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6章 潰兵

靈州北三十餘里,黃河渡口。

在這裡,已經可以望見黃河對岸連綿起伏的賀蘭山,而渡口對岸,就是靜州。

這一天午後時分,本來自從大軍往靈州彙集,繁忙的如同螞蟻窩一般的渡口,卻冷清了下來,因爲昨晚,從這裡能夠隱約聽見靈州方向隆隆的巨響,許多人都以爲,神仙發怒了,降下了雷霆,只是不知懲罰的是西夏人,還是該死的秦人。

之後靈州那邊的大火,燒的天都紅了,望着南方的景象,很多人都是膽戰心驚。

靜州,本屬定難軍防地,因爲這裡地近京師,西夏朝廷在很多年前,便乾脆的將定難軍拆散了,一部歸於京師近衛班直,一部歸於嘉寧軍司轄下,又有一部,充於靈州翔慶軍。

也就是說,將京師左近,對京師最有威脅的一部地方軍隊,徹底肢解了開來。

這實際上是出於正確的政治考量做出的決定,不用多說什麼。。。。。。。

如今,當靈州方向出現了異變,靜州上下遠眺南方,都是驚惶無措,這一個多月以來,從靜州這裡過去的大軍根本數不過來。

聲勢最盛的,當屬京師近衛諸班直無疑,最精銳的,恐怕就要說到白馬鎮燕軍司的騎兵以及那些鐵鷂子了,實際上,靜州上下此時肩負着運兵以及往靈州運輸糧草的雙重重任。。。。。。。

隨即,靜州官吏以及督運糧草的將領們吵成了一團。不過很多人都只認爲,這是秦軍開始攻城了。

事實上,那麼大的火頭,還有半夜時分隱約傳到這裡的聲響,都說明靈州那裡出了變故,只是多數人還心存僥倖而已。

最正確的選擇,無疑是趁夜前去打探。

但沒有人願意接這樣一個差事,連那些將領都在文官的質問下,吱吱嗚嗚,不願應聲。被問的急了。便拍桌子瞪眼,耍起了無賴。

時間在爭吵中過去,天色微明之時,有快馬到了靜州。不是靈州戰報到了。而是運糧到半路的兩隊傳回了消息。靈州大火,十餘里外清晰可見。

靜州上下聞聽,一時大亂。

緊要關頭。靜州上下終於做出了決定,一面急報於朝廷,一面收攏渡船,毀壞碼頭,砍斷橫在河上的十數條鐵索。

他們這樣做是無可厚非的,但卻害苦了逃回來的敗兵。

午後時分,雜亂的馬蹄聲響起,先自逃出靈州城的翔慶軍一部到了,實際上,到了這裡的是守衛靈州南城城牆的一位翔慶軍副將以及他的親衛們。

這些從靈州逃出來的傢伙,一個個盔歪甲斜,身上還帶着鮮血,各個疲憊欲死,狼狽之處,根本無法一一細表。

其實,他到的還是有些晚了,但不怪他,因爲逃出靈州之後,他並沒有走遠,而是想着再瞅一瞅,還有沒有轉機。

這是個聰明的決定,因爲未戰先逃,還逃在了城內那許多將軍的前面,即便安全的回到後方,也很可能凶多吉少。

但這也是個十足愚蠢的決定,如果他先自逃走,那麼他能死死握住麾下數千兵卒的兵權,只要先逃到靜州,那麼靜州這裡肯定就是他說的算了。

但他卻自作聰明的等在了城外,於是,他等到了逃出來的國相大人。

沒有怎麼掙扎,在國相大人面前,將領們紛紛俯首,但別人可以低頭認罪,讓國相大人網開一面,但副將大人不成,因爲國相大人需要一顆夠分量的人頭,來震懾住這些逃兵。

副將大人於是又聰明瞭一把,立即帶領自己的親衛心腹,砍殺那些已經對他們動起了心思的士卒,從士卒包圍之中,衝了出來。

之後,自然就是一路狂奔,到了渡口。

但。。。。。。渡口處,卻是連一條船都不見,十數人隔河拼命叫喊,但副將大人明顯不夠分量,對岸只是在問靈州發生了什麼,並不打算就此放他們過去。

副將大人無奈,又處於心驚膽戰之中,唯恐身後的人追上來,於是,一咬牙,帶領自己的親衛們朝東邊而去。

他又做出了一個明智的選擇,隨後,敗兵陸續便到了此處,當然,能在這個時候到達的,多數都是四條腿走路的,人數並不多,但卻已經明明白白的告訴對面的靜州上下,靈州大軍兵敗了。

靜州上下一時失聲,之後更是不肯讓這些急於逃命的敗兵過河了,無他,這些敗兵沒有建制,多數都是各部將領帶着親兵,讓他們過河來到靜州,後果不堪設想,甚至比起秦軍殺到這裡還要糟糕。

直到下午,渡口處聚攏的敗兵越來越多,隔河叫罵聲一浪賽過一浪,卻只能讓靜州上下更爲懼怕。

不過這個時候,李元康終於帶着沿途收攏的兩萬餘人馬來到黃河渡口處,並第一時間將聚攏在渡口處的敗兵圍了起來。

很快,數十顆腦袋落地,渡口處暫時平靜了下來。

西夏國相李元康親自隔河呼喊,才讓靜州上下放了心,渡船擺渡過來,接送敗兵。

李元康這個時候已經是神形枯槁,卻堅持不願先行上船,他的這一舉動,也安撫住了這些潰兵。

於是,一條條渡船開始將敗兵送到靜州。

但也只送了數千人過去,在越來越多的潰兵來到岸邊之後,騷亂很快就發生了,這個時候的黃河岸邊,密密麻麻的佈滿了西夏潰兵,在他們的身後,還有着無數人在趕過來。

一支渡船發生爭搶,就像點燃了火藥桶一般,敗兵開始鼓譟了起來,這個時候,便是李元康也無可奈何了,人太多了,而且都急於逃命。

李元康被親衛夾着,塞入一條渡船,勉強離開了河岸。

在他們身後,是無數人開始搶奪船隻爆發出的巨大呼喊聲。。。。。。。。

就像一個火藥桶突然炸了開來,疲憊若死的敗兵們在這一刻爆發出的獸性,足以讓普通人心膽俱裂。

前面的人在爭搶渡船,大打出手,後面的人抽出刀子,將前面的人盡數砍翻,因爲擁擠,無數人被擠入湍急的河水之中。

鮮血很快就將河水染的通紅,渡船因爲載人過重而側翻,劃開岸邊的渡船的船幫上,都是血紅色,那是渡船上的敗兵砍斷了無數手指弄出來的顏色。

而且,這很快便演變成了一場無意義的廝殺,敗兵們揮舞着武器,緊緊靠住還信得過的同伴們,揮刀亂砍亂殺,將一切想要靠近自己的人都砍翻在地。

當轟隆隆的馬蹄聲在遠方響起,地平線上很快便出現了一條黑線,並快速接近的時候,渡船上臨風而立的李元康痛苦的閉上了眼睛,心裡不住的在說着,應該還能運過一些人來的,還能多一些人過來的。。。。。。。

猛的,心力交瘁的西夏國相吐出了一口鮮血,仰天倒下,也許是不願再看對岸的慘象,也許是不願看見西夏就這麼亡於自己手上,掌握西夏朝政長達十數載的西夏國相李元康,在被親衛們七手八腳擡下渡船的時候,已經是氣息全無了。

大秦成武五年秋,秦軍火燒靈州,敗西夏大軍於靈州城,西夏國相李元康率殘部北逃,後,李元康歿於北逃途中。

這對於如今已然日暮途窮的西夏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加快了崩潰的步伐。

秦軍追兵終於到了,這是秦軍所有的騎兵,足有萬餘衆,奔馳之間,所造成的聲勢足以用震天動地來形容。

滾滾洪流自東而來,快速的接近黃河渡口。

說起來,郭猛,李馳勳兩人率領騎軍追剿殘敵,是繞了一個大圈的,但也算歪打正着,許多西夏潰兵在東邊開始聚集起來,因爲他們想着,秦軍一定不會太快追到東邊來,他們應該追向北方纔對。

他們打算率兵進入橫山或者向東北,到夏州去。

而李馳勳,郭猛的騎軍就在這個時候橫掃而過,在這樣數量的騎軍追逐之下,很少能逃得性命,騎軍過處,只剩下一地血肉殘骸。

所幸,李馳勳,郭猛兩人志不在此,略略掃蕩過後,便留下一千兵馬,收攏俘虜,嗯,應該說是倖存者纔對。

然後兩人率大軍轉向,一路狂奔,向靜州黃河渡口處衝了過來。

翔慶軍的那位副將大人,這次沒有那麼幸運了,大軍一過,這十數人立即被碾爲齏粉,這些零散的逃兵,根本不會讓這樣的大軍稍微停頓一下,西夏人如今也拿不出和這樣的大隊騎兵抗衡的軍伍來了。

大軍幾乎一路無阻,便來到了黃河渡口。。。。。。。。。

“秦人。。。。。。。。”

“秦人的追兵來了。。。。。。。”

已經在渡口處殺的天昏地暗的西夏潰兵,狂亂的呼喊着,再次拼命向碼頭處擠了過去,自相踐踏之下,又是死傷無數,很快,河道之中,便是人頭涌涌,一片片的朝着下游飄過去,除了少數幸運的,他們幾乎不可能有什麼活路了。。。。。。

但還是有着一排排的人跳下去,有的是被人擠下去的,有的則是主動跳下去的,不一而足。(未完待續。。)

第1170章 內外第1435章 驟聞第1386章 興革第1071章 奪旗(二)第1432章 興革第507章 雲涌(七)第1413章 分院第1188章 氣惱第1302章 沈鶴(二)第526章 艱途(二)第347章 許諾(二)第722章 相邀第1398章 戰爭(二)第974章 商議第820章 天妖第9章 十八第803章 漏風第1476章 入宮第1285章 漢官第1229章 軟硬第805章 種氏第1415章 心眼第919章 死戰(二)第1508章 將來第1377章 智商第1381章 進軍第732章 決斷(三)第1088章 終結(一)第208章 年關(一)第1364章 小樓第1396章 敵人第485章 種氏第1081章 平胡第347章 許諾(二)第577章 激戰第613章 哭了第944章 大笑第1362章 變更第1465章 家宴第1439章 做歌第733章 決斷(四)第1275章 戰果第1297章 皇帝第1554章 殘酷第106章 反拙第1070章 奪旗第584章 諸事第1349章 周枋(二)第1212章 富貴第5章 大雪第1397章 戰爭第1403章 女人第1042章 輪戰第672章 勘議第1295章 求懇第21章 意外第1447章 遊玩第1249章 西涼(十四)第1264章 韋州(十)第1358章 考量第383章 商人第794章 抽絲第243章 崩殂第587章 廷議第139章 來訪(二)第636章 定計(二)第1180章 追問第268章 絕情第523章 戰報(三)第1363章 進言第85章 風雲(三)第518章 雲涌(十八)第1390章 等待第77章 重陽第1569章 悚然第1170章 內外第286章 探子第1014章 戰報第1350章 周枋(三)第331章 山匪第193章 故人(三)第1556章 古北第239章 血夜(七)第373章 氈帳第414章 山林第124章 頑劣(四)第1380章 邀請第988章 軍議第494章 風起(三)第1423章 告示第965章 長遠第1396章 破敵第1096章 商人(二)第1351章 周枋(四)第712章 開端(二)第1353章 失誤第529章 艱途(五)第287章 平靜第1299章 小事第1490章 行路
第1170章 內外第1435章 驟聞第1386章 興革第1071章 奪旗(二)第1432章 興革第507章 雲涌(七)第1413章 分院第1188章 氣惱第1302章 沈鶴(二)第526章 艱途(二)第347章 許諾(二)第722章 相邀第1398章 戰爭(二)第974章 商議第820章 天妖第9章 十八第803章 漏風第1476章 入宮第1285章 漢官第1229章 軟硬第805章 種氏第1415章 心眼第919章 死戰(二)第1508章 將來第1377章 智商第1381章 進軍第732章 決斷(三)第1088章 終結(一)第208章 年關(一)第1364章 小樓第1396章 敵人第485章 種氏第1081章 平胡第347章 許諾(二)第577章 激戰第613章 哭了第944章 大笑第1362章 變更第1465章 家宴第1439章 做歌第733章 決斷(四)第1275章 戰果第1297章 皇帝第1554章 殘酷第106章 反拙第1070章 奪旗第584章 諸事第1349章 周枋(二)第1212章 富貴第5章 大雪第1397章 戰爭第1403章 女人第1042章 輪戰第672章 勘議第1295章 求懇第21章 意外第1447章 遊玩第1249章 西涼(十四)第1264章 韋州(十)第1358章 考量第383章 商人第794章 抽絲第243章 崩殂第587章 廷議第139章 來訪(二)第636章 定計(二)第1180章 追問第268章 絕情第523章 戰報(三)第1363章 進言第85章 風雲(三)第518章 雲涌(十八)第1390章 等待第77章 重陽第1569章 悚然第1170章 內外第286章 探子第1014章 戰報第1350章 周枋(三)第331章 山匪第193章 故人(三)第1556章 古北第239章 血夜(七)第373章 氈帳第414章 山林第124章 頑劣(四)第1380章 邀請第988章 軍議第494章 風起(三)第1423章 告示第965章 長遠第1396章 破敵第1096章 商人(二)第1351章 周枋(四)第712章 開端(二)第1353章 失誤第529章 艱途(五)第287章 平靜第1299章 小事第1490章 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