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天下 長安;長安 天下(二)

公孫策的父親公孫弘,如今任職大漢左內史,也是劉徹身邊正當紅的人物。只不過之前公孫弘本人和秦城基本沒有什麼交集,兩人私下更沒有什麼來往,現在在這個頗爲敏感的時刻,公孫弘突然說要見秦城,倒是讓秦城覺得很突然。

突然之外,也有一絲瞭然。

雖說秦城如今官拜大將軍,是大漢朝堂最頂尖的那一層人物,但秦城畢竟與公孫策交情匪淺,公孫弘說起來也算是秦城前輩,秦城這便決定隨同公孫策一道,去他府上拜會公孫弘。

到了公孫弘府上,公孫策領着秦城到大堂,兩人坐下不多時,公孫弘便笑着走進來,向秦城拱手。

“早就聽聞秦大將軍威名,一直未曾有緣相謁,今日幸會。”只見公孫弘眉凸眼陷,兩腮稍圓,看到秦城時,一舉一動更顯和氣。乍看之下,會使人覺得此人更像是一鄉下老者,而非是堂堂大漢左內史。

秦城見公孫弘進門,卻是以文禮長拜,禮畢,道:“末將只是晚輩,斷不敢在前輩面前稱名,日前未來拜會已是罪過。”

兩人客套寒暄一番,便分主客入座。

“我聽聞常侍郎所奏耕戰體系之言,是大將軍先向陛下進言的,可有此事?”坐下後,公孫弘撫須問道。

“確有此事。”秦城道,他覺得這事兒也沒有什麼好隱瞞的,不過適當的謙遜還是必要的,“不過晚輩只是提了一下,具體內容還是陛下與常侍郎敲定。”

公孫弘呵呵笑了兩聲,道:“大將軍以武職而知文事,着實令人佩服。”

“晚輩只不過是一鄉下莽夫耳,哪裡知道許多文事。”秦城道,“晚輩聽說內史曾以儒說法,令陛下側目,使朝野欽服,晚輩乃是真佩服。”

公孫弘起於鄉野之間,學識廣博,善於辯論,通曉文書、法律,曾今以儒家的學說,對律法進行解釋闡述,並因此得到了劉徹的賞識,此後更是被接連重用,直至左內史。左內史者,京畿地方長官,掌治京師。

秦城既然敢在長安不避諱的參與到法家制度的推行上來,自然會提前對長安各方大員有所瞭解,若不是事務纏身,秦城早已拜會了公孫弘,是以便是公孫弘不找秦城,秦城早晚也會找上他。一者,是因爲公孫弘是儒法大家;二者,也是託公孫策的方便,秦城想要拉公孫弘爲強援。

是以秦城這會兒與公孫弘交談時,便可勁兒在言辭間儘量不着痕跡的套近乎,並執意以晚輩自居。

公孫弘對秦城的恭維不爲所動,而是道:“大將軍既然敢以武職說文事,想必胸中定然有成竹,我這裡有幾個疑問,不知大將軍可否爲老夫解答?”

“晚輩豈敢在前輩面前賣弄?前輩但問便是。”秦城自然知曉公孫弘的意思:沒有那個金剛鑽,別攬那個瓷器活兒。你秦城既然敢逾矩說事,老夫便來考考你。

接下來的兩個時辰,便在一老一少一問一答中度過,起先公孫弘確實是存了考校的心思,想看看秦城到底是妄自尊大、沽名釣譽之徒,還是確有本事。不料兩人這一番交談下來,秦城那些融合了二十一世紀律法知識和當下著論的觀點,立即讓公孫弘耳目一新,而秦城作爲一個現代人特有的綜合知識意識,甚至是給了公孫弘以醍醐灌頂之感,特別是秦城以他曾今作爲一個黑道頭子的視角“現身說法”,常有驚人之語,讓公孫弘連連讚歎,不禁擊節叫好。

兩人這便越聊越投機,逐漸陷入忘我狀態,完全將公孫策當做空氣擺在一邊,直到夕陽西下,天色黑下來,兩人這才意猶未盡的止住了話。

“大將軍果然高才,老夫汗顏!”末了,公孫弘誠懇對秦城拱手,“看來我兒沒有交錯朋友。”

秦城心道要的便是你這句話,言語上仍是馬屁連連,“前輩博古通今,晚輩聞聽前輩之言,振聾發聵,真乃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哈哈!”公孫弘大笑幾聲,笑聲爽朗,“大將軍太過謙了,我兒若是有你一半見識,老夫便放心了!”被自己欣賞的人恭維,那感覺確實爽快,公孫弘也不能例外,當下心情大好。

在一旁枯坐無味,早已睡得半死的公孫策,聽到自家父親爽朗的笑聲,這才驚醒過來,睜着朦朧迷茫的雙眼道:“是不是吃飯了?”

“你這豎子,就知道吃吃喝喝,氣煞我也!”公孫弘看着公孫策的窘樣便是一頓恨鐵不成鋼道的怒喝,罵完自己反而又大笑起來。

公孫弘笑,秦城自然只能賠笑。這可苦了才見完周公的公孫策,瞪大了迷惑的雙眼看着眼前大笑不止的兩人,一臉茫然如同迷途的小羔羊。

北軍軍營。

這日,衛青找到秦城,讓他屏退了左右之後,臉色嚴肅的問他道:“秦兄,你是不是該跟我透個底了?”

“什麼底?”秦城一臉納悶。

“法家!”衛青咬字道,“或者說,耕戰體系!你到底怎麼打算的?”

秦城稍一沉吟,旋即一臉正色看着衛青道:“衛兄,你確定要趟這趟渾水?”

“何爲我確定要趟這趟渾水?!”衛青頓時怒了,估計他已經憋了很久了,竟然用力敲着秦城面前的案桌咬牙切齒道:“耕戰體系雖未施行,但大漢天下還有幾人不知此事?我本以爲你會找我商議,共同進退,沒想到到而今你竟然還問我是不是確定!”

說罷,衛青一把摘下冠頂,重重砸在秦城面前,惡狠狠道:“今日我衛青索性給你將話挑明!不僅是我,全軍上下數百將領,十萬同袍,都跟你趟定這場渾水了!便是丟官棄爵,也在所不辭!”

“你竟然貫通了全軍上下的將領?”秦城詫異不已。

“你我同爲大將軍,爲保障大軍往後征戰的輜重糧草你捨身忘己,去冒天下之大不韙,卻將我撇在一邊,衆將得知此事後紛紛來詢問於我,你叫我如何區處?”衛青怒聲詰問,“這回你可是把我的臉給丟盡了,你是想讓全軍上下都只知你秦城爲大將軍而不知我衛青是不是?便是如此也就罷了,可衝鋒陷陣我等何時不是同進退,這回你竟然要撇下同袍孤軍奮戰?普天之下豈有此等道理?!”

“衛兄......”秦城被衛青說得動了情,喉嚨一時有些僵硬。

“此事,無論你何去何從,北軍十萬將軍都與你一道!”衛青堅定的說了一句,說罷,轉身憤然離帳。

秦城望着衛青的背影張了張嘴,最終還是沒有發出聲音。

衛青掀帳離去,柳木通稟了一聲走進大帳,之後卻玩味的看着秦城,並不說話。

秦城被他看得莫名其妙,“你這麼看着我作甚?”

“剛剛衛將軍憤然離去了。”柳木不緊不慢的說了一句。

“嗯。”秦城有些黯然道,“此事確實對不住他。”

“的確,衛將軍一片肝膽之心,卻被將軍利用了,將軍確實對不住他。”柳木淡淡道。

“你看明白了?”秦城聞言並沒有動怒,而是反問道。

“將軍故意在事前事中都不跟衛將軍商量,不就是想他將北軍擰成一股繩,成爲將軍推行耕戰體系的強大助力嗎?”柳木的表情看不出是悲是喜。

“這不是我推行耕戰體系,是陛下。”秦城糾正道,臉上卻有了笑意,“不過這也算不上利用吧?”

“以他人不知而用他人之性情達成自己的目的,即便是爲公,也逃不脫利用的帽子。”柳木道。

秦城有些鬱悶的揉着額頭,“衛兄不會計較的,他是個好人。”

“衛將軍是好人,那麼將軍呢?”柳木追問了一句,不過不等秦城回答便道:“雖說將軍不用此法也可能取得很多將領的支持,但定然不如將領們因爲感佩將軍而自發起來的團結強大,說來說去將軍也是爲了擊滅匈奴着想。倒也是不用太計較其他。”

“這就對了嘛!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秦城讚道,他也正是做如此想,雖然這個方法有些冒險,但是生在大漢這個英雄的時代,他有把握去冒這個險。隨即,秦城嘿嘿笑了一聲,卻是看着柳木壞笑道:“你這廝回回都能洞悉我的心思,還真是個知己。若你是個女子,我便將你娶回家了!”

柳木聽了這話臉色一陣陰晴變幻,最終,從牙縫裡擠給秦城一個“滾”字後快速離開大帳,其狀恍若落荒而逃。

旬日之後,震動朝野的耕戰體系終於經由大漢朝廷公之於天下,其實到了這個時候再說“耕戰體系”已然不準確,因爲那份體系早已突破了商君耕戰體系中“耕”和“戰”的範疇,它包含的範圍更大,推動的行業也更廣,影響和塑造的階層也包含了士農工商,得爵的途徑也不止種田打仗這兩條。這是一份以給天下布衣百姓打開通往高位的大門爲動力,促進社會大發展的制度體系。

當然,耕戰仍然是主體。

眼看耕戰體系已經面世,體系的推行已經開始實施,一切都顯得有條不紊,就在這個關鍵的當口,一份來自當朝丞相的親筆上疏,震驚了天下。

正是這份上疏,讓近年來幾乎被神化的大將軍、驃騎侯秦城,一夜之間差點兒成爲了千夫所指的對象!

第96章 南宮二郎第105章 上林苑,羽林軍第298章 數不盡吳城硝煙(四)第297章 數不盡吳城硝煙(三)第170章 今日仇,今日報!第149章 三妻四妾第466章 攻城三日第480章 不屈,不屑,不退第374章 八仙過海(五)第89章 如此軍隊第385章 一舉定乾坤第130章 堡城第282章 上攀雙峰下探清泉(二)第383章 趕你出長安第485章 封狼居胥第456章 大名城外有陣戰(四)第323章 四方互盟(二)第376章 各顯神通(二)第468章 人生至此當飲大碗酒第201章 聯盟第446章 我有驃騎,輕取爾城(三)第426章 漢皮一取,匈奴皮一掛第270章 或者生,或者死第436章 將軍不老,鮮血染長刀第43章 懷疑、試探第117章 武癡第444章 驃騎入潁川(一)第335章 臣爲王死,軍爲關亡第120章 郭希希的司馬昭之心第95章 這一仗,不能打第225章 豆蔻年華人不識第334章 請君入甕,入是不入?第270章 或者生,或者死第1章 長安街的馬蹄聲第144章 大勝第180章 短刀第11章 山頂清風第117章 武癡第56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429章 與虎謀皮,不如殺之取肉第4章 騎兵的標準第119章 爾等不死,大漢鐵騎不止第378章 一動變風雲(二)第191章 險象環生421第193章 老子多謝你!第143章 潰逃第210章 入虎穴第74章 終於到了這個時候了麼?第69章 重騎第135章 掎角之勢第57章 黎民前夕第82章 伊雪兒第277章 伊人只憶夢裡人第138章 兩個人的決戰(二)第6章 一箭紅心邊緣第118章 公孫策第78章 精銳第217章 凱旋第145章 沖天一怒爲紅顏第126章 借刀殺人第380章 一動變風雲(四)第42章 秦城的算計第114章 宣室第443章 天下舞於棋盤第321章 願以此命,賭天下第117章 武癡第54章 刺殺第156章 殺意第158章 該死第205章 殺你第342章 俘你回大漢第83章 三千追兵第457章 大名城外有陣戰(五)第126章 借刀殺人第304章 朔方城,劍影與鮮血(三)第472章 彼其之子美如玉第14章 好氣運第356章 多少往事情懷,一眼雲煙第116章 一生一次豪情壯志第442章 天下烽煙起於君王心第348章 一條紅河殺高闕第399章 元朔四年(二)第289章 出征不帶一個兵第425章 匈奴來人第294章 不坑白不坑第282章 上攀雙峰下探清泉(二)第489章 城外廣連營第434章 放虎歸山,殺虎於野第401章 羣雄逐鹿,劍指西域(二)第201章 聯盟第440章 西科茶夫第405章 朔方城,劍影與鮮血(四)第417章 必須殺,必須死(一)第372章 八仙過海(三)第150章 封賞第100章 用嘴第67章 練兵的手段第306章 血火番禹城(四)第384章 找睡
第96章 南宮二郎第105章 上林苑,羽林軍第298章 數不盡吳城硝煙(四)第297章 數不盡吳城硝煙(三)第170章 今日仇,今日報!第149章 三妻四妾第466章 攻城三日第480章 不屈,不屑,不退第374章 八仙過海(五)第89章 如此軍隊第385章 一舉定乾坤第130章 堡城第282章 上攀雙峰下探清泉(二)第383章 趕你出長安第485章 封狼居胥第456章 大名城外有陣戰(四)第323章 四方互盟(二)第376章 各顯神通(二)第468章 人生至此當飲大碗酒第201章 聯盟第446章 我有驃騎,輕取爾城(三)第426章 漢皮一取,匈奴皮一掛第270章 或者生,或者死第436章 將軍不老,鮮血染長刀第43章 懷疑、試探第117章 武癡第444章 驃騎入潁川(一)第335章 臣爲王死,軍爲關亡第120章 郭希希的司馬昭之心第95章 這一仗,不能打第225章 豆蔻年華人不識第334章 請君入甕,入是不入?第270章 或者生,或者死第1章 長安街的馬蹄聲第144章 大勝第180章 短刀第11章 山頂清風第117章 武癡第56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429章 與虎謀皮,不如殺之取肉第4章 騎兵的標準第119章 爾等不死,大漢鐵騎不止第378章 一動變風雲(二)第191章 險象環生421第193章 老子多謝你!第143章 潰逃第210章 入虎穴第74章 終於到了這個時候了麼?第69章 重騎第135章 掎角之勢第57章 黎民前夕第82章 伊雪兒第277章 伊人只憶夢裡人第138章 兩個人的決戰(二)第6章 一箭紅心邊緣第118章 公孫策第78章 精銳第217章 凱旋第145章 沖天一怒爲紅顏第126章 借刀殺人第380章 一動變風雲(四)第42章 秦城的算計第114章 宣室第443章 天下舞於棋盤第321章 願以此命,賭天下第117章 武癡第54章 刺殺第156章 殺意第158章 該死第205章 殺你第342章 俘你回大漢第83章 三千追兵第457章 大名城外有陣戰(五)第126章 借刀殺人第304章 朔方城,劍影與鮮血(三)第472章 彼其之子美如玉第14章 好氣運第356章 多少往事情懷,一眼雲煙第116章 一生一次豪情壯志第442章 天下烽煙起於君王心第348章 一條紅河殺高闕第399章 元朔四年(二)第289章 出征不帶一個兵第425章 匈奴來人第294章 不坑白不坑第282章 上攀雙峰下探清泉(二)第489章 城外廣連營第434章 放虎歸山,殺虎於野第401章 羣雄逐鹿,劍指西域(二)第201章 聯盟第440章 西科茶夫第405章 朔方城,劍影與鮮血(四)第417章 必須殺,必須死(一)第372章 八仙過海(三)第150章 封賞第100章 用嘴第67章 練兵的手段第306章 血火番禹城(四)第384章 找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