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蕭敬說太后,張彩上密揭

乾清宮中,張太后一想到剛剛錢寧捎帶來的訊息,她的面色就變得一片蒼白。這幾個月的日子她過得着實不容易,倘若不是徐勳的密摺奏報上一直都會附上朱厚照的親筆信,她那唯一的兒子在上頭絮絮叨叨說着外頭的見聞,臨到末了總會對她噓寒問暖,她在覺得兒子越來越懂事的時候,也總算是堅定了心志,她只怕就要撐不住了。

此時此刻,看着長跪於地的皇后,她只覺得氣不打一處來,當即一拍扶手沉聲說道:“你還阻止我給錢寧手詔調兵,就是因爲聽了你的,現如今竟然出了這樣的事!朝堂中已經因爲皇上這一病而人心惶惶,倘若再讓那消息傳開,萬一有事你承擔得起那後果?”

周七娘嘴脣緊抿。可想着早一步到了自己手中的徐勳密信,她又不能說出朱厚照和徐勳那一行人現如今都安然無恙,否則張太后心中芥蒂必然更深。而且,不是皇帝的親筆信,張太后也未必相信。於是,她只能低頭一聲不吭,默默承受着這些責難,心裡卻飛速思量錢寧去調兵背後的隱情。終於,就在張太后又發了一番脾氣之後,外頭傳來了容尚儀的聲音。

“太后娘娘,皇后娘娘,蕭公公求見,說是有要緊大事。”

“宣。”

張太后開口喚了一聲,示意周七娘站起身來,她方纔整理了一下表情。等到蕭敬進來,她已經是面色如常。可蕭敬纔開口說出了第一句話,她那好容易才維持住的從容就消失殆盡。

“平北侯有八百里加急密信送到,西廠遞到了奴婢手上,奴婢不敢遲疑,立時送來了。”

“拿來我看!”

張太后幾乎是一把搶過了那封信,本待撕開封口,未料那油紙封口異常結實,她使勁撕了兩下卻紋絲不動。還是周七娘見機得快。立時去一邊取了裁紙刀來,又上前幫忙裁開了封口。等到張太后一把撈出那厚厚一沓紙,她立時顫抖着一張張翻了過去,須臾便找到了朱厚照那熟悉的字跡。

“母后萬安。兒臣一切都好。江西寧藩之亂已經平定。兒臣不日將回京,詳情後報。”在這數行簡簡單單卻讓她大驚失色的字跡之後,卻是幾行更加潦草的字跡。

“劉瑾捨身行刺寧王,兒臣只覺心亂。此次出京讓母后和皇后擔驚受怕,兒臣之過,但若非此次出京,兒臣不會知道。人人道是太平盛世,身爲天子卻只見粉飾太平。”

寧王真的造反了?劉瑾捨身行刺寧王?

張太后幾乎是呆呆地將朱厚照的信箋遞了給周七娘,隨即方纔醒悟過來,忙又翻出徐勳那幾張信箋從頭到尾仔仔細細地看。虧得徐勳這番記述猶如在寫小說,跌宕起伏驚心動魄,看到最緊張的時候她竟忍不住站起了身,待到最後塵埃落定之際還長長舒了一口氣。等看到徐勳所言寧王府中人道是錢寧當初至南昌府和寧王連番飲宴,相交深厚。想到錢寧纔剛來過調兵,她立時驚呼了一聲。

“錢寧呢?快把人追回來!”

此前徐勳離京之際就已經見過蕭敬,因而這位年過七旬的老太監即便不曾看過這封口嚴實的急報。卻也約摸能猜到幾分事情。見張太后連聲呼喚,他見容尚儀急匆匆要走,立時對周七娘使了個眼色,見這位年輕的皇后立時站起身來帶着容尚儀出去,他便上前恭恭敬敬地說道:“太后可能讓奴婢瞧一瞧平北侯的奏報?”

見張太后木然遞過了東西來,蕭敬卻只挑要緊的匆匆掃了一會兒,大略掌握了事情始末之後,他便輕聲說道:“太后要把錢寧追回來,可是交待了他什麼要緊事?”

張太后只知道錢寧也是深得朱厚照信賴的臣子,這纔會在人三兩下挑唆之後給了手詔。還狠狠訓斥了一番皇后。可此時此刻知道了事情始末,她不禁異常後悔。蕭敬回宮之後,她召見過幾次,再加上需要這位如今宮中資歷最老的太監彈壓內官,她在斟酌再三之後就對蕭敬吐露過朱厚照不在宮裡的事。此時,她掙扎了片刻。便把這事兒說了,還道是自己令劉宇曹元張彩隨錢寧一起去。本以爲蕭敬必然也會大驚失色,卻不料對方卻軟言安慰起了她。

“太后不用擔心,奴婢聽說左右官廳早有制度,調兵非得經過文淵閣誥敕房發下的旨意,加蓋皇上隨身小璽,亦或是皇上親筆,否則絕不許調動。涇陽伯神英經過去年那一回的險境,絕對不會被錢寧給糊弄過去的!”

“可劉宇曹元張彩這兩個閣老一個尚書過去,還帶着我的手詔……”

“太后娘娘儘管寬心。他們是閣老尚書不假,但那也是因爲皇上信賴方纔有這地位權力。但在軍中,他們三個文官怎麼都算不上!既然江西的寧藩之亂已經平定,如今太后娘娘代皇上坐鎮京城,這幾個月朝中內外雖有議論,但大體卻是太平的。如今皇上既然已經傳來了江西已經平定的消息,正適宜在京城把那些居心叵測之徒揪出來。”

說到這裡,蕭敬又趁熱打鐵地說道,“恕奴婢說一句斗膽的話,雖說壽寧侯世子如今頗受皇上信賴,但壽寧侯和建昌侯身上卻不曾有什麼職司。身爲勳戚,本也不在乎這些,可若是能讓他們更受皇上信賴,豈非更好?至於太后手詔,大可讓人再立時帶一份給涇陽伯。”

此話一出,張太后頓時眼睛大亮,面上的不安變成了掩不住的喜色。她父親只是個監生,孃家兩個弟弟並不是什麼出色的人物,只是因爲佔了外戚的光,再加上弘治皇帝只有她這一個皇后,因而愛屋及烏連張昌齡都封了侯爵。朱厚照對這兩個舅舅一貫平平,要不是因爲徐勳提攜了張宗說一把,此前憑壽寧侯張鶴齡闖的禍,朱厚照還不知道會怎麼處置!

於是,她立刻重重點頭道:“你這還真是提醒了我,厚照一貫對他兩個舅舅都是不冷不熱的,倘若他們能夠建下大功,厚照回來一定會另眼看待。”

說話間,周七娘已經重新進了屋子,行過禮後便在張太后身側躬下身道:“母后,容尚儀正在外頭等候您示下。”

張太后此時已經改了主意,自然不會責怪周七娘攔下了容尚儀,甚至又和顏悅色地說道:“很好。這樣,你讓丁半山去西廠那兒捎個話,讓西廠那個掌刑千戶……”她一時半會沒記起人的名字,便索性含糊了過去,“讓人死死盯着錢寧那些人,有什麼消息即刻來報。”

見周七娘答應一聲就要走,她又突然出聲將其叫住,又看着蕭敬說道:“你剛剛的主意雖好,但壽寧侯和建昌侯就算有心,這臨機應變上頭未免還有些欠缺。況且他們兩個都是武官,在軍中聲望也不夠,你可有什麼好人選薦來?”

蕭敬看了一眼周七娘,見皇后眼瞼低垂無話,他便恭恭敬敬地說道:“回稟太后娘娘,此次平贛大獲全勝,平北侯徐勳有功,而司禮監掌印劉公公捨身行刺,亦是功勞不小,既如此,不妨請平北侯的父親,興安侯徐良出面則最好。至於文官麼……”

當初徐勳是自己從金陵弄上來的人,原就是爲了想和朱厚照打好關係,現如今這目的不但達到,反而比他預想的好了十倍百倍,因而蕭敬得了徐勳臨走時的請託,此時少不得盡力想着面面俱到。此時此刻他不得不猶豫了起來,須知京城文官之中,最擅長機變的除了首輔李東陽,就是如今的吏部尚書張彩,至於林俊張敷華這些人雖和徐勳關係密切,可爲人太過剛正。可偏偏李東陽如今是居中派,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身後還有一批門生故舊在;而張彩則是改投了劉瑾門下,用了他則難免劉黨得利,更何況,錢寧此前特意在劉宇曹元之外還添了個張彩,說不定另有玄機。

就在這時候,外間又傳來了一個聲音:“太后娘娘,皇后娘娘,司禮監寫字孫彬求見。”

蕭敬既然回來,也沒有玩什麼清高的把戲。他畢竟離開中樞已經兩三年了,少不得把自己當初那些徒子徒孫提拔上來做事,孫彬這個幹孫子便又再次得到了任用。此刻,他立時對張太后解釋了人的身份,待到孫彬進了屋子,他還不及詢問,孫彬便開了口。

“太后娘娘,皇后娘娘,錢大人帶着劉閣老曹閣老出了京城。而吏部張尚書據傳突然在堂上突發暈倒,所以他們三個就先走了。”說到這裡,他微微一頓,打量了一眼張太后和皇后以及蕭敬的面色,這才輕聲說道,“只不知道是有人故意散佈消息,還是此前曹閣老在乾清宮前嚷嚷的那一嗓子,五府六部都察院等等都在傳平北侯和劉公公出事的消息!”

砰——

到這種時候,張太后哪裡還不知道是錢寧耍花招,她咬牙切齒地狠狠拍了一記扶手,繼而就聲色俱厲地說道:“傳令下去,令壽寧侯建昌侯和興安侯一塊領皇城紅鋪禁軍!”

幾乎是在她話音剛落之際,外頭便又傳來了一個聲音。

“太后娘娘,皇后娘娘,吏部尚書張大人呈上密揭。”

第220章 又一位一代宗師!第443章 大勢已去第252章 召見閣臣,天子苦心第141章 天子召見第167章 護犢愛妻,天子之怒(中)第190章 彼之奸佞,我之忠臣第186章 舌戰文華殿(下)第173章 殺雞儆猴,君臣異曲同工(中)第63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210章 兩不相欠,有子再還第306章 臨機處斷第198章 請將不如激將,帝后憐子心腸第143章 帝王心術,父子情深(中)第456章 聖意何在第18章 好風頻借力(中)第100章 北鎮撫司之主(下)第248章 五雷轟頂!第534章 天子之怒第510章 刀鋒所指第648章 取士之典,天子之心第23章 紛至沓來(下)第31章 火光內外衆生相第393章 禍害須除第282章 議出兵,決鋤奸第537章 歸來第534章 天子之怒第28章 秦淮風月,貴人何方(下)第31章 火光內外衆生相第394章 什麼樣的馬配什麼樣的鞍第139章 太子審案第303章 強勢的正德第437章 伏闕(下)第620章 威逼利誘惑劉瑾第380章 翻手爲雲覆手雨第287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66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557章 精似鬼,心如鏡第575章 朕信你不疑!第119章 軒然大波第195章 隱患須除第623章 當斷不斷?第157章 挾恩求報,東陽意決第207章 風光第372章 單刀直入第601章 河朔雄風,雙管齊下第408章 破冰第603章 雷厲風行,殺一儆百第191章 御前薦陽明,太子需師友第604章 哨探第559章 夜深人靜處,恰是密議時第600章 脣齒相依第156章 靈濟宮中遇貴人(下)第120章 刀鋒箭鏃的殺機第334章 兒女情長第657章 會當凌絕頂第317章 金枝玉葉第73章 耳光(下)第135章 壽寧侯府的朱小侯爺(下)第601章 小皇帝蹭吃,三大璫求救第29章 誠言虛言,用心叵測第517章 兩虎相爭第558章 君子不黨?第264章 淑女之思,御狀吃癟第368章 君臣選美第441章 裝神弄鬼,破釜沉舟第56章 碰撞(四)第263章 雷聲大雨點小?太子自有溝壑第147章 東宮親賜金第315章 黃金家族的榮光第381章 女流第29章 誠言虛言,用心叵測第369章 誤打誤撞第153章 張永說告密,請閣老旁聽第378章 虎口拔牙第559章 誰借誰的刀第217章 衆矢之的第422章 無限風光在險峰第220章 又一位一代宗師!第84章 折服(上)第413章 勞碌命,花燭夜第431章 陽謀定勝負第365章 妻妾和人情第207章 風光第57章 豪賭(上)第453章 引蛇出洞(下)第225章 父債子還!第580章 施恩不圖報,豈非濫好人?第609章 老爹氣惱媳婦瞋,徐黨振奮劉黨炸第397章 功名自由孰可貴第76章 誰給你這麼大的膽子第351章 天下第一忽悠第17章 好風頻借力(上)第327章 內閣生戒心,大璫起波瀾第577章 刀鋒何向第84章 折服(上)第96章 錚錚紅顏(下)第30章 星星之火第222章 權奸尤青嫩,權閹已露頭第312章 裡應外合的奇襲(上)第260章 絕不姑息,絕不容忍!
第220章 又一位一代宗師!第443章 大勢已去第252章 召見閣臣,天子苦心第141章 天子召見第167章 護犢愛妻,天子之怒(中)第190章 彼之奸佞,我之忠臣第186章 舌戰文華殿(下)第173章 殺雞儆猴,君臣異曲同工(中)第63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210章 兩不相欠,有子再還第306章 臨機處斷第198章 請將不如激將,帝后憐子心腸第143章 帝王心術,父子情深(中)第456章 聖意何在第18章 好風頻借力(中)第100章 北鎮撫司之主(下)第248章 五雷轟頂!第534章 天子之怒第510章 刀鋒所指第648章 取士之典,天子之心第23章 紛至沓來(下)第31章 火光內外衆生相第393章 禍害須除第282章 議出兵,決鋤奸第537章 歸來第534章 天子之怒第28章 秦淮風月,貴人何方(下)第31章 火光內外衆生相第394章 什麼樣的馬配什麼樣的鞍第139章 太子審案第303章 強勢的正德第437章 伏闕(下)第620章 威逼利誘惑劉瑾第380章 翻手爲雲覆手雨第287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66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557章 精似鬼,心如鏡第575章 朕信你不疑!第119章 軒然大波第195章 隱患須除第623章 當斷不斷?第157章 挾恩求報,東陽意決第207章 風光第372章 單刀直入第601章 河朔雄風,雙管齊下第408章 破冰第603章 雷厲風行,殺一儆百第191章 御前薦陽明,太子需師友第604章 哨探第559章 夜深人靜處,恰是密議時第600章 脣齒相依第156章 靈濟宮中遇貴人(下)第120章 刀鋒箭鏃的殺機第334章 兒女情長第657章 會當凌絕頂第317章 金枝玉葉第73章 耳光(下)第135章 壽寧侯府的朱小侯爺(下)第601章 小皇帝蹭吃,三大璫求救第29章 誠言虛言,用心叵測第517章 兩虎相爭第558章 君子不黨?第264章 淑女之思,御狀吃癟第368章 君臣選美第441章 裝神弄鬼,破釜沉舟第56章 碰撞(四)第263章 雷聲大雨點小?太子自有溝壑第147章 東宮親賜金第315章 黃金家族的榮光第381章 女流第29章 誠言虛言,用心叵測第369章 誤打誤撞第153章 張永說告密,請閣老旁聽第378章 虎口拔牙第559章 誰借誰的刀第217章 衆矢之的第422章 無限風光在險峰第220章 又一位一代宗師!第84章 折服(上)第413章 勞碌命,花燭夜第431章 陽謀定勝負第365章 妻妾和人情第207章 風光第57章 豪賭(上)第453章 引蛇出洞(下)第225章 父債子還!第580章 施恩不圖報,豈非濫好人?第609章 老爹氣惱媳婦瞋,徐黨振奮劉黨炸第397章 功名自由孰可貴第76章 誰給你這麼大的膽子第351章 天下第一忽悠第17章 好風頻借力(上)第327章 內閣生戒心,大璫起波瀾第577章 刀鋒何向第84章 折服(上)第96章 錚錚紅顏(下)第30章 星星之火第222章 權奸尤青嫩,權閹已露頭第312章 裡應外合的奇襲(上)第260章 絕不姑息,絕不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