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數不盡吳城硝煙(二)

會稽郡郡城吳城是個有名的,早在春秋戰國時便是霸主之一吳國的國都,勾踐曾今在這裡給夫差做了三年的奴僕,裝盡了孫子,雖然後來吳城也見識了勾踐的逆襲,但吳城終究還是記錄了勾踐這位估摸着是歷史上唯一一個以國君身份給人家做奴僕的人的奴僕模樣。十年後勾踐的兵臨城下時吳城又見證了夫差的羞憤自殺,據說當時伍子胥的眼珠子還掛在這城門上的。

吳城是個有歷史的城。秦城在走進吳城的時候就在心裡如此感概了一句。

秦城和東方朔離開長安之前,劉徹給了兩人“臨事專斷,先斬後奏”的權力,所以秦城和東方朔任命會稽郡都尉孔進暫代郡守職權是行得通的。這其實也是個沒有選擇的選擇,這個時候除卻領兵的都尉,秦城和東方朔也不能讓其他人代了楊浦的職位。

衆人進了吳城沒有休整便直接到了郡守府,郡守楊浦拖着殘兵之軀出門迎接,不過跟秦城和東方朔說了沒兩句話身體便軟倒了下去,秦城讓人將楊浦扶回去休息,自己則讓秦慶之將衆人在郡守府安頓下來。

用過飯之後秦城等人便和孔進一行人商談閩越當下的情況,這一談秦城才知閩越的局勢遠比自己預想的要複雜的多。

“東越王餘善領精兵五萬征伐南越已經逾十日,據前線探報,閩越軍隊一路勢如破竹,西進五百里,已經到了番禹。只不過南越王在番禹也集結了重兵,雙方在此或有一場大戰。”孔進說道,“番禹乃是南越東部重鎮,也是南越中部門戶,一旦番禹失手,南越中部地區將無險可守,情勢對南越王很不利。”

說到這裡,便不能不解釋一下閩越之地的歷史。

歷史上閩越之地的居民乃是越王勾踐的後裔,周顯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越國解體,其兒孫被迫分散於江南海邊,各據一隅,稱王或爲君,互不統屬,也就是後來東甌、閩越、南越的雛形。從這個意義上說閩越王老是惦記着攻打東甌南越也是有理由的。

後來秦始皇一統天下,完成了霸業。但秦王朝卻在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中崩潰了。由於閩越君王搖、無諸曾率閩越將士與衆諸侯一道反秦,又再協助劉邦打敗了項羽,劉邦於是在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復立無諸爲閩越王,王閩中故地,都冶。”十年後,漢惠帝又加封搖爲東海王,都東歐,俗稱東歐王。建元三年(公元前138)閩越王合併東歐地。

之後閩越王北征東甌,南擊南越,百越諸民因此臣服,周邊的劉姓諸國均以財物珍寶討好閩越國,閩越國已成爲西漢王朝南方的一股強大勢力。

有漢以來一則是因爲國力沒有恢復,一則是因爲劉徹之前的帝王們都奉行黃老之學治國不願意爲了閩越之地妄起兵事,所以就沒怎麼管閩越王在這邊折騰。但是到了劉徹這一朝就不一樣了,劉徹自然無法容忍自己的治下有一個如此強悍而過不服管理的王國,於是閩越之地一有戰事劉徹便會派人來敲打敲打,只不過劉徹繼位之後的心腹大患乃是匈奴,在匈奴的問題沒有解決之前,劉徹對閩越敲打的力度一直掌握着一個微妙的平衡。

建元六年(公元前135)閩越王郢率兵擊南越,漢武帝派遣衛青發兵擊閩,當時的閩越王騶郢的弟弟餘善,審時度勢,以爲與漢廷對抗實爲下策,遂與王族合謀除掉騶郢王以謝天子,希望漢廷罷兵,以保閩越社稷的完全。那一回漢武帝也確實化了干戈爲玉帛,後立無諸孫醜爲王,並改稱爲越繇王。但餘善的威望遠過於醜,有號召力,倍受擁戴,越繇王騶醜也奈何不得,漢武帝又索性下詔封餘善爲東越王,與越繇王並處,但實際上越繇王由此而成爲東越王餘善的附庸。騶醜在閩越之地實際上沒有太大的發言權。之後這幾年閩越在餘善的帶領下勵精圖治,國勢日盛。如今餘善手裡有了錢便又不規矩了,開始發兵攻打南越,實際上是重蹈了騶郢了覆轍,看起來餘善好似愚蠢無比不可理喻,實際上這也非是不能理解。因爲在餘善眼裡,那百越(東甌、閩越、南越)都是越王的後裔,自然是要統一的,而且現在閩越勢力大了,餘善可能也認爲劉徹一時忙着跟匈奴人打仗不太會來理會他,他正好可以趁機將百越給統一了。至於統一百越之後如何,那就不得而知。

聽了孔進的稱述,秦城和東方朔也都明白了當下的形勢,秦城便問道:“會稽郡有多少可用之兵?兵種配置如何?”

“回秦將軍,全郡兵卒三萬餘,臨時可調用之兵兩萬。步卒材官約八千,舟師樓船士一萬,另有兩千餘騎兵。”孔徑如實道。

秦城點了點頭,示意瞭解。會稽郡能有如此堪稱雄厚的兵力也是劉徹這兩年防範百越的結果,畢竟會稽是南下閩越的前哨,閩越王本來就不太安分,會稽郡的兵力少了大漢在處理閩越的問題上還真沒有底氣。秦城到現在也算明白過來,怪不得劉徹不讓自己帶兵過來,會稽郡有如此兵力,加之自己背後又有大漢作爲後盾,要是自己還解決不了閩越之地的問題那就顯得太無能了。畢竟現在閩越王是攻南越而不是攻大漢。

至於騎兵,雖然數量少但也夠用了,畢竟這地方不比中原更不比草原,地勢崎嶇騎兵多了也沒多大用處。倒是舟師樓船士的作用要大的多,閩越之地多河川,水軍(舟師)自然是大大的有用。

跟孔進等人初步瞭解了一些會稽郡和當下的情況,秦城便讓衆人散了,自己和東方朔等人回去謀劃對策。

房間內,秦城,東方朔,公孫策相對而坐。秦城和東方朔作爲這回行動的最高指揮,自然要先交流一番得出個大概的行動思路,然後再去讓衆人商討,要不然到時候人多一片喧鬧或者是大夥兒都沉默不語,一時很難得出真正有用的結論。竇非雖然只是一介貧民也在場,現在還不是正式商議的時候,讓他在旁邊聽着或者出出主意也沒什麼,就當是秦城的私人幕僚了。

“秦兄,你領兵征戰多年,這種事情你拿手,你怎麼看?”沉默了一陣,東方朔開口問道。

“若是單純的刀兵相接兩軍對壘我自然擅長,但是這回的情況明顯不同,你我既要給餘善施壓,迫使他放棄攻打南越,又不能跟他太翻臉,把他從現在的位置逼迫到反抗大漢的層面上去。其中講究如此深奧,公孫兄久在陛下身邊,對此倒是應該比我更加在行纔對。”秦城微笑道,他能不能解決閩越之地的事是一回事,但是這回劉徹自然讓東方朔跟着自己來處理這事,自然是存了讓東方朔立功的心思,秦城怎麼能自己把什麼都攬在肩上?功勞自然要分給東方朔和公孫策一些,如此對東方朔和劉徹都有益,當然也就能對自己有益。

東方朔笑笑,自然明白秦城是在給自己讓功勞,但這也是給自己加擔子,責任和功勞向來都是密不可分的,做好了便是功勞,做不好便是自食惡果。不過東方朔明顯信心十足,他道:“我們既然是代表陛下而來,他閩越王作爲臣子,我們自然要先禮後兵。所以我認爲使臣還是要先派過去的,只不過同時我們要緊鑼密鼓準備發兵事宜。”

“東方兄說的在理。”秦城表示同意,又問公孫策:“你有什麼看法?”

公孫策見秦城問到自己,呵呵一笑,隨意道:“這種事情我不在行,你們倆決定便是,只要別忘了到時候上戰場讓我做先鋒就行!”

“你就不能說點有用的?”東方朔鄙視了一句,又對秦城道:“現在的問題是我們既要先派人過去交涉,又要抓緊時間,一旦餘善攻破了番禹,再要做什麼就麻煩得多。”

“此地距離番禹幾千裡之遙,派人過去一個來回最快也要花費近半月的時間,若是餘善在前線在整什麼幺蛾子,耗上一個月都不是沒有可能。要是真如此,只怕一個月後番禹已經城破了。”秦城分析道。

“是麻煩。”東方朔撓撓頭,面露苦色。

“這有甚麻煩的,橫豎是要打,不如我們直接領兵打過去得了,燒了餘善的屁股,不信他不放下番禹回援,所謂一力破百巧!”公孫策最終還是沒有忍住,嚷嚷道。

“你個武癡,就知道打!”東方朔罵道,“要先禮後兵懂不懂?我們不能讓餘善揪了小辮子!這一來二話沒說就開打,激怒了餘善要是他做出什麼衝動的舉動來可是個大麻煩!現在陛下一門心思對付匈奴,那裡有閒心來理會餘善?我們必須保證合理的解決這件事情,不能讓他激化,更不能讓它影響到陛下對匈奴用兵的大事!”

第483章 決戰(一)第55章 所謂家信第48章 我要娶你回家第198張 射他!第50章 騎兵三將第467章 別酒,叛變,城破第430章 朔方有虎賁,八千徵天下第277章 伊人只憶夢裡人第8章 長刀無痕第113章 迷局第56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65章 狼王第37章 北風中的哭聲第114章 宣室第475章 形勢迷離,將若之何?第81章 連環計第101章 識趣第77章 兵行詭道第224章 一城陽光滿屋陰霾,我自在中間第371章 八仙過海(二)第368章 風雲突變(一)第358章 天下大徵 萬民皆可得爵第394章 河西決戰(一)第263章 十八驚雷一刀斬第39章 十八什的兄弟們第172章 雪狼,衝陣!第44章 狩獵第142章 奇兵第113章 初離別421第117章 武癡第439章 西域大定第350章 亂陣走長龍(二)第141章 遭遇第261章 好說好說第444章 驃騎入潁川(一)第102章 我該如何呢?第218章 欲除之而後快第274章 不期重逢,怎奈敵我兩非第367章 天下 長安;長安 天下(六)第170章 今日仇,今日報!第431章 大將軍在,大軍便在第284章 烽火起閩越第1章 長安街的馬蹄聲第116章 一生一次豪情壯志第221章 二十紗燈一曲琴第3章 欺負人第63章 好箭,好箭術!第220章 殺他何用?第190章 驃騎營,向前!第205章 殺你第153章 情報第311章 黑夜盡去,不見天明(二)第327章 三分平地第283章 身背八刀,穩坐長安第415章 誰在挖坑,誰在埋人?(三)第395章 河西決戰(二)第121章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第428章 七日第474章 不死何歸?第6章 一箭紅心邊緣第282章 上攀雙峰下探清泉(二)第204章 會有那麼一天的!第335章 臣爲王死,軍爲關亡第420章 血打落葉(二)第293章 不吃白不吃第136章 那一塊,定格的軍陣第123章 晦氣第415章 誰在挖坑,誰在埋人?(三)第341章 公主入王帳第459章 查哈地長刀和血第262章 殺伐怎可少人命第473章 南北戰事第74章 終於到了這個時候了麼?421第458章 一曲終了第58章 螳螂捕蟬第218章 欲除之而後快第71章 越過長城第313章 不得不風流第429章 與虎謀皮,不如殺之取肉第456章 大名城外有陣戰(四)第322章 四方互盟第456章 大名城外有陣戰(四)第275章 半夜乍醒,一生衷腸對己訴第120章 郭希希的司馬昭之心第47章 何數夜時月,繁星有辰時第335章 臣爲王死,軍爲關亡第268章 十萬軍中出霸王第118章 虛僞他娘生的第141章 遭遇第67章 練兵的手段第414章 誰在挖坑,誰在埋人?(二)第298章 數不盡吳城硝煙(四)第390章 道從論中出(一)第328章 不可戰勝的魔咒第461章 長安令,北方軍第31章 郡守與宵小之輩第157章 命大不大第467章 別酒,叛變,城破
第483章 決戰(一)第55章 所謂家信第48章 我要娶你回家第198張 射他!第50章 騎兵三將第467章 別酒,叛變,城破第430章 朔方有虎賁,八千徵天下第277章 伊人只憶夢裡人第8章 長刀無痕第113章 迷局第56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65章 狼王第37章 北風中的哭聲第114章 宣室第475章 形勢迷離,將若之何?第81章 連環計第101章 識趣第77章 兵行詭道第224章 一城陽光滿屋陰霾,我自在中間第371章 八仙過海(二)第368章 風雲突變(一)第358章 天下大徵 萬民皆可得爵第394章 河西決戰(一)第263章 十八驚雷一刀斬第39章 十八什的兄弟們第172章 雪狼,衝陣!第44章 狩獵第142章 奇兵第113章 初離別421第117章 武癡第439章 西域大定第350章 亂陣走長龍(二)第141章 遭遇第261章 好說好說第444章 驃騎入潁川(一)第102章 我該如何呢?第218章 欲除之而後快第274章 不期重逢,怎奈敵我兩非第367章 天下 長安;長安 天下(六)第170章 今日仇,今日報!第431章 大將軍在,大軍便在第284章 烽火起閩越第1章 長安街的馬蹄聲第116章 一生一次豪情壯志第221章 二十紗燈一曲琴第3章 欺負人第63章 好箭,好箭術!第220章 殺他何用?第190章 驃騎營,向前!第205章 殺你第153章 情報第311章 黑夜盡去,不見天明(二)第327章 三分平地第283章 身背八刀,穩坐長安第415章 誰在挖坑,誰在埋人?(三)第395章 河西決戰(二)第121章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第428章 七日第474章 不死何歸?第6章 一箭紅心邊緣第282章 上攀雙峰下探清泉(二)第204章 會有那麼一天的!第335章 臣爲王死,軍爲關亡第420章 血打落葉(二)第293章 不吃白不吃第136章 那一塊,定格的軍陣第123章 晦氣第415章 誰在挖坑,誰在埋人?(三)第341章 公主入王帳第459章 查哈地長刀和血第262章 殺伐怎可少人命第473章 南北戰事第74章 終於到了這個時候了麼?421第458章 一曲終了第58章 螳螂捕蟬第218章 欲除之而後快第71章 越過長城第313章 不得不風流第429章 與虎謀皮,不如殺之取肉第456章 大名城外有陣戰(四)第322章 四方互盟第456章 大名城外有陣戰(四)第275章 半夜乍醒,一生衷腸對己訴第120章 郭希希的司馬昭之心第47章 何數夜時月,繁星有辰時第335章 臣爲王死,軍爲關亡第268章 十萬軍中出霸王第118章 虛僞他娘生的第141章 遭遇第67章 練兵的手段第414章 誰在挖坑,誰在埋人?(二)第298章 數不盡吳城硝煙(四)第390章 道從論中出(一)第328章 不可戰勝的魔咒第461章 長安令,北方軍第31章 郡守與宵小之輩第157章 命大不大第467章 別酒,叛變,城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