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六章 謝氏家族

這麼一來,凝聚在顧老家的人就多了,粗略一算,也有四五十號人,而且會越來越多。雖然屋子不小,但也顯得擁擠起來。

既然最專業的鑑定專家已經過來,那些打醬油的紛紛讓開。

現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做鑑定,看這是不是王羲之的真跡。有必要的話,甚至用科學的手段做鑑定,像什麼碳14檢測法之類的。

當然,在場的有高手,也並非一定要用那些方法。

比如顧老本身就是很厲害的鑑定家,遠近出名的。

不過,涉及到這種級別的寶物,就得多方求證,而不是幾個人說了算。需要得到大家的共識,才能斷定真僞。

有疑問的,把疑問提出來,大家一起驗證,這纔是最嚴謹的鑑定。

衆多專家齊聚一堂,展開最爲激烈的鑑定和討論,就字的行風,落款、印、紙質等多方面辨別。

直播間的觀衆這纔算是見識,什麼纔是鑑定的大場面。

要知道,這些專家,可不是上電視節目的那些所謂專家,基本上都是真才實學的,每一個疑點的提出和爭議,都讓他們大開眼界。

“厲害!這纔是王羲之作品應該有的逼格。”

“廢話!對待這種文物,再多專家討論都不爲過。就說《清明上河圖》當年收入博物館,也是全國書畫界的名人、專家等進行一一鑑別的。”

“現在還是小意思,等首都的鑑定專家組下來,那纔是熱鬧。”

……

《平安帖》的字體從一開始的行書,到最後的草書,直播間可能有人有疑問。胡楊給大家解釋,古代的貼,其實很現在的書信差不多。

朋友之間、親屬之間的書信,一般都比較隨意。字體寫着寫着,越寫越快,可能就開始潦草了。

後面的一些字體,不少人都認不出來,也就更不知道這裡面寫得是什麼內容。

胡楊只好跟大家解讀:“其實,裡面的內容很簡單,甚至說是一堆家常話,沒什麼實質性的信息。大概就是說:我這會消停下來了,這纔給你回信,之前我堂哥來玩,玩了十多天,大家聚在一起。我尋思着,以後很難有機會這麼多人聚在一起,愁呀!”

大家一聽,果然沒什麼值得回味的內容,就是很普通的嘮叨話。

另外,胡楊告訴大家,王羲之的行書尺牘《平安帖》、《何如帖》、《奉橘貼》,統稱《平安帖》,三帖連在一起,用瘦金書標明“晉王羲之奉橘帖”。

此三帖字數不多,但字字筆態各不相同,用筆有中鋒、側鋒並用,點畫有輕盈和厚實變化,章法有寬鬆和緊密相處穿插。

看着大家爭論了一個多小時,大部分專家已經認爲,這就是王羲之的真跡。但也還有人覺得現在斷定,還爲時尚早。

這幅作品,最早的收藏印,可以追溯到唐朝,大家甚至看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印,然後宋朝有著名書法家米芾的印,後面就是明朝的兩個印,包括張宏的。

作品上的收藏印,大家對照過,確實沒有假。

不過,也有一個印,有點模糊,大家暫時沒有定論,還沒有確定那是誰的印。

見大家爭論不休,顧老反而問胡楊:“小胡,你說兩句。”

他還是很看重胡楊,這畢竟也是胡楊最先發現的。另外,年輕人嘛!說不定思路會不一樣。

胡楊愣了一下,這種熱鬧,他本來不想參與。一堆的前輩,自己一個年輕人,在很多人看來,沒什麼資歷呀!

不過,既然顧老讓他說,那就說兩句吧!

“剛纔,有人質疑這紙是隋朝,或者唐初的。這個推斷不準確,老實說,這紙的品質不算很好。隋朝和唐朝,造紙的技術有了很大的改進,它如果放在唐朝,甚至說不太合格,至少對名人來說,它檔次不夠。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是隋朝,或者唐朝書法家臨摹的,他們不應該用最好的紙嗎?這明顯說不過去。

其二,就是大家剛纔議論到的,那枚印,到底是誰的。

正好,我似乎知道,雖然有點模糊,但能隱約看出‘安石’兩個字。所以,我猜測應該是謝安留下的。

謝安這個人,大家肯定不陌生,東晉時期的名人多才多藝,善行書,通音樂。

大家不妨重點放在這裡,只要確定,這個印是謝安留下的。那麼,基本上可以確認,這就是王羲之的真跡。

至於剛纔第一個問題,也能不攻自破,一個東晉的人,總不能隋朝和唐初的紙上留下自己的印吧?”

聽到胡楊的話,大家再次集中起來,努力辨認那個印。

同時,大家發動自己的能力,尋找一下,看能不能找到謝安遺留下來的其他印,對照一下,就很容易一目瞭然。

謝安本身就是一名書法大家,在座的各位都是行家,自然知道,謝安曾從王羲之學行書,他的書法非常出色,尤以行書爲妙品。後世米芾曾稱讚他的書法“山林妙寄,巖廊英舉,不繇不羲,自發淡古。“

因此,謝安也有自己的作品存世下來,《近問帖》、《善護帖》、《中郎帖》等。曾經,還有人表示,謝安纔是中國歷史上最完美的書法家。

找到這些作品,把它們的印拿過來對照,應該不難得出結果。

接下來,胡楊再次避開那堆專家,沒有繼續參與討論。跟那些人說話,還不如和直播間的觀衆們嘮叨嘮叨,自在一點。

胡楊跟直播間的大家說點別的,談到謝安,就不由自主說了一下東晉的謝氏家族。

東晉時期,謝姓的名人有很多,比如謝安、謝玄、謝靈運、謝眺、謝道韞等等。

有句話叫: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說的,就是當時謝氏家族的繁榮。事實上,“謝”指的便是東晉時期著名的四大家族之一——陳郡謝氏家族。

“這個家族,哪怕是到了隋朝、唐朝,依舊有不小的影響力。尤其是文學成就、文學素養等,幾乎冠絕整個時代,極少人不服的。王家即便有王羲之、王獻之這兩位大小王鎮場子,也比不上謝家。”

……

沒多久,大家對照之後,發現果然是謝安的印。於是,結果呼之欲出,現場的人無不欣喜萬分,激動連連。

第三百四十三章 快要倒閉的養老院第二百七十六章 宣傳第九十九章 建議第二百四十二章 蹲守的畢修善第三百八十四章 剔紅寶盒第三百五十五章 靜遠堂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箱子文房寶物第八十五章 費用增加第三百七十一章 打聽第三百七十三章 五千萬第三百零三章 倒黴的傢伙第一百二十八章 心情酸爽的大爺(求訂閱、月票)第三百九十四章 明吹?第四百三十九章 科瑟的羨慕第三百六十六章 錯版第三百四十六章 印度金器第二百六十五章 兔毫建窯第五百六十四章 印規第五百六十五章 虛擬主播第一百八十六章 兩老相爭第三百九十三章 鎏金器第一百零一章 光頭上的灰太狼第三百零五章 蒙卡奇第三百五十二章 牆內開花牆外香第一百零四章 江老闆的煩惱第四百三十章 洋垃圾第二百二十五章 驚喜禮物第五百三十八章 科學家莫逞強第三百六十九章 世紀遊輪第二百二十五章 驚喜禮物第一百零九章 彩泥堆繪(求收藏)第二百七十章 是一把好刀第四章 支線任務(新書求收藏)第五百七十五章 竹簡第二十四章 十二生肖杯第四十七章 建議第三百五十八章 翠榴石第一百五十章 贈玉(第四更,求月票)第二百零七章 你和宋氏珠寶有仇?第一百零五章 藏新不藏舊第五百四十一章 無事牌第二百八十二章 貝雕第四百一十六章 貝光第一百三十五章 瓷器也不可貌相!第六十五章 被修復過的瓷器(補)第一百七十章 路邊的茶農第五百七十九章 交通意外第五百二十六章 反被坑第四百六十五章 清朝頂級鑑定家第七十七章 榜首第十一章 刺激(求收藏推薦)第五百九十章 潘家園第二百四十九章 莫名其妙做了漁翁第二十八章 聚餐第二百一十六章 一級宣傳計劃第九十六章 失傳國寶第一百六十六章 哥,別開玩笑第三百五十九章 胡哥不香嗎?第二百三十四章 80版猴票第一百三十九章 年羹堯作品第四百八十八章 葉梅的疑惑第一百零一章 光頭上的灰太狼第四百二十一章 中外名刃比拼第三百零二章 河坊街第五百九十七章 沒聽過,不認識,很出名嗎?第四百二十八章 賭木第一百二十章 女人的話不能信第三百四十二章 讓胡哥都緊張的寶物第三百零九章 還有更值錢的?第五十四章 幸運的唐妹子第九十四章 林建國第三百七十二章 獸首忽現第二百四十七章 世家的影子第四百二十五章 祖傳戰甲第一百四十七章 冤家發小第二百零八章 就差十萬元呀!第二百七十五章 這是要幫我清理庫存?第一百七十三章 軍嫂(加更)第三百四十九章 你看走眼了第五百二十四章 僞娘第六十九章 平臺活動第二百一十八章 鎮館之寶第四百零九章 古怪的木魚第一百七十八章 保姆陳姨第二百零五章 標王轉讓第四章 支線任務(新書求收藏)第五十五章 張奕華的猶豫第四百二十四章 支教老師第四百六十三章 真假畫作第一百五十七章 雞油黃第五百八十七章 古董二胡第三百八十二章 又被耍了第三百六十六章 錯版第三十三章 帶新人第二百六十一章 清朝的奴役政策第二十七章 小丑第三百九十六章 賭徒的心態第四百五十九章 桂花杯第二百三十四章 80版猴票
第三百四十三章 快要倒閉的養老院第二百七十六章 宣傳第九十九章 建議第二百四十二章 蹲守的畢修善第三百八十四章 剔紅寶盒第三百五十五章 靜遠堂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箱子文房寶物第八十五章 費用增加第三百七十一章 打聽第三百七十三章 五千萬第三百零三章 倒黴的傢伙第一百二十八章 心情酸爽的大爺(求訂閱、月票)第三百九十四章 明吹?第四百三十九章 科瑟的羨慕第三百六十六章 錯版第三百四十六章 印度金器第二百六十五章 兔毫建窯第五百六十四章 印規第五百六十五章 虛擬主播第一百八十六章 兩老相爭第三百九十三章 鎏金器第一百零一章 光頭上的灰太狼第三百零五章 蒙卡奇第三百五十二章 牆內開花牆外香第一百零四章 江老闆的煩惱第四百三十章 洋垃圾第二百二十五章 驚喜禮物第五百三十八章 科學家莫逞強第三百六十九章 世紀遊輪第二百二十五章 驚喜禮物第一百零九章 彩泥堆繪(求收藏)第二百七十章 是一把好刀第四章 支線任務(新書求收藏)第五百七十五章 竹簡第二十四章 十二生肖杯第四十七章 建議第三百五十八章 翠榴石第一百五十章 贈玉(第四更,求月票)第二百零七章 你和宋氏珠寶有仇?第一百零五章 藏新不藏舊第五百四十一章 無事牌第二百八十二章 貝雕第四百一十六章 貝光第一百三十五章 瓷器也不可貌相!第六十五章 被修復過的瓷器(補)第一百七十章 路邊的茶農第五百七十九章 交通意外第五百二十六章 反被坑第四百六十五章 清朝頂級鑑定家第七十七章 榜首第十一章 刺激(求收藏推薦)第五百九十章 潘家園第二百四十九章 莫名其妙做了漁翁第二十八章 聚餐第二百一十六章 一級宣傳計劃第九十六章 失傳國寶第一百六十六章 哥,別開玩笑第三百五十九章 胡哥不香嗎?第二百三十四章 80版猴票第一百三十九章 年羹堯作品第四百八十八章 葉梅的疑惑第一百零一章 光頭上的灰太狼第四百二十一章 中外名刃比拼第三百零二章 河坊街第五百九十七章 沒聽過,不認識,很出名嗎?第四百二十八章 賭木第一百二十章 女人的話不能信第三百四十二章 讓胡哥都緊張的寶物第三百零九章 還有更值錢的?第五十四章 幸運的唐妹子第九十四章 林建國第三百七十二章 獸首忽現第二百四十七章 世家的影子第四百二十五章 祖傳戰甲第一百四十七章 冤家發小第二百零八章 就差十萬元呀!第二百七十五章 這是要幫我清理庫存?第一百七十三章 軍嫂(加更)第三百四十九章 你看走眼了第五百二十四章 僞娘第六十九章 平臺活動第二百一十八章 鎮館之寶第四百零九章 古怪的木魚第一百七十八章 保姆陳姨第二百零五章 標王轉讓第四章 支線任務(新書求收藏)第五十五章 張奕華的猶豫第四百二十四章 支教老師第四百六十三章 真假畫作第一百五十七章 雞油黃第五百八十七章 古董二胡第三百八十二章 又被耍了第三百六十六章 錯版第三十三章 帶新人第二百六十一章 清朝的奴役政策第二十七章 小丑第三百九十六章 賭徒的心態第四百五十九章 桂花杯第二百三十四章 80版猴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