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犬戎遊騎

翌日晨時,週考醒來睜眼一看,天空依然一片漆黑;他翻身坐起,卻見周昌早已站在道旁,正指揮衆侍衛們整理行裝。

週考忙起身來到父親身邊,向他請安。周昌點點頭說:“去喚你母親和發兒過來,用過朝食我們便出發。”

週考進營帳去找太姒,卻見太姒已然醒來,正在周發身邊坐着,只是尚不忍叫醒他。週考輕輕走到太姒身邊,附耳言道:“母親大人,馬上便要啓程了。”

太姒這纔不得不喚醒周發,周發年幼,又是第一次隨父母出遠門,本就疲憊不堪,晚上又睡不安穩。太姒連着喚了幾次,周發才昏昏沉沉的應了一聲,將眼睛睜開一條縫,嘴裡嘟嘟囔囔地抱怨:“這麼快又要走了?我都還沒睡夠呢。”

週考對他說:“父親大人已醒來多時,你再不起身,小心捱罵。”

周發這纔不情不願地坐起來。這次朝歌之行,周昌本來不準備帶周發同往,只是周發一直纏着他,又架不住太姒和週考幫着說情,周昌才勉強同意。周發心中一陣嘀咕:早知路途這般艱辛,當初真不該求父親帶自己出來。

太姒幫周髮梳頭,紮了一個小辮盤在頭上,又替他整了整衣裳,才領着他去給周昌請安。周發對周昌行過揖禮,口稱:“父親大人安好。”剛擡起頭,卻看見鬻熊從樹叢中走出來,咧着嘴笑道:“太姒夫人、二位公子,我方纔出恭去了。”

週考和周發對鬻熊也是長揖到地,齊道:“火師大人安好。”鬻熊還了一禮,又對太姒行禮。太姒對鬻熊的不拘小節向來並不介懷,只是微微一笑,也還了一禮。

這時週考從馬車上拿出一些糗餌來,遞給周發和太姒。這糗餌乃是用黍米制成的乾糧,是當時軍隊出征或旅人遠行時常備的食物。周發一邊吃,一邊看着在馬車邊忙碌的侍衛們,好奇地問道:“大哥,這幾乘蒙着氈布的車上裝的是些什麼?”

週考答道:“中間兩乘所載的是我們進獻給商王的貢品,最後面的兩乘裝的是些行李輜重。”

周發道:“咱們獻給商王這些貢品,是不是以後犬戎來搶糧食,商王就會派兵來保護我們?”

週考點頭表示讚許,鬻熊卻不以爲然的哼了一聲,說:“商王自顧尚且不暇,哪裡會派兵來保護我們?以往土方入寇商境,商王還要我們派兵增援咧。再說商方軍隊都是步卒,等他們趕到,犬戎的騎兵早跑得沒影了。”

周發不解地問道:“那我們幹嘛還要給商王送貢品呢?”

鬻熊一時語塞,週考正思索該如何向周發解釋,卻聽周昌道:“等你長大了自會明白,我們上路了。”

隨着周昌一聲令下,衆人仍如昨日一般各就其位,迎着天邊的第一道曙光進發。週考看着父親,只見周昌雙目微閉,不知在思考些什麼。忽然他想起周發剛纔的說的那些話,便問:“父親,我聽火師大人說,我們此次赴朝歌參加商王即位大典,往返最少也要三個月。您這麼長時間不在岐周城中,假如犬戎來犯,當真不打緊嗎?”

周昌擡眼看了看週考,說:“城中有南宮大人鎮守,且糧草、乾柴儲備充足。犬戎人雖然長於野戰,但缺少攻城戰具。只要南宮大人不出城與犬戎交戰,岐周城是足以應付的來的。”

週考點點頭,又說道:“這次連母親大人也不顧旅途勞頓,一同前往朝歌,想來商王即位大典一定是異常隆重,盛況空前了。”

周昌微微一笑,道:“商王即位乃國之大典,儀式繁瑣自是難免。商先王帝乙大人即位,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時爲父年紀尚幼,所以這等盛事就連爲父也是首次經歷。至於你母親,也是難得借這個機會,才能夠見一見你的外祖父。”

週考心中暗想,原來連父親也是第一次參加商王即位大典,自己這麼年輕就能經歷這樣的大事件,實在是一件幸事。他接着問道:“即將即位的商受大人,是何等樣人?父親之前可曾見過?”

周昌略一思索,答道:“我年年都到朝歌納貢,商受大人身爲太子,爲父自然是見過的。不過我們這些地方諸侯,乃是外服官,按例是不能與太子有什麼深交的。我只是聽說商受大人天資聰穎,博聞廣記;更兼弓馬嫺熟,猶擅射獵。總之朝歌之內,人人都贊商受大人乃是人中之傑,天之驕子。算起來,他今年應該有三十歲吧,正是年富力強之時。”

週考聽後暗暗歎服,說:“不虧是大邑商的王儲。有這樣文武全才的人繼任商王大位,天下必能太平,想來亦是我等百姓之福。”

哪知周昌卻搖了搖頭:“爲父自接到帝乙駕崩,新王將立的消息,曾算過一卦,卦象中卻有商室傾頹、兵連禍結的跡象。因此商王即位一事,現在還吉凶難料。”

週考大驚,道:“這卻又是何故?”

周昌沉默半晌,才一臉肅然地對週考說:“天道不可測,我也不能完全明瞭爻辭中的真意。但是我今日所說之事,你切不可對旁人提及隻言片語,知道嗎?”

週考很認真的點了點頭,周昌才又說道:“我以夏后氏所傳之連山易推演,算得天命在西、聖人出世之兆;而以商人所用之歸藏易推算,卻又有王利東隅、戰勝攻取之象。這兩種易術所得結果常常截然相反,爲父多年來始終無法將其歸於一統,想必是爲父對於術數之道所學不精之故。”他說完長嘆一聲,神色間頗有沮喪之意。

週考雖然知道父親近年來一直鑽研術數,但今日聽了這番話,才知道術數之學的博大精深。他一時不知該如何安慰周昌,想了一會才說道:“孩兒也想學習術數,但盼能助父親一臂之力。”

周昌卻斷然拒絕了週考的請求:“爲父研習術數之理,是因爲心中困惑無人可解,這才求助於上天指引啓示。你現在文學武藝有師父教你,爲人處世有父母教你,又何必去學術數?何況天道雖有預兆,但終究事在人爲,比如卦象顯示今年乃大豐之年,但如春不播種,秋不收割,終歸將是顆粒無收。那麼究竟是卦象不準,還是人殆於事而得罪於天呢?”

週考隨即明白:“現下孩兒該學的,是耕耘稼穡之道以使民豐足,攻守戰備之道以使國安定。”

周昌臉上現出欣慰之色,父子二人一路談論,不覺已近日中。車隊此時到了平原地帶,四下都是一覽無餘的曠野。

周昌正待下令歇馬,卻聽得後隊有人高呼:

“後方有騎兵迫近!”

周昌驚訝不已,在車上站起來向後眺望,果然隱隱見到有數十騎人馬正朝着這邊急速趕來。

鬻熊此刻也已撥轉馬頭,來到周昌身旁。周昌問:“來的是什麼人?”

“他們沒有打旗幟,肯定不是我們周方的騎兵,”鬻熊頓了一下,“看起來象是犬戎人,約摸有四、五十騎人馬,可能是支斥候部隊。”

週考見來騎從後方直撲過來,說道:“他們似乎是發現了我們留下的車轍印記,一路追趕過來的。”

周昌深吸一口氣,對衆侍衛們大聲說道:“看來確實來者不善。現在我們要逃是逃不掉的了,此刻唯有一戰!”所有侍衛聽到此言都發出一聲怒吼,高舉長戈以示與敵人死戰的決心。

周昌畢竟身經百戰,此刻雖然敵衆我寡,他卻絲毫沒有慌亂。他下令將所有馬車圍成一個圓圈,侍衛們站在圈內,將太姒、周發等人圍在垓心。

鬻熊問道:“我們的馬匹怎麼處置?”周昌說:“馬匹留在這裡,如果被箭射中就會四散亂跑,你讓車伕們把所有馬匹都趕到遠處去。”當下幾個車伕將拉車的馬和侍衛們的坐騎全都牽走,遠遠的躲了開去。

周昌衝鬻熊微一頜首。鬻熊會意,大喝道:“架弓!”侍衛們立刻取下背上角弓,面對着來敵方向,拈弓搭箭蓄勢待發。

周昌對週考說:“你和發兒也取兩張弓來,平日讓你們勤加練習,今日便是用武之地。”

週考聞言,從馬車上尋得兩張獵弓和一壺箭,挑了一張較輕的弓遞給周發。周發接過弓,將一支箭搭在弓把上,拉了拉弓弦,頗有些躍躍欲試的樣子。

週考這兩年一直跟隨着父親打理內外事務,雖還不曾上陣搏殺,但總歸是經歷過幾場戰鬥。而周發卻是首次親臨戰陣,興奮之餘又不免有些緊張。

周昌對一個侍衛說:“取我的劍來。”那侍衛將周昌的佩劍雙手奉上,周昌接過之後看了一眼太姒,示意她毋需擔心。

太姒雖從未上過戰場,但是在這個打仗殺人如家常便飯的時代,她也並不因此便驚慌失措。她更不相信這個能讓帝乙大人都忌憚三分的男人,會被這幾十個犬戎騎兵打倒。她心中想的只是:如果考兒和發兒有什麼危險,我拼着性命不要,也要保護他們。

追兵漸漸靠近,鬻熊一直在緊緊地盯着,已經清楚的看到這些人的衣着打扮,只見他們全都身披獸皮,頭戴皮帽。果然是犬戎雜種,呸!他在心中咒罵了一句。鬻熊盤算着,自己這方雖然處於逆風,弓箭的射程打了不少折扣;但是周人所用角弓製作精良,遠非犬戎人的弓箭可比,足以抵消逆風的劣勢。況且犬戎人正縱馬急馳,必然大失準頭。因此他耐心地等待着犬戎人更加靠近一些。

此時,犬戎人也已經發覺他們追逐的目標停止了前進。他們開始大聲叫喊,呼喝之聲此起彼伏。這是犬戎人慣用的伎倆,目的是使敵人恐懼慌亂,喪失抵抗的意志。

正當他們準備對獵物發起最後的衝刺時,忽然眼見從周人的防禦陣中飛出一支箭來,犬戎人急忙躲避,哪知這支箭力道不足,從半空掉落下來,斜斜地插入雪地之中。犬戎人爆發出一陣鬨笑聲,更加斷定這幫周人實力不足爲懼,便毫無顧忌的直衝過來。

原來這一箭乃是周發所放。他平日只在靶場射過箭,哪裡接觸過真正的敵人?當他聽到犬戎人的呼喝之聲,心神一分之際,扣着箭的手鬆了,那支箭便應弦而出。周發一箭射空,頓時羞慚得無地自容,只是大家此刻正全神應敵,已無暇去安慰這位小公子了。

便在此時,鬻熊忽然沉聲喝道:“放箭!”瞬時之間,二十餘支羽箭齊齊射出。犬戎人初見箭來竟不以爲意,直至有四、五人被射落馬下,他們仍是錯愕不已。待到他們回過神來,第二輪箭雨又旋踵而至。

不過這次犬戎人學了乖,紛紛貼伏在馬背上躲避,是以這次只有兩人中箭落馬,數人受了箭傷。犬戎人又驚又怒,爲首一人大聲呼喊了幾句,犬戎騎兵立刻分散開來,想從兩翼包抄。

鬻熊見敵人分散,便令侍衛們自行瞄準射擊,而犬戎人步步逼近,也開始射箭還擊。只不過犬戎騎兵移動太快,難以命中,反觀周人侍衛們都是站在原地,兼且聚作一團,簡直比箭靶還更容易射中。一時之間,犬戎人佔盡上風,圍着周人的車隊大兜圈子。

所幸周人侍衛都身着皮甲,而犬戎人所用的箭簇多是石頭、獸骨一類打磨而成,即便有些箭矢能穿透皮甲,也難以造成嚴重傷害。而周人的箭簇皆爲青銅鑄造,中者非死即傷。因此,犬戎人一通亂射之後,除了有一名周人侍衛被射中脖頸而死,其餘人有的雖身中數箭卻也只是受了點輕傷,損失反而比犬戎一邊小得多。

犬戎人見圍射戰術收效甚微,開始收縮包圍圈。鬻熊見狀高喊了一聲:“他們要衝過來了!”

話音剛落,一個犬戎人忽地策馬直驅到周人陣前,翻身下馬。只見他身強體壯,手持一柄石斧,縱身跳上一輛馬車,掄起斧頭便斫。這一斧勢大力沉,一個侍衛躲閃不及,正被砍中肩頭,整條臂膀齊齊斬斷!那侍衛一聲慘叫,鮮血從斷臂處噴濺而出,周昌、太姒等人雖身在垓心,臉上身上也都沾上了斑斑血跡。

旁邊幾名侍衛見敵人近身,忙拋卻弓箭操起長戈,向犬戎壯漢刺去。那壯漢使開石斧,左支右擋,一時間誰也奈何他不得。

週考回頭瞥見,不假思索的一箭射去;那壯漢正凝神抵擋長戈的攻擊,全沒留意有箭射到,立時被射中左膝處。他腿一軟,手中揮舞的石斧慢了下來,週考看準機會,接着又是一箭,正中他咽喉。那壯漢想張口嘶喊,卻發不出任何聲音,終於雙目圓瞪,倒伏在馬車之上。

就只這麼片刻之間,其餘的犬戎人也紛紛攻到了周人陣前,周人侍衛們也全操起長戈抵禦。犬戎人使用的武器多是些石斧、石矛,還有的是在一個大木棒上嵌入數十枚獸牙,威力遠遜於周人的銅戈。無論犬戎人想從馬車之間的間隙衝進來,還是想從馬車上方翻過來,往往連周人侍衛的衣角都沒沾到就被一戈啄死。

周發此時不敢放箭,正想着自己能做點什麼,忽然發現有一輛馬車正在緩緩移動。他仔細一看,原來是幾個腦筋靈光的犬戎人正試圖將馬車拖開。周發很想給他們一箭,可他身材矮小,那馬車上又滿載物品,把犬戎人的上身全給擋住,根本射不到。

周發靈機一動,蹲下身去,從馬車下方專射敵人腿腳。一個犬戎人被他射中小腿,頓時哇哇亂叫,一跤坐倒下去。他周圍的幾人卻莫名其妙,根本不知道這支箭從何而來。

但是那馬車終究還是被犬戎人拉開,周人的防禦圈頓時打開了一個大缺口,所有犬戎人都朝這個缺口蜂擁而上。幾個周人侍衛挺戈亂伐,擠作一團的犬戎人避無可避,衝在前面的數人立時喪命於戈下。可是後面的犬戎人卻踩着同伴的屍體繼續衝上來,長戈在貼身肉搏的情形下變得毫無優勢,眼看周人的防禦圈就要被攻破!

在這緊要關頭,鬻熊忽然發出一聲暴喝,直如晴空霹靂一般。他噌的一聲抽出腰間銅劍,衆人只看見一道金色光芒閃過,而劍芒所到之處,犬戎人所執的武器無不當者立斷,往往同時斷掉的還有犬戎人的腦袋、手臂。鬻熊輕而易舉便直衝入犬戎人羣之中,而犬戎人忌憚他手中利器,誰也不敢靠近。

週考見鬻熊孤身一人衝入重圍,擔心他有什麼閃失,回頭對周昌道:“父親大人,能否借您佩劍一用?”

周昌只猶豫了一下,隨即將劍遞了過去。太姒只來得及說了聲“小心”,週考早已衝了出去。周人侍衛們見到世子身先士卒,無不士氣大振,全都奮不顧身的跟着掩殺過去。

犬戎人見對手們突然好似餓虎撲食一般殺過來,氣爲之餒。剩下二十來個還能走的,竟都怪叫一聲,扭頭落荒而逃。鬻熊大喊道:“休教走了一個。”犬戎人被追上了的都紛紛了賬,剩下幾個跑得快的好不容易騎上了馬,未及走遠便被周人侍衛用箭射死。

第九章 欲速不達第十一章 鮮衣怒馬第十一章 欲蓋彌彰(上)第五章 天下形勝第十三章 奠基儀式(下)第十一章 欲蓋彌彰(下)楔子第十五章 羌族女奴(下)第十四章 舐犢情深(上)第十八章 命途多舛(上)第二十章 心照不宣第十八章 命途多舛(上)第九章 狡兔三窟第十五章 酌金饌玉第十四章 鐘鳴鼎食第十九章 養虎遺患第十章 虎視鷹瞵第四章 千年古黿第十章 虎視鷹瞵第十二章 后羿射日(下)第十八章 命途多舛(上)第十一章 鮮衣怒馬第十四章 鐘鳴鼎食第二章 虞阪鹽道第一章 二十年後第十六章 刁蠻少女(上)第五章 大禹後人第十二章 后羿射日(下)第五章 大禹後人第八章 劍膽琴心第十四章 舐犢情深(下)第五章 大禹後人第十七章 安土重遷(下)第十八章 命途多舛(上)第四章 有莘之女第十一章 鮮衣怒馬第一章 爾虞我詐第十章 虎視鷹瞵第八章 舜帝王陵第一章 爾虞我詐第十二章 后羿射日(下)第九章 欲速不達第五章 大禹後人第十五章 羌族女奴(下)第二十章 流火劍法(上)第十二章 后羿射日(上)第五章 大禹後人第三章 茅津渡口第十章 虎視鷹瞵第十五章 羌族女奴(上)第三章 茅津渡口第七章 爭芳鬥豔第四章 有莘之女第四章 有莘之女第十四章 舐犢情深(下)第一章 爾虞我詐第三章 折而向北第七章 爭芳鬥豔第六章 虞舜故墟第十七章 暗箭難防第十四章 舐犢情深(下)第五章 大禹後人第五章 天下形勝第五章 天下形勝第五章 天下形勝第一章 二十年後第八章 舜帝王陵第十七章 安土重遷(上)第三章 茅津渡口第三章 折而向北第五章 天下形勝第十二章 后羿射日(上)第二章 虞阪鹽道第十九章 福禍相依(上)楔子第十二章 天作之合第十四章 鐘鳴鼎食第三章 折而向北第三章 茅津渡口第十二章 后羿射日(上)第三章 折而向北第十六章 燕射之禮第十五章 羌族女奴(上)第十一章 欲蓋彌彰(下)第二十章 心照不宣第一章 二十年後第十三章 禮下於人第十一章 鮮衣怒馬第三章 茅津渡口第十七章 暗箭難防第十八章 闊口巨鮎第十二章 后羿射日(上)第十一章 欲蓋彌彰(下)第十九章 福禍相依(下)第九章 欲速不達第十六章 燕射之禮第十五章 羌族女奴(上)第十四章 鐘鳴鼎食
第九章 欲速不達第十一章 鮮衣怒馬第十一章 欲蓋彌彰(上)第五章 天下形勝第十三章 奠基儀式(下)第十一章 欲蓋彌彰(下)楔子第十五章 羌族女奴(下)第十四章 舐犢情深(上)第十八章 命途多舛(上)第二十章 心照不宣第十八章 命途多舛(上)第九章 狡兔三窟第十五章 酌金饌玉第十四章 鐘鳴鼎食第十九章 養虎遺患第十章 虎視鷹瞵第四章 千年古黿第十章 虎視鷹瞵第十二章 后羿射日(下)第十八章 命途多舛(上)第十一章 鮮衣怒馬第十四章 鐘鳴鼎食第二章 虞阪鹽道第一章 二十年後第十六章 刁蠻少女(上)第五章 大禹後人第十二章 后羿射日(下)第五章 大禹後人第八章 劍膽琴心第十四章 舐犢情深(下)第五章 大禹後人第十七章 安土重遷(下)第十八章 命途多舛(上)第四章 有莘之女第十一章 鮮衣怒馬第一章 爾虞我詐第十章 虎視鷹瞵第八章 舜帝王陵第一章 爾虞我詐第十二章 后羿射日(下)第九章 欲速不達第五章 大禹後人第十五章 羌族女奴(下)第二十章 流火劍法(上)第十二章 后羿射日(上)第五章 大禹後人第三章 茅津渡口第十章 虎視鷹瞵第十五章 羌族女奴(上)第三章 茅津渡口第七章 爭芳鬥豔第四章 有莘之女第四章 有莘之女第十四章 舐犢情深(下)第一章 爾虞我詐第三章 折而向北第七章 爭芳鬥豔第六章 虞舜故墟第十七章 暗箭難防第十四章 舐犢情深(下)第五章 大禹後人第五章 天下形勝第五章 天下形勝第五章 天下形勝第一章 二十年後第八章 舜帝王陵第十七章 安土重遷(上)第三章 茅津渡口第三章 折而向北第五章 天下形勝第十二章 后羿射日(上)第二章 虞阪鹽道第十九章 福禍相依(上)楔子第十二章 天作之合第十四章 鐘鳴鼎食第三章 折而向北第三章 茅津渡口第十二章 后羿射日(上)第三章 折而向北第十六章 燕射之禮第十五章 羌族女奴(上)第十一章 欲蓋彌彰(下)第二十章 心照不宣第一章 二十年後第十三章 禮下於人第十一章 鮮衣怒馬第三章 茅津渡口第十七章 暗箭難防第十八章 闊口巨鮎第十二章 后羿射日(上)第十一章 欲蓋彌彰(下)第十九章 福禍相依(下)第九章 欲速不達第十六章 燕射之禮第十五章 羌族女奴(上)第十四章 鐘鳴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