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九節 戰前準備

登州水師於儀鳳四年(679年)三月初成立,初始編制爲水軍八千,陸戰隊五千。

隨後增加到水軍一萬,陸戰隊一萬二。

水軍一萬指的是船上作戰部隊,不包括掌舵、划槳搖櫓的輔助兵力。

主要來源於沿海民衆,皆通水性,加入軍隊後訓練有素,且裝備精良,乃這方世界上一流強軍!

戰船主要有兩種,一是艨艟鉅艦,其有生牛皮蒙背,具有良好的防禦性能;開弩窗矛穴,以槳爲動力,能快速航行。

用於作戰,分爲兩層,一是甲板,作爲近戰,第二層可以用來射箭。

前有“衝角”,金屬所制,撞擊敵船之用。

再有桅杆三根,用於利用風力過海。

論起來作戰最有力的是樓船,高達五層的樓船威力十足,上有拍竿拍碎敵船,中層射箭,下層接戰,但樓船的重心過高,不利渡海作戰,易被風浪吹襲,只能河道近海作戰,故而未用。

另有海鶻船,船型頭低尾高,前大後小,船的外形模仿善於穿風掠浪的海鳥,適合劃浪而行。船上左右設置浮板,在風浪中具有穩定船隻的作用,又可阻擋側浪,減輕船體橫向搖擺,是一種比較不怕風浪的戰船。

主要戰艦爲兩種,韋晞船隊裡的海鶻船大號,用於運輸,載有小艇,可以運送海軍陸戰隊。

今天他們出動受閱,讓韋晞看看他們訓練的成果。

海灣裡,戰船遮海而來,然後艨艟鉅艦成兩列縱隊,展演隊形,劃出瞭如蝴蝶般飛舞的軌跡,顯示出良好的艦隊攻擊能力和單艦操縱能力。

他們發射勁箭和火箭,可以看到須臾紅光數束,直射出兩百餘步之遠!

此乃船上預裝的絞車弩,在那個時代非同小可!

絞車弩是將十二石之巨弩設在絞車上而成(韋晞用的是二石三鬥弓),能同時發射七支箭,威力大,射程遠!

再有數艘大海鶻,上面更有長長臂杆,此乃投石機的裝置,一氣將火彈扔出三百餘步!

此時都換裝了配重式投石機,攻擊力強大,但海戰中精度欠佳,只能夠面殺傷,難做到點攻擊。

落在水面上就是一片熊熊烈火,正如韋晞所言,此乃三昧真火,水也澆不熄的。

韋晞的行轅駐於海邊小山上,居高臨下觀看戰船演習,對此表示滿意。

而陸戰隊的看點是他們的搶灘登陸戰,軍士們努力地划着小艇,奮勇地衝到灘頭,進行衝鋒演練。

說起來,那天陸戰隊的演習比起艦隊要糟糕得多,因爲風浪過大,把小艇給衝得七零八落的,一些小艇竟然跑到了離登陸場一里開外的地方去,還有一些小艇乾脆給風浪打翻,好在士兵們訓練有素,沒有傷亡,但進攻只得一半人馬按計劃上了岸。

陸戰隊的高級軍官們都唬白了臉,深感惶恐。

豈料貴人點頭說不錯!

這位貴人是陸戰隊的開山鼻祖,他說滿意就是滿意!

在當時,哪有什麼抗登陸戰,日出之國所在地方處處漏風,唐軍只要把船開到他們那裡,肯定能夠上岸,搶灘登陸戰不過是個幌子罷了。

水軍和陸戰隊員們演習完畢,韋晞召見了高級軍官們進行訓話。

主要有水軍都尉、陸戰隊都尉、參謀部軍官,他們大多數默默無聞,時人畏水,敢到水裡一行的大家族子弟真沒幾個,韋晞缺少人才,向各家族發出呼籲,請他們派出子弟參加海軍,反應者寥寥無幾,只得京兆韋家、劉僕射家、營州李(謹行)家派了幾個子弟前來助他,意思意思而已。

象公主府的家生子給派遣到陸戰隊時,聽說要上船,個個都嚇哭了,當然之後的訓練他們也頂了下來(否則就被髮送去挖沙)。

韋晞首先表示感謝,感謝他們把兵員在短短時間裡訓練得這麼好,軍官們每天練兵不綴,辛苦了!

接着他發出了戰前動員:養兵千日,用在一時,各位準備好,就要打仗了!

所有的軍官們精神振奮,當海軍不容易,站在船上,受雙重陽光照射----空中太陽,海水反光,慘過韋晞上高原,做過海軍的,人人都是非洲黑,去洛陽會被詢問價錢(你這個崑崙奴精神不錯啊,值多少錢?)泡在水裡,鹽水脫掉一層皮!

遭這樣的罪,不打仗哪行呢!

韋晞只說準備打仗,沒說到哪打,別人自然不敢問他的,只是準備按照指示做好戰前準備。

即時發下獎勵,錢還不少,每個人都有,既是對這次演習的獎勵,也是安家費!

大將軍興致到來,吩咐道:“文房四寶伺候。”

哈啊,這是大將軍要贈墨寶,這是他頭一回給水師方面的部隊,因此大夥兒都興味盎然,只見韋晞寫下:

“太陽升起自水天,無限光明照天宇,碧波銀光映金球,直上銀漢波濤洶!”

他忘記寫詩名了,但旁人可不敢說。

等他離開登州之後,馬上發生慘案,水師和陸戰隊爲這首詩的歸屬先是爭吵不休,繼而大打出手!

雖說這首詩的字寫得不怎麼樣(韋晞的字一向寫得很醜),詩意也不是很好,甚至連詩名也沒有,畢竟是現在的大將軍,後來的帝國皇帝給海軍方面寫的第一首詩,意義重大,登州水師(後升格爲帝國海軍)和陸戰隊(後升格爲帝國海軍陸戰隊)爲這首詩的歸屬而狗咬狗得厲害,讓帝國兵部的諸位大人們傷透了腦筋!(有陰謀論者認爲皇帝是有意製造兩個軍種不和)

……

“參見大將軍!”以右衛將軍荊東靈爲首,參謀部的軍官們紛紛向韋晞致敬。

荊東靈雖是朝廷十六衛將軍之一,但只追隨韋晞,領錢不幹事(右衛軍官們倒是很高興),忙乎韋晞的戰略方向的準備,要打仗了,他得告訴給他的大將軍聽他們做了些什麼。

“我們已經把大將軍所講的濟州島給佔領了下來,在那裡建立了海港碼頭、倉庫、房子、給水點,還請(這是客氣的說法,事實是唐人老農帶頭,他們是自由人,其餘幹活的都是奴隸)了一些人在那裡開墾!”

“good!”韋晞忍不住韋氏胡語,真是一個好消息。

當時交通落後、人口稀少,濟州島由120萬年前火山活動而形成,是一座典型的火山島,地形主要是平原、丘陵和熔岩,森林密佈。

上古時代----中國三國時代,濟州島上有耽羅國(此爲後世的棒棒貼金說法),實際就是一些土蕃部落,毛都不多幾根。

唐軍上岸後,二千人就征服了所謂的耽羅國,得一萬餘土人(還歡天喜地的),利用其民力,建立起跨海徵東的必要基地。

第二三三節 捕奴(二)第一千五節 火槍兵袁風(一)第一五九節 步騎各半(第9更求訂閱)第九一四節 觀火夜話第三百十節 伊萊雲丹的追殺(二)第八三二節 查抄白馬寺(一)第六八五節 大唐與大食的碰撞(三)第六八二節 王子復仇記(三)第八九六節 伏擊北方大軍(一)第四六四節 公主投案第四三十節 三戰歸心第七三五節 夫妻店第四八二節 航途中第三二三節 要讓表哥OUT第九五四節 達州攻防戰二第六三五節 不信第一百十九節 進軍大非川第三百節 諸事了了第八七四節 兩將對上第四百六節 辦大事(一)第一三一節 打我埋伏?第六一一節 烏質勒上位第六三九節 處死韋氏第七二一節 昭德KO承嗣第六九五節 大站隊(二)第五五五節 新朝伊始第八七二節 兩種不同結局第五四三節 豐州城第九十節 千金見武則天第五一八節 鋼鐵產業(二)第六十一節 山神與地龍(一)第四百七節 辦大事(二)第七四四節 大食軍攻城(一)第三九七節 魘魔第九七六節 我想打冰球!第九百二節 人不要臉就有錢第六二三節 大和尚照樣有第三六二節 致命一箭第八十六節 學習騎射第六九二節 昭武歸唐第九九九節 進軍,進軍!第七零一節 欲襲伊斯法罕第六百六節 打它(三)第三五九節 唐吐大戰(九)第八五六節 圍攻城主府第八一九節 狂攻阿巴丹第三四七節 荒城之月第三八二節 騎兵進攻戰第八四八節 火車上的培訓第千四九節 (十九)第二十一節 掉餡餅了第五十六節 路遇打劫(二)第三三四節 真的猛士(二)第八八三節 艾哈邁德出兵第九十六節 來多一個團第八百一節 上得山多終遇虎第六八三節 大唐與大食的碰撞(一)第六八六節 韋武聯手第四十九節 破關第六一三節 破局第三三六節 校尉、上元節第千二七節 危險的鮎魚第八百二節 論弓仁掌軍第八八三節 艾哈邁德出兵第九百八節 獻降表第五二七節 狄公相助第三五八節 唐吐大戰(八)第七九九節 壞事做盡第八六十節 兩軍對戰(二)第八七四節 兩將對上第七五一節 大決戰(三)第九五十節 取特基爾達城第八五八節 你也一樣第七二一節 昭德KO承嗣第四二四節 見面論弓仁第八三六節 大和尚贈大禮第一四一節 朝廷封賞第二百一節 射中了什麼餐?第五佰節 苦樂兩重天第四八五節 國造佐佐木第十三節 臨門不入第千三五節 (五)第一七七節 接踵而來的困難第二百五節 歷史慣性不改變第五五八節 臨朝稱制第千四十節 (十)第二三九節 大通河軍校第六一八節 會盟月州第四五七節 唐蕃大決戰(三)第三百二節 吐蕃對策(二)第四十二節 山大王們第一二二節 不要辜負第二百八節 新《宅地法》第千三六節 (六)序:女神送我走一程第九五八節 千秋也留下我清音第二百八節 新《宅地法》第七五四節 大決戰(六)第四七十節 麴薩若歸順第一二七節 弓箭大磨盤
第二三三節 捕奴(二)第一千五節 火槍兵袁風(一)第一五九節 步騎各半(第9更求訂閱)第九一四節 觀火夜話第三百十節 伊萊雲丹的追殺(二)第八三二節 查抄白馬寺(一)第六八五節 大唐與大食的碰撞(三)第六八二節 王子復仇記(三)第八九六節 伏擊北方大軍(一)第四六四節 公主投案第四三十節 三戰歸心第七三五節 夫妻店第四八二節 航途中第三二三節 要讓表哥OUT第九五四節 達州攻防戰二第六三五節 不信第一百十九節 進軍大非川第三百節 諸事了了第八七四節 兩將對上第四百六節 辦大事(一)第一三一節 打我埋伏?第六一一節 烏質勒上位第六三九節 處死韋氏第七二一節 昭德KO承嗣第六九五節 大站隊(二)第五五五節 新朝伊始第八七二節 兩種不同結局第五四三節 豐州城第九十節 千金見武則天第五一八節 鋼鐵產業(二)第六十一節 山神與地龍(一)第四百七節 辦大事(二)第七四四節 大食軍攻城(一)第三九七節 魘魔第九七六節 我想打冰球!第九百二節 人不要臉就有錢第六二三節 大和尚照樣有第三六二節 致命一箭第八十六節 學習騎射第六九二節 昭武歸唐第九九九節 進軍,進軍!第七零一節 欲襲伊斯法罕第六百六節 打它(三)第三五九節 唐吐大戰(九)第八五六節 圍攻城主府第八一九節 狂攻阿巴丹第三四七節 荒城之月第三八二節 騎兵進攻戰第八四八節 火車上的培訓第千四九節 (十九)第二十一節 掉餡餅了第五十六節 路遇打劫(二)第三三四節 真的猛士(二)第八八三節 艾哈邁德出兵第九十六節 來多一個團第八百一節 上得山多終遇虎第六八三節 大唐與大食的碰撞(一)第六八六節 韋武聯手第四十九節 破關第六一三節 破局第三三六節 校尉、上元節第千二七節 危險的鮎魚第八百二節 論弓仁掌軍第八八三節 艾哈邁德出兵第九百八節 獻降表第五二七節 狄公相助第三五八節 唐吐大戰(八)第七九九節 壞事做盡第八六十節 兩軍對戰(二)第八七四節 兩將對上第七五一節 大決戰(三)第九五十節 取特基爾達城第八五八節 你也一樣第七二一節 昭德KO承嗣第四二四節 見面論弓仁第八三六節 大和尚贈大禮第一四一節 朝廷封賞第二百一節 射中了什麼餐?第五佰節 苦樂兩重天第四八五節 國造佐佐木第十三節 臨門不入第千三五節 (五)第一七七節 接踵而來的困難第二百五節 歷史慣性不改變第五五八節 臨朝稱制第千四十節 (十)第二三九節 大通河軍校第六一八節 會盟月州第四五七節 唐蕃大決戰(三)第三百二節 吐蕃對策(二)第四十二節 山大王們第一二二節 不要辜負第二百八節 新《宅地法》第千三六節 (六)序:女神送我走一程第九五八節 千秋也留下我清音第二百八節 新《宅地法》第七五四節 大決戰(六)第四七十節 麴薩若歸順第一二七節 弓箭大磨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