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有爭議的青銅鼎(續)

先看型,就是先看器物的造型,因每個時代所造的器物都有它的時代特徵。後看花,即觀察花紋,每個時代都有它主要紋飾,和造型是相輔相成的。拿到手裡看底下,即細看底下所留範物線、鑄疣、墊片、鑄補和網紋等物。

這裡說的鑄疣,指的是澆注孔和通氣孔殘存的銅液,冷卻後就形成了鑄疣。緊睜眼,慢開口,即先看後說,經過分析後加以判斷。

楚琛憑着諺語仔細觀察下來,眼前這隻青銅鼎就像剛纔第一眼看到的一樣,渾身上下不管是器型,還是紋飾的畫法等方面,都是商代晚期青銅鼎的典型特徵,看上去跟真品一模一樣。

這讓楚琛心裡覺得有些奇怪,難道這上面的銘文真得偶然因素所導致的?

想到這裡,楚琛暗自搖了搖頭,覺得這種情況可能性真的不大。要知道一件青銅器物,它的紋飾、形制和銘文應該都是統一的,不會是矛盾的。既然紋飾和形制都是商代晚期的特徵,那銘文也應該一樣。

就如同着衣打扮一樣,一般情況下,除非是有特殊的需要,或者那人腦子有問題,不然也不可能有人會在大夏天穿着棉襖。

更何況,在商代那會兒,鼎是一種非常神聖的器物,不然也不可能說天子九鼎,在這種情況下,一隻鼎的製作,往往會耗費一個工匠很長的精力和時間,因此,銘文書寫有問題的可能性不太可能會存在。

正因爲如此,所以剛纔杜生清雖然那麼說,楚琛還是對這隻青銅鼎的真僞有着很大的問號。

但事情就是這麼奇怪,雖然他覺得這隻青銅鼎是仿品的可能性很高,但形制和紋飾看起來卻和真品一樣,他暫時還真看不出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如果最終這隻青銅鼎被證實確實是仿品的話,那作僞者的水平就實在太過高超了。

言歸正傳。既然暫時從形制和花紋看不出問題,楚琛就接着照諺語看下去。

銘文要細查,鏽斑、地子是關卡。這句話的意思是銘文一般有固定方位,有個別並非如此。且有鏽覆蓋銘文影響判斷。故觀察銘文款式時須細察。

另外,青銅器鏽斑、地子是年久物氧化而成,故鏽質堅硬,分層次和斷面,地子還晴亮。假鏽則相反,因此,鏽斑及地子是辨僞的關鍵博物。

還有,青銅器的鑄花上窄下寬,留有範瘤及碎裂紋者必真,同樣。鑄銘有範痕,而且原來的氧化層未動者必屬真銘文。相反,如上有假鏽假地,缺少氧化層或破壞者,不仿即假。

而接下來。楚琛越看心裡越是驚奇,雖然之前已經仔細觀察過銘文,不過他還是再認真的打量了一番,發現除了字的寫法之外,其它特徵和真品一模一樣。另外,這隻青銅器是件熟坑器物,一切熟坑的特徵也沒有看出什麼不同來。

這種情況。讓楚琛心裡不禁犯着嘀咕,心想,這是怎麼回事?難道是之前的前輩專家們總結的不對?在商代晚期,銘文確實還有另外一種寫法?只是因爲成品太少,所以才只有眼前這一隻青銅鼎留傳到了現在?

其實對於這個結果,楚琛心裡也早就想到了。要知道,杜生清得到這隻青銅鼎的時間都已經過了二十年了,就算它是仿品,要是不對的地方能夠這麼容易找到,也不會有今天的事情了。

不過嘛。別人不能確認青銅鼎的真僞,卻難不倒楚琛,畢竟他還有異能這個鑑定古玩的神器存在。於是他馬上就使用了異能,而給出的結果,同樣讓他覺得有些詫異,因爲這隻青銅鼎居然是清末民國時期的產物。

“那個時候,有誰的作僞水平能夠有這麼高?”

楚琛默默的回想了一下,再聯想到杜生清是在蘇市買到的這隻青銅鼎,他馬上就想起了一個人,周梅谷。

近代青銅器仿古作僞的地區最著名的有四個,其中蘇市正是其中之一,蘇市的僞器在銅料、皮色、鏽斑、銘文等方面都有獨到之處,特別是製作的熟坑青銅器最爲出名,而整器皆僞者,就以周梅谷作得最精。

關於周梅谷造假之事,馬國權的《近代印人傳》所述甚詳。梅谷以治印馳譽藝壇,造假印自是駕輕就熟。

說是:“擅仿古印,某歲在冷攤中得舊牙章,以宋人篆法,戲刻‘東坡居士’四字,會有島國之行,時島國人士適有紀念東坡誕辰之舉,梅谷以此印示之,主其事者如獲至寶,即以巨值購藏,並以影印於紀念集中雲”。

後其又轉而仿製青銅器,與黃桂倫、陶英甫、李漢亭、蔣寶善等通力合作,各獻所長,大量仿製鼎、甗、卣、觥、盌、盤、犧尊等各種古器,造型優美,古雅可愛。曾先後東遊七次售其所制。吳啓周、盧芹齋經營之‘吳盧公司’,爭相羅致所作,遠銷歐美。

這樣一位青銅器仿製水平高超的人,能夠仿製出眼前這隻以假亂真的作品,楚琛也不覺得奇怪。

不過假的就是假的,再怎麼也不可能真得了,用異能證實了自己的判斷之後,楚琛又把這隻青銅鼎仔仔細細,裡裡外外的觀察了一番,又在紋飾上找到了一處看上去並不起眼的破綻。

找到了那處地方後,楚琛站起身來,長舒了一口氣,就算以他的身體,長時間一直蹲着也覺得不太舒服。

關國康連忙問道:“小楚,東西怎麼樣?”

屋裡的其他人,也都關心的看着楚琛。

“東西是真是假,我也不敢妄下結論,我就說說剛纔我看到的一處地方吧!”

畢竟主人還在面前,楚琛可不願意把結果直截了當的說出來,再說,萬一自己把結果直說出來,對方卻並不同意自己的判斷,那也是件得罪人的事情。

“小楚,你直說好了!”杜生清神色有點忐忑的說道。

楚琛說道:“這隻青銅鼎的器身紋飾共分三個層次,上層爲突出的獸紋眼珠和扉棱,第二層爲主紋飾,最底層爲雲雷紋,三層紋飾安排有序,極富立體感。鼎足飾有勾連雷紋……”

雲雷紋出現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可能從漩渦紋發展而來。至商代晚期,雲雷紋已經比較少見。

鉤連雷紋是雷紋中的一種,作斜的山字形線條,用斜線相鉤連,一般山字形作粗線條,所填雷紋爲細線條,也有山字形作虛線、雷紋作陰紋的。

杜生清皺着眉頭說道:“這有什麼問題嗎?我覺得紋飾挺正常啊!”

楚琛指着鼎足說道:“問題就出現在鼎足處的勾連雷紋上。”

“啊!”關國康和杜生清聞言萬分的驚訝,紛紛低下頭又仔細觀察起來。

過了片刻,杜生清就說道:“這勾連雷紋沒問題啊,刻畫的非常流暢有力,應該是位技藝高超的工匠製作而成的。”

關國康也皺了皺眉頭,他的意見也和杜生清一樣,不過楚琛既然這麼說,肯定是有依據的,於是就擡起頭來,準備聽聽楚琛這麼說的依據。

楚琛解釋道:“您二位想必應該知道,勾連雷紋最早見於商代中期,盛行於商末周初。而且商代和周代的勾連雷紋有些還是有區別的,具體到這隻青銅鼎上,我從文獻上看到過,這種勾連雷紋應該是周初時期纔有的,商代還沒有發現過。”

聽楚琛這麼一說,關國康就皺着眉頭回想起自己看過的書籍之中,是不是確實有楚琛說的信息,而杜生清的臉色卻開始有些不好起來。

畢竟杜生清主要收藏的就是青銅器,幾十年的研究,讓他在這方面的造詣頗深,之前他因爲覺得鉤連雷紋商中期就有,因此自己對這隻商晚期的青銅鼎有鉤連雷紋也沒覺得奇怪。

再加上這些鉤連雷紋確實像是當時的工匠所作,而且和商代的鉤連雷紋基本沒什麼差別,因此這方面他還真沒太過注意。

但基本沒什麼差別,並不表示真的沒有差別,現在回想起之前看過的書籍,杜生清心痛的發現,他還真沒看到過哪本書籍之中,商代的鉤連雷紋會是眼前這種表現。

或許有人會說,也許是之前並沒有發現呢?

如果單單是它,或許像之前的銘文那樣還不能夠肯定下來,但再加上那不同於商晚期風格的銘文,那仿品的機率那就非常大了。

“不仔細啊!還是我不仔細啊!”杜生清非常沮喪的長長地嘆了一口氣。

看到父親的表情,杜荔玉滿臉愕然的問道:“爸,難道您收藏的這隻青銅鼎真的不對?”

杜生清點了點頭:“哎!以前銘文不對,還能苟延殘喘一下,現在紋飾不對,基本九成的可能性會是仿品了。老關,真是對不住你啊!”

關國康微微一笑,擺了擺手道:“這有什麼,咱們這行有哪個能一輩子都不打眼的?況且,咱們這行知道你這隻青銅鼎的人很多,好些人都到你這親眼見識過,不還是沒有發現這鉤連雷紋的問題嗎?要我說,還是作僞的人手藝太高超了。”

第997章 老胎新彩第963章 揭二層第1075章 撲空第556章 黑陶(續)第265章 最後一道障礙第188章 再現(續)第1073章 認識嗎?第200章 意外收穫(下)第459章 早市(下)第968章 去銅鏽第1080章 奇怪的行爲第226章 壓箱底的毛料(下)第154章 問題妹妹第849章 不見蹤影第77章 吳叔的不可思議第917章 鬥寶開始第584章 碧犀第185章 趙齊瑞的鬱悶事第66章 又見玻璃種(二)第373章 坑你沒商量(下)第651章 謀財(下)第972章 找他算賬去第591章 貪婪(下)第1094章 金星小葉紫檀第258章 好消息第434章 雅典學派第437章 九龍核桃第187章 再現第985章 卸磨殺驢第285章 開業第1028章 重頭戲開始第918章 真假第587章 搭橋第369章 分頭行動第311章 加入第658章 馬老財(續)第1020章 偶遇喬慶泰第5章 清仿三果紋碗第799章 完成交易第701章 九層博山爐(上)第989章 二蛋的疑惑第276章 懸坑第936章 驚訝第614章 龍石種翡翠(下)第661章 一真兩假(下)第116章 黑烏沙第816章 巧合(續)第909章 古玩店裡的毛料第630章 有爭議的青銅鼎(續)第949章 挖個坑第1152章 終於如願第628章 原來是黑定第783章 核雕羅漢手串第49章 敗家子(下)第128章 倒黴事第71章 鬼市(上)第777章 皆大歡喜第489章 接機第797章 繞樑?第959章 頑固不化要不得第905章 佔便宜吃了虧(續)第485章 魚腸劍(下)第479章 玉雕(續二)第525章 赤龍圖(下)第81章 古玩黑市(一)第280章 哥窯三足爐第925章 珍貴的梅瓶第59章 琺琅彩(上)第599章 香薰球第600章 天然金珍珠第801章 真?僞?第1147章 又見夏志成第819章 加入第1118章 搞不明白第756章 抵達第77章 吳叔的不可思議第716章 鑰匙(續)第627章 矅變的茶盞第814章 司馬院長的激動和疑惑(續)第493章 無巧不成書第392章 揭標(中)第5章 清仿三果紋碗第895章 袖珍簋式爐第630章 有爭議的青銅鼎(續)第453章 獻禮第106章 楚雨蘭的糾結第598章 猜測第701章 九層博山爐(上)第674章 聚源閣的交易會(中)第941章 到底誰倒黴?第602章 羅漢錢(續)第638章 感慨第674章 聚源閣的交易會(中)第335章 藏寶樓“鬼市”(五)第567章 鑑寶活動(四)第371章 坑你沒商量(上)第25章 寶覺第410章 黑市(六)第1140章 察覺(續)第775章 頂級料器(續)
第997章 老胎新彩第963章 揭二層第1075章 撲空第556章 黑陶(續)第265章 最後一道障礙第188章 再現(續)第1073章 認識嗎?第200章 意外收穫(下)第459章 早市(下)第968章 去銅鏽第1080章 奇怪的行爲第226章 壓箱底的毛料(下)第154章 問題妹妹第849章 不見蹤影第77章 吳叔的不可思議第917章 鬥寶開始第584章 碧犀第185章 趙齊瑞的鬱悶事第66章 又見玻璃種(二)第373章 坑你沒商量(下)第651章 謀財(下)第972章 找他算賬去第591章 貪婪(下)第1094章 金星小葉紫檀第258章 好消息第434章 雅典學派第437章 九龍核桃第187章 再現第985章 卸磨殺驢第285章 開業第1028章 重頭戲開始第918章 真假第587章 搭橋第369章 分頭行動第311章 加入第658章 馬老財(續)第1020章 偶遇喬慶泰第5章 清仿三果紋碗第799章 完成交易第701章 九層博山爐(上)第989章 二蛋的疑惑第276章 懸坑第936章 驚訝第614章 龍石種翡翠(下)第661章 一真兩假(下)第116章 黑烏沙第816章 巧合(續)第909章 古玩店裡的毛料第630章 有爭議的青銅鼎(續)第949章 挖個坑第1152章 終於如願第628章 原來是黑定第783章 核雕羅漢手串第49章 敗家子(下)第128章 倒黴事第71章 鬼市(上)第777章 皆大歡喜第489章 接機第797章 繞樑?第959章 頑固不化要不得第905章 佔便宜吃了虧(續)第485章 魚腸劍(下)第479章 玉雕(續二)第525章 赤龍圖(下)第81章 古玩黑市(一)第280章 哥窯三足爐第925章 珍貴的梅瓶第59章 琺琅彩(上)第599章 香薰球第600章 天然金珍珠第801章 真?僞?第1147章 又見夏志成第819章 加入第1118章 搞不明白第756章 抵達第77章 吳叔的不可思議第716章 鑰匙(續)第627章 矅變的茶盞第814章 司馬院長的激動和疑惑(續)第493章 無巧不成書第392章 揭標(中)第5章 清仿三果紋碗第895章 袖珍簋式爐第630章 有爭議的青銅鼎(續)第453章 獻禮第106章 楚雨蘭的糾結第598章 猜測第701章 九層博山爐(上)第674章 聚源閣的交易會(中)第941章 到底誰倒黴?第602章 羅漢錢(續)第638章 感慨第674章 聚源閣的交易會(中)第335章 藏寶樓“鬼市”(五)第567章 鑑寶活動(四)第371章 坑你沒商量(上)第25章 寶覺第410章 黑市(六)第1140章 察覺(續)第775章 頂級料器(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