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節 選材任用

菲爾丁是踏着一種複雜心緒踏上前往北平的上任路程的。從西北總督轉任燕雲總督,看起來這好像只是一個普通的轉任,但菲爾丁卻知道這中間沒有那麼簡單。秦王殿下能夠放心讓自己就任燕雲總督,這說明殿下已經確確實實把自己列入了心腹了。燕雲可不比西北,在西北,秦王殿下威望之高無人能望其項背,任誰想要幹什麼,幾乎都是不可能的,一切只能按照秦王殿下的意圖行事。但燕雲情況大不一樣,燕雲曾經是燕王殿下的家天下,在那裡幾乎所有士紳貴族都是擁戴或者說傾向於燕王和司徒家族的,而自己又出身燕王一系,雖然很早就從燕王系脫身加入了秦王麾下,但還是不可避免的打上了燕王系的烙印。

燕雲郡的那些貴族士紳自己都相當熟悉,雖然這麼些年來自己和他們聯繫曰少,但仍然有不少原來關係不錯的貴族士紳一直有往來,即便是在監察部門面前菲爾丁也並不避諱這個問題。隨着成大猷在燕雲郡掀起的血雨腥風漸漸消停下來,這個傢伙卻又在多頓人領土上出人意料的展開了咄咄逼人的攻勢,還憑空爲自己這個新任燕雲總督增添了一個鄂霍次克特別行政區的轄地。菲爾丁當然清楚成大猷的一切行動都脫不開他背後的秦王殿下的授意,無論是在燕雲的肅反運動還是鄂霍次克的攻略,而這一次秦王殿下讓自己轉任燕雲總督也是別有深意。

燕雲貴族士紳們在成大猷瘋狂揮舞的屠刀下已經是戰戰兢兢度曰如年,從給自己的來信中就可以知曉他們現在灰暗沮喪的心情,司徒泰統治的崩潰使得他們失去了靠山,換了新的統治者,而這個統治者正是通過戰爭擊敗了他們支持的燕王來征服了燕雲,現在似乎是該清算過去一切的時候了。

但是現在秦王殿下卻讓自己出任燕雲總督,菲爾丁當然明白秦王殿下讓自己出任這個位置肯定不會是要改變徹底改弦易轍。成大猷的行動都是有目的的,站錯了隊必然要付出代價,這誰都清楚,但是過猶不及,秦王殿下似乎也並沒有想要在燕雲徹底清除司徒家族影響力的意圖,那樣只會造成社會更大的動盪,從成大猷並沒有觸及那些原來態度較爲中立溫和的貴族士紳就可以看出秦王殿下的這一策略。

清楚勾結外敵勢力,打壓保守貴族士紳,拉攏中立親和力量,扶持工商階層發展,這是菲爾丁總結了秦王殿下在與自己進行了一席長談之後得出的自己上任之後所需要採取的政治策略。在經濟上菲爾丁自認並不擅長,不過在跟隨自己的上任的高級幕僚中有兩個都是自己專門從西北總督任上帶走的善於經營策劃經濟發展的能人,西北郡這兩年裡經濟持續發展也離不開這兩人的協助,菲爾丁一度想向政務署推薦自己這兩個幕僚在新一輪的城守競爭中嘗試一番,但後來考慮再三之後覺得暫時還不太合適,讓這兩個人跟着自己在燕雲郡上熟悉一下取得更豐富的經驗之後也許更有把握。

秦王殿下在與自己談話內容中除了強調穩定局面發展經濟之外,也給自己下達了一個重要任務,那就是要把燕雲郡建設成爲帝國東北的一個重要的戰略基地,要讓鄂霍次克成爲今後帝國攻略多頓王國和倭地的橋頭堡。僅僅是秦王殿下的這個意圖就已經夠菲爾丁頭疼的了,在上任之前幾個幕僚就已經開始工作起來,一方面收集燕雲郡情況,另一方面卻是在考慮如何將這塊已經幾百年未曾入唐人手中的鄂霍次克經營成爲陸海兼顧的戰略要地。

鄂霍次克的情況相當特殊,不但是地理地勢情況複雜,丘陵、山地和壩子間雜,而且民族成分也相當複雜,整個鄂霍次克地區人口不到十萬人,其中利伯亞人大概佔到了一半,唐族人約佔三成,而其餘兩成則是沿海各少數民族。而起起落落的歷史淵源也造就了這個地方民衆習俗各異,經濟發展滯後,現在雖然通過武力手段奪取了這個地方的控制權,但是要想把這個地區理順管好,那也不是一件容易事情。

幾個幕僚已經在規劃接手之後如何治理鄂霍次克地區,除了海蘭要塞仍然需要由軍方控制外,由於防禦主方向發生了變化鄂霍次克北部斯克諾夫山地中也需要建設一座小型要塞,鄂霍次克港也列入了按照府城規模建設的計劃,作爲直接威脅新月半島和庫克羣島的重要港口,這種規模的小漁港顯然無法適應戰略需要。

這些問題都一直纏繞在菲爾丁腦海中,燕雲貴族士紳的態度無疑是歡迎自己的,但是自己未必能夠讓他們個個喜笑顏開,殿下給自己的態度也很明確,確保穩定,但決不能放任自流,對於那些頑固保守勢力仍然要毫不留情的給予打擊,這一點殿下已經很明確的指出了,菲爾丁只希望這些曾經和自己有過交情的士紳貴族們能夠識時務,不要再和新王朝對着幹,那樣無疑就是逼着自己重新舉起成大猷已經放下的屠刀,菲爾丁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應該是明智的,但即便是極少數人菲爾丁也不願意見到。

和菲爾丁一樣懷着複雜情緒上任的人還有很多,比如說新任緬郡總督武直。原本謀求擔任三江總督,但是沒想到最終卻變成了緬郡總督,這讓武直內心如同打倒了五味瓶,酸甜苦麻辣,說不出是什麼滋味。

緬郡的情況武直還是比較瞭解的,當初林家和緬地的上層人士有所聯繫,希望能夠借緬地的反叛勢力牽制天南郎家的注意力,只不過現在時過境遷,無論是緬地還是三江天南,都已經歸附到了秦王李無鋒的治下,林郎兩家在帝國南部的爭霸最終卻成就了李無鋒的君臨天下,這不能不讓曾經經歷過這段風風雨雨的武直唏噓感嘆不已。不過武直是一個相當現實的人,甚至他比他的同僚樸進更爲現實。林家治下的三江已經成爲歷史,整個帝國不再可能出現軍政一統的地方勢力,李無鋒十分明智,從一開始就將軍政嚴格分開,軍不幹政,政不管軍,當命令三個師團三江駐軍移駐中南郡時,也就標誌着一個特殊羣體三江羣體壽終正寢了,武直就知道自己應該謀求一個更好的機會了。

李無鋒對於他這個秦都城守來說僅僅只是在李無鋒出訪三江時有過一面之緣,對方甚至可能對自己的印象都十分模糊,整個西疆也就是現在的新帝國治下多達十六郡,府縣多達近百八九十個,一府城守要想在他腦海中留下深刻印象簡直就不大可能,除非有什麼特殊的交情。任何人都不會任用一個自己不熟悉的人擔任重要職務,這是人之常情。但是在秦都城守這個位置上要想贏得對方的青睞實在太難了,上有總督,總督上面還有政務署,一個城守能夠贏得政務署的關注已經很不容易,要想獲得秦王殿下的目光,那機會實在太小了。武直不甘於如此,而現在似乎能夠爲自己說得上話的也只有月心小姐了。武直不認爲自我推薦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只是他連自我推薦的機會都沒有,唯一的辦法也就是月心小姐的推薦了。武直其實並沒有抱太大希望,因爲柏元重先例在西疆高層一度廣爲流傳,至少他了解到了一點內情,現在要想重蹈覆轍似乎有些不太明智,但武直清楚如果不採取這種方法,自己更是連一點機會都沒有,還不如試上一試。

三江總督位置另有他人,卻給了自己一個緬郡總督的機會,武直已經相當滿足,但是他有些不大明白那位秦王殿下內心深處究竟是怎麼想的,不過既然給了自己這樣一個機會,那自己當然不能浪費,只有讓緬郡的發展讓人耳目一新也才能夠真正證明自己並不是依靠什麼人坐上這個位置。

秦王殿下的談話在武直眼中似乎更像是例行公事,不過在最後幾分鐘裡讓武直改變了觀感,“希望你不要讓支持和關注你的人失望,也希望你能夠用事實來證明自己”這兩句話讓武直這才恍然明白原來這一切都瞞不過那位波瀾不驚的秦王殿下。

武直還能說什麼呢?談話之後,他甚至沒有多作任何停留,甚至放棄了想要面見月心小姐的想法,徑直經天南南下,緬郡將是一個新的起點,一個證明自己的舞臺,自己的一舉一動不但要證明自己,也要證明整個三江並不是無人,三江人一樣可以在任何環境下有卓越的表現,就讓事實和時間來檢驗這一切吧,武直如是想。

()

第31節 圈套第118節 最後一搏(3)第92節 進退維谷第48節 餘韻第23節 大局已定第130節 各個擊破(2)第41節 圈套第6節 萬全之策第7節 劍拔弩張第6節 晉升第118節 苛刻第14節 閃擊第2節 佔領區第82節 風滿樓(1)第64節 浴房談心第17節 短兵相接第56節 開拓第76節 戰起第73節 詭譎第19節 西線風雲(1)第18節 人力資源第130節 該來的始終要來(2)第106節 斬使第36節 潛機第62節 海軍(1)第70節 危機意識第44節 拉與打(2)第42節 濱海第71節 風起(1)第39節 貿易禁令第25節 風雨第12節 敵友第9節 拓展(2)第27節 老而彌堅第109節 絕命殺(3)第82節 永不言敗第103節 背後一刀第45節 兒女情懷第98節 危機意識第75節 磨刀霍霍(1)第92節 浴火浴血(2)第11節 鳩佔第99節 遊擊(2)第96節 舌劍脣槍(2)第40節 出路第34節 絕望的孤獨者第51節 變色第35節 烽煙滾滾(5)第19節 審訊第31節 暗手第7節 帝京(1)第3節 評書第15節 內拉外打第48節 內鬥第8節 掌握第27節 遠望第44節 大成第2節 漢中第45節 外患(1)第66節 敵友第54節 還能熬多久(1)第19節 擴張主義第20節 女官第10節 比肩(1)第30節 遊說第15節 裁軍第85節 交鋒(2)第49節 試比高(5)第1節 醞釀第8節 暗箭第48節 作勢第68節 肥肉(2)第6節 分配第126節 無可阻擋第82節 巡視第48節 利益取捨第58節 勾結第93節 楔子第100節 東向第3節 新氣象第59節 諜海雙璧第15節 密雲欲雨第6節 分配第1節 新的起點第42節 隱憂第82節 兩線(1)第66節 混沌第11節 奇正(1)第49節 矛頭第65節 獠牙第29節 連橫第55節 翻雲第46節 共抗第63節 高瞻遠矚(2)第39節 九黃大戰(4)第76節 大會戰(7)第32節 全面爆發(5)第48節 東與西第14節 鞏固
第31節 圈套第118節 最後一搏(3)第92節 進退維谷第48節 餘韻第23節 大局已定第130節 各個擊破(2)第41節 圈套第6節 萬全之策第7節 劍拔弩張第6節 晉升第118節 苛刻第14節 閃擊第2節 佔領區第82節 風滿樓(1)第64節 浴房談心第17節 短兵相接第56節 開拓第76節 戰起第73節 詭譎第19節 西線風雲(1)第18節 人力資源第130節 該來的始終要來(2)第106節 斬使第36節 潛機第62節 海軍(1)第70節 危機意識第44節 拉與打(2)第42節 濱海第71節 風起(1)第39節 貿易禁令第25節 風雨第12節 敵友第9節 拓展(2)第27節 老而彌堅第109節 絕命殺(3)第82節 永不言敗第103節 背後一刀第45節 兒女情懷第98節 危機意識第75節 磨刀霍霍(1)第92節 浴火浴血(2)第11節 鳩佔第99節 遊擊(2)第96節 舌劍脣槍(2)第40節 出路第34節 絕望的孤獨者第51節 變色第35節 烽煙滾滾(5)第19節 審訊第31節 暗手第7節 帝京(1)第3節 評書第15節 內拉外打第48節 內鬥第8節 掌握第27節 遠望第44節 大成第2節 漢中第45節 外患(1)第66節 敵友第54節 還能熬多久(1)第19節 擴張主義第20節 女官第10節 比肩(1)第30節 遊說第15節 裁軍第85節 交鋒(2)第49節 試比高(5)第1節 醞釀第8節 暗箭第48節 作勢第68節 肥肉(2)第6節 分配第126節 無可阻擋第82節 巡視第48節 利益取捨第58節 勾結第93節 楔子第100節 東向第3節 新氣象第59節 諜海雙璧第15節 密雲欲雨第6節 分配第1節 新的起點第42節 隱憂第82節 兩線(1)第66節 混沌第11節 奇正(1)第49節 矛頭第65節 獠牙第29節 連橫第55節 翻雲第46節 共抗第63節 高瞻遠矚(2)第39節 九黃大戰(4)第76節 大會戰(7)第32節 全面爆發(5)第48節 東與西第14節 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