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節 劍指(2)

聽得梅隆茲這般一說,中年紳士倒是有些拿不定主意,能夠在犧牲呂宋人利益的情況下塞滿唐人的胃口自然是一件皆大歡喜的事情,不過費米也清楚,唐人胃口沒有那麼容易填滿,李無鋒野心之大盡人皆知,會不會就此止步也很難說,但是形勢不由人,唐軍現在在羅塞行省擺出的架勢就是要打通前往波羅的海的通道,在這一點上鮑林似乎並沒有講假話。當然他們可以向西對克爾曼行省發動攻擊,也可以沿着伏爾加向西南挺進西譯行省,這就要身唐軍主帥的意圖了。

但是既然有了這個希望,無論如何也可以向這方面努力一下,費米從來不認爲漢森同盟可以和呂宋人能夠結成一個穩固的同盟,作爲外交界打滾幾十年的老政客,費米清楚那些盟約比廢紙的效用高不了多少,能爲己所用則存,不能則廢,漢森同盟和呂宋本來就沒有任何利益往來,純粹就是因爲在印德安問題上利益原因才走到了一起,但是現在面對唐軍巨大的壓力,誰也不想正面碰上唐軍的第一槍,聯合起來雖然是形勢所迫,但是無論是軍隊還是政府方面前對這個盟約持懷疑態度,誰也不願意主動充當唐軍打擊的標靶,而更願意等到對方和唐軍來一次殘酷大戰後充當決定性的角色,在這種情況下要想同仇敵悅的確有些難度。

“梅隆茲,你認爲我們可以說服呂宋人放棄西澤行省來換取唐人的停步麼?”琢磨良久之後,費米反問道。

“恐怕不行,西澤行省對於呂宋人來說就像克爾曼行省對於我們同盟一樣,何況獲得了西澤行省之後唐人就會止步麼?從地理位置上看,西澤和雷波兩個行省連在一起,他們完全有可能沿着伏爾加河一直南下進入雷波行省,那呂宋人在南印德安取得一切就就土崩瓦解的可能,所以呂宋人絕對不會容忍這種事情的發生。”搖搖頭。梅隆茲對這種可能性持懷疑態度。他曾經在聯盟軍務部門任職相當長一段時間。在軍事上也還是略有造詣,波羅的海東海岸地區的情況他十分熟悉。

印德安王國瀕臨波羅的海的海岸線十分平直,並沒有太多優良的港灣,沿岸地島嶼也並不多,原本主權一直屬於印德安王國地幾處島嶼但實質上都被橫行於波羅的海東岸的海盜們控制着,印德安人因爲幾乎沒有海軍力量,所以也只是在名義上保留了對那幾處島嶼的主權,但事實上卻從來沒有行使過主權。沿海地區很多地方都是半沙漠地帶。從經濟價值上來說也並不大,加之印德安人重視陸地的傳統和波羅的海海盜勢力的猖撅。所以事實上印德安各部都對這個地區並不十分重視。

印德安王國名義上有四個行省瀕臨波羅的海、原屬提克人控制地南印德安地區的雷波和西澤行省,原屬雅庫安人控制地西印德安地區的克爾曼和法罕行省,四個行省分別在並不太長的海岸線上有一段控制區、合起來就將漢森同盟和香料之國梅利公國隔了開來。

由於波羅的海海上海盜勢力的猖撅,從梅利公國輸往漢森同盟諸國的香料有相當一部分是通過印德安陸路通道過境。但是由於陸路運輸費用過高,加之這個地區地社會治共狀況同樣不佳,出沒於沙漠戈壁中的盜匪馬賊比起海上的同行們並不遜色,同樣十分囂張,有不少盜匪和馬賊甚至和在這一地區擁有強大實力的地才遊牧豪族相互勾結起來共同洗劫過往商隊,而雅庫安人高層也對這種事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更助長了這些地方豪強馬賊們自行其道的氣焰。這種事情在近幾年來越演越烈,也使得香料的來源也極不穩定,尋致了漢森同盟境內香料價格急劇上漲。嚴重損害了同盟內各國荷業貴族們的利益,從某個角度上來說,這也是尋致漢森同盟出兵西印德安的原因之一。

現在呂宋人控制了南面的雷波和西澤行省,而己方控制了克爾曼和法罕兩個行省,唐人想要獲得一個通往波羅地海的出海口就只能在這四個行省中選其一,西澤和克爾曼都是唐人現在首選目標,如何讓促使唐人把兵鋒轉向西南。這一個難題擺在了費米和梅隆茲面前。他們兩人雖然是聯盟外務署的高級官員,但是這件事情並不是外務署就能決定,這需要和軍方協調,軍方雖然也不相信和呂宋人的聯盟能夠長期維持,但是他們認爲至少現在同盟和呂宋人是捆在根繩子上的,雙方應該同舟共濟,至於今後,那需要等解決了眼前唐人這個大麻煩之後。

但是擺在面前的問題是、唐人很有可能甩開呂宋人全力向西發動進攻,畢竟呂宋人在南印德安駐有重兵不說,還在後方的科米尼地區駐紮有十五萬以上地預備隊,隨時可以增援上來,唐軍不會看不到這一點,而在西印德安地區,同盟軍隊只有二十萬人,而且在幾個行省中尼葉教徒的BD騷亂愈演愈烈,唐軍會忽視這兩個地區之間的差異麼?不會,可以想採得到,他們絕對不會!

費米曾經就這個問題和同盟在西印德安地區駐軍統帥蘇沃洛夫將軍探討過,蘇沃洛夫也承認短時間他無法平定發生在各個行省的尼葉教徒騷亂,即便是同盟再增加十萬軍隊交給他也不行。宗教勢力的反彈力量是在預料之中,聖靈教在西印德安地區上層取得豐碩成果的同時也暴露了他們在中下層戰略上的薄弱,在中下層民衆中他們幾乎沒有獲得多少支持,單單要靠同盟的軍事力量來完成這一任務實在太困難了。聖靈教高層似乎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他們也在逐漸改變策略,但是短時間內還看不到明顯效果,這是一項艱鉅而複雜的長期工作,需要時間來逐漸填平民衆心目中信仰的缺失,但是似乎唐人卻不願意給自己一方太多時間。

在這種情況下,唐軍和呂宋人暗中議和以便他們全力向同盟控制區發動進攻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唐軍在米什人控制的帕梅行省邊境集結重兵威脅己方控制下的德信行省似乎就是一個證明。費米認爲現在有必要馬上返回藍堡和蘇沃洛夫商量一下情況變化可能帶來的影響,雖然唐人已經透露出了這樣一個信息,那己方也完全可以在確保己方利益不會受到損害的情況下給予積極迴應,有些時候爲了自己的利益,犧牲盟友的利益那也就說不得了,何況這個“盟友”雙方高層承認不承認還是一個未知數,頂多能夠稱得上是一個臨時性的盟友罷了。

“現在呂宋人在南印德安地區的力量和我們在西印德安地區的力量相若,但是呂宋人在南面的科米尼地區有相當充足的預備隊,如果能夠引唐軍奪取西澤和雷波兩行省,正如你所說,呂宋人斷斷不會善罷干休,定然會傾盡全力一戰,我想短時間內唐軍和呂宋人之間的戰爭是難以分出勝負的,那我們可以贏得一個寶貴的喘息機會,這個計劃軍方我想也不會有太大異議,畢竟他們現在也需要時間來平息幾個行省尼葉教徒的騷亂。”

費米終於下定了決心,他需要馬上返回藍堡和蘇沃洛夫交涉,這個計劃還必須得到軍方的支持,而他們那邊還有許多工作要做,這邊就只能留給梅隆茲來坐鎮了。

“費米大人,您決定了麼?”梅隆茲雖然一直支持這個想法,但是事到臨頭,他又有些擔心,這件事情不是沒有風險的,唐軍有了己方配合初期肯定會十分順利,但是呂宋人在這個地區的實力是超過了同盟的,一旦唐軍認爲呂宋人這塊骨頭不好啃,轉向對同盟發動攻擊,在沒有呂宋人的策應下,同盟軍隊孤軍作戰,除非得到後方支持,只怕會引火燒身的。

費米有些不悅,這個計劃初意就是對方提出的,自己只不過將它實質化了,但是現在又猶猶豫豫,難怪這個傢伙在軍務部門和外務署都混得不好,這種優柔寡斷的性格如何能夠獨當一面?

“梅隆茲,你還有什麼要說麼?”

“懊,不,沒有了,我只是希望您能夠和蘇沃洛夫持軍好好斟酌一下這個計劃、唐人十分狡猾,我們的計劃必須十分周全才行,得讓軍方知道這個計劃可能會帶來的負面效應,否則一旦情況有變,他們會把責任全部推給我們的。”梅隆茲聽出了對方的不滿,他只能委婉的提醒對方需要考慮不利的一面,只有這樣也許才能讓對方不對自己產生一些其他不必要的誤會,梅隆茲不想在這個問題上引起對方不豫,他還要在聯盟外務署混下去。

第118節 狼煙再起(4)第3節 角力第123節 錫金七十九節 大計2第68節 此伏彼起(1)第6章 波譎雲詭 第四十五節 芒刺第32節 連環殺(5)第57節 離前第82節 水軍第74節 大會戰(5)第9節 慧心第29章 漢中爭雄第36節 烽煙滾滾(6)第110節 西大陸第66節 敵友第61節 家醜第29節 陰謀第43節 分割(4)第94節 風高浪急(3)第4節 分析第100節 王者戰爭(4)第72節 籌劃第48節 內鬥第10節 暗流(2)第26節 談判(2)第53節 軍事整編第99節 後手第71節 風起(1)第62節 出賣第95節 內訌第67節 異變(2)第74節 大會戰(5)第67節 北國第15節 得手第32節 宴前第4節 機遇第113節 陪閱第10節 比肩(1)第58節 風聲第41節 胃口第109節 絕命殺(3)第97節 表演第30節 分裂第53節 柏因蠻族第49節 西林古道第61節 東下第19節 大戰序幕第73節 風起(3)第13節 百足之蟲第74節 絞殺第9節 會獵(3)第75節 抑揚第26節 戰車第2節 風起曼隆(2)第47節 迷惘第84節 風滿樓(3)第56節 祭天第56節 攤牌(1)第98節 王者戰爭(2)第4節 根源第87節 明智第49節 矛頭第33節 專訪第1節 新的起點第53節 柏因蠻族第5節 鬥智鬥勇(2)第3節 上鉤第73節 警訊第26節 新的挑戰(1)第67節 肥肉(1)第14節 懷春第114節 變生肘腋第31節 陰雲第20節 西線風雲(2)第111節 圍點(2)第45節 攘外必先安內(1)第23節 尊敬第28節 壓力即動力(1)第26節 湖畔夜談第15節 新局面第91節 重兵第110節 海上伏擊第85節 西風(3)第84節 兩線(3)第7節 臣服第41節 走火入魔第64節 蛇芯岬(1)第42節 分割(3)第59節 舞臺第103節 臨變第27節 轉變第26節 兒女情長第17節 蠢蠢欲動第129節 各個擊破(1)第73節 警訊第94節 鏖戰(4)第61節 多管齊下第25節 環航成功第49節 闇火第67節 聲東擊西(2)
第118節 狼煙再起(4)第3節 角力第123節 錫金七十九節 大計2第68節 此伏彼起(1)第6章 波譎雲詭 第四十五節 芒刺第32節 連環殺(5)第57節 離前第82節 水軍第74節 大會戰(5)第9節 慧心第29章 漢中爭雄第36節 烽煙滾滾(6)第110節 西大陸第66節 敵友第61節 家醜第29節 陰謀第43節 分割(4)第94節 風高浪急(3)第4節 分析第100節 王者戰爭(4)第72節 籌劃第48節 內鬥第10節 暗流(2)第26節 談判(2)第53節 軍事整編第99節 後手第71節 風起(1)第62節 出賣第95節 內訌第67節 異變(2)第74節 大會戰(5)第67節 北國第15節 得手第32節 宴前第4節 機遇第113節 陪閱第10節 比肩(1)第58節 風聲第41節 胃口第109節 絕命殺(3)第97節 表演第30節 分裂第53節 柏因蠻族第49節 西林古道第61節 東下第19節 大戰序幕第73節 風起(3)第13節 百足之蟲第74節 絞殺第9節 會獵(3)第75節 抑揚第26節 戰車第2節 風起曼隆(2)第47節 迷惘第84節 風滿樓(3)第56節 祭天第56節 攤牌(1)第98節 王者戰爭(2)第4節 根源第87節 明智第49節 矛頭第33節 專訪第1節 新的起點第53節 柏因蠻族第5節 鬥智鬥勇(2)第3節 上鉤第73節 警訊第26節 新的挑戰(1)第67節 肥肉(1)第14節 懷春第114節 變生肘腋第31節 陰雲第20節 西線風雲(2)第111節 圍點(2)第45節 攘外必先安內(1)第23節 尊敬第28節 壓力即動力(1)第26節 湖畔夜談第15節 新局面第91節 重兵第110節 海上伏擊第85節 西風(3)第84節 兩線(3)第7節 臣服第41節 走火入魔第64節 蛇芯岬(1)第42節 分割(3)第59節 舞臺第103節 臨變第27節 轉變第26節 兒女情長第17節 蠢蠢欲動第129節 各個擊破(1)第73節 警訊第94節 鏖戰(4)第61節 多管齊下第25節 環航成功第49節 闇火第67節 聲東擊西(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