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白鹿幣(續)

大軍聽到這裡,顯得有些疑惑,孟子濤笑着問道:“有什麼問題?”

大軍說:“就是感覺用鹿皮做錢幣,也沒什麼吧,畢竟鹿皮也是有價值的,而且還畫了彩繪。”

孟子濤笑道:“如果價格合理確實可能還不用那麼早就消失,但漢武帝時,雖然物價比‘文景之治’時漲了很多,但總的價格還是比較便宜的。據記載當時‘小奴二人’只值3萬文,‘牛車二輛’只值4000文,‘田五十畝’也不過值5000文,這還只是邊遠地區的物價。”

“換成是長安一帶的價格,一石糧食價格不過100文,《漢書》記載,名將李廣的哥哥、漢武帝時代曾當過丞相的李蔡,私下盜賣了京郊陽陵墓葬土地三頃,總地價也才40萬文,這可是一張白鹿幣的標價。”

“這是頂級墓地的價格,如果是上好的農地,一畝地不過3000文而已,一張白鹿幣,居然堪比100多畝最好的農田,你說誰會購買?可想而知,如此‘大面值鈔票’拿出來發行,而且又不是主流的真金白銀,又有多少人會買賬,又如何能在市面上流通?”

大軍點頭道:“這種錢幣,我看不單單是百姓,就是一些大人物也不會傻得去兌換。”

孟子濤笑道:“就是這個理,這白鹿幣自從發行之後,就沒人主動去兌換,漢武帝只得強買強賣,規定諸侯朝覲必須進貢白鹿幣,也就是說,他先把白鹿幣按40萬文一張的價格賣給諸侯,再讓這些諸侯把白鹿幣原物奉還,等於白訛人家一大筆錢。”

“諸侯們雖然沒辦法,只得購買,但他們的數量,估計還比不過上林苑中白鹿的數量。於是,這些白鹿幣不斷在皇帝和諸侯間循環打轉,最後,也就無疾而終了。”

“不過,皮革這東西,除非特殊的環境,一般也保存不到現在,我以前這也只是在古籍中看過相關的記載,也不知道,這張白鹿幣是怎麼留傳到現在,而且保存的也不錯,只是字跡和彩繪有些模糊,已經算是挺難得。”

大軍有些好奇地問:“那這東西能值多少錢?”

孟子濤說:“沒有參考標準,價值還真不太好說。不過,這東西我也沒打算出手。”

這張白鹿幣只能上拍才能保證它能拍出高價,但哪怕成交價再高,孟子濤估計也不可能超過五百萬,與其這樣,他還不如放着自己收藏。

處理好白鹿幣,孟子濤和大軍先去吃了午飯,下午又去附近的景點逛了逛,買了一些當地的特產,也省得最後一點緊趕慢趕。

第二天,孟子濤和大軍吃過早飯,在酒店的大門口坐着等了一會,就接到了追瓷打來的電話,說是已經到了酒店的門口了。

孟子濤站起身來朝酒店門口看去,只見一位穿着白色t恤的年輕人,手裡拿着一部手機向自己看了過來,頓時就愣了愣,因爲這人長得實在漂亮。

對,這裡說的是漂亮,因爲這人長得白淨秀氣,再加上又是略顯中性的服裝,遠遠看去,除了頭髮有些短之外,完全就是一位美女。

等那人走過來,孟子濤更是有些驚訝地發現,這傢伙的皮膚,居然比許多女人還要好,也不知道是怎麼長得,連女人都要妒忌。

不過,一瞬間,孟子濤又想起了武遠,心想,這傢伙不會也有斷袖之癖吧?

等那人靠近了,孟子濤先打了招呼:“你是追瓷?”

按照孟子濤網上給他的博學印象,“追瓷”原本還以爲是大軍,沒想到居然是年紀小很多的孟子濤,他心裡同樣也十分驚訝:問道:“你是濤子?”

孟子濤笑道:“不像嗎?”

“追瓷”笑着說道:“比我想象中的年輕多了。”

孟子濤笑道:“你和我想象中的差別也比較大。”

“追瓷”知道孟子濤的意思,一臉苦惱地說:“沒辦法,模樣是父母給的,我也沒選擇權,實話跟你說,我從小到大因爲我這相貌,鬧了不知多少笑話了。當初上初中的時候,上廁所,還被人叫‘女流氓’,爲此,學校還專門爲我正名。”

“那你在學校肯定是風雲人物……”

開了幾句玩笑,孟子濤說道:“介紹一下,我本名叫孟子濤。”

“追瓷”笑着向孟子濤伸出了手:“陳仲鋒,耳東陳,單人旁加中間的中,鋒是金字旁。”

孟子濤也笑着和對方握了握手。

陳仲鋒說道:“對了,你多大了?”

孟子濤笑道:“我估計你的年紀應該沒我大吧。”

“不會吧,我屬牛。”

“我屬鼠,比你大一歲。”孟子濤笑道。

陳仲鋒訝然道:“啊,我還以爲你才二十歲左右。”

孟子濤笑而不語。

聊了幾句,陳仲鋒說,他把網上說的那隻汝窯天青釉碗帶來了,想請孟子濤幫忙看看。

在酒店的大廳說話有些不便,三人就回到孟子濤的房間,才把東西拿出來。

陳仲鋒的這隻汝窯天青釉碗,要比孟子濤的那隻汝窯粉青釉羅漢碗小一些,撇口,深弧腹,圈足微外撇。胎體輕薄。通體滿釉,呈淡天青色,瑩潤純淨,支燒痕跡明顯,胎體結實,緻密。

不過,因爲孟子濤有一隻汝窯粉青釉羅漢碗,對汝窯的研究比較深,所以東西拿到手中的時候,就覺得有些不太對勁,再仔細一看,就發現了其中最關鍵的問題,釉色不對。

在孟子濤仔細觀察的時候,陳仲鋒也頗爲緊張,自從那天得了孟子濤的提醒後,他心裡一直惴惴不安,生怕有問題。

本來,陳仲鋒也想着,是不是請本地的瓷器鑑定專家幫忙看一看,不過,他卻猶豫不決,擔心東西真得有問題,那些錢可就泡湯了。

過了片刻,孟子濤把東西放回茶几上,陳仲鋒聲音微微有些顫抖地問道:“怎麼樣?”

孟子濤清了清嗓子,問道:“你知道汝窯爲什麼那麼難仿嗎?”

陳仲鋒心裡咯噔了一下,說話也有些口吃了:“爲……爲什麼?”

孟子濤解釋道:“宋代汝窯難仿之謎在於瑪瑙入釉。南宋人周煇在《清波雜誌》中這樣說:汝窯宮中禁燒,內有瑪瑙末爲油(釉)。唯供御揀退,方許出賣,近尤難得。這是很可靠的記載,所以現在高仿汝窯也都瑪瑙末入釉。但是,並沒有成功案例。你知道這又是爲什麼嗎?”

陳鍾鋒此時心亂如麻,哪有腦子想這個問題,直接搖了搖頭表示不知道。

孟子濤說:“其實原因也簡單,宋代杜綰《雲林石譜·汝州石》有云:‘汝州瑪瑙石出沙土或水中,色多青白粉紅瑩澈,少有紋理如刷絲’。看明白了嗎?光是瑪瑙入釉還不行,還必須是粉紅色的汝州瑪瑙。”

“瑪瑙的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硅,陶瓷釉的成分也主要是二氧化硅。汝窯是生燒,也就是燒成溫度略低於陶瓷釉的熔融溫度,這樣不僅陶瓷釉沒有熔融,而且瑪瑙末也沒有熔融,於是粉紅色的汝州瑪瑙以微融未融的狀態存在於汝窯陶瓷釉中,形成了獨特的紅暈現象。”

“所以,宋代汝窯的天青色釉色中有粉紅彩暈,看起來若隱若現,而仿品則無此紅暈。因爲它不是仿製工藝不行,而是仿製原料不行。”

“如果你對瑪瑙瞭解的話,應該知道在當今市場上所能接觸到的瑪瑙中,沒有這種天然的粉紅瑪瑙。市面上那些所謂的粉紅瑪瑙都是人工染色的,經不起陶瓷高溫燒,沒燒還變色或褪色呢。”

“天然粉紅瑪瑙存在過,但已經絕跡,之所以能肯定,是因爲在傳世的宋代或明代的瑪瑙雕刻作品中,偶爾能見到這種粉紅瑪瑙,但是誰捨得拿這種珍貴的文物去試燒汝窯仿製品呢?所以,在沒有找到天然粉紅瑪瑙之前,宋代汝窯是不可能仿製成功的。”

末了,孟子濤又回了一句:“至少我現在還沒看到,有哪個高仿汝窯,能夠仿出汝窯瓷器的這個特點來。”

聽了孟子濤的解釋,陳仲鋒算是明白過來,他連忙拿起碗看了起來,馬上,臉色就變得一片蒼白,嘴巴微微顫抖,半響說不出話來。

過了片刻,陳仲鋒苦笑着搖了搖頭:“我經常告誡自己不要貪圖便宜,在網上,我看到那些因爲佔小便宜最後吃大虧的事情,還覺得這些人實在太傻了,論到我自己,才明白,不是別人傻,是控制不了心中的貪念。”

孟子濤說道:“每個人心裡都有貪念,我也一樣,關鍵還是吃一塹漲一智,下次注意就行了。”

陳仲鋒一臉感慨地點了點頭:“是呀,下次如果我還上這種當,那隻能算我咎由自取了。只是,這事想想我就不甘心。”

孟子濤問道:“那噹噹時有沒有給你什麼保證。”

“那當然不可能有。”

陳仲鋒明白孟子濤是什麼意思,苦笑道:“我也知道肯定退不了貨,只不過這傢伙人前一套,背後一套,讓我想起就有些惱火。不行,我得想個辦法,不能這麼便宜他!”

陳仲鋒想了好一會,都沒想到什麼好辦法,最後都鬱悶的直抓頭髮.

“行了。”孟子濤拍了拍他的肩膀,說:“老話說的好,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不用急於一時。”

“有些魔障了。”陳仲鋒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問道:“孟哥,你忙不忙?”

“不忙,我本來打算去古玩市場逛逛。”孟子濤搖了搖頭:“你有事嗎?”

陳仲鋒笑道:“正好,我本來也想請你去幫忙掌眼。”

孟子濤問道:“怎麼,又看上什麼好東西了?”

陳仲鋒說道:“早就有了意向,是一件乾隆的釉裡紅福壽雙全葫蘆瓶,東西我也看過了,不過那時沒錢買,本來我覺得應該是真品,不過出了這事,我對自己沒什麼信心了,請你幫個忙。”

孟子濤答應道:“沒問題,咱們現在就走?”

“嗯……”

陳仲鋒是自己開車過來的,接着孟子濤和大軍一起坐上他的車,一行人還是來到昨天那個古玩市場。

郢都有好幾個古玩市場,孟子濤他們去的古玩市場最具人氣,每天都會吸引大量的藏友前去淘寶。

下了車,陳仲鋒就輕車熟路地帶着孟子濤他們,前往他說的地方。

走了差不多一半的路,陳仲鋒的腳步頓了頓,指着不遠處的一位三十左右的青年說:“那是我朋友,咱們過去看看吧?”

孟子濤是隨遇而安的性格,表示沒問題。

陳仲鋒的朋友此時正在一個攤位前,遠遠看去,攤位上有一些散錢,都用紙殼釘着,散着擺了一堆。

只見陳仲鋒的朋友上去扒拉出一枚銅錢,仔細看了看,就問攤主道:“這個什麼價格?”

攤主離的老遠,眯着眼睛朝陳仲鋒朋友拿的銅錢瞅了瞅,說:“我看不清楚?是什麼錢?……哦,是咸豐吧!”

於是又閉着眼睛搖頭晃腦的說:“你要的話120吧!”

陳仲鋒的朋友聽完,眼中閃過了一絲喜色,以爲賣主糊塗沒看那清楚什麼錢幣,於是他吧錢幣攥在手裡,生怕賣家發現不是“咸豐”。

這個時候,陳仲鋒帶着孟子濤走了過來,打了聲招呼:“錢哥。”

陳仲鋒的朋友回頭打了聲招呼,示意他等一會,接着就跟攤主討價還價,他很簡單的還了個價格,就以100元買下了。

接着,陳仲鋒的朋友麻利的把錢付給了攤主,接着連忙飛也似的帶着孟子濤他們走了。

陳仲鋒有些無語地說道:“我說,不就買了一枚銅錢嘛,至於這麼急啊?難道是撿漏了?”

陳仲鋒的朋友,拿着錢幣對着大家炫耀道:“那是當然了,那傢伙太糊塗,把鹹雍給看成了咸豐,你們看看,我是不是撿漏了。”

孟子濤他們一看,都有些無語,這根本就是一枚假鹹雍,鹹雍是遼道宗耶律洪基第二個年號,如果以這種版式的話,真品價格應該在兩千左右。

孟子濤有些無語地想:“這傢伙也夠糊塗的,幹這行的,哪有糊塗的老闆?更別論把鹹雍看成咸豐了。”

第一千三十章 古怪的筆筒第五百八十九章 陶俑(36/62)第四百八十一章 跳樓第七百一十三章 墨翠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面熟第五十五章 不伺候了第八百四十四章 嫉妒第五百一十一章 比賽的目的第三百三十章 幫忙解決(續)第七百三十八章 囂張第一千五十二章 不明的邀請第九百三十五章 來者不善第九百四十八章 地下巨城(五)第四百七十三章 又偶宋鵬第八百八十二章 接觸(下)第兩百八十六章 電梯故障第三百四十九章 細節要注意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兵器比試第八章 王之軒的往事第七百九十九章 老實一點第五百九十七章 仿瓷高手(1/62)第一百七十八章 騙局第三百二十章 極品金絲楠木第六百四十五章 隕石(二章合一)第六百一十八章 能說會道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自盡第四百二十五章 奇怪事第兩百三十二章 柳暗花明第四百零九章 問題屏風第四百一十九章 原來是這個第五百九十六章 解決詛咒(41/62)第九百零三章 誤診第六百六十五章 畫馬高手(兩章合一)第四百四十七章 有些磕碰第八十五章 開業第六十三章 金陵之行第一千六十七章 接底的瓶子第一千八十七章 決賽(上)第五百五十八章 交流會進行時(6/62)第六百五十一章 記錄第五百七十九章 坦白26/62)第一千五十一章 邀請第兩百一十九章 桃核舟第四百二十章 奇異的珠子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被騙的藏品第六百五十六章 假扮(二)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風馬不接第八百七十四章 公交車上的偶遇第九百五十三章 風水局(上)第九百三十一章 奸猾(下)第三百四十六章 秘聞第十五章 辭職第五百零五章 又一件雕像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懷好意第二十三章 巧遇第六百零七章 猜測和消息第六百一十章 螭吻像第四十四章 壓軸拍品第九百三十九章 渠道第一千五十章 石龜第六百五十一章 記錄第八百三十四章 龍石種第三百一十五章 牧越澤的意外第兩百五十四章 不起眼的玉佩第四百一十一章 湖底探寶第八百四十七章 坑與反坑第八百四十八章 坑的就是你們第九百三十四章 出色高仿第八百七十四章 公交車上的偶遇第九百二十四章 綁架第九百八十二章 玉佩的消息第一百五十章 賣櫝送珠第五十六章 天大的笑話第六百三十二章 北宋官窯第兩百一十三章 北魏觀音像第三百七十九章 李柱的報復第四百二十七章 沈秋城第八百二十八章 謝明旭的遭遇第三百三十七章 拿出了重器第一千兩百零一章 希望之鄉(四)第七百五十九章 難以置信的消息第六百一十三章 姑侄翻臉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鄉收貨 下第九百四十七章 地下巨城(四)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價值連城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大案子第三百三十二章 學習茶道第一百九十九章 “緣分”第六百七十六章 救援(五)第一千四十章 浮出水面第六百八十六章 鑑寶活動(四)第兩百三十七章 巧了第九百一十三章 跟蹤第七百一十六章 鬱悶的結果第三百八十七章 問題鑽戒(續)第三百七十二章 青囊書?第十五章 辭職第三百一十八章 賭木(上)第七百五十四章 瓷片的問題第兩百二十五章 楠木箱
第一千三十章 古怪的筆筒第五百八十九章 陶俑(36/62)第四百八十一章 跳樓第七百一十三章 墨翠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面熟第五十五章 不伺候了第八百四十四章 嫉妒第五百一十一章 比賽的目的第三百三十章 幫忙解決(續)第七百三十八章 囂張第一千五十二章 不明的邀請第九百三十五章 來者不善第九百四十八章 地下巨城(五)第四百七十三章 又偶宋鵬第八百八十二章 接觸(下)第兩百八十六章 電梯故障第三百四十九章 細節要注意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兵器比試第八章 王之軒的往事第七百九十九章 老實一點第五百九十七章 仿瓷高手(1/62)第一百七十八章 騙局第三百二十章 極品金絲楠木第六百四十五章 隕石(二章合一)第六百一十八章 能說會道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自盡第四百二十五章 奇怪事第兩百三十二章 柳暗花明第四百零九章 問題屏風第四百一十九章 原來是這個第五百九十六章 解決詛咒(41/62)第九百零三章 誤診第六百六十五章 畫馬高手(兩章合一)第四百四十七章 有些磕碰第八十五章 開業第六十三章 金陵之行第一千六十七章 接底的瓶子第一千八十七章 決賽(上)第五百五十八章 交流會進行時(6/62)第六百五十一章 記錄第五百七十九章 坦白26/62)第一千五十一章 邀請第兩百一十九章 桃核舟第四百二十章 奇異的珠子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被騙的藏品第六百五十六章 假扮(二)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風馬不接第八百七十四章 公交車上的偶遇第九百五十三章 風水局(上)第九百三十一章 奸猾(下)第三百四十六章 秘聞第十五章 辭職第五百零五章 又一件雕像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懷好意第二十三章 巧遇第六百零七章 猜測和消息第六百一十章 螭吻像第四十四章 壓軸拍品第九百三十九章 渠道第一千五十章 石龜第六百五十一章 記錄第八百三十四章 龍石種第三百一十五章 牧越澤的意外第兩百五十四章 不起眼的玉佩第四百一十一章 湖底探寶第八百四十七章 坑與反坑第八百四十八章 坑的就是你們第九百三十四章 出色高仿第八百七十四章 公交車上的偶遇第九百二十四章 綁架第九百八十二章 玉佩的消息第一百五十章 賣櫝送珠第五十六章 天大的笑話第六百三十二章 北宋官窯第兩百一十三章 北魏觀音像第三百七十九章 李柱的報復第四百二十七章 沈秋城第八百二十八章 謝明旭的遭遇第三百三十七章 拿出了重器第一千兩百零一章 希望之鄉(四)第七百五十九章 難以置信的消息第六百一十三章 姑侄翻臉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鄉收貨 下第九百四十七章 地下巨城(四)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價值連城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大案子第三百三十二章 學習茶道第一百九十九章 “緣分”第六百七十六章 救援(五)第一千四十章 浮出水面第六百八十六章 鑑寶活動(四)第兩百三十七章 巧了第九百一十三章 跟蹤第七百一十六章 鬱悶的結果第三百八十七章 問題鑽戒(續)第三百七十二章 青囊書?第十五章 辭職第三百一十八章 賭木(上)第七百五十四章 瓷片的問題第兩百二十五章 楠木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