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房子算是白送了?

說到這裡,劉老臉上不由的露出了黯然的神情,見此,楚琛連忙安慰道:

“劉老,逝者已矣,咱們活着的,就應該高高興興的生活,您老活的開心、長壽,就是對逝者最好的告慰。”

聽了這番話,劉老收起心中的感傷,說道:“小楚,讓你看笑話了,人老了,就特別的念舊,不過你說的對,咱們活着的就只要開心就好。來,咱們來看看這錦盒裡裝着的到底是什麼東西。”

來到劉老的工作室,楚琛把錦盒外面包裹着的塑料紙都揭了下來,打開錦盒一看,裡面居然放着的是一幅絹本書畫。

在書畫界,將字畫繪製在絹、綾或者絲織物上,稱爲絹本。不過絹本雖然看起來較名貴,但底色不及紙本潔白,而且由於絹本繪畫前準備功夫較多,因此也不及紙本通行。

而且絹本還有兩點不足,不但容易被蟲蛀,另外還容易被折損,沒來紙本來的容易保存。所以古代書畫卷本雖多,但真正能夠無損的保存下來的作品,並不多見,特別是一些歷經千年的作品,能夠無損保存下來的,那是更加的少見。

看到裡面居然放的是幅絹本作品,而且楚琛他們發現,從側面看上去,絹面上有一層淡淡的光亮。

絹面上的這種光亮,俗稱“鏡面光”。之所以有這種效果,是因爲絹本的特性,所以傳世保存需要經過若干次的重裱,每次操作都要加膠、加礬,並且用石頭加蠟將書畫的背面用力地軋光。次數累積的多了,就出現了這種光亮的效果。

而這種情況一般只出現在宋元以前的絹畫作品上,明清及其以後的絹本,一般是見不到這種情況的。

看到這幅作品,年代居然是至少是宋元時期,三人驚訝的同時,表情也變的非常的慎重。

把桌子清理乾淨,楚琛戴上手套然後小心翼翼的把東西從錦盒裡面拿了出來,慢慢的平鋪在了桌子上,一幅絹本設色山水畫,頓時就映入了大家的眼簾。

設色指的是用了用了顏色的國畫,因爲傳統國畫,很多都是隻用水墨,而用了顏色的就叫“設色”。

國畫向來是非常重視設色的,所以古代把圖畫叫做“丹青”。丹是硃砂,青是藍靛,都是繪畫上常用的顏色。《晉書》說顧愷之“尤善丹青,圖寫特妙。”杜甫贈畫馬名家曹霸的詩,題名爲《丹青引》,可見“丹青”之名已爲人們習用。

設色是古代畫家必須掌握的基本技法,所以謝赫把“隨類賦彩”列爲“六法”之一。

這幅絹本設色山水畫描繪的是隱士的山居生活,只見畫面上兩座山之間的山谷,有溪水曲折蜿蜒而下,匯成一個波紋漣漪的溪池。

池岸有竹籬茅屋,後院有女僕在勞作,籬門前有牧童騎牛,小道上有農夫趕路,一亭榭伸入水中,高士倚欄而坐,舉目眺望,神態極其悠閒,其夫人則抱兒與僕女嬉戲於旁,一派平淡然而其樂融融的生活情景。

屋後山腰有懸泉拾級而下,至山腳彙集於溪池。水流及涌波以細線勾畫,一絲不苟。

此圖中溪池、溪水、山坡、近山、遠山的畫法各不相同,而竹籬茅屋、近樹、遠樹的畫法也不盡相同,但它們的組合有節奏、有變化,整幅畫面可以說非常的和諧。

這些景緻和畫家筆下的那些惟妙惟肖的人物,有機的結合在了一起,不得不說是一場視覺盛宴。

這幅作品,藝術水平之高,簡直讓人歎爲觀止。不過在場的三人之中,就算是楚琛都涉足古玩界已經五年了,畫作剛映入三人眼簾的時候,就覺得有些熟悉,當三人看到畫作的款識之時,每個人都不由的大驚失色。

“這……這……這怎麼可能,爸,我不會看錯吧。”

雖然劉琴舒到現在爲止,並沒有在楚琛面前,顯露出她有多麼高深的古玩鑑賞能力。但不要忘記了,她可是從小就在劉老的身邊學習古玩方面的知識,就算是天賦再怎麼不好,幾十年下來了,水平會差到哪裡去?

看着這幅作品上多條題跋,還有大大小小十多個鈴印和收藏章,每個印章都代表着一位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證明此圖是傳承有序的作品,再加上劉琴舒沉浸在書畫中幾十年的專業水平,幾乎可以斷定,這幅作品就是一件真跡。

當然,如果換作其他人的真跡,或者劉琴舒還不會這般驚訝,但此畫的款識卻是“北苑副使臣董源畫”,這就不得不令她大驚失色了。

董源,字叔達,中國五代南唐畫家,源一作元,江南鍾陵人。他主要活動在南唐中主時期。官至南唐主李璟時任北苑副使,故又稱“董北苑”,南唐亡後入宋,被看作是南派山水畫的開山大師。

董源善山水,兼工禽獸。其山水多以江南真山入畫而不爲奇峭之筆,記載說他山水多畫江南景色“平淡天真,唐無此品”。米芾曾盛讚其山水曰:“峰巒出沒,雲霧顯晦,不裝巧趣,皆得天真”。

五代的《畫鑑》裡記載:";董源山水有二種:一樣水墨,疏林遠樹,平遠幽深,山石作披麻皴;一樣着色,皴文甚少,用色濃古,人物多用紅青衣,人面亦有粉素者。二種皆佳作也。";

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提到:";董源善畫,龍工秋嵐遠景,多寫江南真山,不爲奇山峭之筆";,又稱";其用筆甚草草,近視之幾不類物象,遠觀則景物粲然……";畫史上把董源、范寬、李成,稱爲北宋初年的三大家。

董源不僅以畫山水見長,也能畫牛、虎、龍及人物。作爲山水畫家,董源也是不專一體的。宋人稱許其大設色山水景物富麗,宛有李思訓風格。

但其最有獨創性而且成就最高的是水墨山水。他運用披麻皴和點苔法來表現江南一帶的自然面貌,神妙地傳寫出峰巒晦明、洲渚掩映、林麓煙霏的江南景色。他用筆甚草草,近視幾不類物象,遠觀則景物粲然,在技巧上富有創造性。

他的名作《夏景山口待渡圖》和《瀟湘圖》,將夏天江南的丘陵,江湖間草木暢茂、雲氣滃鬱的特定景色表現得淋漓盡致。其筆墨技法是與他所表現的特定景色充分適應的。

當初董源的山水畫曾得到南唐中主李璟的垂青。

據說李璟年輕時曾在廬山修建別墅,將山泉林園勝景融爲一體。他爲了能時時看到廬山景緻,特地派董源畫了一幅《廬山圖》。

董源將五老奇峰、雲煙蒼松、泉流怪石和庭院別墅巧妙地繪入一圖。李璟觀後,稱讚不絕,愛不釋手,命人掛在臥室裡,朝夕對畫觀賞,猶如長居廬山中。由此可見董源構思的巧妙和寫景藝術的高超。

董源現存於世的作品很少,只有有《夏景山口待渡》、《瀟湘》、《夏山》、《龍宿郊民》、《溪岸圖》等寥寥幾幅而已。

雖然如此,劉琴舒到不是爲現在能看到一幅董源的作品而驚訝,而是在他們眼前的這幅作品,分明就是《溪岸圖》。

劉老放下手中的放大鏡,滿臉興奮和激動的說道:

“這有什麼不可能的,你是不是想說《溪岸圖》現在在米國的大都會?嘿嘿,我當初就覺得那幅作品有問題,不說其它的,就說和《夏山圖》等作對比,完全是截然兩種風格。而你們看,眼前這幅作品,其技法就是用的董源所創的披麻皴。”

“而且這其中畫風還有人物、動物的用筆和《夏山圖》等作相比,也是一貫相承的。最關鍵的一點,這裡起首鈴印還是南宋大臣賈似道,這一點,你們兩個應該知道這意味着什麼了吧?所以我認爲這纔是真正的《溪岸圖》。”

爲什麼劉老要單獨提起這個鈴印呢,那是因爲大都會的那幅《溪岸圖》,起首的同樣也是賈似道的鈴印。一件是使用董源所創披麻皴法的作品,而另一件是使用當時典型技法的作品,人們會認爲哪一件是真品?

“爸,那你認爲大都的《溪岸圖》會不會是現代作僞的?”

劉老搖了搖頭,說道:“我是不相信那張圖是現代作僞的,我認爲其技法和風格還是古人的風格,以現在這張作品來看,很有可能是賈似道得到了這董源的真跡,而請人仿製的一件作品。”

“劉老,那有沒有可能,這張圖是仿製的?”劉琴舒好奇的問道。

劉老笑了笑,回答道:“你說的也不是沒有可能,我承認,那幅作品也確實有很高的藝術價值,但是要證明那幅作品確實是董元的真跡,那就必須拿出更多的鐵證,否則就是一廂情願的猜測而已。”

“而咱們這一幅,無論是技法和風格,都是有據可依的,除非有人可以證明那幾幅博物館的作品都是假的,不然的話,我的想法是不會改變的。”

第93章 配方第329章 滬市之行第611章 掌眼(下)第811章 費喻第383章 暗標(下)第76章 藏寶第828章 請劉老鑑定(續)第909章 古玩店裡的毛料第221章 牛刀小試第1134章 最後一枚剛卯第389章 白棋楠(下)第585章 碧犀(續)第1028章 重頭戲開始第441章 傷心往事第1014章 張瑞圖的書法作品第705章 落花詩冊第828章 請劉老鑑定(續)第165章 告知第116章 黑烏沙第428章 集市(二)第245章 討說法(續)第704章 碰瓷第726章 公盤暗標(四)第774章 頂級料器第535章 牧天光的鬱悶第831章 知識盲點第1138章 陰影第303章 宵小第1000章 鑑別的技巧第1072章 原來是認識的第1章 打眼第773章 又有發現第756章 抵達第1139章 察覺第1053章 如願第987章 “爭奪”(下)第868章 老五的慶幸第391章 揭標(上)第142章 車價第217章 驚喜第1065章 怪人的消息第1105章 趙學義的運氣第408章 黑市(四)第922章 矚目的焦點第816章 巧合(續)第594章 救人(續)第350章 賭局(上)第1125章 居然是髒物!第281章 劉志清的消息第765章 頭盔第392章 揭標(中)第288章 出名(續)第808章 會變色的盤子第693章 樂極生悲第72章 鬼市(中)第380章 怎麼又輸了第1080章 奇怪的行爲第58章 玉蟬第589章 緙絲掛屏第643章 古玩界新人第613章 龍石種翡翠(上)第1082章 黃玉剛卯第522章 找到(續三)第1022章 奇怪的人第736章 三人比試(二)第1137章 並不完美的結局第507章 舍利第1018章 令人失望的寶藏第196章 消息第940章 見色起意第1018章 令人失望的寶藏第430章 集市(四)第579章 送仙橋第924章 疑心病太重第392章 揭標(中)第832章 小心翼翼第352章 賭局(下)第120章 接二連三(四)第256章 損失慘重第577章 有些不順第390章 大紅袍第468章 做客第1031章 真正的寶藏第465章 做客第1141章 拖延第920章 交流會進行時第687章 賭局(下)第938章 人販子第829章 馬小強的邀請第839章 小香爐第968章 去銅鏽第1010章 竹根雕作品第476章 玉琮(續)第159章 修路第42章 拜訪劉老第126章 新居第554章 找茬(續)第1040章 沉迷第1084章 驚訝的消息第185章 趙齊瑞的鬱悶事
第93章 配方第329章 滬市之行第611章 掌眼(下)第811章 費喻第383章 暗標(下)第76章 藏寶第828章 請劉老鑑定(續)第909章 古玩店裡的毛料第221章 牛刀小試第1134章 最後一枚剛卯第389章 白棋楠(下)第585章 碧犀(續)第1028章 重頭戲開始第441章 傷心往事第1014章 張瑞圖的書法作品第705章 落花詩冊第828章 請劉老鑑定(續)第165章 告知第116章 黑烏沙第428章 集市(二)第245章 討說法(續)第704章 碰瓷第726章 公盤暗標(四)第774章 頂級料器第535章 牧天光的鬱悶第831章 知識盲點第1138章 陰影第303章 宵小第1000章 鑑別的技巧第1072章 原來是認識的第1章 打眼第773章 又有發現第756章 抵達第1139章 察覺第1053章 如願第987章 “爭奪”(下)第868章 老五的慶幸第391章 揭標(上)第142章 車價第217章 驚喜第1065章 怪人的消息第1105章 趙學義的運氣第408章 黑市(四)第922章 矚目的焦點第816章 巧合(續)第594章 救人(續)第350章 賭局(上)第1125章 居然是髒物!第281章 劉志清的消息第765章 頭盔第392章 揭標(中)第288章 出名(續)第808章 會變色的盤子第693章 樂極生悲第72章 鬼市(中)第380章 怎麼又輸了第1080章 奇怪的行爲第58章 玉蟬第589章 緙絲掛屏第643章 古玩界新人第613章 龍石種翡翠(上)第1082章 黃玉剛卯第522章 找到(續三)第1022章 奇怪的人第736章 三人比試(二)第1137章 並不完美的結局第507章 舍利第1018章 令人失望的寶藏第196章 消息第940章 見色起意第1018章 令人失望的寶藏第430章 集市(四)第579章 送仙橋第924章 疑心病太重第392章 揭標(中)第832章 小心翼翼第352章 賭局(下)第120章 接二連三(四)第256章 損失慘重第577章 有些不順第390章 大紅袍第468章 做客第1031章 真正的寶藏第465章 做客第1141章 拖延第920章 交流會進行時第687章 賭局(下)第938章 人販子第829章 馬小強的邀請第839章 小香爐第968章 去銅鏽第1010章 竹根雕作品第476章 玉琮(續)第159章 修路第42章 拜訪劉老第126章 新居第554章 找茬(續)第1040章 沉迷第1084章 驚訝的消息第185章 趙齊瑞的鬱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