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四節 公主投案

果不其然,武則天進內殿見着李治時,他好地地的,是他聽聞殿中的麻煩後,即派了牛寺人來給武則天解圍。

他倚在榻上,微微搖頭道:“韋晞欲反,朕頭一個不信!”

“韋晞這孩子,生性憊懶,不喜受到約束,單是你讓他坐在御座上過個無聊的大朝參,他坐得一次就不想坐第二次了。”李治看人極準地道。

賓果!(bingo,含義是猜中了),韋晞是現代人,嚮往的是自由自在的生活,能做實事但不喜歡做無聊事。

他要國家節假日,他要雙修日(不錯,是修字),要過年假,活兒勤奮地幹,玩兒也要開開心心。

在他之前的空間裡,哪怕是國王、總統誰都是雙開的,工作要,休假也要,不象現在當皇帝皇后名爲天下共主,實際上連紫禁城都難出。(他們兩公母上街買塊麪包吃都給御史勸諫!)

“是啊!”武則天同意道:“太平懷了他的孩子,他們夫妻關係很好,他會來造反?我就也信。”

但這些話,關起門來帝后可講,莊敬之手裡握有證據啊!

“那就只能拖着吧,留中不發!”武則天嘆息道。

“麻煩!”李治深知御史不會做好事的,皇家能夠這樣辦理,但萬一御史來個跪闕,朝廷也難下臺。

夫妻倆正在討論着,卻見牛寺人慌慌張張地跑過來,武則天眉頭一皺,不滿地問:“何事這麼慌張?”

“稟天皇天后,太平公主素衣前往御史臺投案自首,說她是犯官妻子,要御史們看着辦!”牛寺人急叫道。

”什麼!“李治一拍桌子,武則天則站了起來!

……

御史臺又名蘭臺、柏臺、憲臺,分爲三院:臺院、殿院和察院,地處教化坊,官衙肅然,柏臺深深,過往普通人皆快步而過,官吏能不經過就不過,以免晦氣。

結果生人勿進的御史臺給一羣娘子軍給堵着,身懷六甲,大腹便便的太平公主坐在去除裝飾後的防震馬車,冷笑不止!

值班的御史勿勿出來問她們來幹什麼的?

“投案!”公主的侍女代答道。

“投案?!”

“作爲犯官家屬,前來投案!”

“犯了什麼案子?”

“夫君意圖造反,我是他妻子,前來投案!”

“姓名?”

“韋李氏!”

值班的御史有眼不識公主,不過聽着聽着,汗都出來了,嚇得他連滾帶爬地進內稟報。

不久,狄仁傑親自趕來,微微苦笑道:“公主,您這是又是何苦呢!”

太平公主冷臉道:“外子在外征戰,爲國出生入死,深入不毛,親冒矢石,無懼風險,連家也不顧!可憐我懷胎十月,他都沒看我多少眼,說不定孩子出生,他連看都沒得看!小人作祟,意圖陷害外子,我這做妻子的,幫不了他什麼,只好代他辯護了!”

“莊敬之,小人也,意圖陷害國家大將,本宮先前說他是郭開(春秋戰國時害李牧的趙國大臣)、黃皓(三國時害姜維的蜀國宦官)一點都沒錯!”

”他既然舉報說我夫君造反,按律法造反該誅九族,這不,我這做妻子的,就送上門來,給你們這些御史定罪,該當怎麼個誅法!“太平公主咬牙切齒地道。

聽得御史們倒抽了一口涼氣,這誅九族,可有妻族啊!

狄仁傑耐心地道:“公主!朝廷並無定案,這天寒地凍的,還請公主先回府休息,以待結果!”

太平公主倔強地道:“我就不走,看你們能把我怎麼着!”

狄仁傑曉之以理道:“公主,你先別急,一切由朝廷作主,您請好好休養。”

狄仁傑好好地說,只求送走這個大麻煩,但公主楞不肯走。

太平公主堵了御史臺這烏鴉窩的大門,大新聞轟動洛陽城,大家都跑來看熱鬧,頓時街道兩邊給圍了個水泄不通。

在另一位面上,太平公主保不了她的夫婿薛紹,但在現在,則她的膽氣更壯,因韋晞的力量強大,同樣給予她更多的勇氣。

早有人散發出《七律·賀唐軍渡過怒江》,人們看過後都讚歎不已。

竟然爲一首詩就想害了國之棟樑,軍中精英?

而且這首詩人傢俬底下收藏着的,先騙後搶,再來出告,誰都看出此間貓膩。

人們看到大腹便便的公主在隆冬時節爲自己夫婿奔走,更是同情不已。

大帝都的百姓可不是好惹的,御史臺又怎麼了,結果外出的御史、臺吏都受到了百姓的“夾道唾罵”,罵他們不務正事,專做壞事!

好在天皇聖旨急下,召公主回府,不得輕易外出!

太平公主雖想大鬧一場,奈何有心無力,畢竟孩子爲重,唯有遵旨。

她着府令帶了鶯鶯這傻丫頭到洛陽府裡提告,控告張生道德敗壞,居然使“美男計”這種齷齪無恥招數,而且還是刺探公主府第機密!強搶公主府財物!

鶯鶯失了詩作,嚇得她六神無主,想來想去,回府認錯,太平公主氣得大罵她一頓,但她是個證人,暫不處理,先擺平公案再說。

……

洛陽縣令宗秦客(正五品上高官)差人扣了張生到來,不過這廝推得乾乾淨淨,只說先前是一心想與鶯鶯處對象,不想見到了《七律·賀唐軍渡過怒江》後,發覺韋晞想要造反,作爲大唐忠實子民,激於義慣,即時出告!

他反問宗秦客,難道明府(對縣令的尊稱)見了反詩不提告?

明知他口是心非,宗秦客拿他沒轍。

至於鶯鶯,在旁邊聽得真切,早已經哭得稀里嘩啦的,一顆心如玻璃般破碎!

所以說,男人靠得住,母豬會上樹!

宗秦客正在審理案件,差役勿勿報來:“莊敬之的宅第又被砸了!”

“竟有此事?”宗秦客詫異道。

這回砸他的不是太平公主,而是大帝都百姓,看莊敬之壞事做盡,看不過眼,就砸了他的房子唄!

一呼百應,去砸了大唐郭開、黃皓的家。

如前一般,所有物品砸個粉碎,砸過後一鬨而散,官府差役老半天才到,一個破壞分子也沒捉到。

這次莊敬之有經驗了,他沒住在家裡!

所以他不用狼狽而逃,但家宅被毀,名聲落入爛泥塘,慘被人們叫做莊郭開、莊黃皓,他牙齒咬得格格響道:“咱們沒完沒了!”

莊御史即刻發大招:宮門前長跪不起,要朝廷給他的奏摺一個確切說法!

第五十八節 山莊夜話(一)第三九九節 家事(一)第九百三節 帝國餘輝(一)第四九七節 血洗倭京第九八七節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第四九十節 石見銀山第九百十節 薩利希亞小山上第三十九節 過年(跪求收藏和推薦)第六十九節 河東裴家第四九一節 膽大的收稅官第七九八節 軍紀測驗第六五七節 太平公主罵人第四九八節 唐倭會戰(一)第七六七節 釋太平公主惑第四一八節 定帥第三二六節 不嫁表哥第千八節 攻進都城(一)第七七七節 攻打木鹿城第千五六節 攻法蘭克(三)第千十節 攻進都城(三)第五七六節 打臉的至高境界第三三七節 難忘今宵第五七八節 契丹之戰(三)第二百三節 沒品的事也要做了第九十五節 衆籌第五五九節 整肅軍紀第三四一節 龍夷之戰(四)第二百八節 新《宅地法》第四一十節 吐蕃國舅爺第六八四節 大唐與大食的碰撞(二)第五六九節 聰明人(二)第九四十節 備戰歐羅巴第四九十節 石見銀山第六一一節 烏質勒上位第二七一節 老將不老第一八六節 醫院風波(一)第四十六節 猥瑣流打法第九九一節 西巡之議第一九八節 閒看兩軍對壘第七一十節 大步前進第四八五節 國造佐佐木第十五節 上洛(二)第六八十節 王子復仇記(一)第八十節 八味地黃丸第五七五節 契丹之戰(一)第六四九節 破拓枝城第六五八節 光榮歸於太后第八百五節 很鬱悶的大食人第八四九節 火上的阿巴丹城第七百節 別小看大食人第二一六節 湟魚第九二十節 飲宴起風波第六十四節 紅樓故技第六百八節 攻略突騎施第三五六節 唐吐大戰(六)第六十四節 紅樓故技第八五三節 水戰(四)第七七三節 吃魚第九八一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三)第四二三節 獻給唐甜的歌第八四六節 張家兄弟得聖寵第五一三節 路遇劉審禮第二九六節 眼光第三一一節 都是老龜第五四一節 武后見婉兒第七百節 別小看大食人第五六八節 聰明人第千二一節 過山岩第八六十節 兩軍對戰(二)第七六一節 大決戰(十三)第一百零八節 打大部族(一)第二二三節 沙盜的財寶第五五三節 高宗治病第三六八節 論功第七一三節 陌刀兵建功第千五二節 (二二)第四九七節 血洗倭京第一八五節 攻城戰第十一節 長安,我來了!第七六二節 撤退有序第七節 藥店學徒第六百一節 酷吏年代第一四五節 再回唐家堡第一六一節 嫡庶之爭第一三二節 河西不可丟第二三十節 吐蕃悍將第七零六節 小成本得大民心第一百節 訓練軍團第三三三節 真的猛士(一)第四六八節 宗教事務第九十五節 衆籌第一千三節 可汗來了第八二一節 保護我們的鐵路!第三十節 打野豬第七八二節 獻城(一)第六百八節 攻略突騎施第六九七節 昭德反擊!第七十節 廷見結果第八一十節 胡大的故事(一)第二一四節 風乾牛肉風靡一時
第五十八節 山莊夜話(一)第三九九節 家事(一)第九百三節 帝國餘輝(一)第四九七節 血洗倭京第九八七節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第四九十節 石見銀山第九百十節 薩利希亞小山上第三十九節 過年(跪求收藏和推薦)第六十九節 河東裴家第四九一節 膽大的收稅官第七九八節 軍紀測驗第六五七節 太平公主罵人第四九八節 唐倭會戰(一)第七六七節 釋太平公主惑第四一八節 定帥第三二六節 不嫁表哥第千八節 攻進都城(一)第七七七節 攻打木鹿城第千五六節 攻法蘭克(三)第千十節 攻進都城(三)第五七六節 打臉的至高境界第三三七節 難忘今宵第五七八節 契丹之戰(三)第二百三節 沒品的事也要做了第九十五節 衆籌第五五九節 整肅軍紀第三四一節 龍夷之戰(四)第二百八節 新《宅地法》第四一十節 吐蕃國舅爺第六八四節 大唐與大食的碰撞(二)第五六九節 聰明人(二)第九四十節 備戰歐羅巴第四九十節 石見銀山第六一一節 烏質勒上位第二七一節 老將不老第一八六節 醫院風波(一)第四十六節 猥瑣流打法第九九一節 西巡之議第一九八節 閒看兩軍對壘第七一十節 大步前進第四八五節 國造佐佐木第十五節 上洛(二)第六八十節 王子復仇記(一)第八十節 八味地黃丸第五七五節 契丹之戰(一)第六四九節 破拓枝城第六五八節 光榮歸於太后第八百五節 很鬱悶的大食人第八四九節 火上的阿巴丹城第七百節 別小看大食人第二一六節 湟魚第九二十節 飲宴起風波第六十四節 紅樓故技第六百八節 攻略突騎施第三五六節 唐吐大戰(六)第六十四節 紅樓故技第八五三節 水戰(四)第七七三節 吃魚第九八一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三)第四二三節 獻給唐甜的歌第八四六節 張家兄弟得聖寵第五一三節 路遇劉審禮第二九六節 眼光第三一一節 都是老龜第五四一節 武后見婉兒第七百節 別小看大食人第五六八節 聰明人第千二一節 過山岩第八六十節 兩軍對戰(二)第七六一節 大決戰(十三)第一百零八節 打大部族(一)第二二三節 沙盜的財寶第五五三節 高宗治病第三六八節 論功第七一三節 陌刀兵建功第千五二節 (二二)第四九七節 血洗倭京第一八五節 攻城戰第十一節 長安,我來了!第七六二節 撤退有序第七節 藥店學徒第六百一節 酷吏年代第一四五節 再回唐家堡第一六一節 嫡庶之爭第一三二節 河西不可丟第二三十節 吐蕃悍將第七零六節 小成本得大民心第一百節 訓練軍團第三三三節 真的猛士(一)第四六八節 宗教事務第九十五節 衆籌第一千三節 可汗來了第八二一節 保護我們的鐵路!第三十節 打野豬第七八二節 獻城(一)第六百八節 攻略突騎施第六九七節 昭德反擊!第七十節 廷見結果第八一十節 胡大的故事(一)第二一四節 風乾牛肉風靡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