路第九二八章 保安們的最高學府第二零三二章 龜符第二四八三章 九龍玉杯第三三三二章 夔紋第四七二一章 養花也有講究第三五一六章 找席勒算賬第三四二章 武俠夢第四七五一章 張天元看走眼了?第六二八章 重千斤的切石機第四七九八章 喪門和弔客第三五九一章 寶相唐卡第三九三三章 危險的暗河第五二九章 保姆和園丁第四三零章 年輕俊傑第二八零八章 保護神第三七四章 大牀與文化範第四三四零章 唯美的藝術第三二八章 故意留下的線索第四六一二章 穆旦家族的覆滅第四二一二章 鬥法鬥智:最後的陷阱第一二八零章 打撈事故第四三一七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一二三六章 古城銅柱第四三七零章 珠光寶氣玉生輝第一四四九章 寵物大師?第二九七四章 凶宅第二八五九章 老實人的狠徒弟第三四六六章 綠松石第三一六三章 還要賭?第一三六六章 一張作戰地第三四八九章 參觀筆廠第一二一章 晚到了四百年的瓷器第一六零七章 古瓷的炒作第一六九章 損友第三五九六章 鶴頂紅(一)第三六二七章 收徒第二八零一章 坑下的秘密第三五五五章 淨想好事兒第一四零七章 雪和鷹的世界第四八五四章 地洞
第三三三八章 救人得寶第三零零六章 全是乾隆制第一七九四章 充實的工作生活第三六四七章 帶着徒弟賣古董第二三零二章 自負的人真多第四零九二章 五行滅絕符第八一四章 陣容強大第一八八八章 真兇(一)第四九零章 賭王第二八一一章 傳奇畫師(一)第七四六章 進山找人第一四三三章 不是一個重量級的第一二二章 哥釉青花瓷大罐第二一零五章 陰陽龍捲第三十六章 瞞天王第二零三一章 風水植物第八零四章 偷看這事兒總歸是不好第四四二八章 雲中君與大司命(二)第一五二三章 黑市有寶第三零二五章 小聰明沒用第一一二一章 三幅畫第四七一四章 認輸第一二一二章 新情況第四三七一章 九龍玉帶(一)第六三二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第四二七六章 越看越心驚第四四九七章 舶來品第七一八章 齊人之“樂”第三三一六章 買珠寶找對地方了第一六五零章 生疏的手法第四零二零章 好畫卻沒擺對地方第三五四三章 噩夢的結束(二)第二二四九章 斥候第四二五六章 打起來了第三六零二章 我就是超人第三零一八章 劫匪上門?第一五四七章 多用途的護臂第一七二零章 不惜一切代價施救第四七三八章 附庸風雅第三六三三章 掐絲琺琅銅胎獅子第二三五五章 人怕出名豬怕壯第一七五五章 千年前的動物實驗第三八六章 書畫春秋第三七九四章 狸貓換太子的把戲第四六三四章 風水死局 3第九七一章 一千塊難倒大富翁第三零九三章 印第安戰斧第三四零七章 潑髒水第十四章 連環畫和珊瑚手鐲第二一三七章 影蟲第七九一章 木子冰第一五三七章 名字裡有“時”的人第三八六六章 陰陽帽第三九四三章 毒井 1第四十七章 南都美食第一七一六章 船墓第六零七章 老坑還是新坑?第四六五章 你以爲你是賭王啊?第二二四五章 賣個人情第二六六二章 柳憐的收藏之路第九二八章 保安們的最高學府第二零三二章 龜符第二四八三章 九龍玉杯第三三三二章 夔紋第四七二一章 養花也有講究第三五一六章 找席勒算賬第三四二章 武俠夢第四七五一章 張天元看走眼了?第六二八章 重千斤的切石機第四七九八章 喪門和弔客第三五九一章 寶相唐卡第三九三三章 危險的暗河第五二九章 保姆和園丁第四三零章 年輕俊傑第二八零八章 保護神第三七四章 大牀與文化範第四三四零章 唯美的藝術第三二八章 故意留下的線索第四六一二章 穆旦家族的覆滅第四二一二章 鬥法鬥智:最後的陷阱第一二八零章 打撈事故第四三一七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一二三六章 古城銅柱第四三七零章 珠光寶氣玉生輝第一四四九章 寵物大師?第二九七四章 凶宅第二八五九章 老實人的狠徒弟第三四六六章 綠松石第三一六三章 還要賭?第一三六六章 一張作戰地第三四八九章 參觀筆廠第一二一章 晚到了四百年的瓷器第一六零七章 古瓷的炒作第一六九章 損友第三五九六章 鶴頂紅(一)第三六二七章 收徒第二八零一章 坑下的秘密第三五五五章 淨想好事兒第一四零七章 雪和鷹的世界第四八五四章 地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