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不戰而別亦無憾

這是人類有文字記載的歷史裡,時間最場、覆蓋範圍最廣的一場雨,從盛夏一直持續到秋意漸至,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雨水不停自天而降,落在山川原野湖泊之上。被雨水沖刷浸泡後,山崖開始崩塌,官道毀壞,河流決堤,洪水氾濫成災。

如此嚴重的天災,足以令整個人間都感到絕望,好在西陵神殿及諸國皇室迅速展開了賑災,人類再一次在嚴重的自然災害面前,展現出可怕的生命力與忍耐力,沒有被擊倒,而是平靜接受然後努力抗爭。

大雨同樣落在荒原上。原野被澆灌的泥濘一片,酥軟不堪,在上面行走變得異常困難,牧民無法放牧,只好躲在帳蓬裡苦苦捱日,就連馬賊羣,都藏回了梳碧湖畔的山林裡,對着雨水不停哀嘆。

荒原戰爭結束後,大唐軍隊分兩路回撤,其中東北邊軍一屬,在雨落之前,便抵達了南方的土陽城,而跟隨御駕的北大營鐵騎,在賀蘭城多停留了一段時間,然後便被這場延綿不絕的大雨強行留了下來。

雖然帝國不惜人力物力,連續數百年不停投入,但賀蘭城畢竟遠在荒原深處,城中建築有限。數萬北大營鐵騎,把所有的營帳和城中的住宅徵調住滿,還是有很大一部分被迫安置在城樓裡。

城樓高入崖壁之間,入夜寒風穿行其間,本來夏秋之交的氣溫應該適合露營,怎奈何連大雨澆了好些時日,秋意提前來到荒原,溫度陡然降低,賀蘭將軍汗青爲了這些北大營鐵騎的保暖,這些天費盡了心思。

最麻煩的還是糧草給養的問題。

賀蘭城中儲備着很多糧食。但多了數萬唐軍還有無數戰馬。承受的壓力瞬間增大,眼下還能勉強支撐一段時間,但如果這場雨再繼續下。南方的糧草運不過來,他們也無法離開,那麼賀蘭城便要面臨斷糧的危險。

各種各樣的問題。各種各樣的麻煩,合在一處便成了各種各樣的危險,然而無論是北大營的鐵騎統領,還是汗青將軍,都不敢用這個問題去請示他們最應該請示的皇帝陛下,更不敢驚動皇后娘娘或黃楊大師。

因爲皇帝陛下病了,病的很重。

……

……

大唐皇帝李仲易,是一個重情重義之人,但這並不代表他迂腐不通世務。做皇子的時候,他便是世間最強大的將軍,登上龍椅之後的這近二十年他顯得很平靜低調。但絕對沒有誰敢輕視他。

對南晉皇帝、月輪國主、燕齊宋陳這些國家的君王來說。大唐皇帝絕對排在他們想看到的死亡名單的第一位,無時無刻。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暗中祈禱他患上不治的絕症,詛咒他在重病中死去。

事實上沒有多少人知道,在很多年以前,李仲易便得了病,而且這個病很重,一直陪伴着他,入腑刻骨無法治癒。

夫子看過皇帝陛下的病,或者是這個病太麻煩,或者是夫子看到了這場病後的命運的深淵,所以只是開了個藥方,而沒有動用人間之力。

這場病一直拖到了天啓十八年的秋天,隨着黃金巨龍降臨人間,隨着這場連綿不絕的寒雨,隨着一記命中註定的流矢而暴發。

皇帝靠在榻上,臉色蒼白,手裡攥着一塊手帕,帕上有血漬。

皇后低頭無言,輕輕地揉着他的胸口,想要讓他感覺更舒服一些。

“這幾年長安城裡死了很多人,有很多陪伴過父皇甚至是祖父的老人們,都走在了我的前面,如今便是院長也離開了我們。”

“如今我也不行了。”

皇帝握住她的手,說道:“天要亡我大唐,非戰之罪……即便如此,我也沒有任何畏懼之心,因爲我堅信大唐必將獲得最後的勝利。”

滾燙的眼淚,從皇后娘娘的眼裡滴落,此時皇帝正握着她的手,於是淚珠便在兩隻緊緊相握的手上摔成了水花兒。

“我是世間最有權力的男人,娶了自已最喜歡的女人,最後死在征戰四方的路途上,這樣的一生真的沒有什麼遺憾,所以你不要悲傷。”

皇帝說道。

皇后擡起頭來,帶着滿臉淚水說道:“但我有很多遺憾,我還沒有看到你老後的模樣,我沒有讓你看到小六子長大成人,我更後悔當年奉宗門之命南下長安,誘你騙你最終把你害成現在這樣。”

皇帝微笑說道:“誘我騙我害我,最終你還是愛上了我。”

聽着酸甜情話,皇后終於帶淚而笑,問道:“你有沒有怪過我?”

“要說從來沒有怪過你,那是假話,畢竟誰不想多活一些時間?”

皇帝伸手,擦去她頰畔的淚水,說道:“不過後來想着,你我之間這場戰爭,終究以我的勝利而告終,那我負些傷也是光榮的痕跡。”

皇后輕輕抱着他,喃聲說道:“從見到你的那一刻起,我就輸了。”

皇帝滿足的笑了起來,他這一生打過大大小小無數場戰鬥,但唯獨是這一場最令他銘心刻骨,最爲看重勝負。

“我若不爲帝,便是書院一學生,現在想來,那樣的人生或者更有意思,不過我終究是把夫子當老師的。”

皇帝疲憊地笑了笑,看着她說道:“如今老師去天上做事,我們還要在人間做事,我隨老師去後,你知道該怎麼做吧?”

皇后娘娘說道:“陛下放心,我知道怎麼做。”

皇帝說道:“我讓小六子拜大先生爲師,是要他學仁愛之道,那兩個孩子如果不亂來,便……留他們一條生路。”

皇后娘娘不再流淚,非常平靜地說道:“我會把這些事情做好。”

“那我就放心了。”

皇帝說道,然後緩緩閉上眼睛。

щшш_ тt kдn_ c o 黃楊大師走進房間內。

皇后看着彷彿熟睡的皇帝,看了很長時間,然後把手腕上那串念珠取下,套到他的手腕上,又低身在他額頭輕輕吻了一口。

黃楊大師雙手合什。

片刻後,房間裡響起頌經聲。

往生經。

……

……

長安城裡也在下雨。

雨勢很大,還夾雜着雷聲,偶爾有閃電亮起,把寂清空曠的宮殿,照耀的有如白晝,哪怕有罩,燭火依然搖動不安。

如果沒有燈罩,大概那些燭火早就已經熄滅了吧?

李漁坐在案後,看着柱旁如珊瑚般美麗的燭臺,想的有些走神。

她的黑髮微溼,身上的宮裙也有些溼漉,應該先前是冒雨去了某處。

她的臉色有些蒼白,但不是因爲害怕雷電暴雨,因爲她認爲自已做的事情都是對的,哪怕居於昏暗殿室,亦不虧心。

看着殿外的夜雨,兩行眼淚從她的眼角淌下,滑過蒼白的臉頰,落在案上的奏摺上,把其中一行墨字洇溼。

李漁醒過神來,命太監取來蘸水粗紙,仔細地將奏摺上的溼痕抹掉,然後擦掉臉上的淚水,平靜而專注地繼續審看奏摺。

這封奏摺是帝國各郡的水災情況彙總,非常重要。

她拿起毛筆,開始批示奏摺。

守堤,蓄水,賑災,防疫,軍力調動,盯住東荒上那些遊騎。

大唐很大,事務繁多,她已經適應習慣,處理的井井有條,隨着審批奏摺工作的繼續,她的神情變得越來越平靜,甚至顯得十分堅毅。

……

……

深夜時分,結束了一天繁忙的政務,李漁披上大氅,沒有帶太監宮女,孤身一人,在羽林軍和侍衛的重重保護下,離開了皇宮。

她去的地方並不遠,就在皇城對面的南門觀。

籠罩在大雨裡的南門觀,顯得格外悽清安靜。

李漁走進道殿,道殿黑色桐木地板深處,軟褥之畔點着一盞油燈,照亮了大唐國師李青山憔悴而瘦削的臉。

她走到李青山身前,緩緩雙膝跪下,聲音微顫說道:“父皇,走了。”

李青山緩緩閉上眼睛,然後再睜開,眼眸裡只有悲傷,沒有震驚。

數百年來,賀蘭城在連續數月內,連續動用了兩次千里傳書符陣。

第一次是因爲那輛黑色馬車。

第二次是要把皇帝陛下離開人間的消息傳回長安城。

此時整座長安城裡,只有寥寥數人知道這個消息,李漁依靠南門觀的幫助,暫時守住了這個秘密,此時看國師李青山的神情,便知道對方已經知道——既然她是靠南門觀才能守住秘密,自然無法瞞過南門觀觀主。

李青山看着跪在自已身前的她,虛弱說道:“你要做什麼?”

李漁說道:“我要看遺詔。”

大唐皇位傳承的遺詔,竟然不在皇宮裡,而是在南門觀中!

李青山說道:“按照唐律,遺詔應在文武百官之前當衆公佈。”

李漁低頭,看着自已溼透了的裙襬,說道:“文武百官現在還不知道。”

李青山說道:“他們終究是會知道的。”

李漁說道:“我沒想把父皇離世的消息隱瞞太長時間,稍後便會通知各處。”

李青山說道:“那殿下爲何會提前來到這裡?”

李漁沉默很長時間後說道:“因爲……我不放心。”

李青山也陷入了長時間的沉默。

李漁的頭垂的更低,水珠從烏黑色的發端滴落。

她的身體隨着水珠一道下落,額頭觸到烏黑色的地板上。

……

……

第128章 並肩第83章 夜宮靜第71章 偉大與渺小的石洞第96章 天亦病(下)第159章 嶄新的一筆第11章 困獸第117章 一場雨第68章 這種感覺第166章 此間的師兄師姐們(上)第71章 欲擇何色?第200章 有人來到人間第177章 如果天不能容我第116章 風雪不能阻,佛指亦能隱第55章 朝小樹!朝小樹!第7章 最後一劍第69章 那一定很美第217章 舷畔的黑色桃花第83章 秋雨裡的掌印,寺前的舞第93章 救人殺人皆佛心第1章 軍營裡的十三先生第198章 第三本書第90章 勝在千世第280章 蟬鳴第288章 暗劍第81章 黃河之前想太多第290章 搖籃曲第97章 枝蔓第32章 擅戰第60章 奔跑射箭的少年第90章 滅佛(上)第290章 搖籃曲第201章 如果真有天道第207章 生死之間有大物第158章 因爲傷心,所以盡心第39章 她的信仰第59章 深淵底,潭水畔第104章 人世間(下)第242章 斂雷第105章 殘寺亂山人不見第11章 那劍悲鳴讚歎第15章 他是梳碧湖的砍柴者第118章 城頭說舊論堵疏第15章 後事第20章 不要有想法第88章 一道鈴聲第116章 風雪不能阻,佛指亦能隱第86章 青帘馬車第34章 書癡世界觀改造的第一次驗收及花癡的傷慟第77章 一朵名爲大千世界的花第15章 他是梳碧湖的砍柴者第65章 夾生熊掌與血肉模糊的首級,桑桑落的棋第184章 解決問題有三種方法,或者一種第83章 那些誰都不明白的事第191章 新一代的小師叔第111章 胸口的長矛驚了蟬鳴第50章 一刀破樊籠第57章 破境之約第84章 一場盛會第74章 那年春,我把桃花切一斤第261章 清河郡諸姓第51章 天能容我,我便能活第266章 小道觀,真自在第103章 京城夜第90章 一部叫做小王子的童話第13章 青衫紅花溼第58章 望天第136章 一帖驚長安第136章 一帖驚長安第210章 如何證明第24章 去念第58章 谷中之湖第3章 唐人的樸素是非觀第82章 舊書樓第9章 一聲嘆第98章 陋巷第147章 青峽論劍(上)第12章 陽州城外一破廟第134章 那顆頭暴了開來第124章 西陵之夕(下)第133章 西陵來信第260章 當年事,如今如何?第138章 你終究只是知命以下無敵第289章 將軍一戰白頭第224章 將軍(上)第45章 黃泥硯,白雪地第136章 一帖驚長安第5章 看與不看第2章 昊天留給人間的禮物(中)第77章 一朵名爲大千世界的花第95章 行走人間的佛子第172章 松鶴樓紀事(下)第123章 少年愛財,取之無道第93章 渭,無所留第112章 來來去去第64章 萬里之行只爲吃第111章 胸口的長矛驚了蟬鳴第103章 京城夜第153章 修佛第161章 親愛的,你怎麼不明白呢?第105章 牛羣,後山,良方
第128章 並肩第83章 夜宮靜第71章 偉大與渺小的石洞第96章 天亦病(下)第159章 嶄新的一筆第11章 困獸第117章 一場雨第68章 這種感覺第166章 此間的師兄師姐們(上)第71章 欲擇何色?第200章 有人來到人間第177章 如果天不能容我第116章 風雪不能阻,佛指亦能隱第55章 朝小樹!朝小樹!第7章 最後一劍第69章 那一定很美第217章 舷畔的黑色桃花第83章 秋雨裡的掌印,寺前的舞第93章 救人殺人皆佛心第1章 軍營裡的十三先生第198章 第三本書第90章 勝在千世第280章 蟬鳴第288章 暗劍第81章 黃河之前想太多第290章 搖籃曲第97章 枝蔓第32章 擅戰第60章 奔跑射箭的少年第90章 滅佛(上)第290章 搖籃曲第201章 如果真有天道第207章 生死之間有大物第158章 因爲傷心,所以盡心第39章 她的信仰第59章 深淵底,潭水畔第104章 人世間(下)第242章 斂雷第105章 殘寺亂山人不見第11章 那劍悲鳴讚歎第15章 他是梳碧湖的砍柴者第118章 城頭說舊論堵疏第15章 後事第20章 不要有想法第88章 一道鈴聲第116章 風雪不能阻,佛指亦能隱第86章 青帘馬車第34章 書癡世界觀改造的第一次驗收及花癡的傷慟第77章 一朵名爲大千世界的花第15章 他是梳碧湖的砍柴者第65章 夾生熊掌與血肉模糊的首級,桑桑落的棋第184章 解決問題有三種方法,或者一種第83章 那些誰都不明白的事第191章 新一代的小師叔第111章 胸口的長矛驚了蟬鳴第50章 一刀破樊籠第57章 破境之約第84章 一場盛會第74章 那年春,我把桃花切一斤第261章 清河郡諸姓第51章 天能容我,我便能活第266章 小道觀,真自在第103章 京城夜第90章 一部叫做小王子的童話第13章 青衫紅花溼第58章 望天第136章 一帖驚長安第136章 一帖驚長安第210章 如何證明第24章 去念第58章 谷中之湖第3章 唐人的樸素是非觀第82章 舊書樓第9章 一聲嘆第98章 陋巷第147章 青峽論劍(上)第12章 陽州城外一破廟第134章 那顆頭暴了開來第124章 西陵之夕(下)第133章 西陵來信第260章 當年事,如今如何?第138章 你終究只是知命以下無敵第289章 將軍一戰白頭第224章 將軍(上)第45章 黃泥硯,白雪地第136章 一帖驚長安第5章 看與不看第2章 昊天留給人間的禮物(中)第77章 一朵名爲大千世界的花第95章 行走人間的佛子第172章 松鶴樓紀事(下)第123章 少年愛財,取之無道第93章 渭,無所留第112章 來來去去第64章 萬里之行只爲吃第111章 胸口的長矛驚了蟬鳴第103章 京城夜第153章 修佛第161章 親愛的,你怎麼不明白呢?第105章 牛羣,後山,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