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62章 三子血淚

“孔明所言不差,劉公乃朝中重臣,擔此重任,倒也可以,只是...”劉熙思索着,又說道:“他若是擔任司空,這司農之位又當如何呢?司農之職,同樣重要,朝中大多年少者,無甚經驗,事難爲啊...”,諸葛亮點了點頭,他們這些東宮出身的延康大臣們,在各個職務上都能發揮出很大的作用來。

可是貿然將他們放在三公,或者司農這樣的位置上,大抵是不行的,因爲他們還是很年輕,能治一郡一州,卻不能操天下之農事,經驗不足,而這樣的職務上,稍有差池,就會引出大問題來,比如農田的規劃這類,諸葛亮這般縱然農科最冠,可讓他去規劃天下耕地,讓他負責明年的耕地開墾大策,只怕諸葛亮同樣的茫然。

這並非他不夠優秀,只是他對這些並不熟悉,尚需要積累。

在這樣的情況下,自然是需要一位老臣出面了,一位懂得治理農桑,擔任多方職務,有經驗,爲人忠厚...諸葛亮正想着,忽然眼前一亮,他笑着說道:“陛下,我大漢還有一位老臣,此人之才,不在邢公之下,自建寧起,此人就是朝中大臣,至於今日,他已算除邢公外資歷第二者...”

“陛下若是能讓此人前來,擔任司農,定然是不會有任何的問題。”

聽到諸葛亮的言語,劉熙大驚失色,我大漢還有跟邢公一般資歷,跟隨過耶耶的大臣??這還了得,朕怎麼不知道有這樣的老臣啊,劉熙有些疑惑的問道:“不知孔明所言者何人?”

“西州刺史,賈公。”

“賈公??哦!!朕想起來了,此人乃是孝憲皇帝之師,與熹平年起前往西州,這麼多年了,朕險些都忘了此人,不過,此人怕是已年邁...”劉熙有些擔憂的說道,諸葛亮搖了搖頭,說道:“邢公之年,尚且能爲我大漢第一能臣,年邁並不是問題,陛下或許知道,這些年來,西州雖從未有過捷報喜訊...可西州的發展...”

諸葛亮有些感慨着說道:“西州本是多方小國聯合而成,各國互相爭鬥,矛盾重重,氣候惡劣,戈壁沙漠,飛沙走石,道不通人,駿馬且不能行,又多賊寇響馬,言語不一,風俗不同,無道路,少城池...”,劉熙點點頭,又長嘆了一聲,他自是知道西州的惡劣,西州一直都被認爲是大漢最爲貧苦的地區。

諸葛亮卻繼續說道:“可陛下不知,如今的西州,已是開闢出十六條商道來,通向各地,諸縣和睦,百姓富裕,商賈連綿不絕,處處耕地,耕棉之類,出產之數,遠超涼州,又設馬場,多養牲畜,出產之牲畜毛皮,乃是大漢與貴霜通商品之最多,城池高大,驛站四起,僅是靠着外來的商賈,西州就已經至於如此....”

“臣也不知,賈公爲何不報喜訊,臣與賈公並不相熟,而賈公在西州,西州大治,設官學,使雅言,選官吏,入太學,無論是文化之風,還是農桑之事,賈公做的都是極爲出色....臣若不是曾接待過西州內使,還真的不知曉這些情況...”諸葛亮說着,劉熙卻是瞪大了雙眼。

“按君如此言語,這位賈公,想來是一位專心民事,不貪名譽,道德高尚的正直之士啊!!”劉熙問道,諸葛亮點了點頭,說道:“的確如此,如此大功,尚且不報,可見賈公之大德,賈公之德,實在令天下人敬佩,亮甚愧,這些日子裡,亮四處忙碌,爲的卻僅是一些清名...賈公這般,纔是真正的道德之士,纔是真正的賢臣啊!!”

聽着諸葛亮的感慨,劉熙激動的站起身來,說道:“善,大善,大漢之內,朕卻不知有這樣的大才,孔明遲遲不說,朕險些喪一大賢啊!!”,諸葛亮輕輕笑着,說道:“陛下,臣先前也不知賈公何許人,想要詢問,也沒有人知曉,與賈公同朝爲官者,如董公,盧公,崔公,蔡公等,都已逝世...”

“如今,只剩賈公與邢公二人...”

劉熙大笑,說道:“好,好,朕失一大賢,卻又得一人!!朕這就派人...不,朕親自寫信,朕要請他來擔任司空之位!!”劉熙說着,正要尋筆墨,諸葛亮卻攔着他,說道:“陛下,不可啊...”,劉熙一愣,“孔明,你也說了,此人大才,又是建寧之老臣,朕讓他回來擔任司空,有何不可啊?”

“臣以爲,還是司農之職尚好。”

“司農??建寧之老臣,朕怎敢請他來擔任司農??”

“陛下!!”諸葛亮說道:“陛下不知,臣曾打探過,賈公曾擔任太尉,與董公之前,擔任太尉,董公破貴霜之時,賈公也立下不少的功勳,卻不知爲何,賈公自願請辭,不願擔任三公,前往了最爲貧困的西州...陛下想想,昔日之三公之位,他都能放棄,司空之位又如何呢?”

劉熙有些疑惑的問道:“他爲何要放棄呢?”

“臣以爲,定是賈公心懷天下,故而放棄太尉之位,前往西州,一心爲大漢啊...”諸葛亮長嘆了一聲,說道:“陛下,司農之位,對國之重,賈公想必也是知道的,若是陛下以民事而請之,想必賈公定會趕來的...”,劉熙聽聞,格外激動,連忙開始了書寫。

繡衣使者府,

袁尚正在查看着各地傳來的報告,進行彙總,編寫,這些事,不能託付與他人,只能由袁尚一人來做,袁尚還是有些疲乏的,埋頭苦寫,寫了許久,袁尚只覺得手都有些痠疼,方纔無奈的放下了筆,將地方的報告放在一邊,拿起了雒陽的報告。

“司空袁紹,與廷尉大牢身死,中毒身亡。”

“庶人袁譚,與廷尉大牢身死,中毒身亡。”

持着手中的兩份奏報,袁尚愣住了,呆愣了許久許久,他緩緩站起身來,他張着嘴,深深的呼吸着,“這是何人之報???爲何要胡言亂語?!!爲何要胡言亂語啊!!!”,袁尚忽然怒吼了起來,一腳將面前的案牘踹翻,書房裡的動靜不小,繡衣使者們紛紛衝了進來,手持刀劍,有些警惕。

袁尚雙目赤紅,看着面前這些繡衣使者。

“都跟我走!!!”

袁尚咆哮着,跑出了書房,繡衣使者們紛紛跟上了他,與他一起衝出了府邸,繡衣使者在袁尚的帶領下衝出府邸來,頓時讓不少正在觀察着繡衣使者府的人心裡大驚,極爲的恐懼,袁尚領着衆人,直撲向了廷尉大牢,當他趕到了廷尉府的時候,無論袁尚怎麼叩門,也都沒有人開門。

袁尚心裡大怒,拔出了腰間的長劍,猛地戳向了廷尉大門,繡衣使者們紛紛動身,不多時,廷尉府的大門就被衝開了,袁尚衝進去的時候,滿寵正擋在內院,一批士卒們,手持刀劍,也不讓開,雙方對峙,袁尚冷冷的看着滿寵,說道:“讓開!”,滿寵看着他,說道:“顯甫,節哀,不過,陛下之令,這裡不能通行。”

“我叫你讓開!!!”

“你是大漢之官,當遵從天子之令!!”

兩夥人正在對峙着,司馬懿卻是闖了進來,進門,看到這樣的情況,他並沒有感到疑惑,他對着滿寵說道:“我懷天子之令,滿君請放行,讓袁君進去罷...”,滿寵聽聞,這才讓開了道路,袁尚衝了進去,當他衝進大牢的時候,他就已經走不動了,他看到了躺在地面上的袁紹,還有一旁的兄長。

手中的劍掉落在地,發出清脆的聲響。

袁尚只是呆愣的看着他們,整個人都彷彿出了魂。

“阿父...阿父...兄長...阿父...”

袁尚跪倒在了地面上,眼淚奪眶而出,卻沒有發出哭聲,整個人都彷彿被抽走了魂魄,他爬着來到了袁紹的身邊,握着阿父那冰涼的手,他的雙手握着這雙手,儘可能的想讓這手暖和一些,他將這手放在了自己的臉上,他抽泣着,嗚咽。司馬懿等人就站在牢獄之外,並沒有進去。

滿寵嘆息了一聲,看着司馬懿,說道:“袁公是個能臣,不該是這般下場。”

司馬懿並沒有言語,只是眯着雙眼,觀察着周圍的廷尉士卒們。

忽然間,他們聽到了大牢內傳來的一聲撕心裂肺的叫喊聲。

滿寵有些不安,他說道:“司馬君,可要去看看...他...”,司馬懿搖了搖頭,等候了片刻,司馬懿覺得時日差不多,方纔走了進去,在他進入的時候,袁尚已經是嚎啕大哭,哭聲越來越大,從嗚咽,一直到失態痛哭,看到袁尚這副模樣,司馬懿緩緩走到了他的身邊,司馬懿開口說道:

“顯甫,你放心,害了你阿父的賊人,我一定會找到,我會幫他報仇...”

袁尚別過頭來,雙目赤紅,問道:“你說,有人殘害我的父親?還有我的兄長?”

“正是如此,故而,司空身死的消息,還需要隱瞞幾日...不知袁君能否...”

“你是說,要讓我裝作不知情,把阿父跟兄長,扔在這大牢裡,扔上幾天?”

“顯甫勿要動怒,這都是爲了復仇啊,爲了找出幕後之人...”

袁尚搖了搖頭,他擦乾了眼淚,俯下身來,抓着袁紹的手臂,將他猛地拉起,又迅速彎下腰來,將袁紹扛在了背上,他又看着袁譚,說道:“請仲達搭把手...”

滿寵正在門前等候着,轉過頭看去,袁尚正艱難的走出了大牢,他將袁紹掛在了自己的後背上,將袁譚抱在了懷裡,帶着兩個人,走出了大牢,司馬懿也在他的身後,司馬懿皺着眉頭,袁尚的舉動顯然是破壞了他的謀劃,司馬懿說道:“袁君爲了一時之情,卻要放過那些惡人麼?”

“袁家的仇...袁家來報...無須他人相助...謀害我至親的,無論何人...我都不會放過他...”,袁尚咬着牙,邊走邊說着,一旁的士卒想要前來幫他,也被他粗暴的頂開,司馬懿看着他,無奈的看向了滿寵,說道:“滿君,攔下他!”

滿寵聽聞,一愣,看着面前的袁尚,又看了看司馬懿,司馬懿皺着眉頭,說道:“我懷陛下之令,調查司空之案。”

滿寵這才無奈的站在了袁尚的面前,手放在了腰間。

袁尚根本沒有理會他,只是朝着門外走去。

“顯甫,勿要讓我難爲,停下來,不然我就射箭了!”

“停下來!!”

“停下來!!”

“全體準備!!!”

滿寵大叫着,士卒們紛紛舉起了弓弩,對準了袁尚。

袁尚沒有言語,只是扛着阿父,抱着兄長,一步一步的離開了這裡,“阿父,兄長,我帶你們回家...”,袁尚眼邊滾落着淚水,面色卻逐漸的堅毅起來,咬着牙,看着前方,帶着兩個人,至於消失不見。

直到最後,咬着牙的滿寵,也是在遲疑着,還是沒能下令射箭。

滿寵轉過頭來,看着司馬懿,解下了官印,他說道:

“今日,我失職,我會向陛下請罪。”

第0817章 虎兒立功第0197章 建寧石經(五更)第0267章 董卓妙計第0270章 三韓終平第0232章 王符徵南第0322章 抄家滅門第0216章 驛站兇案第0936章 第三奸賊第0676章 白眉最良第0262章 進軍策略第0611章 峻法酷刑第0251章 協同治安第0759章 可告此衆第0039章 如此天子第0030章 酷吏作風第0258章 不知禮乎第0374章 發喪諸事第0078章 殺雞牛刀第0257章 到達三韓第0890章 取太子首第0971章 可能安心第0030章 酷吏作風第0726章 袁子家書第0057章 等候詔令第0773章 三害趣聞第0421章 諸葛孔明第0107章 朕心不忍第0740章 酒送知己第0322章 抄家滅門第0543章 若我俊美第0400章 熹平元年第0091章 董氏之哀第0327章 真太子耶第0576章 龐統之見第0463章 周瑜除賊第0384章 曹操煮酒第0546章 袁公有子第0235章 蓬萊尋仙第0326章 通商巨利第0615章 勇士無名第0706章 朝議後續第0347章 聞人附體第0948章 史學大家第0067章 南軍遊俠第0527章 董卓驚懼第0662章 三子血淚第0332章 井現黃龍第0969章 簡在帝心第0347章 聞人附體第0148章 太上老子第0761章 人中呂布第0877章 東濊有魚第0475章 雄心壯志第0814章 其樂融融第0490章 劉默之信第0896章 你是何人第0095章 陛下肥胖第0636章 張郃驚懼第0094章 可有重賞第0502章 龐大勢力第0511章 再傳天書第0549章 滿寵南下第0542章 天子腳下第0047章 犒勞三軍第0784章 匠人地位第0966章 龍椅之上第0813章 尚書欲反第0327章 真太子耶第0020章 何休之怒第0820章 人皆健忘第0349章 計中之計第0612章 劉獒呂姬第0115章 宋氏有喜第0683章 英雄遲暮第0897章 當世虎將第0656章 史書不說第0968章 御駕親征第0252章 算術鬼才第0555章 汝南黃龍第0213章 冀州太平第0270章 三韓終平第0394章 先帝對弈第0667章 荊州一派第0852章 冷酷心境第0105章 老太尉卒第0146章 啓蒙天下第0523章 袁術大婚第0793章 錢莊設立第0633章 這般手段第0409章 曹袁恩仇第0947章 大儒譙周第0124章 奇襲糧倉第0924章 時代落幕第0904章 望子成龍第0793章 錢莊設立第0976章 公羊興盛第0048章 二竇之爭第0538章 呂家有女第0934章 悲痛欲絕
第0817章 虎兒立功第0197章 建寧石經(五更)第0267章 董卓妙計第0270章 三韓終平第0232章 王符徵南第0322章 抄家滅門第0216章 驛站兇案第0936章 第三奸賊第0676章 白眉最良第0262章 進軍策略第0611章 峻法酷刑第0251章 協同治安第0759章 可告此衆第0039章 如此天子第0030章 酷吏作風第0258章 不知禮乎第0374章 發喪諸事第0078章 殺雞牛刀第0257章 到達三韓第0890章 取太子首第0971章 可能安心第0030章 酷吏作風第0726章 袁子家書第0057章 等候詔令第0773章 三害趣聞第0421章 諸葛孔明第0107章 朕心不忍第0740章 酒送知己第0322章 抄家滅門第0543章 若我俊美第0400章 熹平元年第0091章 董氏之哀第0327章 真太子耶第0576章 龐統之見第0463章 周瑜除賊第0384章 曹操煮酒第0546章 袁公有子第0235章 蓬萊尋仙第0326章 通商巨利第0615章 勇士無名第0706章 朝議後續第0347章 聞人附體第0948章 史學大家第0067章 南軍遊俠第0527章 董卓驚懼第0662章 三子血淚第0332章 井現黃龍第0969章 簡在帝心第0347章 聞人附體第0148章 太上老子第0761章 人中呂布第0877章 東濊有魚第0475章 雄心壯志第0814章 其樂融融第0490章 劉默之信第0896章 你是何人第0095章 陛下肥胖第0636章 張郃驚懼第0094章 可有重賞第0502章 龐大勢力第0511章 再傳天書第0549章 滿寵南下第0542章 天子腳下第0047章 犒勞三軍第0784章 匠人地位第0966章 龍椅之上第0813章 尚書欲反第0327章 真太子耶第0020章 何休之怒第0820章 人皆健忘第0349章 計中之計第0612章 劉獒呂姬第0115章 宋氏有喜第0683章 英雄遲暮第0897章 當世虎將第0656章 史書不說第0968章 御駕親征第0252章 算術鬼才第0555章 汝南黃龍第0213章 冀州太平第0270章 三韓終平第0394章 先帝對弈第0667章 荊州一派第0852章 冷酷心境第0105章 老太尉卒第0146章 啓蒙天下第0523章 袁術大婚第0793章 錢莊設立第0633章 這般手段第0409章 曹袁恩仇第0947章 大儒譙周第0124章 奇襲糧倉第0924章 時代落幕第0904章 望子成龍第0793章 錢莊設立第0976章 公羊興盛第0048章 二竇之爭第0538章 呂家有女第0934章 悲痛欲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