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一節 都是老龜

“我們不能出擊?”馮小寶奇道。

之前吐蕃人追他時,他一直在後衛放箭,屢有斬獲,貌似吐蕃人很弱的樣子,唐正英幹嘛要阻止他?

“聽大伯的話,不要去,一去,必有危險!”唐正英正色道。

馮小寶就聽從了。

他沒想到的是吐蕃中的主將伊萊雲丹跟他發出了同樣的遺憾聲:“這羣漢狗,還真的是狡猾呵!”

他的身邊,有五位騎士,如鶴立雞羣,特別醒目。

個個都是猿臂虎背熊,眼神相當凌厲,當別人給他們看着時,簡直有如一枝枝小箭嗖嗖地射過來。

五個射鵰手!

加上伊萊雲丹自己,就是六個射鵰手。

射鵰手極爲難得,馮小寶軍隊算起來,頂多博爾扎是優秀的射鵰手(相當準),唐甜是合格的射鵰手(命中率較高),馮小寶是湊合的射鵰手(時準時不準),加上毒蛇之吻裡,頂多有多一位合格射鵰手和二位湊合的射鵰手。

而伊萊雲丹這邊六個都是博爾扎級別的射鵰手,畢竟高原這邊有更多的雕與鳥可以射。

伊萊雲丹一直示敵以弱,馮小寶射殺他部屬時,他強忍着,就是不出手,看馮小寶耀武揚威,進一步麻痹唐軍,讓他們目中無人。

現在吐蕃人退兵,就出動了所有射鵰手,張網以待唐軍大將和射箭高手。

一來,唐軍仗着人多,正是信心爆棚之際,很大概率會冒險輕出,這樣遇到隱藏的吐蕃六個射鵰手,嘿嘿,可以送唐軍這夥人乘風回洛陽。(做鬼乘風)

二來,射殺對方大將,當可重創唐軍士氣,讓已軍順利撤退。

也有可能是射殺對方大將後,唐軍瘋狂追來,那有什麼,等他們追不上時他們就徹底追不上了。

不想,唐軍始終沒有上鉤!

且說馮小寶策馬跑着跑着,琢磨着今天這兩件事,他忍不住順唐正英道:“大伯,你說吐蕃人爲什麼沒有發現你們時,竟然提前撤退?”

“我也覺得,似乎吐蕃人有什麼埋伏的樣子啊!”他再講道。

唐正英呵呵笑道:“這就是感覺!你有點感覺了!”

“感覺!”

“對極了,打得仗多,你感覺就會出來了!”

他打了個粗俗的比方道:“就象你養的孩子一般,你熟悉他了,他撅起屁股來是拉屎還是拉尿!”

唐甜:“大伯,他很少給我的孩子換尿布,根本不會知道是拉屎還是拉尿!”

言訖,白了馮小寶一眼。

唐正英:“……”

馮小寶知道唐甜向家裡長輩告狀,他也想多點時間陪她與孩子,可是他真的是很忙耶。

看過兵書,說起一些名將來是“聞風知勝負,嗅土定軍情”就是這情形,果然古人誠不欺我也。

他沒有到這種名將地步,唯有努力搞好偵察兵和使用望遠鏡,到時讓博爾扎也給他弄只搞偵察的信鷹出來,增加偵察手段啦。

……

唐軍上萬人馬追擊吐蕃人,收穫一些中途掉隊的吐蕃人,瞭解過情報後,沒有砍死了事,而是交給了唐家。。。他們有足夠的能力和手段將吐蕃人變成奴隸。。。簡而言之,就是把一頭熊打得它承認自己是一隻兔子!

這些都是良好的箭手,不能夠白白浪費。

吐蕃人什麼都不搞,埋頭狂奔。

作爲精銳的帳兵,他們同樣是一人三馬,哪怕是河西馬,也很難佔到便宜,只能禮送他們出境,趕他們回山,唐軍在山下指手劃腳,唾罵吐蕃人無膽鼠輩。

吐蕃人回答:“我們贊普搞了你們大唐的公主!”

唐軍:“……”

痛恨哪,一失足成千古恨,以後只有我們去睡胡女!

知道吐蕃人不可輕侮,馮小寶老老實實地隱於大軍之中,甚至由唐家出動好些優秀射手不恤馬力地狂衝去射殺吐蕃人,就連毒蛇之吻(馮唐博三人未上場)也去打打過,可是吐蕃人均以普通箭手與他們糾纏,似乎從沒有什麼箭術高手一般。

未免太假了,這還是吐蕃一流的弓騎?

很可惜他們不來,因爲唐軍集中了十二個射鵰手!分別六優秀加上兩及格和四湊合在等着他們。

只要對方射鵰手一出動,那唐軍就來個反圍剿,能夠殺死他們的射鵰手,真是發達了。

沒想到大家都是老龜,狡猾透頂,楞是不能王對王。

仗沒打成,馮小寶卻覺得比起真打起來更是詭異和驚險,好在有唐正英在,否則殞落的可能大把大把的!

還得繼續學習!

……

儀鳳二年(公元677年)對於大唐有點灰暗,至少李治是這麼認爲。

留守西域善耆的唐軍最終因補給線被切斷的原因而退出善耆,逃回西州,吐蕃人重得西域四鎮。

河、洮、岷、鬆、扶諸州的吐蕃人肆虐,告急的報告不斷傳來。

好在唐軍主力出發鄯州一直無事(其實在搞貿易,而皇帝假裝不知),出產馬匹的涼州也一直給馮小寶和唐家保護得好好的。

吐蕃人的猖獗影響不來大唐西線的大局,而在北線則形勢糜爛。

百濟扶余氏散亡,唐再徙安東都護府於新城。

上元三年(六七六)唐徙安東都護府於遼東城(今遼寧遼陽)。

儀鳳二年(六七七),唐將安東都護府再徙於新城(今遼寧撫順北)。

兩次遷徙,不斷從之前控制的區域後退,表明唐已退出高麗。唐太宗、高宗二朝竭中國之力取高麗,既得之而不能守,原因有三。

一是道路邊遠,難以運糧,但此因不是大問題,畢竟水泥路已經出現,道路有了改觀。

二是東北大地上的契丹、奚、突厥這幫牛鬼蛇神扯我大唐後腿。

三是吐蕃牽制了大唐許多兵力,大唐主力悉數西調,沒有軍力,那就一切成泡影。

“真不可愛的胡人!這麼不給面子!”唐高宗李治恨恨地道。

別人是丈母孃看女婿越看越喜歡,他則是看馮小寶越看越順眼。

小子不錯,打得了仗,還合了皇帝的心意:“殺光胡人!”

所以馮小寶得到表彰,他又升官了,武官職事官是從三品右驍騎衛將軍,散官爲正七品上的致果校尉;而文官職事官是正六品上的中州長史,散官則是正八品上的給事郎。

升官是一個信號,中書令李敬玄不敢駁他的奏摺,他可以痛快地向朝廷要錢糧,而比馮小寶官大得多的劉仁軌動輒挨駁,剋扣是常事。

劉仁軌:“哎……十八歲孩子倒蹦八十歲老孃啊!”

第四三三節 過巴顏喀拉山口第四二五節 孩子們會被嚇哭的!第四十三節 出戰第四九七節 血洗倭京第一三八節 玄清的神算第三一一節 都是老龜第五四九節 搞定了第八九九節 完你的心願第三七三節 功成名就(一)第五八八節 劉仁軌卒第二二二節 沙盜第一山地師第二百節 大阿餐曉川瓦苦了!第八十二節 雄鬥第四八四節 佔對馬第三七八節 小寶也怕了第一二五節 斷杆第九一六節 我膽小不敢上!第一八六節 醫院風波(一)第九百八節 獻降表第五百三節 不打不行第七九四節 錢是好東西第五二八節 去職、就職第八百二節 論弓仁掌軍第五佰節 苦樂兩重天第四百九節 辦大事(四)第九百三節 帝國餘輝(一)第六百九節 可汗與屬下第三二五節 白宮見聞第三八七節 無復吐谷渾第三三二節 肉骨頭第一七四節 對質(一)第三八七節 無復吐谷渾第一五十節 騎射與舞蹈第三四十節 龍夷之戰(三)第一九九節 大阿餐曉川瓦苦!第十九節 立足(一)第六七四節 誰爲太子?第六六二節 簡化漢字第一二八節 我要文工團第九六六節 突襲城堡第九八九節 幸福與不幸第八九四節 優秀的帶路黨第八六一節 得了一匹好馬第六百十節 圖謀可汗第千二一節 過山岩第八一三節 老虎的眼淚第二百八節 新《宅地法》第五三七節 議立軍情司、兩司馬第五七三節 廷議契丹(二)第三三五節 真的猛士(三)第七二四節 西征軍不過爾爾?第二二八節 焉耆人送禮第八五七節 戰後獎勵第三二八節 兩聖看法第八七二節 兩種不同結局第六四九節 破拓枝城第四三八節 不疑(一)第三節 辛酸的穿越生活第四二四節 見面論弓仁第七七二節 探討政事第四百九節 辦大事(四)第三十二節 準備做肥皂第二七五節 班師回縣第八七九節 唐軍大戰略第千六十節 兒子的婚事(一)第五百八節 徵倭歸來第一八五節 攻城戰第二三七節 新生活第八四三節 五郎來了第二百九節 出發第九九七節 拳頭收回來第四十八節 不是我殺的第千九節 攻進都城(二)第三五四節 唐吐大戰(四)第四七三節 婚禮湊熱鬧(二)第七二七節 女帝之心第八四四節 坑孃的女兒第六一九節 得心應手第八五三節 水戰(四)第三三三節 真的猛士(一)第六十七節 金刀刀王第三七十節 封大非川第三三一節 舉猛士(三)第九節 圈套第五七十節 唐軍出發第六一三節 破局第四五十節 將亡(一)第一八八節 阿壹破城第四四二節 老天還是有眼的第九六三節 漢人來了!第七九四節 錢是好東西第八四十節 母放行女兒執行第七九二節 宗教事務第四七一節 過春節第三五九節 唐吐大戰(九)第二四二節 軍工與抵達第八四七節 火車上的對話第五六一節 婉兒嚇退李旦第四五六節 唐蕃大決戰(二)
第四三三節 過巴顏喀拉山口第四二五節 孩子們會被嚇哭的!第四十三節 出戰第四九七節 血洗倭京第一三八節 玄清的神算第三一一節 都是老龜第五四九節 搞定了第八九九節 完你的心願第三七三節 功成名就(一)第五八八節 劉仁軌卒第二二二節 沙盜第一山地師第二百節 大阿餐曉川瓦苦了!第八十二節 雄鬥第四八四節 佔對馬第三七八節 小寶也怕了第一二五節 斷杆第九一六節 我膽小不敢上!第一八六節 醫院風波(一)第九百八節 獻降表第五百三節 不打不行第七九四節 錢是好東西第五二八節 去職、就職第八百二節 論弓仁掌軍第五佰節 苦樂兩重天第四百九節 辦大事(四)第九百三節 帝國餘輝(一)第六百九節 可汗與屬下第三二五節 白宮見聞第三八七節 無復吐谷渾第三三二節 肉骨頭第一七四節 對質(一)第三八七節 無復吐谷渾第一五十節 騎射與舞蹈第三四十節 龍夷之戰(三)第一九九節 大阿餐曉川瓦苦!第十九節 立足(一)第六七四節 誰爲太子?第六六二節 簡化漢字第一二八節 我要文工團第九六六節 突襲城堡第九八九節 幸福與不幸第八九四節 優秀的帶路黨第八六一節 得了一匹好馬第六百十節 圖謀可汗第千二一節 過山岩第八一三節 老虎的眼淚第二百八節 新《宅地法》第五三七節 議立軍情司、兩司馬第五七三節 廷議契丹(二)第三三五節 真的猛士(三)第七二四節 西征軍不過爾爾?第二二八節 焉耆人送禮第八五七節 戰後獎勵第三二八節 兩聖看法第八七二節 兩種不同結局第六四九節 破拓枝城第四三八節 不疑(一)第三節 辛酸的穿越生活第四二四節 見面論弓仁第七七二節 探討政事第四百九節 辦大事(四)第三十二節 準備做肥皂第二七五節 班師回縣第八七九節 唐軍大戰略第千六十節 兒子的婚事(一)第五百八節 徵倭歸來第一八五節 攻城戰第二三七節 新生活第八四三節 五郎來了第二百九節 出發第九九七節 拳頭收回來第四十八節 不是我殺的第千九節 攻進都城(二)第三五四節 唐吐大戰(四)第四七三節 婚禮湊熱鬧(二)第七二七節 女帝之心第八四四節 坑孃的女兒第六一九節 得心應手第八五三節 水戰(四)第三三三節 真的猛士(一)第六十七節 金刀刀王第三七十節 封大非川第三三一節 舉猛士(三)第九節 圈套第五七十節 唐軍出發第六一三節 破局第四五十節 將亡(一)第一八八節 阿壹破城第四四二節 老天還是有眼的第九六三節 漢人來了!第七九四節 錢是好東西第八四十節 母放行女兒執行第七九二節 宗教事務第四七一節 過春節第三五九節 唐吐大戰(九)第二四二節 軍工與抵達第八四七節 火車上的對話第五六一節 婉兒嚇退李旦第四五六節 唐蕃大決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