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剔紅印盒

?在正一軒喝茶聊天一直到了天亮,大家就去找個地方吃了頓早飯。隨後,孟子濤就拿着東西跟着魯溫韋去了他家。

魯溫韋住的地方是陵市的一處高檔小區,名叫季景雅苑。

季景雅苑雖處鬧市,但鬧中取靜,周邊生活設施齊全,又離市中心很近,在陵市很有名,許多人都夢想在那裡擁有一套房子。房價當然不便宜,在陵市是最高的那一階梯,因此這裡也是陵市富人們的小區。

孟子濤跟着魯溫韋走向了別墅區,欣賞着小區裡優美的環境,心裡升起了也想在這裡擁有一處物業的想法。因爲除了環境好,這裡面住的人,不是有錢就是有勢,符合他結交人脈的想法。

馬上,孟子濤心裡就自嘲一笑:“我這樣是不是功利心太重了,怎麼什麼事情都會想到結交人脈上,不說這不符合我的本心,老是這樣也太累了一些。”

孟子濤也知道自己內心的這種偏執,和盧長代的威脅有關,擔心盧長代得知了實情後報復他。但再這樣下去,太累不說,自己的性格都有可能改變。因此,他覺得自己不能再這麼下去了。

“不就是盧長代嘛,如果真來報復我,大不了我搬到別的城市去臥薪嚐膽,早晚有一天,我會把他踩在腳底下。”孟子濤緊了緊拳頭,暗自發誓。

“小孟,想什麼呢?”

孟子濤聽到魯溫韋的話音馬上回過神來,發現不知不覺間,已經到了一座小型別墅前。

孟子濤左右打量了一番,讚道:“魯老師,您這裡還真不錯,綠樹成蔭、鳥語花香。”

魯溫韋有些得意地笑了笑:“不錯吧,說起來,我當初買下這裡的時候,手裡沒錢,還賣了幾件心愛之物,當初我家那位還埋怨我浪費錢,現在嘛……呵呵!”

季景雅苑建成於五年前,雖然當時的房價就不便宜,但誰也不會想到,短短五年時間,房價會漲成現在這個樣子,比當初高出了幾倍。對於這樣的高回報率,魯溫韋當然有理由得意。

孟子濤笑着恭維了幾句,讓魯溫韋心情大好,兩人邊說邊笑地走進了屋內。

進了屋,孟子濤也沒有客氣,就直奔主題,魯溫韋點頭表示同意,就讓孟子濤在客廳等一會,他則去拿幾件合適的東西過來。

孟子濤喝着茶,打量着屋內的環境,心想,就算不提人脈,住在這裡也不錯。可惜,這裡的房子都是有主的,就算有人要賣,沒什麼渠道也輪不到他。再說了,他手上一百多萬看着挺多,但別說別墅了,在這裡連三居室都買不起。

坐了一會,魯溫韋就拿着三隻錦盒走了回來,並放到孟子濤面前的茶几上。

魯溫韋把盒子一一打開,說道:“你孟,這幾件東西都是我挑選的,價值和你那隻筆筒相差不多,你看看喜不喜歡。”

孟子濤一一看去,發現盒子裡面分別放着一隻剔紅印盒,一隻五彩瓷筆以及一方雞血石印章。

三樣東西都是文玩之物,孟子濤也都非常喜歡,於是他連忙向魯溫韋請示過後,就拿出那方雞血石印章欣賞了起來。

雞血石,如雞血般的色彩和晶亮如美玉般的光澤,被譽爲“國寶”而馳名中外,作爲我國四大名石之一它,想必大家都不陌生。

孟子濤手中這方昌化雞血石章石材碩大,形制規整,頗爲難得,且血色鮮活,明豔動人,頗具流動之美感,十分悅目。可惜的是,這方雞血石印章,血量不多,當然,如果多的話,魯溫韋也就不會拿出來了。

看過雞血石,孟子濤就把剔紅印盒拿到了手中。

剔紅,又稱“雕紅漆”、“紅雕漆”,漆器品種之一,一般以錦紋爲地,花紋隱起,華美富麗。明代曹昭在《格古要論·古漆器論·剔紅》中說:“剔紅器皿,無新舊,但看似厚色鮮紅潤堅重者爲好,剔劍環香草者尤佳。”

剔紅漆色有多種多樣,但正如它的名字一樣,以顏色純正、光澤明亮者爲上品。

歷史上,明成祖朱棣和清朝的雍正、乾隆這三帝都酷愛剔紅,剔紅工藝在這三朝也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永樂帝更是在京城果園廠敕建漆器作坊,將剔紅工藝中心從南方移到北方,使剔紅藝術達到歷史巔峰。

而拍賣市場上的最高價格,也正是永樂時期製作的,在2001年的香江以1287萬元rmb成交,這也是目前爲止的最高紀錄。

當然,孟子濤手中的剔紅盒子,肯定不可能是永樂時期所作,但以工藝來看,應該是明代的作品。

印盒爲圓形,在盒蓋中心雕嬰戲圖,嬰戲圖是我國非常盛行的題材,有連生貴子、五子登科、百子千孫的吉祥寓意。

只見畫面之中,十數子在庭院間戲玩,各式各樣,整體組合成一幅帶有喜慶氣氛的嬰戲圖。圈足處,署有刀刻“大明嘉靖壬午年制”橫書楷書款。

整體而言,印盒紋飾繁複精細,刻劃精細流暢,造型優美大方,無論其漆色、刀法或紋飾均代表了當時制漆工藝的水平,且保存至今品相完好,實屬不易。

孟子濤有些愛不釋手的打量着手中的這隻剔紅印盒,他對剔紅作品是仰慕已久,但以前他也只能在心裡想想而已。

這是因爲,剔紅的工藝實在太過複雜了。想要製作一件剔紅作品,先要在胎骨上以硃砂漆髹刷多層,少則八九十層,多則達到一二百層,形成非常厚的漆膜。

等它風乾到一定程度,有些像是咱們現在的牛皮糖那種狀態時,工匠纔可以在漆層上畫出圖案紋飾,然後趁着不沾刀的時候用刻刀通過刺、鏟、鉤等手法刻成浮雕,徹底乾燥後再行打磨,最後成器。

製作剔紅的“火候”很難掌握,等它乾透了就剔不動了,就像我們在生活中,一旦傢俱上起漆皮以後,你拿指甲蓋一碰,漆就掉下來了,這種狀態下,當然不能製作剔紅。

但如果在過黏的狀態下剔,因爲漆是非常黏的物質又會沾刀。所以必須在既不沾刀又不脆的時候迅速製作而成,因此給工匠留出的時間並不充裕。

正因爲這樣,越精美、越複雜的剔紅作品,價格就越貴,而這對以前的孟子濤來說,肯定是消費不起的。

現在,孟子濤總算有一個獲得一件精美剔紅作品的機會,他甚至都不想再看剩下的那支五彩瓷筆,他就已經做了決定,筆筒他就換這隻印盒了,哪怕還要再加個三五萬(這隻印盒的市場價在二十五萬左右)也沒關係。

由於對這隻印盒的喜愛,孟子濤又仔細打量了一番,正當他看到落款的時候,腦中突然靈光一閃,整個人頓時就好像被澆了一盆冰水,顯得有些呆滯。

看到孟子濤眼中的喜愛之色,魯溫韋心中就閃過一絲喜色,看來那隻筆筒應該沒問題了。但馬上孟子濤又呆愣了起來,這讓他很奇怪,問道:“小孟,怎麼了?”

孟子濤回過神來,乾笑一聲:“沒什麼,剛纔想到一些問題。”

“哦。”魯溫韋點了點頭,但心裡總覺得有些不對勁,而且還有一股不詳的預感,這讓他心裡嘀咕道:“難道這隻印盒有問題?”

魯溫韋馬上就搖了搖頭,覺得這事肯定不可能,就憑自己的眼力怎麼可能出問題?這根本就是無稽之談嘛。

孟子濤不動聲色地把印盒又打量了片刻,就放了回去,又把剩下的那支五彩瓷筆拿到了手中,觀察了一番之後,又放了回去。

最後,他指着那方雞血石印胚,說道:“魯師傅,我就換這方印胚吧。”

魯溫韋對孟子濤的選擇很奇怪,他沒有開口答應,說道:“小孟,如果我剛纔沒看錯的話,你應該是很喜歡那隻剔紅印盒吧,爲什麼你最後反而選擇了這方印胚?”

“這……”孟子濤乾笑了一聲,顯得有些遲疑。

魯溫韋擺了擺手,正色道:“小孟,你放心大膽的說,就算說錯了,我也不會怪你的。”

孟子濤開口道:“魯老師,那我直說啦,這隻印盒我有些看不準。”

“果然!”魯溫韋心裡暗道一聲,不過他並沒有動怒,平靜地問道:“那你能不能說一說原因呢?”

孟子濤說道:“魯老師,您先看一看這隻印盒的落款。”

“落款?”魯溫韋拿起印盒看了起來,結果字跡一入眼,他也和剛纔的孟子濤一樣,表情呆滯了起來。

孟子濤心裡嘆了口氣,看來魯溫韋應該是大意了。

事實上,絕大部分剔紅都無款,包括清宮造辦處“油漆作”的真品。有款識的分爲兩類,明代宣德年以前是在剔紅器底部用針劃出款識,這叫“針劃款”;宣德之後採用刀刻楷書年號,然後填金,叫“填金款”。

這隻印盒其他看起來一點問題都沒有,問題就出現在這款識上。如果是真品,肯定是填金款,但這隻印盒,卻根本沒有填金,不用說,肯定是有問題了。;

第一千七十五章 兩面鏡子第七百五十七章 線索又斷第兩百二十三章 茶盤第九百五十四章 風水局(下)第兩百二十八章 幫個忙第四百六十三章 正氣硯第四百七十六章 調查結果第八百五十五章 鐵皮的消息第兩百九十五章 香筒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無名地圖第一百五十三章 異能變化第兩百二十七章 線索又中斷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關鍵玉石第四十九章 有人送錢第三百五十章 龍魚第七百四十九章 認親第九百零四章 民國高仿第一百七十七章 玻璃種?第六百二十五章 開懷第八百四十章 一件瓷器引出的發現第七十一章 一眼假第一千七十一章 四面鏡子第五百八十二章 到達(29/62)第一千零五章 五色花戧金五彩碗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鑑定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奇怪的交流會第四百七十四章 倒黴的杜同泉第五百五十四章 慈善拍賣交流會(中)(2/60)第一百二十六章 看戲第七百八十二章 陳仲鋒出事第一千三十五章 轉機第一千二十二章 司南玉佩第兩百二十一章 安心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仇舊恨第六十四章 《熹平石經》拓本第三百五十章 龍魚第一百六十一章 有意思第八百七十三章 治療的謝禮第二十七章 舅媽被騙第六百零七章 猜測和消息第五百一十三章 玉龍佩(求訂閱)第六百八十章 風水第六百一十六章 一模一樣第一百七十六章 幫到底第三百二十一章 木作大師第二十八章 貪心的後果第一千三十二章 真正的供春壺第九百七十七章 試探?第七百零八章 鈞窯花盆(上)第七百六十五章 開導第一百一十章 厚顏無恥第九百三十五章 來者不善第一千兩百零六章 希望之鄉(九)第九百一十七章 古國第八百四十六章 陰差陽錯的碰瓷第六百八十七章 鑑寶活動(五)第六百三十二章 北宋官窯第七百零八章 鈞窯花盆(上)第兩百零八章 商人的覺悟第七百三十五章 變種第兩百八十八章 景區第一千零九章 節目錄制中第八十四章 猜測真成第一千七十八章 十竹齋畫譜第九十六章 主意第九百三十六章 善者不來第七百八十章 暗地裡的勾當第兩百九十八章 陰沉木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懷好意第九百一十六章 歡爺第七百八十四章 錯綜複雜第三百二十一章 木作大師第五百三十七章 姜銘寶的救助(23/60)第三百七十章 搜尋第三百五十二章 李柱第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希望之鄉(十七)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終遇米安量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張景強打賭第一百六十三章 很輕鬆第一百零五章 左撇子?第九百二十四章 綁架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假亂真的青銅器(28/62)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終遇米安量第一千五十一章 邀請第一千章 蜀都之行第八百七十四章 公交車上的偶遇第六百七十三章 救援(二)第一千八十九章 鸞鳳影像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終遇米安量第四百零五章 見家長第五百三十九章 逼迫(25/60)第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希望之鄉(十七)第一百零四章 還有秘密第七百零二章 困難第一千兩百零四章 希望之鄉(七)第六百六十七章 奇異燭臺第七百一十六章 鬱悶的結果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任務目的第四百一十九章 原來是這個第四十二章 交手
第一千七十五章 兩面鏡子第七百五十七章 線索又斷第兩百二十三章 茶盤第九百五十四章 風水局(下)第兩百二十八章 幫個忙第四百六十三章 正氣硯第四百七十六章 調查結果第八百五十五章 鐵皮的消息第兩百九十五章 香筒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無名地圖第一百五十三章 異能變化第兩百二十七章 線索又中斷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關鍵玉石第四十九章 有人送錢第三百五十章 龍魚第七百四十九章 認親第九百零四章 民國高仿第一百七十七章 玻璃種?第六百二十五章 開懷第八百四十章 一件瓷器引出的發現第七十一章 一眼假第一千七十一章 四面鏡子第五百八十二章 到達(29/62)第一千零五章 五色花戧金五彩碗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鑑定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奇怪的交流會第四百七十四章 倒黴的杜同泉第五百五十四章 慈善拍賣交流會(中)(2/60)第一百二十六章 看戲第七百八十二章 陳仲鋒出事第一千三十五章 轉機第一千二十二章 司南玉佩第兩百二十一章 安心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仇舊恨第六十四章 《熹平石經》拓本第三百五十章 龍魚第一百六十一章 有意思第八百七十三章 治療的謝禮第二十七章 舅媽被騙第六百零七章 猜測和消息第五百一十三章 玉龍佩(求訂閱)第六百八十章 風水第六百一十六章 一模一樣第一百七十六章 幫到底第三百二十一章 木作大師第二十八章 貪心的後果第一千三十二章 真正的供春壺第九百七十七章 試探?第七百零八章 鈞窯花盆(上)第七百六十五章 開導第一百一十章 厚顏無恥第九百三十五章 來者不善第一千兩百零六章 希望之鄉(九)第九百一十七章 古國第八百四十六章 陰差陽錯的碰瓷第六百八十七章 鑑寶活動(五)第六百三十二章 北宋官窯第七百零八章 鈞窯花盆(上)第兩百零八章 商人的覺悟第七百三十五章 變種第兩百八十八章 景區第一千零九章 節目錄制中第八十四章 猜測真成第一千七十八章 十竹齋畫譜第九十六章 主意第九百三十六章 善者不來第七百八十章 暗地裡的勾當第兩百九十八章 陰沉木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懷好意第九百一十六章 歡爺第七百八十四章 錯綜複雜第三百二十一章 木作大師第五百三十七章 姜銘寶的救助(23/60)第三百七十章 搜尋第三百五十二章 李柱第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希望之鄉(十七)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終遇米安量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張景強打賭第一百六十三章 很輕鬆第一百零五章 左撇子?第九百二十四章 綁架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假亂真的青銅器(28/62)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終遇米安量第一千五十一章 邀請第一千章 蜀都之行第八百七十四章 公交車上的偶遇第六百七十三章 救援(二)第一千八十九章 鸞鳳影像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終遇米安量第四百零五章 見家長第五百三十九章 逼迫(25/60)第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希望之鄉(十七)第一百零四章 還有秘密第七百零二章 困難第一千兩百零四章 希望之鄉(七)第六百六十七章 奇異燭臺第七百一十六章 鬱悶的結果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任務目的第四百一十九章 原來是這個第四十二章 交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