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秋宮涼

那幾名禮部官員得知欽天監監正苗大人的死亡之後,匆匆離去,臉上的神情顯得有些複雜難言.

那名太監首領示意徐良守跟着自已進了偏室,自行坐在椅中,臉色陰沉難看說道:“接下來你知道怎麼做?”

徐良守恭謹說道:“請公公明示。”

太監首領輕輕敲打桌面,說道:“咱家不懂觀星之術,全聽你的。”

徐良守沉默片刻後說道:“公公真要卑職寫?”

太監首領這時候已經極爲心急,喝道:“羅嗦什麼,還不趕緊着把這事辦了!”

徐良守不再推搪,走到案前,揮筆寫下了八個字。

“暗月侵星,國將不寧!”

……

……

多年前,大唐欽天監觀星夜忽暗,批註了八個字。多年後,有月現於夜空,欽天監的官員看都未看,又寫了八個字。

太監首領的臉色難看到了極點,陰沉地彷彿要滴下水來,眼眸裡的怒意,卻像是火焰一般,咬牙說道:“徐大人這是何意?”

徐良守平靜說道:“本官乃是監天監監副,大人辭世之後,依據唐律及相關條例,順序遞補,不需經朝堂討論,公公既然要我批註,我便批註,有何不妥?”

太監守領氣極反笑,指着他的鼻子乾笑說道:“好一個徐大人。”

徐良守神情驟肅,將這名太監乾瘦的手指打掉,厲聲喝道:“我稱你一聲公公。說請你明示,自稱卑職,不過是給宮裡貴人一些面子!我乃堂堂四品朝官,你區區一個閹貨,竟敢對我如此無禮!”

“大膽!放肆!”太監首領氣的渾身發抖,“你想死嗎!”

徐良守面若寒霜,喝道:“死?你真當唐律是擺設!告訴你和你身後那個貴人。我不是苗大人,我沒有當街鬥毆誤傷人命的不肖子弟,也沒有貪污受賄的妻家舅哥!我就是孤家寡人一個!想我死沒那麼容易!給我滾!”

話音甫落。他重重一掌打在太監的臉上,掌聲響亮。

……

……

大唐天樞處,負責代表朝廷管理修行者。在普通人甚至是一般官員的心中,這個機構都顯得很神秘。

但天樞處的衙門位置並不神秘,只是有些偏僻,就在朱雀大道東面四里外的一幢小樓裡,和軍部那片園林可以隔空對視。

連綿大雨結束之後,看天色,短時間內應該不會再下雨,但今日天樞處三樓的案几上,卻有一把黃紙雨傘,傘面微溼。

何明池拿着一塊雪白的絹布。細緻而緩慢地擦拭着傘面上的水滴,就像根本沒有看到對面諸葛無仁額頭上的汗珠。

諸葛無仁是大唐天樞處主官,世人皆知皇后娘娘的一條忠狗,當新帝登基之後,他的境況自然難免變得被動惶然起來。

“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諸葛大人對局勢的變化,應該早就心裡有數,爲何還要徒勞地四處奔波走動,莫非你想推翻先帝的遺詔?殊爲不智。”

何明池把絹布收進袖中,擡起頭來,看着對面平靜說道。

諸葛無仁看着對面這名穿着道衣的年輕人。額上的汗水變得越來越多,他怎樣也沒有想到,這些天自已的行蹤,竟全部都在對方掌握之中。

他和何明池其實很熟,在過去這些年裡,做爲天樞處最主要力量來源的南門觀,一直是由何明池負責與他配合。他對何明池一直很尊重,但那主要是尊重他的師門以及他那位貴爲國師的老師,直到今天他才發現自已錯了。

何明池最值得尊重的就是他自已本身。

“何門主究竟想說什麼?我只不過和一些故舊喝喝茶,聊聊天而已,如果你要栽贓我想推翻先帝遺詔,恕我不能接受。”

諸葛無仁的聲音有些沙啞。

當何明池施施然走進天樞處,自已卻沒有聽到任何警信時,他的嗓子便近乎啞了,因爲他知道無論自已說些什麼,都很難被人聽見。

“先帝當年之所以會同意皇后娘娘的建議,讓你做天樞處主管,是因爲你是一個普通人,沒有對修行者的同病相憐之感,也沒有別的普通人對修行者的先天敬畏,這是一個優點,但也是一個致命的弱點。”

何明池說道:“如此多年來下,天樞處裡的修行者,有誰會誠心服你,一旦你沒有手中的權限,你根本沒有辦法命令他們。”

諸葛無仁覺得坐在自已面前的就是一條毒蛇,說道:“我確實沒有想到,你們南門觀對天樞處的滲透竟是如此可怕,但你不要忘記,我依然是主官,那些人雖然不敢攔着你來見我,也沒有膽子幫着你殺了我。”

何明池用憐憫的眼光看着他,說道:“我是一名修行者,雖然不像寧缺和陳皮皮那樣了不起,但要殺你一個普通人,哪裡還需要別人幫忙?”

諸葛無仁厲聲喝道:“我不信你有膽子殺死一名朝廷命官!”

何明池說道:“我確實不敢,但諸葛大人不要忘記,如今新帝已經登基,他只需要一道旨意,便能奪了你的官職,到那時你還剩下什麼?”

諸葛無仁額頭上的汗珠瞬間變得更多,說道:“既然如此,你們還等什麼?”

“陛下剛剛登基,便要對皇后娘娘的忠犬動手,這落在滿朝文武的眼中,並不怎麼好看,而且大人執掌天樞處多年,相信手裡也握着一些秘密,擁有一些不爲人知的力量,陛下不想因爲君臣之間的意氣之爭,而產生不必要的損失。”

何明池看着他微笑說道:“所以陛下想你辭官。”

諸葛無仁盯着他嘲弄說道:“你覺得我會這麼愚蠢?”

“這和愚蠢無關,只與時勢有關。就算你還有些底牌不在我們的掌控之中。但大勢已經在我們的掌控之中,你翻不了天。”

何明池斂了笑容,說道:“諸葛大人心傷先帝離世而身患重疾,情真意切自請辭官,陛下和公主殿下會憐你勞苦功高,允許你在長安城裡居住,如果要讓陛下奪了你的官職。那麼你會被派到外郡任職。”

諸葛無仁聽着這話,雙手微微顫抖起來。

“看來諸葛大人也很清楚其中的差別。不錯,你這輩子跟着皇后。不知做了多少陰私爛事,像豬狗一樣使喚修行者,不知得罪了多少宗派。如果沒有朝廷撐腰,只要你離開長安,你就只剩下死路一條。”

說完這句話,何明池從案上拿起黃紙傘夾到腋下,走出了天樞處。

……

……

今夜殿外沒有傳來風雨聲,李漁反而覺得有些不適應,情緒也有些不寧,連看了幾份奏摺,心情也無法安定下來,甚至沒有看清楚奏摺裡寫了些什麼。

如今她的親弟弟已經登基爲帝。按道理來說,她的監國一職應當失效,但無論是新帝還是朝中兩派官員,都極有默契地請求她繼續監國。

皇帝要她繼續批改奏摺,是相信皇姐的政務能力。表示自已的感恩與親近,公主一派的官員堅持如此,實則是有些不信任新帝的政務能力,至於皇后一派的官員,誰知道暗底裡又存着什麼見不得光的心思?

李漁隨手翻着厚厚的奏摺,忽然她的手指微微一僵。神情變得凝重起來,因爲在奏摺最下面,她看到了諸葛無仁的辭呈。

燭火照耀着案几與屏風,也照耀着她陰晴不定的臉,看着這封皇后忠犬的辭職,她想起了最近朝堂上發生的很多事情。

新帝繼位以來,長安城看似平穩,實際上水面下則是暗流涌動,那些依然忠於皇后的大臣和將領,經常私下聯絡,說的內容不用打聽都能猜到。

朝堂之上也有一次大爭執。宮中決意儘快改元,將新帝繼位一事完全確定,皇后一派的官員,則以先帝靈柩未歸,太后娘娘遠在荒原爲由,強烈要求將更改年號推遲,至少要等先帝入土爲安。

以孝爲先的理由非常充分,無論是李漁還是皇帝陛下,都不可能阻止,只好同意朝臣們的建議,決定趁雨歇之時,派隊伍前往賀蘭城迎靈。

李漁非常清楚更改年號一事對帝位的重要性,而且這本來就是新帝登基之後的第一椿大事,結果卻被迫無功而返,所以她猜到弟弟肯定會非常憤怒,卻沒有想到在自已不知情的情況下,他便開始動手了。

藉着燭光的照耀,她細細審看着諸葛無仁的辭職,想在辭呈的字句細節裡,看出些更深層的東西,卻一無所得。

……

……

因爲先帝靈柩未歸,所以新帝沒有搬進正殿居住,還是住在往年的偏殿裡,只不過如今的偏殿,卻要比正殿熱鬧繁華的多。

今夜的宮殿,忽然重新變得安靜起來,除了兩名最受信任的太監首領守在門口,幽靜的殿內沒有其餘人,只有姐弟二人。

“當年聽父皇轉述過院長的一句話:治大國就像煎小魚,不要隨便去翻動,要順其自然,謹慎行事,萬萬不可心急。”

李漁看着弟弟輕聲勸說道:“你如今已然是大唐皇帝陛下,只要順勢而行,那些跳樑小醜根本撼動不了你,何苦貿然出手?”

李琿圓笑着說道:“我還以爲是什麼事情,讓皇姐你如此緊張慎重,原來不過是封辭呈,不錯,是朕派人讓諸葛無仁辭官,全大唐的人都知道,那個陰險小人是那女人養的一條狗,我可不想在宮裡再看見那張可惡的臉。”

李漁看他神情,便知道沒有把自已的話聽進心裡去,神情凝重說道:“你要清楚長安城是不可能從外部攻破的,唯一的危險便是來自內部。陛下你如今便等於是長安城,只要不自亂便可千秋萬代。”

聽到這番語重心長的話,李琿圓低頭沉默了很長時間。

然後他擡起頭來,看着李漁說道:“其實我也明白這個道理,但正如皇姐所言,長安城的危險就在內部,便在宣讀遺詔的那兩天時間內,禮部尚書去了南門觀,諸葛無仁去了書院,他們想做什麼難道皇姐你不清楚?”

李漁沉默不語,關於南門觀的事情,她並不擔心,尤其是隨着國師李青山病逝,那個夜晚發生的事情,再也不可能有別人知道,然而書院一直沒有表明態度,這纔是真正讓她覺得不安的地方。

書院一直封門,不要說那些忠於皇后的大臣無法進去,就是她派出的信使,也只能看到書院普通的事務職員,連一名教授都看不到。

如果說是因爲夫子仙逝,書院封門情有可原,但那些教授們在做什麼?書院二層樓裡那些有資格影響朝局的人們,現在又在做什麼?

“皇姐,那些人不可能甘心,他們死都不願意承認,父皇選擇我繼位,對待這些狼心狗肺的東西,一味寬仁只會被他們視爲軟弱!”

李琿圓看着姐姐,狠狠說道。

李漁聽着這話,心頭微顫,其實直到此時此刻,李琿圓都真以爲遺詔上的名字是自已,根本不知道她爲此付出了些什麼。

此時李琿圓的理直氣壯,在她的眼裡就像是一種諷刺,對她自已的諷刺。她忽然覺得有些心酸,有些疲憊,本不想再繼續這個話題,卻又忽然想起先前行走在宮裡時聽到那個消息,眉尖微蹙說道:“欽天監又是怎麼回事?”

李琿圓聞言微怔,不知該如何回答。

李漁見此便知果然是真的,嚴厲訓斥道:“苗可持大人持身謹正,在朝野間名聲極好,你居然派內官將他生生逼死,你是想與朝臣反目?”

李琿圓低頭沉默了很長時間,說道:“這件事情,朕確實做錯了。”

李漁知道弟弟的性情有很執拗的一面,沒有想到他會這麼快自承錯誤,不由怔住,然而就在她還沒有反應過來之前,李琿圓擡起了頭。

他平靜而堅定地說道:“但我不會後悔,因爲我就是要他死。”

李漁怔怔地看着他,問道:“爲什麼?這……究竟是爲什麼?”

“當年就是苗可持這個老賊批註了那該死的八個字,逼得姐姐被迫遠嫁!我這輩子都永遠忘不了你跪在父皇宮前的那個夜晚,更忘不了你出嫁前那夜流下的眼淚。”

李琿圓看着自已的姐姐,寒聲說道:“……所以他必須死。”

……

……

(還有兩章。)()

第10章 有劍橫於膝前,有劍穿行血間第76章 她送出去的,我拿回來第11章 小瓷瓶第148章 比刀更重,比箭更快第50章 荒人的吶喊第171章 以符道之第49章 蒼鷹第124章 箭雨與紅線,來一劍第32章 一文錢難死主僕倆(下)第99章 偷偷的,在一起第17章 火堆旁的童話第32章 一文錢難死主僕倆(下)第156章 紅牆白雪,要你喜歡第87章 大潑墨,雲有些髒第30章 生命的糖果第244章 種荷第126章 重音第166章 人間雲,血面佛第92章 我想我是海第264章 看長安,別有法第13章 革命未能成功第134章 影子與鐘聲第24章 去念第7章 夜飲,夢了一片海第43章 那些放不下的事第51章 白雪墨眉不相欺第174章 粥與信,從前和以後第273章 這何嘗不是一種領悟第203章 向月而歌,等待着第155章 殺破道第126章 反正,都是劍(下)第195章 窮舉第11章 小瓷瓶第68章 不知勝之敗之開心第126章 反正,都是劍(下)第286章 槍第101章 鎮北軍的態度第89章 入魔(十四)第72章 那年春,我把桃花切一斤(上)第130章 總有花開時第11章 假如光明來臨第196章 談判可以不是戰鬥第194章 掃地的老婦人第97章 南歸第159章 嶄新的一筆第112章 塔上論動靜第9章 同境無敵第91章 滅佛中第122章 明月當空(下)第104章 藥酒傳人土豆灰第236章 買湖第220章 三年後,西陵見第75章 棋枰之間說黑白第81章 入魔(六)第170章 看見那幾座峰便要敬畏嗎?第159章 大唐國師很了不起嗎?第120章 明月當空(上)第51章 神輦北行第3章 勺子,何時見勺子第31章 青山不得出第100章 圍巷第115章 一覺醒來敵滅,重拾當年皮靴第63章 不知命,知命,寧缺的命第15章 後事第78章 登天(下)第32章 書院的幽靈第191章 公主府裡的賣藝者第47章 血鳳鳴桃山(中)第3章 春天的故事(下)第36章 鐵箭黑花終相見第61章 烹小鮮,得大道第36章 生死相許第46章 血鳳鳴桃山(上)第36章 貫心肝,靜容顏第109章 爲君分憂,與君共勉第5章 我愛世人(下)第67章 天算第20章 上馬爲賊(四)第191章 斷弩斷刀斷念想第111章 雲端之上,地面之下第49章 光明的藥(下)第4章 碧藍如腰(下)第108章 人生第一戰第56章 墓上青痕第92章 世間哪裡有閒人第265章 街頭論道第260章 當年事,如今如何?第25章 誰在拼命以求,誰在當壚賣酒第66章 桑桑虐我千百遍(上)第1章 春天的故事(上)第90章 入魔(十五)第34章 秋天裡的破廟第63章 一世人,兩碗煎蛋面第6章 山倒瀑亂,堤毀河溢第52章 射與不射之間第133章 見便是殺第95章 天亦病(中)第107章 不變的人與事第96章 今夜無人入睡第87章 成京之戰(上)
第10章 有劍橫於膝前,有劍穿行血間第76章 她送出去的,我拿回來第11章 小瓷瓶第148章 比刀更重,比箭更快第50章 荒人的吶喊第171章 以符道之第49章 蒼鷹第124章 箭雨與紅線,來一劍第32章 一文錢難死主僕倆(下)第99章 偷偷的,在一起第17章 火堆旁的童話第32章 一文錢難死主僕倆(下)第156章 紅牆白雪,要你喜歡第87章 大潑墨,雲有些髒第30章 生命的糖果第244章 種荷第126章 重音第166章 人間雲,血面佛第92章 我想我是海第264章 看長安,別有法第13章 革命未能成功第134章 影子與鐘聲第24章 去念第7章 夜飲,夢了一片海第43章 那些放不下的事第51章 白雪墨眉不相欺第174章 粥與信,從前和以後第273章 這何嘗不是一種領悟第203章 向月而歌,等待着第155章 殺破道第126章 反正,都是劍(下)第195章 窮舉第11章 小瓷瓶第68章 不知勝之敗之開心第126章 反正,都是劍(下)第286章 槍第101章 鎮北軍的態度第89章 入魔(十四)第72章 那年春,我把桃花切一斤(上)第130章 總有花開時第11章 假如光明來臨第196章 談判可以不是戰鬥第194章 掃地的老婦人第97章 南歸第159章 嶄新的一筆第112章 塔上論動靜第9章 同境無敵第91章 滅佛中第122章 明月當空(下)第104章 藥酒傳人土豆灰第236章 買湖第220章 三年後,西陵見第75章 棋枰之間說黑白第81章 入魔(六)第170章 看見那幾座峰便要敬畏嗎?第159章 大唐國師很了不起嗎?第120章 明月當空(上)第51章 神輦北行第3章 勺子,何時見勺子第31章 青山不得出第100章 圍巷第115章 一覺醒來敵滅,重拾當年皮靴第63章 不知命,知命,寧缺的命第15章 後事第78章 登天(下)第32章 書院的幽靈第191章 公主府裡的賣藝者第47章 血鳳鳴桃山(中)第3章 春天的故事(下)第36章 鐵箭黑花終相見第61章 烹小鮮,得大道第36章 生死相許第46章 血鳳鳴桃山(上)第36章 貫心肝,靜容顏第109章 爲君分憂,與君共勉第5章 我愛世人(下)第67章 天算第20章 上馬爲賊(四)第191章 斷弩斷刀斷念想第111章 雲端之上,地面之下第49章 光明的藥(下)第4章 碧藍如腰(下)第108章 人生第一戰第56章 墓上青痕第92章 世間哪裡有閒人第265章 街頭論道第260章 當年事,如今如何?第25章 誰在拼命以求,誰在當壚賣酒第66章 桑桑虐我千百遍(上)第1章 春天的故事(上)第90章 入魔(十五)第34章 秋天裡的破廟第63章 一世人,兩碗煎蛋面第6章 山倒瀑亂,堤毀河溢第52章 射與不射之間第133章 見便是殺第95章 天亦病(中)第107章 不變的人與事第96章 今夜無人入睡第87章 成京之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