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故事新編(上)

“請您幫助我。”

“我爲什麼要幫助殿下?”

“因爲我是唐人。”

“六皇子也是唐人。”

“但他母親不是唐人。”

“我大唐開明包容,向來不在乎這些事情。”

“請您相信我。”

“我爲什麼要相信殿下?”

“因爲您不相信皇后娘娘……李漁看着遺詔上熟悉的字跡,忽然很悲傷。

那是父皇的筆跡,就如同傳聞裡那樣,無論他怎樣愛書法,怎樣勤勉地練書法,都沒辦法把自已的字練的好看一些。

不過從一絲不苟的筆跡裡,可以看出,父皇在寫這些字的時候,心情很平靜很篤定,沒有任何猶豫和掙扎。

李漁捧着遺詔的手微微顫抖,手指用力,似要陷進黃色的布帛裡,顫抖從小臂傳到肩頭,她整個人都顫抖起來。

她感到了極度的失望與悲傷,然後開始憤怒,不止因爲遺詔上寫的內容,更因爲遺詔上父皇的筆跡是那樣的穩定。

“爲什麼會是這樣?”

她低聲說道。

然後她又重複了一遍,聲音裡滿是委屈與不甘。

“爲什麼會是這樣!”

她的聲音比先前大了些,但依然無法傳出道殿,無法穿透殿外的夜雨,被人們聽見,甚至還不如她牙齒撞擊的聲音更響。

李青山說道:“這是陛下御駕親征之前才寫的,既然留下遺詔。說明他也隱約察覺到了天意的指向,不過你也應該看出來了,他很久以前便定了心意。”

李漁沉默了很長時間,忽然擡起頭來,用袖子擦去臉上的淚水,看着病榻上的李青山,顫聲說道:“遺詔能改嗎?”

李青山微微耷拉着眼皮。說道:“一般不能。”

李漁的眼睛裡生出一道亮光,問道:“何爲不一般?”

李青山看了她一眼,說道:“國將不寧之時。”

李漁問道:“誰能改?”

李青山說道:“我能。”

大唐皇帝陛下的遺詔。自然無法輕易地僞造,上面有御璽,有複雜的徽記。最關鍵的是,遺詔上還有獨一無二的天地氣息烙印。

那份烙印一部分來自皇族的血脈,一部分來自遺詔見證人。

皇帝陛下離開長安之前,在南門觀裡書寫遺詔時,在旁見證的是他最信任的國師李青山以及御弟黃楊大師。

而御璽,此時便在皇宮裡,在奉旨監國的李漁榻上。

李漁看着李青山蒼老瘦削的臉頰,聲音微顫問道:“您要什麼?”

李青山看着身前衣裙微溼的美麗女子,彷彿看到很多年前那個跟在母親身邊撒嬌的小姑娘,臉上露出一絲懷念的微笑。

然後他平靜說道:“我要大唐千秋萬代。我要昊天道南門發揚光大,我要唐人生活無憂,殿下,您能承諾我嗎……李漁離開了南門觀。

相信不久之後,那個令人震驚的消息便會穿過暴雨。進入長安城各座王公大臣的府邸,明日本不是大朝會之期,但必然會有一場大朝會。

雨中的南門依舊寂清,彷彿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油燈如豆,只能照亮道殿角落。卻照不到更多的地方。

何明池跪在油燈前,半個身體都在陰影裡。

李青山躺在病榻上,靜靜看着頭頂,彷彿能夠看到落在道殿上的雨,眉頭緩緩蹙起,感慨嘆道:“我今日改了遺詔,違背了唐律,也違背了陛下的遺願,不知死後史書上會怎樣寫,陛下他又會怎樣看我。”

何明池沉默不語,在這種時候,他說什麼都不妥。

“但我不會後悔,因爲殿下說的對,與其說我相信她和琿圓皇子,不如說我怎麼都不可能相信皇后娘娘,我怎麼可能讓魔宗聖女成爲我大唐的主人?”

李青山漠然說道:“如果不是她,陛下又怎麼會英年早逝?”

何明池擡頭看了他一眼,心想朝堂街巷裡的官員和百姓,都以爲皇后娘娘與國師關係親近,誰能想到真實的情況?

“這些年,長安城裡辦了太多場喪事,三朝元老,沙場老將,紛紛辭世而去,如今陛下也死了,甚至就連夫子也死了,這不是天意又是什麼?”

李青山轉頭望向何明池說道:“如果我沒有記錯,你是清河郡的人?”

何明池低頭應道:“我家是清河郡何族的旁支。”

李青山的眼睛微微眯起,說道:“就是當年出過一任西陵大神官的何家?”

何明池沉默片刻後說道:“是的。”

李青山看着自已最疼愛的徒弟,嘆了口氣,說道:“看來我沒有猜錯,你果然是掌教大人的人,難怪你對驚神陣那麼感興趣。”

何明池覺得自已的身體驟然間變得很冷,身體前傾,雙手扶在烏黑色木板地面,微微顫抖,不知此時該說些什麼。

“掌教大人,這輩子最想做的事情,便是率領護教騎兵殺入長安城,把大唐重新納回西陵神殿的光輝之內,所以他比誰都想破掉驚神陣。”

李青山說道:“你在南門觀修行奉天這麼多年,目的自然是想找到陣眼杵,可惜的是,你在符道方面沒有天賦,所以顏瑟師兄不能收你爲徒,陣眼杵最終交給了寧缺,如今陣眼杵在書院,你更沒有辦法,所以這些天你只好經常去皇宮裡那幢小樓,想要試試看有沒有別的方法能夠破陣。”

何明池這才知道,這些年這些天自已做的事情,原來根本都沒有能夠瞞過老師的眼睛。說來也是,大唐國師怎麼可能是如此易騙的人。

他聲音微顫問道:“老師既然知道這些,爲什麼一直沒有揭穿我。”

李青山說道:“因爲你是我最疼愛的徒弟,因爲我也在掙扎。”

“掙扎?”

“夏侯出身魔宗,卻成爲道門客卿,又是我大唐王將,他的一生都被夾的艱於呼吸。痛苦不堪。我信奉昊天,忠於大唐,何嘗不痛苦?”

“我以前不痛苦不掙扎是因爲不用選擇。我知道大唐按照現在的道路走下去,會走的很平穩很好,然而現在時局已經發生了極大的變化。我想替大唐選擇一條相對更平穩的道路,所以我選擇了公主殿下,而且沒有揭穿你……”

李青山說道:“世人都說長安城不可破,修行界都在傳頌驚神陣的強大,但有幾個人知道,真正不可破的是夫子?”

“如果夫子沒有死,你這時候已經死了。”

他看着何明池說道:“但夫子終究還是死了,這再一次證明昊天不可戰勝,道門不會放過書院,也不會放過大唐。而這一次。沒有夫子的書院,再也不可能像千年來那樣,獨自對抗整個世界,所以大唐必敗。”

“大唐要繼續生存下去,便只能重新回到昊天的懷抱。”

“我知道你和琿圓皇子之間有協議。但你不要忘記,唐人也是昊天的信徒,而你也是唐人,所以我希望你能讓這個過程少流一些血。”

何明池沉默了很長時間,然後重重磕了一個頭,說道:“我會用生命來爭取……大雨還在持續。長安城卻像是下了一場雪。

千年古城一夜之間變成了白色,無數的幡帶在街上飄揚,站在檐下躲雨的百姓面帶戚容,甚至有很多人披麻戴孝。

這片寄託着哀思的白色,只有極少部分是獻給夫子的,因爲夫子本就不顯,沒有多少普通人,知道人間的守護者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

長安百姓哀悼懷念的是大唐的守護者,他們仁慈而英明的皇帝陛下,深得民心的陛下辭世而去,換來無數民宅裡的哭聲,也算是值得。

文武百官跪在皇宮大殿前的雨中,大臣們身上的官服早已打溼,將軍們身上的盔甲則是被雨水洗的明亮無比。

一名太監,站在石階前宣讀遺詔。

數位大學士以及諸部尚書、王卿重將,站在那名太監身後,臉上的神情各不相同,有驚訝有驚喜,但底色都是悲傷。

大唐帝國還沒有來得及從悲傷中醒來,便迎來了新的主人。

李琿圓走向大殿正中央的椅子,然後轉身坐下。

從這一刻起,他不再是皇子,而是皇帝陛下。

他的臉色依然有些不健康的蒼白,但已經不再稚嫩,更沒有那些不自然的尊貴,眼眸裡的冷漠早已變成了威嚴,神情卻是自然的溫和。

直到這時,大唐的臣子們才發現,原來皇子早已長大成人。

看着椅中漸顯英武之氣的新帝,有碩果僅存的老臣,看着那張酷肖其父的面容,感懷的老淚漣漣。

皇后一派的大臣和將軍,隨同僚一道下跪行禮,沉默無言,各自恭謹,心情卻是十分沉重,甚至對遺詔產生了懷疑。

然而遺詔無法僞造,他們的懷疑沒有證據。

他們只能等着皇后娘娘帶着另一位皇子,陪着先帝的靈柩回到長安。

在此之前,他們只能寄希望於兩處地方,能夠改變這一切。

有大臣去了書院,書院閉門不見客。

那名大臣纔想起來,夫子已經辭世。

有大臣去了南門觀,事後朝堂之上的人們才知道,陛下的遺詔便是保存在這裡,所以他們想要詢問一下國師李青山。

南門觀的門開了,走出來的是何明池,他的腰間繫着根白色的布帶。

國師李青山病逝。

從現在開始,他便是新的南門觀觀主,也就是昊天道南門門主……()

第58章 伸向天空的一隻手第18章 上馬爲賊(二)第16章 他從山中來,帶着小姑娘第212章 神座的繼任者們第9章 同境無敵第148章 殺菩薩第41章 熊孩子,光明者,普通人(下)第152章 十四年,去年夏天,今日拾階第124章 西陵之夕(下)第13章 前事如塵第178章 長安城是一座陣第99章 陋室第21章 上馬爲賊(五)第49章 睽違千年的裁決第11章 假如光明來臨第3章 一個人掀幕第60章 澗畔句句錯,不想錯過第188章 囚而養之(下)第7章 我們都看見了路盡頭的夜色(下)第41章 蓮花瓣上滾燙的水珠兒第11章 困獸第12章 闖庵第72章 那年春,我把桃花切一斤(上)第199章 看天書第141章 看長安(下)第13章 黑色烏鴉,紅衣神官第172章 松鶴樓紀事(下)第117章 棋盤的那頭第100章 盛宴(中)第35章 那一場微涼的春雨第89章 敗在一時第174章 君子國的不甘(上)第31章 七進知守觀第134章 各種最強(上)第125章 反正,都是劍(中)第121章 燎原第132章 萬劍成囚第131章 心灰意不冷第83章 又見青峽第65章 無數雙手第102章 盛宴(下)第179章 後山的師生和金蘭樹第35章 小密探的前途第202章 關於憤怒和勇氣的抉擇第18章 怪你過分美麗第208章 憑什麼不服?(下)第45章 風在吹第183章 曾欺天,須瞞地第101章 鎮北軍的態度第26章 有道,便能上道第209章 書院一向有禮第202章 關於憤怒和勇氣的抉擇第172章 幾年之後神符師?第48章 血鳳鳴桃山(下)第76章 入魔(一)第1章 昊天留給人間的禮物(上)第80章 學佛第70章 那些你們所不能瞭解的事第64章 問天(上)第116章 一碗麪第179章 千萬刀第29章 和這個世界談話的方式(上)第206章 坐困愁城第132章 當年你若不曾舞第31章 善戰第87章 一塊石頭第68章 花開彼岸天(中)第233章 賣書者言第7章 滿山桃花開遍第157章 摘星第125章 不如不爭,不如不見第66章 棋枰之上有意思第157章 摘星第243章 移樹第1章 渭城有雨,少年有侍第38章 花酒果子,意料中事第4章 又一個夢第133章 那片雪飄了下來第117章 我們只是路人(下)第120章 自幼殺蠻,故蠻不講理第120章 青峽來襲第8章 一人死第60章 有所思第176章 薄胸碎大石,厚顏震冬草第42章 桃山之亂第97章 來相見第121章 燎原回來了第56章 蚍蜉撼樹談何易,我於人間全無敵!(中)第45章 御史張貽琦之死亡第83章 秋雨裡的掌印,寺前的舞第158章 書院兩條路線的戰鬥(上)第62章 毀滅人生的一箭第75章 蓮生三十二(下)第131章 滿載而回第22章 上馬爲賊(六)第160章 喝了這杯茶,再來問問啥第39章 難道我會說假話?(下)第117章 雲現第76章 她送出去的,我拿回來
第58章 伸向天空的一隻手第18章 上馬爲賊(二)第16章 他從山中來,帶着小姑娘第212章 神座的繼任者們第9章 同境無敵第148章 殺菩薩第41章 熊孩子,光明者,普通人(下)第152章 十四年,去年夏天,今日拾階第124章 西陵之夕(下)第13章 前事如塵第178章 長安城是一座陣第99章 陋室第21章 上馬爲賊(五)第49章 睽違千年的裁決第11章 假如光明來臨第3章 一個人掀幕第60章 澗畔句句錯,不想錯過第188章 囚而養之(下)第7章 我們都看見了路盡頭的夜色(下)第41章 蓮花瓣上滾燙的水珠兒第11章 困獸第12章 闖庵第72章 那年春,我把桃花切一斤(上)第199章 看天書第141章 看長安(下)第13章 黑色烏鴉,紅衣神官第172章 松鶴樓紀事(下)第117章 棋盤的那頭第100章 盛宴(中)第35章 那一場微涼的春雨第89章 敗在一時第174章 君子國的不甘(上)第31章 七進知守觀第134章 各種最強(上)第125章 反正,都是劍(中)第121章 燎原第132章 萬劍成囚第131章 心灰意不冷第83章 又見青峽第65章 無數雙手第102章 盛宴(下)第179章 後山的師生和金蘭樹第35章 小密探的前途第202章 關於憤怒和勇氣的抉擇第18章 怪你過分美麗第208章 憑什麼不服?(下)第45章 風在吹第183章 曾欺天,須瞞地第101章 鎮北軍的態度第26章 有道,便能上道第209章 書院一向有禮第202章 關於憤怒和勇氣的抉擇第172章 幾年之後神符師?第48章 血鳳鳴桃山(下)第76章 入魔(一)第1章 昊天留給人間的禮物(上)第80章 學佛第70章 那些你們所不能瞭解的事第64章 問天(上)第116章 一碗麪第179章 千萬刀第29章 和這個世界談話的方式(上)第206章 坐困愁城第132章 當年你若不曾舞第31章 善戰第87章 一塊石頭第68章 花開彼岸天(中)第233章 賣書者言第7章 滿山桃花開遍第157章 摘星第125章 不如不爭,不如不見第66章 棋枰之上有意思第157章 摘星第243章 移樹第1章 渭城有雨,少年有侍第38章 花酒果子,意料中事第4章 又一個夢第133章 那片雪飄了下來第117章 我們只是路人(下)第120章 自幼殺蠻,故蠻不講理第120章 青峽來襲第8章 一人死第60章 有所思第176章 薄胸碎大石,厚顏震冬草第42章 桃山之亂第97章 來相見第121章 燎原回來了第56章 蚍蜉撼樹談何易,我於人間全無敵!(中)第45章 御史張貽琦之死亡第83章 秋雨裡的掌印,寺前的舞第158章 書院兩條路線的戰鬥(上)第62章 毀滅人生的一箭第75章 蓮生三十二(下)第131章 滿載而回第22章 上馬爲賊(六)第160章 喝了這杯茶,再來問問啥第39章 難道我會說假話?(下)第117章 雲現第76章 她送出去的,我拿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