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節 亡羊補牢

但菲爾丁馬上就察覺到了自己想法的偏差,太玄府固然是最容易受到卡曼人攻擊的地區,但太玄府府城城牆堅厚,防禦系統的完善程度也在西北八府中僅次於首府慶陽,卡曼人不大可能進攻慶陽府城,那卡曼人進攻太玄意義何在?炫耀武力還是報復南捷洛克方面軍對他們的攻擊?麥利不可能是頭腦如此簡單之人,卡曼人肯定還有更深的想法。

那卡曼人調集大批軍隊的目的何在呢?菲爾丁走在總督府後的花園中苦苦思索着,秋日的陽光暖意溶溶的披在菲爾丁有些發福的身上,雖然上任以來爲政務日夜操勞,但他身體卻是絲毫沒有清減的模樣,反而還有變胖的趨勢,這讓菲爾丁很是不解。

這座花園就是原來秦王殿下的節度使府所在的後花園,原本李無鋒還是擬以這座府邸作爲西疆大都護府的治所,但遭到了包括蕭唐在內的所有政府官員的反對,雖然原西北軍政節度使府面積不小,但作爲整個西疆七郡的最高權力機關,這座節度使府的確顯得有些小氣了,所以連素來以節儉持國的政務署長蕭唐也反對這個建議。最終西疆大都護府選擇了在棚戶區一處佔地面積達三十畝拆遷區新建,這一舉動也立即引起了那一片平民區房屋和土地價格的暴漲,也引發了建築開發商們和富裕士紳和商賈們對那一片地區修房建屋的追捧,連帶着也讓當地貧民們受益匪淺。

*飄香,金甲滿地,醉人的美景絲毫無法吸引到此時西北總督的目光,有些愣怔望着遠處天邊浮雲,菲爾丁細細琢磨着卡曼人現在的意圖,薄近塵在北方地區展開一系列的攻勢的確起到了極大效果,卡曼人不但被迫放棄了黑山龍泉兩地,收縮防守,就是在榆林、清河和平陸三府也舉步維艱,現在卡曼國內因爲災荒肯定會影響到駐軍的補給沒,否則卡曼南征軍不會向北捷洛克輸糧,這也說明哪裡的駐軍糧食出現了問題,而輸往北捷洛克的糧食被一舉焚燬,必定會影響到北捷洛克駐軍的軍心和士氣,甚至很有可能北捷洛克駐軍已經面臨糧荒,那北捷洛克軍隊現在大舉調動的目的就很可疑了。

但是太玄府境內並沒有值得卡曼人動手的目標啊,這一點卡曼人通過他們的情報部門應該清楚,那卡曼人會不會冒險把步子邁得更大一些呢?這似乎有些不大符合北捷洛克卡曼駐軍主帥麥利的用兵習慣,不過諸葛亮一生謹慎也還敢玩一次空城計,那麥利也難說不會來一次突破思維定勢的冒險,歸德、銀川都有重要的儲糧庫,只不過如果卡曼人目標是糧食,他們就算奪取了糧食,如何將他們運回去呢?但是不管敵人如何運回糧食,但這種危險可能性的存在已經讓菲爾丁心中爲之一寒,一旦事情真的向自己預料的方向發展,那西北危矣!

原本這些防務問題本來不應該由自己這個專事民政的總督來過問何操心,但長期在軍隊中浸潤的生涯讓菲爾丁下意識的要去思考這個問題,卡曼人若真是大規模入侵西北,帶來的破壞力和惡劣影響只怕還要超過原來的羅卑人入侵,尤其是在現在國泰民安一派欣欣向榮的形勢下,這對整個西疆大都護府和秦王殿下本身都會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甚至超過了糧食的得失,再想一想自己轄下的幾府中駐軍的薄弱程度,菲爾丁額際忍不住泛起一陣薄薄的汗珠。

這種可能性太大了,自己必須要馬上把這種可能性通報給遠在北捷洛克的薄近塵,現在整個西北郡除了慶陽府還有一個剛由預備役人員組建不久還在訓練階段的第五軍團第四師團外,銀川府只有兩個聯隊,而太玄府也只有一個多師團,偌大西北郡竟然只有三個師團的兵力,而鄰近地區的兵力最近也在八百里開外,而且要想調動這些兵力也不是自己這個西北總督能夠指揮動的,事不宜遲!

但是剛剛踏出兩步的菲爾丁又一下子停住腳步,他有些猶豫,究竟把不把這個情況通報給薄近塵呢?薄近塵和自己並不熟悉,只是泛泛之交,而自己些猜測不過事自己的看法,未必是事實,而自己本來就只是掌管政務的總督,西疆大都護府早已定下規矩,軍不幹政,政不問軍,各行其道,除了秦王殿下本人之外,再也沒有人能同時兼顧軍政,縱然是蕭唐、蘇秦和凌天放也一樣,自己這樣頗有些越俎代庖的嫌疑啊。

躊躇再三,菲爾丁決定還是有必要向薄近塵通報一下自己的看法,對方作何應對他管不着,但自己作爲西北總督的責任必須盡到,即使有些閒言碎語那也管不了那麼多了。而這邊自己也更需要馬上座準備,慶陽城北郊的蔡寨戰備糧庫可是整個西疆地區僅次於漢中儲備庫的囤糧倉庫,足足囤積着上千萬擔糧食,現在正在向銀川糧庫轉運兩百萬擔銷往西斯羅的糧食,除開這兩百萬擔正在轉運中的糧食外,仍然還有高達八百萬擔糧食存放在那裡,而銀川糧食儲備庫也有一百萬擔糧食正在陸續運往西斯羅,如果卡曼人真的來襲,那造成損失事小,被卡曼人得手緩解了他們自身後勤壓力那才更嚴重。

其實在接到菲爾丁急報之前薄近塵已經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卡曼人似乎放棄了在榆林、清河等地與己方的拼鬥,轉而敗出重點防範的架勢,一口氣從黑山和龍泉撤出了五個萬人隊兵力,徹底放棄了黑山和龍泉兩地,把重心重新拜訪在了清河和榆林,每一次出動都是大規模騎步兵力混成而出,己方的幾次襲擊已經不能向初期那般得心應手了。而騎兵大規模的向北捷洛克移動更讓薄近塵起了疑心,麥利在北捷洛克徵集運輸車的藉口也顯得有些牽強,雖然榆林和清河的運輸車的確被西疆軍擊毀了相當大一部分,但如果要硬性徵調,一樣可以徵足所需,爲什麼要不遠千里從北捷洛克徵調呢?而且在北捷洛克的情報人員反應,徵調的車輛都在作仔細的修繕和維護,很明顯是要進行長途運輸的模樣,這也與最初卡曼人在清河等地徵調的車輛行徑有些不大一樣,這些細節都讓第一次執掌這樣大戰事的薄近塵倍感疑慮。

目標很清晰的指向了西北,南捷洛克無糧可搶,只能是西北郡諸府,和菲爾丁的判斷一樣,薄近塵也懷疑卡曼人的獵物是銀川和慶陽的糧食儲備庫,尤其是現在正是向西斯羅人輸送糧食的關鍵時候,不但西北的大量馬車雲集於慶陽和銀川爲卡曼人提供便利,慶陽銀川兩地根本沒有多少兵力來保衛,如果來上這樣一手,真可謂一舉定乾坤了。在接到從情報部門轉來的情報時,薄近塵雖然不知道卡曼人用什麼辦法能夠避開自己堵截將糧食運回北捷洛克,擔他還是毫不猶豫的命令在榆林活動的遊騎兵團迅速返回,並在最短時間中向遠在緬郡的李無鋒發去請調在西康的第三遊騎兵團和烏蘭集的第二遊騎兵團火速增援慶陽,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對卡曼人的堵截,如果卡曼人真的敢於突襲慶陽和銀川的話。

但是幾乎所有人都輕視了卡曼人強大的動員能力和以及在困境下爆發出來的勇氣,面對即將斷糧的危險,哪怕前面是龍潭虎穴,他們也不得不闖上一闖,與其在北捷洛克坐以待斃,不如行險一搏,麥利在將這個意向通報給遠在清河的尼克之後,尼克立即表示了全力支持,甚至放棄了籌備以久的用大規模運糧爲誘餌吸引西疆軍最後完成包剿的戰役準備,從自己掌握的軍隊中抽調三個萬騎隊在第一時間馳援北捷洛克,兩人的絕對信任也成奠定了卡曼人突襲銀川慶陽一戰的基礎。

當西北的情報情構得知北捷洛克地區卡曼騎兵調緊急通報給西疆有關方面時,麥利其實已經完成了整個突襲戰役的戰前準備,四萬騎兵會同大量騾馬車輛以及役夫已經在甲馬準備停當,所有重裝騎兵一律卸下鎧甲和馬鎧,丟棄所有多餘的裝備,確保能夠輕裝快速行進,當薄近塵還在等待着秦王殿下的命令傳達到西康的第三遊騎兵團時,斐迪南男爵已經率領四萬騎兵和大批的車馬沿着扎格羅斯山脈南麓飛馳而去。

誰也未曾想到卡曼人竟然有如此大的決心和勇氣,橫穿西疆腹心地區,太玄銀川兩府,八百里地,這樣瘋狂的一個壯舉,竟然是由一個剛剛被提拔起來男爵充當指揮官,而這一仗,將奠定斐迪南在強者如林的卡曼軍方中的不朽地位。

第26節 絕望第86節 人才爭奪第39節 天水第7節 拉鋸戰第107節 豪華樓船第30節 渾水第4節 軍情局第15節 得手第41節 砝碼第31節 連環殺(4)第24節 騰格里風雲(2)第9節 混淆第100節 戰猶酣(4)第10節 外交風雲(2)第61節 琴仙姚蓮第41節 短兵第25節 風雨第113節 說服第63節 悲哀第12節 劃時代意義第87節 交心(1)第79節 鐵與血的威脅(2)第72節 臨江小酌第65節 獠牙第83節 大計(6)第4節 大同化第83節 西風(1)第70節 戰略與戰術(4)第33節 王與僕(1)第69節 決擇第26節 絕望第7節 拉鋸戰第88節 故國第6節 大暴亂第46節 兵壓第95節 內訌第41節 砝碼第38節 覓路第4節 軍情局第36節 進軍第53節 驚變(2)第28節 連環殺(1)第2節 聯席會議第41節 圈套第69節 結盟第5節 懷疑第76節 暗鋒第115節 毒瘤第32節 全面爆發(5)第48節 與狼共舞第84節 兵變第5節 潯陽樓上(3)第41節 政策走向第16節 競爭壓力第17節 發展道路第99節 戰猶酣(3)第23節 無心插柳第105節 輕重緩急第52節 吏改第六十節第59節 雷霆行動(2)第12節 賜宅第21節 龍種第45節 遠第7節 攬士第109節 霧鎖唐河第30節 連環殺(3)第113節 南海總督第107節 微妙第17節 毒手第50節 挺進五湖(1)第34節 偏鋒第65節 一劍封喉第58節 熱鍋螞蟻第61節 繼續戰爭!第77節 心事第76節 抉擇第106節 雲中爭奪戰(1)第30節 情債第116節 改革第14節 謀官第11節 夜宴第38節 九黃大戰(3)第38節 風雲第36節 九黃大戰(1)第111節 毫無懸念第62節 鄂霍次克(2)第68節 巨人之握手(1)第94節 戰爭步伐第40節 分割(1)第76節 戰起第120節 盤算第2節 下單第70節 抵京第37節 九黃大戰(2)第11節 佳人第15節 得手第44節 跨越第16節 窮寇第78節 大計(1)
第26節 絕望第86節 人才爭奪第39節 天水第7節 拉鋸戰第107節 豪華樓船第30節 渾水第4節 軍情局第15節 得手第41節 砝碼第31節 連環殺(4)第24節 騰格里風雲(2)第9節 混淆第100節 戰猶酣(4)第10節 外交風雲(2)第61節 琴仙姚蓮第41節 短兵第25節 風雨第113節 說服第63節 悲哀第12節 劃時代意義第87節 交心(1)第79節 鐵與血的威脅(2)第72節 臨江小酌第65節 獠牙第83節 大計(6)第4節 大同化第83節 西風(1)第70節 戰略與戰術(4)第33節 王與僕(1)第69節 決擇第26節 絕望第7節 拉鋸戰第88節 故國第6節 大暴亂第46節 兵壓第95節 內訌第41節 砝碼第38節 覓路第4節 軍情局第36節 進軍第53節 驚變(2)第28節 連環殺(1)第2節 聯席會議第41節 圈套第69節 結盟第5節 懷疑第76節 暗鋒第115節 毒瘤第32節 全面爆發(5)第48節 與狼共舞第84節 兵變第5節 潯陽樓上(3)第41節 政策走向第16節 競爭壓力第17節 發展道路第99節 戰猶酣(3)第23節 無心插柳第105節 輕重緩急第52節 吏改第六十節第59節 雷霆行動(2)第12節 賜宅第21節 龍種第45節 遠第7節 攬士第109節 霧鎖唐河第30節 連環殺(3)第113節 南海總督第107節 微妙第17節 毒手第50節 挺進五湖(1)第34節 偏鋒第65節 一劍封喉第58節 熱鍋螞蟻第61節 繼續戰爭!第77節 心事第76節 抉擇第106節 雲中爭奪戰(1)第30節 情債第116節 改革第14節 謀官第11節 夜宴第38節 九黃大戰(3)第38節 風雲第36節 九黃大戰(1)第111節 毫無懸念第62節 鄂霍次克(2)第68節 巨人之握手(1)第94節 戰爭步伐第40節 分割(1)第76節 戰起第120節 盤算第2節 下單第70節 抵京第37節 九黃大戰(2)第11節 佳人第15節 得手第44節 跨越第16節 窮寇第78節 大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