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賀蘭山缺

渭城是故鄉,離渭城越近,情自然越怯。

看着遠處那座土城,想着在這裡度過的那段歲月,即便冷漠情淡如寧缺,也不免生出些感慨,他的目光越過渭城,往南繼續望去,知道那邊便是岷山,那邊便是河北郡,那邊便是長安城,那邊便是大唐,那邊便是書院。

那邊便是他和桑桑的家國,卻歸不得,不能進,或者說不想進,因爲他和桑桑都不想把頭頂的這片厚重烏雲帶進大唐,把災難帶進大唐。

黑色馬車在渭城外停了段時間,然後再次啓程,繞向東方而行,一路兜轉,避開七城寨,不停躲避着北大營的巡境騎兵。

徵北軍常年駐守邊疆、負責監視震懾強大而野心勃勃的金帳王庭,訓練有素,打過無數場硬場,無論是從軍械裝備還是軍事素質上來看,都是大唐四大邊軍中最強的部隊,甚至要比夏侯當年麾下的數萬鐵騎還要更強。

寧缺曾是徵北軍一員,當然清楚一旦自已被巡境騎兵發現,會面臨怎樣的困難局面,他沒有信心從北大營漫山遍野的騎兵衝鋒中逃出生天。

而且他根本不想與同袍廝殺,所以接下來他變得極爲謹慎,精確地按照軍事地圖規劃路線,一直行走在唐軍和金帳王庭控制範圍中間的緩衝地帶裡,憑藉着對荒原和徵北軍的熟悉,竟是有驚無險地過了。

隨着逃亡的繼續,春意漸深。黑色馬車裡的二人卻是感覺越來越冷,廂壁再次覆上一層淺淺的霜,這與熱海漸凍黑夜將至沒有任何關係,主要是因爲桑桑的身體越來越寒,呼出的氣息完全像冰塊一樣。

而且黑色馬車一直在向北。

……

……

橫亙整片北方大陸的岷山,被一道窄峽分成南北兩段,中原人習慣稱之爲岷山北麓以及南麓。荒原上的人們以及道門某些人,則習慣把南麓稱爲岷山,而把北麓稱爲天棄山脈。意爲昊天遺棄的山脈。

把岷山從中斷開的那道窄峽的西面入口處,有座高達百餘丈的雄奇城寨,名爲賀蘭。於是那道窄峽又被稱作賀蘭山缺。

賀蘭城的位置已經在荒原深處,距離金帳王庭極近,但依然屬於大唐所有,乃是大唐帝國最遠的一片國土,更準確地形容,應該說是一塊飛地。

此地與長安城的距離早逾千里,若要從大唐本土運送糧草輜重過來,路途遙遠,耗損極大,而且需要很多騎兵護送。才能避免被馬賊或假馬賊們搶劫的威脅,即便如此,金帳王庭的數萬騎兵依然有能力隨時掐斷這條糧道。

耗費如此多的資源,冒着如此大的風險,大唐帝國依然艱難而執着地維繫着賀蘭城的存在和正常運行。之所以如此,不是因爲帝國從上到下好大喜功的心理弊病在作祟,而是因爲賀蘭城對大唐來說很重要。

這座遠懸荒原的雄奇城寨,是大唐帝國在荒原的力量展示與精神象徵,是唐國諸商團行商荒原的底氣,最關鍵的是。這座雄城鎮守着通往東荒的唯一通道,對大唐商貿極爲重要,而且就像一把鋒利而厚實的刀,插在天棄山與岷山之間,把金帳王庭和左帳王庭切割開來,具有極爲重要的戰略意義。

看着遠方兩面山崖間的高聳城牆,桑桑想起了長安城,只是賀蘭城的城牆修築在絕壁陡峰之間,給人視覺上的衝擊更加震撼。

寒風入窗,她輕咳兩聲,望向寧缺問道:“往北還是往東?”

由此地往北走,依着天棄山而行,便會更加深入荒原,那片寒地人煙稀少,再往北便能抵達魔宗山門,若再繼續向北走,便是很少有人去過的雪原。

如果說沒有人的地方纔是安全的地方,寧缺應該選擇往北帶着桑桑去雪原,那樣的話,除了西陵神殿的大神官或懸空寺的高僧,沒有任何人能找到他們。

不知道爲什麼,寧缺卻選擇了繼續東進。

越往東去,便離賀蘭城越近,山也越近,山峰頂的白頭在視野裡漸漸變成清晰的積雪,陡峭的山崖也漸漸露出真容。

烏雲籠罩賀蘭城,高聳的城牆上飄着白雲,數百名唐軍出現在城牆之上,甚至還能聽到絞索扳動,弩機扣緊的聲音。

城牆下方有三四十輛沉重的馬車,然而不知道因爲什麼原因,賀蘭城城門緊閉,沒有允許這支商隊進入,城上城下的氣氛很是緊張。

寧缺看了一眼頭頂的烏雲,自然知道賀蘭城爲什麼會被關閉,心裡默默想着,看來想混進商隊過關,已經不可能實現。

車輪轆轆作響,碾過之地卻是冰礫不散,賀蘭城下,商團的執事們正縮在馬車裡避寒,想着怎樣才能與城中的將軍聯繫上,趕緊入城,聽着車輪聲,不由好奇向後方望去,當他們看到那輛黑色馬車時,神情不由驟變。

經由西陵神殿的誥令,還有各國朝廷的畫像註釋,這輛黑色馬車現在已經非常出名,所有人都知道,傳說中的冥王之女便在這輛馬車上。

賀蘭城下一片慌亂。

商人和護衛們的喊叫聲此起彼伏,長途勞累的馬兒,被驚的連連嘶鳴,有人見機極快,跑到賀蘭城下,拼命地拍打着城門。

賀蘭城的城門深楔在山體之中,由鐵木混構而成,沉重厚實無比,商人的手掌落在城門上,就像是蚊子的翅膀扇在石頭上,只能發出極微弱的聲音。

城寨裡的官兵就算聽到了這聲音,此時也不可能開門。

從那片烏雲接近賀蘭城時,賀蘭城便關閉了城門,嚴禁任何人出入,他們所防範的便是那輛黑色馬車,怎麼可能給黑色馬車留下衝城的機會。

黑色馬車從商團車隊裡駛過,嚇的那些車伕連連提繮,把馬車挪到更遠處,給黑色馬車讓開通道,場面稍一混亂後,便是絕對的安靜,甚至是死寂。

寧缺沒有理會那些如臨大敵的商人和護衛,駕着馬車來到山前,出車走到城門下,擡頭望向那兩扇如山峰一般的城門。

城牆之上,弩機絞動之聲漸息,數座守城弩艱難地調整角度,瞄準城下的寧缺,數百名箭手弩手瞄準稍遠些的黑色馬車,隨時準備拋射,甚至還能聽到燒油砸石的聲音,城裡的唐軍,竟是把他一個人當成了攻城的部隊來做準備!

面對如此多訓練有素的唐軍守城,就算是金帳王庭的騎兵和祭司傾巢而出,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攻上城頭,寧缺知道事不可強爲。

“我是寧缺,我想過城。”他擡頭望着上方說道。

他的聲音並不大,卻清晰地傳到了城頭,傳到了每個人的耳朵裡。然後他繼續說道:“我曾經是徵北軍裡的一員,我曾經立下過無數軍功,這些在軍部的檔案裡都能查到,我不想和你們戰鬥,我只想用那些軍功換一次通過。”

……

……

賀蘭城對大唐帝國來說極爲重要,最高軍事長官在軍方內部被習慣性稱爲賀蘭將軍,地位僅次於四位王將和長安城裡寥寥可數的幾位老將軍。

這一任的賀蘭將軍姓汗名青,駐守苦寒城寨已逾十年,此人有一半的蠻人血統,然而卻深得皇帝陛下信任,予以如此重任。

在十餘名盾牌手的護衛下,汗青將軍來到城牆處,望着下方的寧缺說道:“大唐軍人,恥談以功求賞!要帶冥王之女進城,那是休想!”

“我不是要進城,我是要過城。”

“此路不通。”

“爲何不通?”

“我身爲唐將,豈能讓你把這妖女帶進我大唐城中?”

“在將軍看來,我妻子會給人間帶來災難,所以不讓我們過?”

“不錯。”

“馬車過城,便出了唐境,即便是災難,也只會給別人帶去災難,有何不可?若到了東荒,是死是活,我都認命,但我可不想在自已的國度裡被人幹掉。”

汗青將軍似乎被寧缺最後這句話觸動了,沉默不語。

一名副將在他身旁焦慮說道:“將軍,還猶豫什麼?此人愚妄到敢在城下叫罵,趕緊放箭落石,抓住機會把此人殺死!”

另一名副將微微皺眉說道:“寧缺哪裡是這般好殺的?”

“再厲害的修行者,也不可能殺不死。“

“我說不好殺不是說殺不死,而是在唐境之內,沒有誰願意動手!不要忘記他是書院十三先生,這些天看着烏雲飄來,軍部和北大營都安靜的要命,就沒認真搜尋過這輛黑色馬車,爲什麼?就是不想擔這個責任!難道要我們來負!”

“難道你還真準備讓他帶着冥王之女進城?”

“進城當然不行,但這是修行者的事情,要殺便等天樞處和南門觀來人。”

“冥王之女會讓整個世界毀滅,這不是修行者們自已的事情,也是我們所有人的責任!我們身爲軍人,怎能如此怯懦退讓!”

“不要吵了。”

汗青將軍寒聲斥道:“無論是殺還是放,或者說把他堵在賀蘭城外,等着那些修行者來動手,都不是我們賀蘭城自已能決定的事情。”

“將軍,您準備怎麼做?”

“當然是請示陛下。”

第115章 又有個人從天上跳了下來第109章 你看第29章 重逢七年間第4章 我家桑桑不可能這麼可愛第84章 春已濃,人將殘,書如故第6章 山倒瀑亂,堤毀河溢第100章 圍巷第85章 入魔(十)第49章 蒼鷹第44章 朕在城樓道未來第125章 窮人乍富豈能安?第45章 風在吹第130章 每個人的頸間都有一根鏈子第66章 一魚萬法第178章 朋友的初見,夫子的懲罰第5章 我愛世人(下)第179章 千萬刀第160章 春晨之風光第82章 舊書樓第99章 盛宴(上)第67章 天算第62章 毀滅人生的一箭第109章 你看第24章 未來的,我們的第9章 眼中無山,莫山山第108章 人生第一戰第130章 鐵劍請你哭第20章 秋風秋雨殺閒人(下)第73章 夫子的故事(下)第133章 自信者衆第196章 談判可以不是戰鬥第78章 同赴深淵第23章 子曰第51章 書院算天(下)第109章 爲君分憂,與君共勉第176章 君子國的不甘(下)第98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21章 傳話者(上)第199章 看天書第236章 買湖第125章 反正,都是劍(中)第234章 來自南晉的買家第138章 一夜不眠(下)第115章 白塔出雲第92章 我想我是海第11章 小瓷瓶第37章 回到梳碧湖的砍柴人第93章 救人殺人皆佛心第230章 不要臉之爭,以及吹牛第16章 殺賢人第15章 湖的彼岸,血的世界第22章 策反(上)第186章 一,二,三,符箭!第244章 種荷第112章 晨鐘驚心,有佛光再至第181章 崖洞囚徒的第一次越獄第71章 三件小事之一第95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86章 一點浩然氣第81章 這是我應該做的事情第121章 明月當空(中)第57章 黃金龍首,且射之第47章 竹竿空空兩頭響第170章 剪燭第9章 眼中無山,莫山山第196章 春意等人第263章 黃葉與白棋第7章 吹笛未聞聲,傘下是何人第202章 關於憤怒和勇氣的抉擇第35章 那一場微涼的春雨第3章 他們第53章 一場修行的開端第101章 盛宴第42章 御史張貽琦之悔悵第80章 故事新編(上)第52章 有人在山裡第5章 殺意濃第182章 荒人的腳踩在草原上(下)第157章 雪在燒第174章 粥與信,從前和以後第96章 天亦病(下)第50章 荒人的吶喊第150章 入世之人(中)第2章 碧藍如腰(上)第102章 盛宴(下)第25章 誰在拼命以求,誰在當壚賣酒第67章 師徒的手段,身後是長安第6章 斬雪(上)第285章 血旗不倒第191章 公主府裡的賣藝者第85章 下陽州(中)第93章 渭,無所留第75章 那年春,我把桃花切一斤(下)第127章 齊至第73章 一顆青梨第88章 偉大無恥筆友的誕生第140章 不曾疑第88章 成京之戰(下)第43章 裁決的劍(上)第30章 我見朱雀多肅殺
第115章 又有個人從天上跳了下來第109章 你看第29章 重逢七年間第4章 我家桑桑不可能這麼可愛第84章 春已濃,人將殘,書如故第6章 山倒瀑亂,堤毀河溢第100章 圍巷第85章 入魔(十)第49章 蒼鷹第44章 朕在城樓道未來第125章 窮人乍富豈能安?第45章 風在吹第130章 每個人的頸間都有一根鏈子第66章 一魚萬法第178章 朋友的初見,夫子的懲罰第5章 我愛世人(下)第179章 千萬刀第160章 春晨之風光第82章 舊書樓第99章 盛宴(上)第67章 天算第62章 毀滅人生的一箭第109章 你看第24章 未來的,我們的第9章 眼中無山,莫山山第108章 人生第一戰第130章 鐵劍請你哭第20章 秋風秋雨殺閒人(下)第73章 夫子的故事(下)第133章 自信者衆第196章 談判可以不是戰鬥第78章 同赴深淵第23章 子曰第51章 書院算天(下)第109章 爲君分憂,與君共勉第176章 君子國的不甘(下)第98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21章 傳話者(上)第199章 看天書第236章 買湖第125章 反正,都是劍(中)第234章 來自南晉的買家第138章 一夜不眠(下)第115章 白塔出雲第92章 我想我是海第11章 小瓷瓶第37章 回到梳碧湖的砍柴人第93章 救人殺人皆佛心第230章 不要臉之爭,以及吹牛第16章 殺賢人第15章 湖的彼岸,血的世界第22章 策反(上)第186章 一,二,三,符箭!第244章 種荷第112章 晨鐘驚心,有佛光再至第181章 崖洞囚徒的第一次越獄第71章 三件小事之一第95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86章 一點浩然氣第81章 這是我應該做的事情第121章 明月當空(中)第57章 黃金龍首,且射之第47章 竹竿空空兩頭響第170章 剪燭第9章 眼中無山,莫山山第196章 春意等人第263章 黃葉與白棋第7章 吹笛未聞聲,傘下是何人第202章 關於憤怒和勇氣的抉擇第35章 那一場微涼的春雨第3章 他們第53章 一場修行的開端第101章 盛宴第42章 御史張貽琦之悔悵第80章 故事新編(上)第52章 有人在山裡第5章 殺意濃第182章 荒人的腳踩在草原上(下)第157章 雪在燒第174章 粥與信,從前和以後第96章 天亦病(下)第50章 荒人的吶喊第150章 入世之人(中)第2章 碧藍如腰(上)第102章 盛宴(下)第25章 誰在拼命以求,誰在當壚賣酒第67章 師徒的手段,身後是長安第6章 斬雪(上)第285章 血旗不倒第191章 公主府裡的賣藝者第85章 下陽州(中)第93章 渭,無所留第75章 那年春,我把桃花切一斤(下)第127章 齊至第73章 一顆青梨第88章 偉大無恥筆友的誕生第140章 不曾疑第88章 成京之戰(下)第43章 裁決的劍(上)第30章 我見朱雀多肅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