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一五章 玉玦和玉璜

所以說啊,千萬不要覺得誰比你笨,這個世界上,但凡能做生意的,那都不會是蠢人。

真想從行家手裡頭撿漏,那真得是難上加難的。

由於張天元對元青花的出色鑑定,可以算是得到了在場這些人的認可。

所以剛剛還猶豫着是否讓張天元鑑定東西的人,都紛紛亮出了自己的寶貝。

“小夥子,我這人呢,就喜歡收藏玉器,各種玉器買了不少,這是最近剛剛得到的一塊玉玦,麻煩你給瞧瞧,看看它到底是不是真東西。”

說話的是一個華裔老者,看起來頗爲儒雅。

“老先生,請恕我這人說話直接,您這東西可不是什麼玉玦。”

張天元看了一眼之後就說道。

玉雕藝術是最古老的藝術品之一,早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和馬家浜文化就有大量的玉雕藝術品涌現。

老者手上的這塊“玉玦”在器形上叫做“圓玉”。

圓玉的種類很多,扁平相連的圓環狀稱之爲“玉璧”,玉璧的圓環中間有一道缺口的稱之爲“玉玦”,半圓或弧形的圓玉稱之爲“玉璜”,玉環是從玉璧演化而來的,它的環不是扁平的而是圓形的。

玉有缺則爲玦,玦是我國最古老的玉製裝飾品,爲環形形狀,有一缺口。

在古代主要是被用作耳飾和佩飾。

小玉玦常成雙成對地出土於死者耳部,類似今日的耳環,較大體積的塊則是佩戴的裝飾品和符節器。

新石器時代玉玦製作樸素,造型多作橢圓形和圓形斷面的帶缺環形體,除紅山文化豬龍形塊外,均光素無紋。

紅山文化豬龍塊(又稱獸形塊)形制特殊,形體普遍較大,有的塊上有細穿孔,當是佩玉。

考古發掘已經證實,該文化的大型塊多出土於死者胸前,可以確定它不是耳飾。

商代玉玦呈片狀,尺寸一般在5至10釐米,分兩種類型。

一種是光素的,環窄;另一種爲龍形玦,作捲曲龍形,龍張口露齒,背飾扉棱,龍身飾勾撤雲雷紋,俗稱“假陽文”,線條轉角方硬,圖案化風格強烈。

周代玉玦仍作片狀,肉部明顯寬於商代,中孔較小,並出現橢圓形塊。

玦身多爲光素,部分飾弦紋、雲雷紋,紋飾與商代相比有簡化趨勢。

龍形玦很少,且多無脊齒。

春秋、戰國玉玦數量最多,此期玉玦形體較小,一般直徑在3至5釐米。

玦體作扁片狀,普遍飾有紋飾,素面的很少。

紋飾主要是當時流行的細密風格的蟠螭紋、蟠虺紋。

用雙鉤陰線或寬陰線隱起加發絲線方式飾紋。

動物形塊簡化成陰線刻交尾雙龍、雙獸紋玦,少數精品在兩端透雕獸首形象。

漢代玉玦不多,風格沿襲戰國,小玦不及戰國時精緻。

此時出現了一些較大的玦,直徑在10釐米以上,應是佩玉或符節器。

宋以後出現仿古玉玦,主要仿春秋戰國造型。

宋仿紋飾多不合古制,塊體比戰國厚重。

明、清兩代僞古玉玦,紋飾處理和雕刻刀法很難達到戰國時自然流暢、鋒利健勁的效果,往往徒具古形,缺乏古意。

玦通決。

形如環而有缺口。

新石器時代、西周晚期和春秋戰國墓葬中,常有發現,多放置於死者的耳旁。

作耳飾玉器。

到漢代,主要作佩玉用。

玉玦用途,古今說法甚多,概括起來有五種:

一作佩飾;

二作信器,見玦時表示有關者與之斷絕關係;

三寓意佩戴者凡事決斷,有君子或大丈夫氣質,如:“君子能決斷,則佩玦。”;

四刑罰的標誌;犯法者待於境或一定地方,見玦則不許還;

五用於射箭,使用時將玦套戴在右拇指上,以作鉤弦。

玉玦:滿者爲環,缺者玦。

玉玦古時多爲王侯佩帶,玦者乃遇滿則缺的意思,王侯佩帶是爲警示,告戒其不可自滿也不可自以爲是。

老先生聽張天元說自己手中的東西不是玉玦,於是便說道:“小先生何出此言呢,這玉玦便是玉璧缺一塊,並沒有錯啊?”

張天元笑道:“老先生所言不差,但您這玉玦未免缺口有些太大了吧,這都快成玉璜了。”

老人愣了一下,仔細一看好像還真是,不過還是說道:“小先生,這缺口雖然的確是有點大了,不過應該還不至於比寬度大的,所以應該還是玉玦吧?”

張天元笑道:“老先生,我這雙眼睛看東西還是比較準的,正好咱們這裡也有尺子,不妨量量就清楚了,其實它不管是玉玦還是玉璜,都是一塊不錯的白玉,還是能賣上價的,老先生倒是不必擔心。”

“哈哈,承小先生吉言了,還是量量,到底是玉玦還是玉璜,總要心裡頭清楚才行的。”

老者笑道。

張天元從旁邊取過尺子,仔細測量了之後說道:“缺口是二點六五釐米,這個應該已經超過寬度不少了,您瞧,這寬度只有二點六二,整個比缺口小了三毫米啊!”

對於張天元的眼力,老者真得是佩服不已,這三毫米的長度,普通人根本看不出來的,這小子居然可以看出來,這雙眼睛還真得是怪毒的啊。

“厲害啊小先生,這東西果然不是玉玦,應該是玉璜吧?”

“它應該也不是玉璜。玉璜的缺口不可能這麼小的。”

▪Tтkā n▪C ○

張天元搖了搖頭道:“玉璜,在中國古代與玉琮、玉璧、玉圭、玉璋、玉琥等,被《周禮》一書稱爲是“六器禮天地四方”的玉禮器。

六器之中的玉璜、玉琮、玉璧、玉圭等四種玉器,歷史最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出現。

在良渚文化中,玉璜是一種禮儀性的掛飾。

每當進行宗教禮儀活動時,巫師就戴上它,它經常與玉管、玉串組合成一串精美的掛飾,顯示出巫師神秘的身份。

且每一個上都刻有或繁或簡的神人獸面圖象。

玉璜在國際藝術品市場上,與玉佩同樣贏得收藏家們的偏愛,尤其在中國之外市場行情看好。

我倒也見過不少玉璜,但大多數缺口都比半圓還要寬,而這件東西雖然看起來不像玉玦,可是從缺口寬度上來看,卻也不是玉璜,所以根據我的判斷,它可能是一件現代仿品,玉是真正的白玉,本來打算製作玉玦,結果卻爲了節省材料,導致缺口變大,成了四不像了。”

(~^~)

第三九三二章 有人!第三零九零章 碰碎了唐三彩第三五九二章 藥師皇子第一九五二章 出了口惡氣第二零一八章 陰陽師第四二三一章 可怕的許願 1第二九一八章 玉豬龍第二二八三章 大巧若拙第八九九章 樂不思蜀第三四五章 一筆橫財第二六九二章 石樹的真面目第三三零九章 考覈通過第七十二章 死人肉第四二零章 金童玉女第三七七九章 救人得寶第三一九二章 不受歡迎的客人第三七二九章 美國老翁的澄泥硯第八零七章 馬善被人騎第四零二零章 好畫卻沒擺對地方第二六一章 玉石巴扎第三七七八章 全是套路(二)第四六六九章 佚名畫家的作品第一二三七章 望湖樓第三八八二章 危險預告第一四五二章 雪原上的活“寶”第三八四三章 無知者無畏第四四四四章 海獸葡萄鏡第二七三章 聶老爺子的邀請第六零五章 時尚是一種流行病第一四零九章 被遺忘的村落第一二一九章 變故第四六二七章 續命之法 4第四四四七章 孫月文(一)第三八八一章 國內友人來找第三一六八章 所謂“證據”第一一五章 設計圖和紅寶石第九七二章 一百步笑五十步第七十九章 雪域神鷹第四十四章 祖傳佳釀第四七六九章 假符籙第三一二五章 轉運第一六二四章 這小子夠陰!第三九二零章 龍脈玉(二)第二五八四章 慎德堂制第二七零八章 顧雲美的印章第四五三九章 古代巖畫第六四五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三八四章 皮膚病第三三九零章 驚心第三零零三章 今兒真高興第二零五六章 所謂棄玉第二九九一章 爛尾樓裡的槍聲第二八七七章 賣古董第一六五章 紫羅蘭玉第二八五六章 便宜師父出事兒了第一四二六章 海拔六千米第四八三一章 目標:沙漠古城第二六一一章 雙重寶藏第四八二三章 沙城之旅第一八三零章 令人頭疼的提問第一零一六章 研磨第五八九章 一級文物第二三九五章 柳公權的書法第三八六五章 土豪馬萬三第四六零四章 青銅器上的動物園第八六三章 淚別第四六三五章 風水死局 4第四一三章 你是蠟燭我是火第二五三八章 老宅古塔第一四四一章 一覽衆山小第三四八三章 八方貔貅第四零零四章 會長是華山真人第二二八七章 真被瞧不起了第一四四七章 一曲忠誠的讚歌第四五一七章 採香第四七二一章 養花也有講究第三三八四章 背後是大博物館第四一三三章 並列第一第九九二章 神技第九一七章 新的石頭遊戲第三五一五章 畫符第一一六二章 御用畫家第二九二二章 驚人的法器猜想第一章 風水寶鑑第三五四九章 京華老名士第三五二章 琢玉第四八五一章 夜談第二零七二章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第三九七四章 可怕的煞氣第二一八七章 賭上身家第九九五章 動之以情,曉之以“利”第一三六四章 神鷹古國第二七四五章 民國仿北宋還帶乾隆款第四零八五章 孤命煞星第二零三零章 難得清靜第一四八七章 想家的孩子第三九七八章 獨眼婆婆第二七八六章 小男孩的小人書第一八六零章 太姥爺第二六四七章 黃金消失之謎(二)
第三九三二章 有人!第三零九零章 碰碎了唐三彩第三五九二章 藥師皇子第一九五二章 出了口惡氣第二零一八章 陰陽師第四二三一章 可怕的許願 1第二九一八章 玉豬龍第二二八三章 大巧若拙第八九九章 樂不思蜀第三四五章 一筆橫財第二六九二章 石樹的真面目第三三零九章 考覈通過第七十二章 死人肉第四二零章 金童玉女第三七七九章 救人得寶第三一九二章 不受歡迎的客人第三七二九章 美國老翁的澄泥硯第八零七章 馬善被人騎第四零二零章 好畫卻沒擺對地方第二六一章 玉石巴扎第三七七八章 全是套路(二)第四六六九章 佚名畫家的作品第一二三七章 望湖樓第三八八二章 危險預告第一四五二章 雪原上的活“寶”第三八四三章 無知者無畏第四四四四章 海獸葡萄鏡第二七三章 聶老爺子的邀請第六零五章 時尚是一種流行病第一四零九章 被遺忘的村落第一二一九章 變故第四六二七章 續命之法 4第四四四七章 孫月文(一)第三八八一章 國內友人來找第三一六八章 所謂“證據”第一一五章 設計圖和紅寶石第九七二章 一百步笑五十步第七十九章 雪域神鷹第四十四章 祖傳佳釀第四七六九章 假符籙第三一二五章 轉運第一六二四章 這小子夠陰!第三九二零章 龍脈玉(二)第二五八四章 慎德堂制第二七零八章 顧雲美的印章第四五三九章 古代巖畫第六四五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三八四章 皮膚病第三三九零章 驚心第三零零三章 今兒真高興第二零五六章 所謂棄玉第二九九一章 爛尾樓裡的槍聲第二八七七章 賣古董第一六五章 紫羅蘭玉第二八五六章 便宜師父出事兒了第一四二六章 海拔六千米第四八三一章 目標:沙漠古城第二六一一章 雙重寶藏第四八二三章 沙城之旅第一八三零章 令人頭疼的提問第一零一六章 研磨第五八九章 一級文物第二三九五章 柳公權的書法第三八六五章 土豪馬萬三第四六零四章 青銅器上的動物園第八六三章 淚別第四六三五章 風水死局 4第四一三章 你是蠟燭我是火第二五三八章 老宅古塔第一四四一章 一覽衆山小第三四八三章 八方貔貅第四零零四章 會長是華山真人第二二八七章 真被瞧不起了第一四四七章 一曲忠誠的讚歌第四五一七章 採香第四七二一章 養花也有講究第三三八四章 背後是大博物館第四一三三章 並列第一第九九二章 神技第九一七章 新的石頭遊戲第三五一五章 畫符第一一六二章 御用畫家第二九二二章 驚人的法器猜想第一章 風水寶鑑第三五四九章 京華老名士第三五二章 琢玉第四八五一章 夜談第二零七二章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第三九七四章 可怕的煞氣第二一八七章 賭上身家第九九五章 動之以情,曉之以“利”第一三六四章 神鷹古國第二七四五章 民國仿北宋還帶乾隆款第四零八五章 孤命煞星第二零三零章 難得清靜第一四八七章 想家的孩子第三九七八章 獨眼婆婆第二七八六章 小男孩的小人書第一八六零章 太姥爺第二六四七章 黃金消失之謎(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