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3章 謀算

“張培賢雖然老邁,然用兵穩健,鎮守河洛以來,約束兵卒官吏,使河洛無隙可乘,唯去歲求功太切,致有一敗。。。。。。。”

“說起來,此戰也非戰之罪,西秦這些年來窮兵黷武,先攻金國,再戰草原翰漠,隨之用兵西北,雖連戰連勝,戰功赫赫,然如此征戰連連,耗損國力必甚,所以,河南一戰,強弩之末矣。。。。。。。。。”

“而今,西秦君臣不思治政安民,輕徭薄賦,以養國力,反而又起內爭,西秦同門下平章事李圃去位,上下震動,牽連頗廣,趙柱國權重於朝,梟雄之態以顯。”

“如今,其人又臨河洛,翻手爲雲覆手爲雨,張培賢多年之功,毀於一旦矣。”

“學生猜兩人必定不合,遂有傳書之舉,以間其心,雖乃小策,想來應有奇效,張培賢去位之日,當是不遠了。”

“張培賢即去,也算爲我大周除一大患。”

“之後領軍河洛之人若是趙柱國,正合學生心意,此人生性暴虐,每戰必屠降卒,百姓,以逞其兇,在北地西北等胡虜治下,還則罷了,若治河洛,必使百姓離心,亂象叢生。”

“而其人用兵,急如烈火,漫卷而下,每戰皆求一戰功成,便如當年太原一戰,險挫鋒芒者,皆源於此,再加替換張培賢領兵河洛,求功之心必切,如此一來,東以開封堅城拖延,輔之以河北李任權。定可保開封無虞。”

“南則借山川水道。與其糾纏。”

“如此。待其銳氣盡喪,內裡不穩之時,東南兩路齊進,破之易也。。。。。”

這次,其他兩人就插不上話了,只能聽嶽東雷侃侃而談,臉上多少都露出些欽佩之色出來。

嶽東雷也沒藏着掖着,說的很是詳盡。

這裡一個是攝政王心腹。一個離朝多年,卻又憂心國事的老臣,也必要藏什麼,甚至有些故意爲之的味道在裡面。

畢竟,傳書於敵國將領,嶽東雷可不想弄巧成拙,先將自己搭進去。

這等事在西秦不好說,反而是大周這裡,許多人都不錯眼兒的在盯着軍中將領,一旦行差踏錯。根本沒有任何挽回的餘地。

在他傳書之初,已有密摺送上京師。此時差不多應該已經到了攝政王府中才對。

但攝政王殿下。。。。。。。。耳根子有點軟,爲政數載,這一點已讓朝野內外的人們看的很清楚了,也許只有攝政王自己不太明白而已。

所以,他還需一些人幫襯,朝中那邊若是生事,自有友好爲他說話。

而兩淮之間,又有誰比眼前這兩位更合適呢?

老者面色漸轉凝重,此時搖頭嘆道:“雲臺所謀深遠,幾如神人。。。。。。。然西秦趙柱國,老夫耳聞多時,此人幾如前秦白起臨世,從軍至今每戰必克,從無敗績,若其人果真領兵河洛。。。。。。”

“劉公可是在爲兩淮百姓憂慮?”龐瀾也是聰明絕頂之人,聽話知音,問了一句。

老者點頭,嘆息一聲道:“兩國相爭,生民塗炭,這兩淮百姓何辜,將受此厄難。。。。。唉,不必多言,不合時宜之處,老夫自知,也只望雲臺領軍相抗之時,手下留情了。”

這會兒嶽東雷心裡真的有點尷尬,說到底,岳氏也是將門,他能走到今日地步,除了借祖宗餘蔭之外,自身才幹也讓人無話可說。

岳氏後人,和文人相交,已沒什麼障礙。

但和像老者這樣的人交往之中,每每都會遇到這樣的尷尬,說着說着,就有些文不對題了。

他要是有共鳴也就罷了,但他領軍日久,怎麼會不明白,一旦率領大軍征戰,可半點心慈手軟的餘地也沒有。

文人們好拿百姓說事兒,但其中又有幾個人真正領過兵呢?

龐瀾感覺到了嶽東雷的不虞,立馬笑道:“劉公多慮了,秦軍若來,襄侯與我等必定先要堅壁清野,秦軍想要殘民以逞,可也不太容易。”

“再者說了,趙柱國也未必會領兵河洛,西秦朝中動盪,那等人怎能安心於外?若趙柱國不至,襄侯以爲,繼任者爲誰?”

嶽東雷將心中不快壓下,依舊溫和的笑着道:“這個不好說,不管哪個領兵,皆無趙柱國之權柄,所以,趙柱國不至,可趁之機便少,這般一來,也甚合吾心,和議一成,兩國休兵,百姓自可安居樂業,無有兵禍之憂了。。。。。。。。。”

其他兩人自然聽的出來,話中那幾許譏諷之意。

龐瀾剛要開口,再次和個稀泥。

老者已經搖頭失笑,說起來,他只能算是襄城侯嶽東雷的半個老師。

當年上任嶽侯帶長子入京,正趕上他聲名鵲起,享譽士林之時,遂慕名前來,想要讓兒子拜在他的門下。

但那會兒他正春風得意,不但仕途上勇猛精進,而且還在著述之中。

才思泉涌不假,卻已無精力顧及其他,別說收徒,便是入宮講學的機會,都退卻再三。

而且,像他這樣的士林人物,最不願跟勳貴牽扯在一起,既於聲名有損,也於仕途有礙,畢竟那會兒老攝政王最忌諱的就是這一點。

於是婉拒了嶽侯所請。

但顧及嶽侯情面,還是將少年叫到身前,教授了幾日,算是勉強收了個門外之徒。

不過就在這幾日間,少年之聰穎讓他大爲震驚,這才真真正正開始考慮,收個入室弟子。

但錯過就是錯過了,這回是人家不願意了。

因爲少年有個剛強的母親,在他露出這個意思之後,其母言於其父曰,我兒自小聰慧,又兼心胸氣壯,此時已顯崢嶸之態,日後必爲我家麒麟兒。

那劉某人說棄便棄,說收便收,此等人,變幻無常,教導我兒才學也就罷了,這品性嘛。。。。。。。。。不如另擇良師。

嶽侯深以爲然,遂拒之。

其實,這只是外間傳聞,實際上,他有所忌諱,嶽侯何嘗不是如此,上門求情是一回事兒,老師上門求爲子師又是一回事兒。

這中間的奧妙,若非聰明人,是絕對咂摸不出味道的。

最終,嶽侯攜子離京,再未在京師耽擱。

數十載過去,老者已經滿頭華髮,當年的少年也已堪堪買入暮年。

但世事變幻,誰也說不清楚,如今老者不過一鄉間隱者,名望雖高,但實是託庇於岳氏之下,若非如此,朝中許多人,怎會容他這樣悠閒度日?

而當年的少年人,卻已成爲朝廷棟樑,大周最穩固的那根支柱。

所以,嶽東雷還能以師禮待他,已足欣慰,求不來其他了。

而且,他這把年紀,些許言辭之爭便如春風拂面,不縈於懷。

“待使者歸來,瞧瞧這番和議到底若何,再說吧。。。。。。。。。。”

這話說的有氣無力,不是氣惱嶽東雷無禮,顯然是未對所謂的和議抱有多少期望。

當然,這也並不奇怪,多少年了,大周和契丹人,和女真人,甚至於和西夏人,和南唐,和秦人,定下多少約定,恐怕沒人能數的清。

但。。。。。。。。。說起這個來,沒有那個周臣會志氣昂揚,因爲除了對着南唐時總能稍稍佔些便宜之外,其餘多爲委曲求全之議。

說起來就讓人心酸。

不過就此也轉開了話題。

而嶽東雷的謀算,也顛覆了他們的認知,西秦上將之首領兵河洛,反而又可趁之機,換了旁人,許就無功。

這樣的思謀,夠他們琢磨一段時日的了,而他們思量的,則是圍繞於此,可能朝野內外,又要議論幾番,到時旁人問起,自己該怎樣作答?

又該站在什麼樣的位置來說話?

這就是周臣的苦惱之處,什麼事情,都和戰和兩議脫不開干係,求戰還是求和,變來變去,只有站對了位置,才能避免危及自身。

所以,當語涉和議時,三個人都明智的沉默下來,自己思量也就罷了,說出口來,自成立場。

說起來也是可笑,三個人都算是堅定的主戰派,也都想着收復河洛,但各有顧忌,卻無法戰和之事詳做討論。

不得不說,這樣的朝爭氛圍,真的很詭異,同時,也明白的顯示出後周弱勢之態。

進了園門,從人自有人招呼。

三個人行在曲曲折折的小徑上,聽着鳥雀悅耳的鳴叫,感受着暖暖的夏風,呼吸着林木間清爽的空氣,滿眼蒼翠,曲徑通幽,心情不自主的便舒緩了下來。

小童在前引着路,龐瀾終於忍不住,笑着道:“此去可是文思雅舍?”

老者眨巴眨巴眼睛,“相美好記性,前些時,在那邊開了一處池塘,種了些荷藕,你們來的早些,若到盛夏,方能顯出那裡的別緻之處。。。。。。。。。。。。”

(阿草依舊努力中。。。。。。。。今天看了人骨拼圖,先說明,阿草從來沒看過這個,也沒聽過劇情,但剛開始不久,阿草就已經猜出誰是兇手了,最終,沒有半點驚喜,果然中的,阿草恨啊,智商咋就這麼高尼,哈哈。。。。。。。。。)(未完待續。。)

第1133章 壓服第141章 勸導第1391章 膨脹第1384章 教誨第1562章 大軍第9章 十八第1401章 歸程第709章 君臣第936章 權勢第84章 風雲(二)第964章 降順第765章 入甕(三)第1235章 破關第859章 餘波第25章 黑夜第351章 祝壽(一)第1527章 心結第823章 天妖(五)第485章 種氏第423章 來客(一)第407章 獎懲(十一)第864章 吉兆第535章 小勝第225章 謀算第476章 大戰(二)第178章 壽筵(五)第1545章 空文第512章 雲涌(十二)第1492章 過往第1165章 遠見第1356章 消息第997章 榮耀第255章 變起(一)第1545章 空文第56章 奪功(一)第504章 雲涌(四)第1185章 家事第1404章 邀請第469章 貴客(二)第832章 御衛第1154章 拜會(四)第1章 少年第957章 幕僚第851章 父子第375章 遇匪(一)第650章 倉促第1548章 東去第1223章 降敵第326章 盜匪第1220章 詐城第1349章 周枋(二)第1394章 兩喪第523章 戰報(三)第110章 夜宴(一)第1005章 降俘第1415章 區別第1393章 驚悚第1449章 隨行第1107章 盟約(二)第七卷千里江山入戰圖五百八十五章 相府第168章 揚威(二)第942章 刺殺(二)第129章 判斷第1361章 紛擾第940章 收穫第521章 戰報(一)第二百九十二章第239章 血夜(七)第217章 年關(十)第1136章 回京第787章 宣旨第1280章 天狼第211章 年關(四)第1400章 商隊第965章 長遠第816章 內衙(三)第1010章 螟蛉第889章 毆鬥第1032章 交戰(五)第413章 離京第678章 相遇(一)第603章 孩子第284章 罕王第1166章 人情第1231章 鎮軍第1263章 韋州(九)第269章 思慮第764章 入甕(二)第1064章 秋獵第1309章 君臣第1127章 回府第1398章 激戰第371章 誓言第553章 奪關第344章 突圍(三)第1239章 西涼(三)第158章 騎戰(一)第1504章 範本第1439章 做歌第1249章 西涼(十四)
第1133章 壓服第141章 勸導第1391章 膨脹第1384章 教誨第1562章 大軍第9章 十八第1401章 歸程第709章 君臣第936章 權勢第84章 風雲(二)第964章 降順第765章 入甕(三)第1235章 破關第859章 餘波第25章 黑夜第351章 祝壽(一)第1527章 心結第823章 天妖(五)第485章 種氏第423章 來客(一)第407章 獎懲(十一)第864章 吉兆第535章 小勝第225章 謀算第476章 大戰(二)第178章 壽筵(五)第1545章 空文第512章 雲涌(十二)第1492章 過往第1165章 遠見第1356章 消息第997章 榮耀第255章 變起(一)第1545章 空文第56章 奪功(一)第504章 雲涌(四)第1185章 家事第1404章 邀請第469章 貴客(二)第832章 御衛第1154章 拜會(四)第1章 少年第957章 幕僚第851章 父子第375章 遇匪(一)第650章 倉促第1548章 東去第1223章 降敵第326章 盜匪第1220章 詐城第1349章 周枋(二)第1394章 兩喪第523章 戰報(三)第110章 夜宴(一)第1005章 降俘第1415章 區別第1393章 驚悚第1449章 隨行第1107章 盟約(二)第七卷千里江山入戰圖五百八十五章 相府第168章 揚威(二)第942章 刺殺(二)第129章 判斷第1361章 紛擾第940章 收穫第521章 戰報(一)第二百九十二章第239章 血夜(七)第217章 年關(十)第1136章 回京第787章 宣旨第1280章 天狼第211章 年關(四)第1400章 商隊第965章 長遠第816章 內衙(三)第1010章 螟蛉第889章 毆鬥第1032章 交戰(五)第413章 離京第678章 相遇(一)第603章 孩子第284章 罕王第1166章 人情第1231章 鎮軍第1263章 韋州(九)第269章 思慮第764章 入甕(二)第1064章 秋獵第1309章 君臣第1127章 回府第1398章 激戰第371章 誓言第553章 奪關第344章 突圍(三)第1239章 西涼(三)第158章 騎戰(一)第1504章 範本第1439章 做歌第1249章 西涼(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