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兩幅真跡

不過這番話卻讓對面的四人俱是面紅耳赤,四人之所以號稱浙東四絕,那是因爲四人對吃、喝、玩、樂深有研究。/

方纔四人信誓旦旦的在趙悌面前保證,是因爲他們覺得葉宇雖然文采冠絕,但對於吃喝玩樂定不擅長。

可如今倒好,不僅連續破了他們的兩道防線,而且還反過來備受羞辱,這等前後落差,讓四人個個面如寒霜。

“素聞葉學士丹青妙手,當世已是無人能及,張某這裡有兩幅丹青,想請葉學士鑑別一番,不知葉學士可有雅興?”

葉宇一聽此言,就深深地看了對面的張宏一眼,心說這張宏好深的心計,明知他善於丹青,卻不讓他作畫,反而讓他去鑑定。

會作畫的人,不一定會鑑定;同樣,會鑑定的磚家,不一定是丹青名家。

就在葉宇愣神之際,張宏已經命人取來了兩幅畫,不過沒有全部打開,而是先命人懸掛了其中一幅。

待丹青如瀑布般的展開,一副人像映入了衆人的眼簾,葉宇擡眼望去赫然眼前一亮,因爲這幅畫乃是畫聖吳道子的《孔子行教像》。

“葉學士,請鑑賞!”張宏做了一個請字,示意葉宇好好地鑑賞此畫的真僞。

“那獻醜了!”

盛情面前,葉宇知道推辭不了,於是便直接起身來到了畫像前,仔細觀看了這幅《孔子行教像》。

這幅畫整體畫風完全符合吳道子的風格,畫中孔子雍容大度,身體稍稍前傾,雙手作揖,謙卑有禮。

而孔子頭扎儒巾,雙目前視,鬚髮飄逸,透出着聖人的智慧。作品用筆提按流轉之間,表現了畫家嫺熟的技法,深有“吳帶當風”的精髓。

丹青的造詣越高,對於百家的畫作都會深有研究。當年葉宇在草廬跟隨恩師王希孟習畫的時候,不僅學成了書畫雙絕,更是對歷代名家的畫作有了深刻地涉獵。

而作爲後世尊崇的畫聖吳道子,其用筆手法以及墨跡的渲染,當年恩師王希孟也多有講述,因此葉宇可以斷定,此畫的確是吳道子的真跡。

趙悌見葉宇於畫像面前佇立良久,於是便問道:“葉兄,此畫可是真跡?”

“以葉某看來,此畫是真跡!”

“哦?葉學士確定它是吳道子的真跡?”張宏自鳴得意的走來過來,用頗具戲虐的口吻問道。

葉宇聞聽此言卻是眉頭暗皺,又轉身細看一番,最後十分鄭重道:“葉某確信,這就是吳道子的真跡!怎麼,張兄覺得此畫不是真跡?”

“呵呵,張某自然沒有葉學士慧眼,看不出這畫像的真僞……”

張宏訕訕一笑,隨即命人取過另一幅畫懸掛於牆上,隨着這幅畫的打開,又是一幅《孔子行教像》映入了衆人的眼簾。

這時張宏看着葉宇驚愕的神色,於是訕笑道:“葉學士,那這一幅又該如何?”

“這……”葉宇此時也徹底犯傻了,這兩幅畫竟然一模一樣。

趙悌嘴角微微露出笑意,隨即佯作解圍道:“噯,張宏,這你就錯了,葉學士鑑定的這幅纔是真跡,至於這第二幅定然是僞造之物!”

“世子,話雖如此,張某也確信葉學士慧眼獨具,可是張某已經找了不少鑑定人士,一致認爲這幅畫纔是真跡,不知葉學士又作何解釋?”

一旁久未說話的何永,也來到了近前冷笑道:“難道吳道子當年繪製了兩幅《孔子行教像》?”

“……”

方纔還熱鬧的廂房,此刻的氣氛卻顯得極爲尷尬,葉宇被這幾人言語暗諷的臉色微紅。

不過葉宇還是執着的認爲,自己鑑定的第一幅畫是真跡。可是這第二幅畫他也找不出僞造的痕跡,難道當年吳道子真的繪製了兩幅畫?

這顯然是不可能,之所以如此肯定,那是因爲作爲畫家忌諱一畫多幅,所以這《孔子行教圖》只能有一幅是真的。

可是這兩幅畫翻來覆去,葉宇是找不到絲毫的不同之處,兩幅畫就等同於出自一人之手。

鑑別一幅古畫,就是觀其神,想要知道什麼是真,首先要務就是要知曉什麼是假,俗筆雖能模仿名家之作的外形與皮毛,但絕不會有真跡含有的獨特神韻。

一幅假畫,點染無法,遠近不分,高低不襯,佈局相對於真跡而言,就更顯得凌亂不堪。

而眼前這兩幅畫,無論是從紙質還是墨色,以及各方位的渲染,等同於一個模子印刻出來的。

若是非要說哪一幅是真跡,此時此刻還真是很難說。

“葉學士,這兩幅畫究竟哪一幅是真跡?”

“是啊,葉兄,你倒是說說,這兩幅畫那一幅纔是吳道子的真跡?”

“……”

衆人的紛紛詢問,讓葉宇頓覺一陣頭疼,這個時候他可真是騎虎難下,是進退兩難尤爲艱難。

這張宏先是以一副畫示人,又以另一幅畫作爲底牌,明顯是挖了一個坑,讓他葉宇在衆人面前難堪。

如今這個時候,退的話,更是丟盡了顏面,方纔自己可是信誓旦旦的說第一幅是真跡!

可若是不退,這兩幅畫同出一轍,還真是難以辨別真僞!

等等!

額頭已經泌出細汗的葉宇,用手去揉摸兩幅畫的紙張時,卻突然發現了一絲異樣!

“這兩幅其實都是真跡!”葉宇在心中揣摩了片刻,頓時恍然大悟起來。

趙悌聞此言,頓時一怔,有些戲虐道:“都是真跡!?葉兄,你不會真的以爲當年吳道子繪製兩幅同樣的丹青吧?”

“葉學士,您這番高論,可是讓張某頗爲不解,若是這兩幅畫都是真跡,那除非唐代吳道子在世!”

張宏言之鑿鑿,所言句句在理,就算是外行的文人,也知道畫無兩幅的道理,尤其是這種傳世名畫,就更不可能出現兩幅。

面對衆人的戲虐之色,葉宇卻不以爲然道:“吳道子在世倒是不可能,不過有人故意爲之,卻是真實存在……”

“葉兄何出此言?”

“那葉某就說一說這個世上爲何會有兩幅一模一樣的真跡,因爲亙古以來,民間流傳着一種秘技,而這種秘技就叫做脫骨之法!”

“脫骨之法?”

葉宇看了一眼神色不定的張宏,繼而笑着道:“不錯,這種方法,可以將紙質一分爲二,用於丹青畫作亦可以將一張真畫分爲兩張,所以葉某方纔說,這兩幅畫都是真跡!”

“葉學士,你口口聲聲說這兩幅畫本位一體,不知有何爲證?單憑您一句說辭,恐怕難以服衆吧!”張宏對此很是不服,於是便予以刁難的追問道。

“所謂畫龍畫虎難畫骨,力透紙背的名畫能一分爲二,雖然可以得到畫中神韻,卻依舊有前後之分,所以若要分辨也並非難事!”

葉宇說着,就示意樓上的侍女將門窗關閉,然後點燃兩根蠟燭方纔兩幅畫的背面,然後才解釋道:“鑑別的關鍵就在於印戳上!”

衆人根據葉宇的指示望去,果然發現了兩幅畫的不同之處,印戳是一淺一深,倒是印證了葉宇方纔所言。

“世子請看,而且這兩幅畫的紙質厚度也有不同,此紙看似唐朝紙質,其實……”

葉宇說着用手猛然一褪,竟然褪出了一個缺口,順着缺口望去,這幅畫的紙張其實是有三層紙,前後的紙張都是唐朝所產紙張,而夾在其中一張紙,觀其色澤顯然是年份不久。

“由於有人利用民間秘技將原畫一分爲二,故此畫作的整體質感顯得薄弱,爲了迷惑外行之人,所以在中間又夾雜了一張紙,主要是爲了還原本來厚度……”

說到這裡,葉宇卻是無語的笑了:“可惜聰明反被聰明誤,紙張的柔韌性乃是渾然天成,又豈是附加粘合紙張所能比擬的?”

這一刻,廂房裡的氣氛頓時凝滯了,葉宇看着趙悌與浙東四絕的異樣神情,繼而搖了搖頭道:“可惜了一幅傳世名畫,因爲一時意氣之爭,成了兩幅不倫不類的作品,何必呢?”

“葉兄可真是讓趙某大開了眼界,佩服!”趙悌自嘲的笑了笑,沒有去理會神情尷尬的張宏,而是重新坐了下來與葉宇舉杯痛飲。

張宏此刻算是徹底無語了,他本以爲自身的這種手段,能夠立於不敗之地,不曾想竟然被葉宇一語道破其中玄機。

若是葉宇看不出其中玄機,那接下來葉宇不管如何決斷,都是進入了他張宏的圈套。因爲這兩幅畫,正如葉宇說的那樣,是一副原畫分割出來的。

所以,無論葉宇說其中哪一幅是真的,亦或是哪一幅是假的,都是一個錯誤地答案。

這種巧妙地圈套,如此隱秘的手法,竟然被葉宇當場看破,這既讓張宏顏面無存,也使得他的心中震撼不已。

看着衆人神色慼慼然,葉宇卻是端起酒杯自顧的飲酒。這等手段在當下是登峰造極,但是對於科技發達的後世而言,倒也不是什麼絕密的伎倆。

所謂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他葉宇雖然沒有涉獵造假行業,但關於這方面的見聞也知道不少,區區手段也想瞞天過海,真是自不量力可笑至極!

第107章 天縱奇才第166章 論語二字另類解第208章 羊皮卷中隱玄機第254章 月夜鷹鴿第41章 秋宮美子邀共乘第17章 繪製江淮地域第202章 酸甜苦辣第4章 做回自己第163章 人的本性第234章 兇器之中藏兇器第769章 御書:宋世流芳第500章 骨肉親情血濃水第85章 千江有水千江月第790章 輸在你手中不冤第94章 順勢而爲第255章 秦王府中逢異變第763章 五國城再起波瀾第70章 帝王之術第111章 讓我脫衣是何意第78章 瘋癲和尚第23章 自古男兒當自強第57章 不忘初心第785章 策影令出風雲動第41章 火光赤巖映天起第65章 母慈子孝謊言美第304章 包天三錘震敵首第253章 貢院之外第795章 迷離黑夜露殺機第179章 自古難還風流債第78章 善惡同源一念間第239章 慶功宴上遭質問第205章 鬼使神差第38章 宮中亂象暗漸生第131章 鐵劃銀鉤第77章 林中殺機第141章 九子屠龍第108章 三元定頂第793章 如果時光可回溯第620章 金遼聯軍圍石鎮第51章 甜棗大棒雙混合第478章 福州水師要擴建第207章 暗生情愫第35章 劍落空山第75章 記名學生第4章 永生銘刻炎黃魂第76章 心心相印第220章 月下圖現第149章 黎大隱突襲營盤第163章 人的本性第58章 自古人心難琢磨第124章 不要懷疑我的話第25章 茶樓巧遇第112章 奇聞之中又生奇第91章 華林一遊第733章 帝都的繁華夜市第59章 強行納妾三元樓第19章 另闢蹊徑圖大勢第324章 朕要燕雲十六州第109章 不虛此行第28章 斷袖之癖第132章 八大書院第321章 將道教立爲國教第302章 潁州城下戰火燃第224章 西夏國出城納降第42章 自古戰場無仁慈第11章 陛下,草民累了第154章 葉宇現身成都府第771章 雙方撕咬紛爭起第48章 一劍寒光顧夕風第45章 生財有道第204章 順水人情第220章 月下圖現第258章 小人懷恨記千年第254章 一腳踏入生死門第37章 神火降世可破局第138章 衆望所歸第14章 不要技工要忠心第21章 福王作亂三路軍第85章 千江有水千江月第15章 何人爲證第322章 黎大隱的兒子們第86章 趙悌之死第50章 雞毛蒜皮第259章 造人計劃第61章 浴火重生第799章 但願是我想多了第90章 牛不喝水強按頭第102章 玉佩之中有玄機第765章 吐蕃王庭的震驚第601章 鐵爪飛鷹發飆時第41章 駕馭心術第292章 揚州城下戰鼓起第4章 永生銘刻炎黃魂第129章 茶樓閒話第100章 大夫許宣第348章 冊立太子暗流涌第220章 牢房之中述根由第164章 虛不受補第201章 九刀迴環
第107章 天縱奇才第166章 論語二字另類解第208章 羊皮卷中隱玄機第254章 月夜鷹鴿第41章 秋宮美子邀共乘第17章 繪製江淮地域第202章 酸甜苦辣第4章 做回自己第163章 人的本性第234章 兇器之中藏兇器第769章 御書:宋世流芳第500章 骨肉親情血濃水第85章 千江有水千江月第790章 輸在你手中不冤第94章 順勢而爲第255章 秦王府中逢異變第763章 五國城再起波瀾第70章 帝王之術第111章 讓我脫衣是何意第78章 瘋癲和尚第23章 自古男兒當自強第57章 不忘初心第785章 策影令出風雲動第41章 火光赤巖映天起第65章 母慈子孝謊言美第304章 包天三錘震敵首第253章 貢院之外第795章 迷離黑夜露殺機第179章 自古難還風流債第78章 善惡同源一念間第239章 慶功宴上遭質問第205章 鬼使神差第38章 宮中亂象暗漸生第131章 鐵劃銀鉤第77章 林中殺機第141章 九子屠龍第108章 三元定頂第793章 如果時光可回溯第620章 金遼聯軍圍石鎮第51章 甜棗大棒雙混合第478章 福州水師要擴建第207章 暗生情愫第35章 劍落空山第75章 記名學生第4章 永生銘刻炎黃魂第76章 心心相印第220章 月下圖現第149章 黎大隱突襲營盤第163章 人的本性第58章 自古人心難琢磨第124章 不要懷疑我的話第25章 茶樓巧遇第112章 奇聞之中又生奇第91章 華林一遊第733章 帝都的繁華夜市第59章 強行納妾三元樓第19章 另闢蹊徑圖大勢第324章 朕要燕雲十六州第109章 不虛此行第28章 斷袖之癖第132章 八大書院第321章 將道教立爲國教第302章 潁州城下戰火燃第224章 西夏國出城納降第42章 自古戰場無仁慈第11章 陛下,草民累了第154章 葉宇現身成都府第771章 雙方撕咬紛爭起第48章 一劍寒光顧夕風第45章 生財有道第204章 順水人情第220章 月下圖現第258章 小人懷恨記千年第254章 一腳踏入生死門第37章 神火降世可破局第138章 衆望所歸第14章 不要技工要忠心第21章 福王作亂三路軍第85章 千江有水千江月第15章 何人爲證第322章 黎大隱的兒子們第86章 趙悌之死第50章 雞毛蒜皮第259章 造人計劃第61章 浴火重生第799章 但願是我想多了第90章 牛不喝水強按頭第102章 玉佩之中有玄機第765章 吐蕃王庭的震驚第601章 鐵爪飛鷹發飆時第41章 駕馭心術第292章 揚州城下戰鼓起第4章 永生銘刻炎黃魂第129章 茶樓閒話第100章 大夫許宣第348章 冊立太子暗流涌第220章 牢房之中述根由第164章 虛不受補第201章 九刀迴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