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歸來(上)

寒冬漸深,風如刀割。

隨着緊張局勢緩解,前段時間轉移至長安城裡的難民都已返回原籍,居住在城南的人們,正冒着嚴寒整理被敵人燒成焦土的村莊。

官道上走來了百餘名唐軍,看他們的盔甲制式和軍械,應該是某州的普通廂軍,忙着重建家園的人們,看着這些士兵疲憊的神情,放下手中的工具鼓掌替他們打氣,有人喊着:“馬上就到長安了。”

唐軍點頭致意,然後繼續前進。道畔的掌聲也很快平息。目前朝廷不可能加大賑濟的力度,要熬過這個寒冷的冬天,全要依靠自已的雙手,村民們必須抓緊一切時間,至少要把能抗風的住所修好。

在這隊唐軍的後方還有幾輛馬車,忙着幹活的村民,想着這些馬車裡可能是南方某州郡的官員,自然更沒有時間理會。他們哪裡會想到,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正是馬車裡的這些人,拯救了大唐。

天光從車窗的縫隙裡透了進來,落在君陌的臉上——重傷未愈的他,瘦削的臉頰本就極爲蒼白,被冬日陽光一照,更是如潔淨的雪一般——他看着窗外焦土般村莊,沉默不語,也不知道心裡在想些什麼。

木柚看着他的側臉,眉間寫滿了擔心。

書院後山諸弟子在青峽一役中都受了極重的傷,相對而言她的情況最好,只是因爲主持陣法消耗了太多念力,在旅途中歇了這些天,便已經恢復了大半。

四師兄等人的情形則要糟糕不少,接受過診治後還是無法起身,一直在後方几輛馬車裡養病,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真正痊癒。

但她最擔心的還是君陌,因爲君陌受的傷最重。君陌離開青峽之後便已經醒了過來。看似沒有任何問題,卻讓人非常擔心。

因爲這些天的旅途中,他沉默的時間實在是太長了些——他始終安靜地坐在車窗旁,看着大唐南方覆着淺雪的原野,或是被敵人放火燒燬的村莊。

木柚看着他依然堅毅的側臉,看着他散在身後的頭髮,然後目光落在那隻空蕩蕩的衣袖上,在心裡默默嘆息一聲……那幾輛馬車沒有進長安城。而是直接轉道去了書院。

負責護送的唐軍。在草甸下便離開,草甸覆着薄雪,雪裡有無數叢桃花,只是還沒有到開花的時節,今日的書院很安靜,甚至有些冷清。

沒有皇族或大臣們謙卑行禮。沒有民衆夾道歡迎,沒有隆重的儀式,聽不到鑼鼓喧天的聲音。甚至連迎接他們的人都不多。

沒有人會在意這一點,因爲他們本來就沒有通知長安城裡的那些人,出征然後歸來。回到書院就是回家,哪裡需要

在草甸上迎接他們歸來的,只有兩個人——那個可愛的小書童許家綸,以及拄着柺棍,渾身纏着繃帶的寧缺。

小書童看着君陌一句話沒說。便流下兩行眼淚。

君陌把他留在書院,他便在書院裡擔驚受怕了這麼多天,今天終於看到少爺活着回來了,哪裡還能控制住情緒。

當他看到君陌的右臂斷了,頓時哇的一聲哭了出來。

君陌微微皺眉,說道:“不準哭。”

小書童聽話,拼命地擦着眼淚,奈何眼淚太多,怎麼擦也擦不乾淨,而當他看到君陌的頭髮時,忍不住哭着喊出聲來。

“少爺,你的頭髮怎麼變白了!”

寧缺看着二師兄空蕩蕩的衣袖,看着他灰白的頭髮,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君陌面無表情說道:“到處都有燃燒的村莊,路上灰太多。”

這是很笨拙甚至有些可愛的解釋,但沒有人笑。

車廂裡一片安靜。

“爲什麼書院這般安靜?”二師兄問道。

寧缺說道:“三師姐提前便把書院前院的教習和學生散了,有的教習和學生走了,大部分教習和學生正在長安城裡幫朝廷做事,還有些已經上了前線。”

君陌問道:“師兄和餘簾現在如何?”

寧缺說道:“情況還好,就是行動有些不便。”

馬車駛過書院破落的石坊門,向更深處去。

書院的教舍和二層前殿,都已殘破不堪,尤其是通往舊書樓和後山的巷道,更是看不出原先的模樣,這段時間根本找不到人來修。

君陌看着這些畫面,沉默不語……書院後山依然溫暖如春。

還是那間不愁會被秋風所破的草廬,小書童和唐小棠把諸位師長擡到軟榻上,有的還在昏睡,有的勉強支撐着身子。

暫時聽不到北宮的簫聲,西門的琴聲,溪畔的打鐵聲,宋謙和八師弟爲了一顆棋子的爭吵聲,大概永遠也再看不到老師了。

大師兄和餘簾坐在輪椅上。

君陌鬆開木柚扶着自已的手,走到大師兄的輪椅之前,行禮相見。然後他望向餘簾,說道:“熊初墨該死,你爲何沒有殺死他?”

餘簾平靜說道:“有些人,活着比死了有用。”

二師兄想了想,沒有繼續再問。

大師兄看着他空蕩蕩的袖管,看着他灰白的頭髮,說道:“老師曾經說過,有些事情,既然無法改變,便要學會接受。”

“不是在意,而是遺憾。”

君陌望向草廬外那片灰淡的天空,說道:“我一直想像小師叔那樣,拔劍與天戰上一場,當老師在泗水畔登天而去,我更想着明朝終有一日,我能跟隨老師的步伐而去,如今看來卻是沒有了機會。”

不是所有人都能聽懂他的這番話。

大師兄嘆了口氣,說起另外一件事情:“皮皮走了。”

在後山,君陌和陳皮皮的感情最爲深厚,此時聽着這消息,他沉默了片刻,然後問道:“觀主究竟能不能恢復?”

對於書院來說,這是最重要的一個問題。

君陌問這個問題的時候。看着寧缺。

草廬下醒着的所有人,都看着寧缺。

那天在朱雀大道上,寧缺曾經給過長安城裡的人們一個答案,今日他卻依然思考了很長時間,才肯定地說道:“不能。”

聽到這個答案,二師兄始終有些冷冽的神情,終於稍微鬆了些,便是吹進草廬的風。也彷彿變得溫暖了幾分。

觀主曾經展露出來的境界。是後山諸人心上最寒冷的那抹雲,雖然他在長安城敗了,但事實上他並不是敗給寧缺,而是敗給了驚神陣。

換句話來說,他依然是敗在夫子的手裡。

如果不是在長安城,而是在人間別的另一處地方。無論大師兄還是君陌,甚至加上餘簾,都不見得是觀主的對手。

至於寧缺。更沒有任何可能……瀑布的聲音,迴盪在小院裡,很是震耳。

寧缺當年一直想不明白。二師兄怎麼能在這樣的環境下入睡,也想不明白,師兄師姐們每次在小院裡議事的時候,是怎麼能夠聽得見對方的聲音。

他曾經向二師兄提出過這個疑問,當時二師兄的回答是:聽久了自然成習慣。只要心是安靜的,又有什麼聲音能擾耳?

時隔數十日,在青峽前經歷了七天七夜難以想象的廝殺,上演了兩場炫麗奪目的強者戰,君陌再次回到了自已的小院裡。

他第一次覺得瀑布的聲音有些吵。

他知道那是因爲自已的心不夠靜。

天色已黑,他站在窗畔看着山上的夜穹,就像旅途中那樣,沉默了很長時間,然後他望向自已空蕩蕩的袖管,微微皺眉。

與柳白驚世一戰,他斷了右臂。

肉身的殘缺,並不是問題,君陌左手持鐵劍,依然足以橫掃世間——問題在於心靈的殘缺——肉身與心靈,向來是一體兩面。

他很清楚,此生大概再也無法走到修行道的盡頭。

修行道的盡頭便是大道。

河流的對岸便是彼岸。

那裡不是五境之上,而是更高遠的地方,是隻有小師叔和夫子才能到的地方。

是天空之上。

當今世間以劍道而論,他只比柳白稍遜一籌,但他更年輕,更有潛質,所以他本來更有希望走到那個地方。

如今這些希望,已經斷絕。

對於修道者而言,這便是最沉重的打擊,比死亡還要可怕,直欲令人瘋狂,即便是強如君陌,也漸漸灰了黑髮。

但如果有人問他這一切到底值不值,他依然不屑於回答。

因爲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因爲青山見他多嫵媚,水落不能復起,山垮亦不能復起,後悔這種情緒,從來與驕傲的二師兄無關。

能與柳白如此盡情盡意地戰上一場,如何不值?

只是……有些遺憾……如果不能與天鬥,與人鬥其實也很有意思。”

不知何時,寧缺走進了小院,他看着二師兄有些落寞的背影,說道:“觀主雖然廢了,但大師兄和三師姐也受了很重的傷,看不見的傷,短時間內沒有辦法恢復,無論唐國還是書院,現在都很需要師兄你。”

君陌沒有回頭,說道:“不用擔心我。”

寧缺說道:“沒法不擔心。”

君陌轉身,看着他微笑說道:“些許遺憾,不想便是。”

只是一個轉身的距離,寧缺卻忽然覺得自已有些不認識站在身前這個男子,彷彿有些很微妙的變化,發生在他身上。

不是因爲二師兄沒有梳髻戴冠,也不是因爲他露出了少見的微笑,他依然是世間最驕傲的那個人,卻沒有了令人敬而遠之的氣息。

這種變化讓寧缺有些不適應,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君陌說道:“我只是有些不適應,負手時左手再也沒辦法握住右手,而且無法再行禮,最主要是儀姿頗爲不佳……兩章七千字完成,明天依然兩章,然後彙報一下,我爭取四天內把這卷結束掉,這兩天在想下一卷的細綱,腦力有些不足,重新把第四卷垂幕之年看了看,發現寫的確實有些**啊。)RQ

第60章 君陌一步,南來一箭第68章 不知勝之敗之開心第42章 御史張貽琦之悔悵第113章 落入阡陌間的馬車第3章 唐人的樸素是非觀第79章 不戰而別亦無憾第188章 來了輛牛車第57章 破境之約第55章 熊熊聖火,焚我殘軀第21章 上馬爲賊(五)第149章 前來的咫尺,或者天涯第82章 黯然銷魂者,過河與棉花糖第164章 罵湖第124章 反正,都是劍(上)第89章 小鎮、肉鋪和刀第56章 聖賢從來不寂寞第81章 這是我應該做的事情第211章 跪在神座前的少女第101章 一步山崖第115章 白塔出雲第192章 跳瀑布,說禽獸第29章 我可以沉淪第111章 紅了眼第127章 齊至第11章 困獸第272章 觀雪悵然第129章 攜手第93章 渭,無所留第175章 湖畔飛他媽的劍第148章 一夜無言觀山景第44章 暮光下,拖着車,牽着馬第251章 總有羣星墜落的那時第197章 最後一口氣第29章 和這個世界談話的方式(上)第285章 血旗不倒第92章 我想我是海第97章 河的兩岸(上)第112章 晨鐘驚心,有佛光再至第72章 那年春,我把桃花切一斤(上)第112章 晨鐘驚心,有佛光再至第53章 亭畔誰人青衫溼第118章 城頭說舊論堵疏第65章 問天(下)第53章 南方天空的光明第77章 入魔(二)第206章 真正簡單的一刀第16章 市井之中,自有聖人(上)第189章 現在和當年的一些小事情第176章 不聽話的小東西第291章 本命,桑桑唱歌給冬湖聽第265章 街頭論道第76章 她送出去的,我拿回來第163章 御宴第9章 眼中無山,莫山山第89章 她的身影第6章 父子第21章 相看兩厭(上)第160章 喝了這杯茶,再來問問啥第56章 黑夢(下)第140章 看長安(上)第114章 一步殺一人第187章 囚而養之(上)第76章 顫慄(上)第203章 大熱鬧第275章 那些被遺忘的名字第19章 清河郡到了第81章 故事新編(下)第34章 上帝死了,那麼昊天呢?第24章 當逍遙遊第92章 我想我是海第101章 盛宴第56章 黑夢(下)第13章 前事如塵第14章 談情分,說是非第195章 窮舉第78章 溪邊的人第88章 入魔(十三)第74章 那年春,我把桃花切一斤第52章 真實地活着第83章 秋雨裡的掌印,寺前的舞第103章 搬山第101章 一步山崖第39章 樂天的祭品第250章 粉筆,粉冰,粉遺憾第12章 闖庵第68章 不起眼的葉子有很多種顏色第287章 明槍第77章 一朵名爲大千世界的花第7章 我們都看見了路盡頭的夜色(下)第123章 西陵之夕(上)第11章 富春江也洗不盡第35章 那一場微涼的春雨第283章 向來不是一人戰第160章 此路不通第27章 不畫眉,火焰與海水第18章 月缺第5章 失落在荒原上的天書第112章 塔上論動靜第147章 這次我來第97章 月有圓缺,人有老病
第60章 君陌一步,南來一箭第68章 不知勝之敗之開心第42章 御史張貽琦之悔悵第113章 落入阡陌間的馬車第3章 唐人的樸素是非觀第79章 不戰而別亦無憾第188章 來了輛牛車第57章 破境之約第55章 熊熊聖火,焚我殘軀第21章 上馬爲賊(五)第149章 前來的咫尺,或者天涯第82章 黯然銷魂者,過河與棉花糖第164章 罵湖第124章 反正,都是劍(上)第89章 小鎮、肉鋪和刀第56章 聖賢從來不寂寞第81章 這是我應該做的事情第211章 跪在神座前的少女第101章 一步山崖第115章 白塔出雲第192章 跳瀑布,說禽獸第29章 我可以沉淪第111章 紅了眼第127章 齊至第11章 困獸第272章 觀雪悵然第129章 攜手第93章 渭,無所留第175章 湖畔飛他媽的劍第148章 一夜無言觀山景第44章 暮光下,拖着車,牽着馬第251章 總有羣星墜落的那時第197章 最後一口氣第29章 和這個世界談話的方式(上)第285章 血旗不倒第92章 我想我是海第97章 河的兩岸(上)第112章 晨鐘驚心,有佛光再至第72章 那年春,我把桃花切一斤(上)第112章 晨鐘驚心,有佛光再至第53章 亭畔誰人青衫溼第118章 城頭說舊論堵疏第65章 問天(下)第53章 南方天空的光明第77章 入魔(二)第206章 真正簡單的一刀第16章 市井之中,自有聖人(上)第189章 現在和當年的一些小事情第176章 不聽話的小東西第291章 本命,桑桑唱歌給冬湖聽第265章 街頭論道第76章 她送出去的,我拿回來第163章 御宴第9章 眼中無山,莫山山第89章 她的身影第6章 父子第21章 相看兩厭(上)第160章 喝了這杯茶,再來問問啥第56章 黑夢(下)第140章 看長安(上)第114章 一步殺一人第187章 囚而養之(上)第76章 顫慄(上)第203章 大熱鬧第275章 那些被遺忘的名字第19章 清河郡到了第81章 故事新編(下)第34章 上帝死了,那麼昊天呢?第24章 當逍遙遊第92章 我想我是海第101章 盛宴第56章 黑夢(下)第13章 前事如塵第14章 談情分,說是非第195章 窮舉第78章 溪邊的人第88章 入魔(十三)第74章 那年春,我把桃花切一斤第52章 真實地活着第83章 秋雨裡的掌印,寺前的舞第103章 搬山第101章 一步山崖第39章 樂天的祭品第250章 粉筆,粉冰,粉遺憾第12章 闖庵第68章 不起眼的葉子有很多種顏色第287章 明槍第77章 一朵名爲大千世界的花第7章 我們都看見了路盡頭的夜色(下)第123章 西陵之夕(上)第11章 富春江也洗不盡第35章 那一場微涼的春雨第283章 向來不是一人戰第160章 此路不通第27章 不畫眉,火焰與海水第18章 月缺第5章 失落在荒原上的天書第112章 塔上論動靜第147章 這次我來第97章 月有圓缺,人有老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