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故事新編(上)

“請您幫助我。”

“我爲什麼要幫助殿下?”

“因爲我是唐人。”

“六皇子也是唐人。”

“但他母親不是唐人。”

“我大唐開明包容,向來不在乎這些事情。”

“請您相信我。”

“我爲什麼要相信殿下?”

“因爲您不相信皇后娘娘……李漁看着遺詔上熟悉的字跡,忽然很悲傷。

那是父皇的筆跡,就如同傳聞裡那樣,無論他怎樣愛書法,怎樣勤勉地練書法,都沒辦法把自已的字練的好看一些。

不過從一絲不苟的筆跡裡,可以看出,父皇在寫這些字的時候,心情很平靜很篤定,沒有任何猶豫和掙扎。

李漁捧着遺詔的手微微顫抖,手指用力,似要陷進黃色的布帛裡,顫抖從小臂傳到肩頭,她整個人都顫抖起來。

她感到了極度的失望與悲傷,然後開始憤怒,不止因爲遺詔上寫的內容,更因爲遺詔上父皇的筆跡是那樣的穩定。

“爲什麼會是這樣?”

她低聲說道。

然後她又重複了一遍,聲音裡滿是委屈與不甘。

“爲什麼會是這樣!”

她的聲音比先前大了些,但依然無法傳出道殿,無法穿透殿外的夜雨,被人們聽見,甚至還不如她牙齒撞擊的聲音更響。

李青山說道:“這是陛下御駕親征之前才寫的,既然留下遺詔。說明他也隱約察覺到了天意的指向,不過你也應該看出來了,他很久以前便定了心意。”

李漁沉默了很長時間,忽然擡起頭來,用袖子擦去臉上的淚水,看着病榻上的李青山,顫聲說道:“遺詔能改嗎?”

李青山微微耷拉着眼皮。說道:“一般不能。”

李漁的眼睛裡生出一道亮光,問道:“何爲不一般?”

李青山看了她一眼,說道:“國將不寧之時。”

李漁問道:“誰能改?”

李青山說道:“我能。”

大唐皇帝陛下的遺詔。自然無法輕易地僞造,上面有御璽,有複雜的徽記。最關鍵的是,遺詔上還有獨一無二的天地氣息烙印。

那份烙印一部分來自皇族的血脈,一部分來自遺詔見證人。

皇帝陛下離開長安之前,在南門觀裡書寫遺詔時,在旁見證的是他最信任的國師李青山以及御弟黃楊大師。

而御璽,此時便在皇宮裡,在奉旨監國的李漁榻上。

李漁看着李青山蒼老瘦削的臉頰,聲音微顫問道:“您要什麼?”

李青山看着身前衣裙微溼的美麗女子,彷彿看到很多年前那個跟在母親身邊撒嬌的小姑娘,臉上露出一絲懷念的微笑。

然後他平靜說道:“我要大唐千秋萬代。我要昊天道南門發揚光大,我要唐人生活無憂,殿下,您能承諾我嗎……李漁離開了南門觀。

相信不久之後,那個令人震驚的消息便會穿過暴雨。進入長安城各座王公大臣的府邸,明日本不是大朝會之期,但必然會有一場大朝會。

雨中的南門依舊寂清,彷彿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油燈如豆,只能照亮道殿角落。卻照不到更多的地方。

何明池跪在油燈前,半個身體都在陰影裡。

李青山躺在病榻上,靜靜看着頭頂,彷彿能夠看到落在道殿上的雨,眉頭緩緩蹙起,感慨嘆道:“我今日改了遺詔,違背了唐律,也違背了陛下的遺願,不知死後史書上會怎樣寫,陛下他又會怎樣看我。”

何明池沉默不語,在這種時候,他說什麼都不妥。

“但我不會後悔,因爲殿下說的對,與其說我相信她和琿圓皇子,不如說我怎麼都不可能相信皇后娘娘,我怎麼可能讓魔宗聖女成爲我大唐的主人?”

李青山漠然說道:“如果不是她,陛下又怎麼會英年早逝?”

何明池擡頭看了他一眼,心想朝堂街巷裡的官員和百姓,都以爲皇后娘娘與國師關係親近,誰能想到真實的情況?

“這些年,長安城裡辦了太多場喪事,三朝元老,沙場老將,紛紛辭世而去,如今陛下也死了,甚至就連夫子也死了,這不是天意又是什麼?”

李青山轉頭望向何明池說道:“如果我沒有記錯,你是清河郡的人?”

何明池低頭應道:“我家是清河郡何族的旁支。”

李青山的眼睛微微眯起,說道:“就是當年出過一任西陵大神官的何家?”

何明池沉默片刻後說道:“是的。”

李青山看着自已最疼愛的徒弟,嘆了口氣,說道:“看來我沒有猜錯,你果然是掌教大人的人,難怪你對驚神陣那麼感興趣。”

何明池覺得自已的身體驟然間變得很冷,身體前傾,雙手扶在烏黑色木板地面,微微顫抖,不知此時該說些什麼。

“掌教大人,這輩子最想做的事情,便是率領護教騎兵殺入長安城,把大唐重新納回西陵神殿的光輝之內,所以他比誰都想破掉驚神陣。”

李青山說道:“你在南門觀修行奉天這麼多年,目的自然是想找到陣眼杵,可惜的是,你在符道方面沒有天賦,所以顏瑟師兄不能收你爲徒,陣眼杵最終交給了寧缺,如今陣眼杵在書院,你更沒有辦法,所以這些天你只好經常去皇宮裡那幢小樓,想要試試看有沒有別的方法能夠破陣。”

何明池這才知道,這些年這些天自已做的事情,原來根本都沒有能夠瞞過老師的眼睛。說來也是,大唐國師怎麼可能是如此易騙的人。

他聲音微顫問道:“老師既然知道這些,爲什麼一直沒有揭穿我。”

李青山說道:“因爲你是我最疼愛的徒弟,因爲我也在掙扎。”

“掙扎?”

“夏侯出身魔宗,卻成爲道門客卿,又是我大唐王將,他的一生都被夾的艱於呼吸。痛苦不堪。我信奉昊天,忠於大唐,何嘗不痛苦?”

“我以前不痛苦不掙扎是因爲不用選擇。我知道大唐按照現在的道路走下去,會走的很平穩很好,然而現在時局已經發生了極大的變化。我想替大唐選擇一條相對更平穩的道路,所以我選擇了公主殿下,而且沒有揭穿你……”

李青山說道:“世人都說長安城不可破,修行界都在傳頌驚神陣的強大,但有幾個人知道,真正不可破的是夫子?”

“如果夫子沒有死,你這時候已經死了。”

他看着何明池說道:“但夫子終究還是死了,這再一次證明昊天不可戰勝,道門不會放過書院,也不會放過大唐。而這一次。沒有夫子的書院,再也不可能像千年來那樣,獨自對抗整個世界,所以大唐必敗。”

“大唐要繼續生存下去,便只能重新回到昊天的懷抱。”

“我知道你和琿圓皇子之間有協議。但你不要忘記,唐人也是昊天的信徒,而你也是唐人,所以我希望你能讓這個過程少流一些血。”

何明池沉默了很長時間,然後重重磕了一個頭,說道:“我會用生命來爭取……大雨還在持續。長安城卻像是下了一場雪。

千年古城一夜之間變成了白色,無數的幡帶在街上飄揚,站在檐下躲雨的百姓面帶戚容,甚至有很多人披麻戴孝。

這片寄託着哀思的白色,只有極少部分是獻給夫子的,因爲夫子本就不顯,沒有多少普通人,知道人間的守護者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

長安百姓哀悼懷念的是大唐的守護者,他們仁慈而英明的皇帝陛下,深得民心的陛下辭世而去,換來無數民宅裡的哭聲,也算是值得。

文武百官跪在皇宮大殿前的雨中,大臣們身上的官服早已打溼,將軍們身上的盔甲則是被雨水洗的明亮無比。

一名太監,站在石階前宣讀遺詔。

數位大學士以及諸部尚書、王卿重將,站在那名太監身後,臉上的神情各不相同,有驚訝有驚喜,但底色都是悲傷。

大唐帝國還沒有來得及從悲傷中醒來,便迎來了新的主人。

李琿圓走向大殿正中央的椅子,然後轉身坐下。

從這一刻起,他不再是皇子,而是皇帝陛下。

他的臉色依然有些不健康的蒼白,但已經不再稚嫩,更沒有那些不自然的尊貴,眼眸裡的冷漠早已變成了威嚴,神情卻是自然的溫和。

直到這時,大唐的臣子們才發現,原來皇子早已長大成人。

看着椅中漸顯英武之氣的新帝,有碩果僅存的老臣,看着那張酷肖其父的面容,感懷的老淚漣漣。

皇后一派的大臣和將軍,隨同僚一道下跪行禮,沉默無言,各自恭謹,心情卻是十分沉重,甚至對遺詔產生了懷疑。

然而遺詔無法僞造,他們的懷疑沒有證據。

他們只能等着皇后娘娘帶着另一位皇子,陪着先帝的靈柩回到長安。

在此之前,他們只能寄希望於兩處地方,能夠改變這一切。

有大臣去了書院,書院閉門不見客。

那名大臣纔想起來,夫子已經辭世。

有大臣去了南門觀,事後朝堂之上的人們才知道,陛下的遺詔便是保存在這裡,所以他們想要詢問一下國師李青山。

南門觀的門開了,走出來的是何明池,他的腰間繫着根白色的布帶。

國師李青山病逝。

從現在開始,他便是新的南門觀觀主,也就是昊天道南門門主……()

第92章 世間哪裡有閒人第101章 最快的劍,最慢的人第289章 將軍一戰白頭第14章 我有三把刀第20章 老師讓我給您帶句話第105章 一夜,有話第164章 宮門宅的夜話第81章 書院裡的燕國教習第184章 放着我來第66章 桑桑虐我千百遍(上)第51章 書院算天(下)第95章 唐不亂第59章 人間之劍(上)第44章 朕在城樓道未來第192章 這裡是人世間第106章 大駕,光臨第19章 雪山裡什麼都沒有第162章 春風化雨,慈航普渡第45章 夏天將要到來第78章 你想白,就能白第3章 春天的故事(下)第135章 當頭一棒第83章 入魔(八)第15章 破屋裡的男子第41章 蓮花瓣上滾燙的水珠兒第155章 袖捲風雪入城去第47章 竹竿空空兩頭響第64章 御書房第92章 渭,我心憂第149章 入世之人(上)第11章 假如光明來臨第97章 枝蔓第371章 冬至也第161章 自今日始,你我不再命如紙第76章 入魔(一)第206章 坐困愁城第57章 只恨前路有一人第194章 世內事外第57章 蚍蜉撼樹談何易,我於人間全無敵!(下)第206章 坐困愁城第75章 光明神殿裡的日子(下)第113章 楊二喜和他的同伴們第115章 又有個人從天上跳了下來第76章 入魔(一)第143章 二師兄的規矩(下)第25章 一念殺之,一符破之第99章 破陣!第70章 前人意,後人癡第61章 牆角那株花樹第107章 在潭邊(下)第164章 宮門宅的夜話第114章 一步殺一人第43章 裁決的劍(上)第15章 路遇第45章 大戲裡的男人第121章 明月當空(中)第70章 天地之間有野馬第99章 盛宴(上)第153章 魚見第104章 人世間(下)第46章 血鳳鳴桃山(上)第78章 登天(下)第95章 永字八法第199章 請進第88章 成京之戰(下)第162章 春風化雨,慈航普渡第93章 誰動了朕的御書房?第207章 憑什麼不服(上)第37章 尋尋覓覓青樓何在第52章 神袍揮展第82章 入魔(七)第195章 與春雨一道來臨的女子第283章 向來不是一人戰第112章 塔上論動靜第53章 一場修行的開端第120章 自幼殺蠻,故蠻不講理第21章 相看兩厭(上)第160章 春晨之風光第149章 入世之人(上)第104章 上官揚羽第281章 霜降第186章 一,二,三,符箭!第78章 溪邊的人第246章 熬鷹第191章 公主府裡的賣藝者第53章 劍起時,你我在橋的兩頭第65章 魚躍此時海(上)第103章 人世間(上)第205章 因爲認得,所以拔刀第210章 如何證明第4章 我家桑桑不可能這麼可愛第81章 入魔(六)第73章 晨光與風,野花與草,還有箭第82章 秋宮涼第72章 當年某人曾來過第152章 十四年,去年夏天,今日拾階第26章 沒有屁股的道士第11章 那劍悲鳴讚歎第13章 青衫紅花溼第137章 一夜不眠(上)
第92章 世間哪裡有閒人第101章 最快的劍,最慢的人第289章 將軍一戰白頭第14章 我有三把刀第20章 老師讓我給您帶句話第105章 一夜,有話第164章 宮門宅的夜話第81章 書院裡的燕國教習第184章 放着我來第66章 桑桑虐我千百遍(上)第51章 書院算天(下)第95章 唐不亂第59章 人間之劍(上)第44章 朕在城樓道未來第192章 這裡是人世間第106章 大駕,光臨第19章 雪山裡什麼都沒有第162章 春風化雨,慈航普渡第45章 夏天將要到來第78章 你想白,就能白第3章 春天的故事(下)第135章 當頭一棒第83章 入魔(八)第15章 破屋裡的男子第41章 蓮花瓣上滾燙的水珠兒第155章 袖捲風雪入城去第47章 竹竿空空兩頭響第64章 御書房第92章 渭,我心憂第149章 入世之人(上)第11章 假如光明來臨第97章 枝蔓第371章 冬至也第161章 自今日始,你我不再命如紙第76章 入魔(一)第206章 坐困愁城第57章 只恨前路有一人第194章 世內事外第57章 蚍蜉撼樹談何易,我於人間全無敵!(下)第206章 坐困愁城第75章 光明神殿裡的日子(下)第113章 楊二喜和他的同伴們第115章 又有個人從天上跳了下來第76章 入魔(一)第143章 二師兄的規矩(下)第25章 一念殺之,一符破之第99章 破陣!第70章 前人意,後人癡第61章 牆角那株花樹第107章 在潭邊(下)第164章 宮門宅的夜話第114章 一步殺一人第43章 裁決的劍(上)第15章 路遇第45章 大戲裡的男人第121章 明月當空(中)第70章 天地之間有野馬第99章 盛宴(上)第153章 魚見第104章 人世間(下)第46章 血鳳鳴桃山(上)第78章 登天(下)第95章 永字八法第199章 請進第88章 成京之戰(下)第162章 春風化雨,慈航普渡第93章 誰動了朕的御書房?第207章 憑什麼不服(上)第37章 尋尋覓覓青樓何在第52章 神袍揮展第82章 入魔(七)第195章 與春雨一道來臨的女子第283章 向來不是一人戰第112章 塔上論動靜第53章 一場修行的開端第120章 自幼殺蠻,故蠻不講理第21章 相看兩厭(上)第160章 春晨之風光第149章 入世之人(上)第104章 上官揚羽第281章 霜降第186章 一,二,三,符箭!第78章 溪邊的人第246章 熬鷹第191章 公主府裡的賣藝者第53章 劍起時,你我在橋的兩頭第65章 魚躍此時海(上)第103章 人世間(上)第205章 因爲認得,所以拔刀第210章 如何證明第4章 我家桑桑不可能這麼可愛第81章 入魔(六)第73章 晨光與風,野花與草,還有箭第82章 秋宮涼第72章 當年某人曾來過第152章 十四年,去年夏天,今日拾階第26章 沒有屁股的道士第11章 那劍悲鳴讚歎第13章 青衫紅花溼第137章 一夜不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