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八九節 突厥人言和

“參見太后殿下、皇帝陛下!”武承嗣進宮,拜見兩位至尊。

“表兄來了,賜座!”李旦是個淳淳君子,吩咐內侍道,至於武則天,她是長輩,又是至尊,不必對武承嗣客氣。

武承嗣坐定後,東拉西扯地說了一會話,然後上奏道:“東突厥後汗國骨咄祿請求內附!”

“他們求和了?”李旦不禁興奮地道。

突厥人自認爲是狼神的子孫,桀驁不馴,偏生得他們控弦十萬以上,一旦南下,大唐震動,一日數警,歷代唐主聽到突厥人來了個個都睡不着覺。

現在低頭認輸,李旦雖不掌權,但也高興。

“正是!”武承嗣滿面笑容地道:“阿史那骨篤祿派出了使臣,找到臣下,一是認錯,說之前罪我大唐乃大錯特錯,再三請罪,並送上好馬三百匹!牛一千頭,羊一萬隻!”

突厥人也沒什麼東西可給大唐,給來給去的只是牲畜,所以遊牧民族要不就是騙,騙不來就搶中原的東西,他們什麼都缺,連只木桶都做不來。

“二來,他們請求內附!”言訖,武承嗣遞交突厥人的呈情表。

他兼管禮部,有資格與突厥人打交道,自然,收了突厥人不少的賄賂。

突厥人是沒出產什麼東西,但他們有以前搶的東西,頗有好貨,就拿出來送人。

其實突厥人最想打通關節的是大將軍韋晞,他是主將,只要他點頭講和,就大事定矣。

否則就算與其他官員談判,他跳出來搗蛋的話,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只是去到公主府門前,門官說大將軍沒空見他們,連見都不見。

油鹽莫進,錢他有的是,馬匹他也不缺,美女他不敢收,權勢突厥人也給不了他。

無奈之下,只好求到武承嗣那裡,武承嗣倒是收錢肯辦事,而且給力,立即求到了御前。

“那你先擱這裡吧!”武則天也不與他囉嗦道。

武承嗣又說了一會的話,然後他告辭離開,李旦也離開了。

“婉兒,你怎麼看?”武則天問上官婉兒道。

“可虛與委蛇,不戰不和,待我們的計劃發動。”上官婉兒說道。

“講給武承嗣聽嗎?”她問起來。

“不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武同天搖頭道。

“遵旨!”。

……

武承嗣奉旨與突厥人談判,但他作不了主,開出的是武則天定下的價碼:

東突厥後汗國骨篤祿去除尊號(不得再稱大汗);

部族分爲十部,分散到各州去,除了骨咄祿有都督之位外,其餘部族酋長都沒有,所有突厥人成爲唐人,向大唐宣誓效忠,受大唐地方官的管轄!

“這這這……”東突厥使臣頭上滲出了豆大的汗珠。

比起以前承襲太宗朝起的“民族區域自治”(酋長當都督或刺史,可世襲,朝廷不干涉各族內政)有了極大的倒退,條件苛刻無比。

以前過得快活,唐人不管他們的行事,還有錢糧白送,甚至突厥人鬧事,打到唐人,唐人怕事,多是忍讓。

現在,唐人想肢解突厥部族,若干年之後,還會有突厥人嗎?

不服?來戰!

要是戰得過的話,突厥人就不會派使臣,能夠用刀箭取的東西,狼神的子孫不會用嘴巴來說話!

雖說大唐政局有所不穩,但大唐的軍隊依舊保持穩定,以大將軍韋晞一干將領在虎視眈眈,他們也與以前的將領大不一樣,是先殺光了再談判。(和空氣談咩?)

使臣頭痛無比,他作不了主,只能派快馬騎傳往突厥牙帳彙報。

然後突厥貴酋們還價,大唐再還價,雙方扯皮,時間不斷推移。

……

春天到來,在杭愛山的突厥人趕着牛馬羊羣陸續南返。

那邊雖然安全,但冬天風雪極大,寒冷,雪厚到讓牲畜也無法扒開,弄不到雪下的牧草,結果,死掉的牛羊是以前的一倍。

往南,雪更薄草更長,下雪時牲畜也能夠翻開雪去啃草吃。

沒有牲畜,很快人就會餓死,因此春天一到,他們就忙不迭地往南走。

但在大唐實際控制線之內,他們還不敢進入。

與之前相比,突厥人覺得日子不好過。

他們不能搶劫爲生,只能夠放牧維持生計。

越往南,水草越豐茂,尤其是黃河邊上,有水有草,那裡的草長得象有油一般,喂什麼牲畜都齊刷刷地猛長個子。

過往,突厥人佔據黃河北岸,還經常在黃河南岸放牧,就象自己家一樣。

現在,黃河兩岸都給唐人佔據了,唐人的牧民們,在那裡優哉遊哉地放牧,而他們只能乾瞪眼。

不僅唐人牧民出現在黃河北岸,唐人農民也出現了,他們開墾荒地,引水灌溉,喜上眉梢。

在內地,人均分田百畝,還經常不夠分。

這裡,名義上分田二百畝,實際上是他們有多少能力開墾多少畝都沒有關係,只要上交糧食就成!還有大片的無主牧區任由放牧,這對於勤勞的‘中國’農民來說簡直是天堂。

至於突厥人打過來,農民伯伯怕是怕啊,可官府說了在北岸種植、放牧所得,官府包銷,給突厥人搶了,官府不包賠但會給百姓口糧活下去,給他們資金重新來過,一定三年。

軍隊也是不得已而爲之,雖說軍隊可以屯田,但那些大頭兵們豈願意拿鋤頭,搞不好兵變都有可能!

只要有一絲的可能,那麼就招募國內農民來幹活唄。

此地離國家內地州縣也近,還是可以招募一些農民前來幹活。

總有不怕死的農民.

而在西域就不成了,離國內太遠,大兵們想要吃到糧食真的需要自己拿鋤頭幹活。

有的突厥人試圖越境,很快出現大唐的騎兵,旋風般地趕來,大聲吆喝,驅趕他們。

年輕的突厥人自然忿忿,想動刀箭!

勞資以前的地盤,特m的什麼時候輪到你們唐人來爽歪歪了?

年長的突厥人則止住了他們,點頭哈腰地離開。

面對着族人的疑惑,年長的突厥人苦笑道:“看他們的馬!”

年輕的突厥人看馬匹就明白了,對方的馬沒有掉膘,該死的,唐人奢侈到用糧食餵馬!

過了一冬的馬匹都會“春瘦”,此時長跑作戰的話,死掉的機率非常高!

而用糧食餵馬,有油水(用豆子喂)的馬匹就能跑,不受春瘦的限制。

大家不對等,這仗可怎麼打。

年長的突厥人不僅會看馬匹狀況,還會觀察唐人的精神面貌,看到的是躍躍欲試,想的是突厥人鬧事的那種,唯有長嘆一聲,退避三舍。

第一千五節 火槍兵袁風(一)第七十三節 想增添人手第一四一節 朝廷封賞第一三二節 河西不可丟第四九三節 倭廷餘則成第三六七節 戰後議事第六十七節 金刀刀王第四二九節 最大的帶路黨(一)第五五八節 臨朝稱制第五十四節 路上衝突第二十五節 小寶學騎馬第六二一節 神都變天第一九四節 什麼餐餐餐的第四七八節 登州行第一五七節 議攻吐蕃(第7更求訂閱)第八八九節 殺帥第二六八節 死亡行軍第五二九節 流年不利第一四九節 說服第三四八節 進言第四一八節 定帥第四節 窮人翻身記(一)第六八五節 大唐與大食的碰撞(三)第九一八節 與武承嗣狗咬狗第五四九節 搞定了第三二五節 白宮見聞第六四六節 不要臉的唐人第七九八節 軍紀測驗第三一四節 收麥第六二一節 神都變天第五六十節 風暴欲來第四十七節 雙方鬥將第二六二節 隔河索命第七四三節 過河第九九六節 我們做了好大事啊!第六百九節 可汗與屬下第九八六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八)第二五四節 三女將逞威(二)第四三八節 不疑(一)第二九六節 眼光第二百八節 新《宅地法》第一四一節 朝廷封賞第五六二節 伯喜歸來第一九七節 捉女將第八九六節 伏擊北方大軍(一)第七十七節 入門第二十九節 命中的邂逅第九三十節 急調徐有功第九二八節 捉拿來俊臣第三十二節 準備做肥皂第七五六節 大決戰(八)第九十八節 小寶治軍第四六四節 公主投案第三百二節 吐蕃對策(二)第九八九節 幸福與不幸第七三三節 大軍雲集第九九十節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第二十一節 掉餡餅了第四一四節 暗潮洶涌(一)第九五九節 萬馬奔騰第八六二節 殺光他們第七零四節 急襲伊斯法罕(三)第三五九節 唐吐大戰(九)第二九一節 到農村去(三)第五七七節 契丹之戰(二)序:女神送我走一程第三百七節 時勢不同了第九四七節 兵部之事第八六七節 大炮開兮轟他娘第七一二節 大食人的對策第六四六節 不要臉的唐人第一七三節 殿試第七一十節 大步前進第四八一節 出發第三十四節 衛生標準第四一十節 吐蕃國舅爺第三百七節 時勢不同了第五三一節 大法會第八七四節 兩將對上第五二二節 韋老叔破突厥(一)第二百四節 李謹行的客氣第六十六節 獻給朝廷第三二五節 白宮見聞第六百五節 打它(二)第七四六節 大食軍攻城(三)第九七七節 瓜熟蒂落第二六零節 戰鬥!第三二三節 要讓表哥OUT第一五十節 騎射與舞蹈第八二九節 佛爺帶你參歡喜禪第四九六節 殺入倭京(三)第八九一節 優素福的決斷第一七七節 接踵而來的困難第九五九節 萬馬奔騰第四五二節 將亡(三)第一千節 捕到大魚了第一八四節 後勤部第六三六節 韋氏被出首第五六八節 聰明人第三二一節 李敬玄來也
第一千五節 火槍兵袁風(一)第七十三節 想增添人手第一四一節 朝廷封賞第一三二節 河西不可丟第四九三節 倭廷餘則成第三六七節 戰後議事第六十七節 金刀刀王第四二九節 最大的帶路黨(一)第五五八節 臨朝稱制第五十四節 路上衝突第二十五節 小寶學騎馬第六二一節 神都變天第一九四節 什麼餐餐餐的第四七八節 登州行第一五七節 議攻吐蕃(第7更求訂閱)第八八九節 殺帥第二六八節 死亡行軍第五二九節 流年不利第一四九節 說服第三四八節 進言第四一八節 定帥第四節 窮人翻身記(一)第六八五節 大唐與大食的碰撞(三)第九一八節 與武承嗣狗咬狗第五四九節 搞定了第三二五節 白宮見聞第六四六節 不要臉的唐人第七九八節 軍紀測驗第三一四節 收麥第六二一節 神都變天第五六十節 風暴欲來第四十七節 雙方鬥將第二六二節 隔河索命第七四三節 過河第九九六節 我們做了好大事啊!第六百九節 可汗與屬下第九八六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八)第二五四節 三女將逞威(二)第四三八節 不疑(一)第二九六節 眼光第二百八節 新《宅地法》第一四一節 朝廷封賞第五六二節 伯喜歸來第一九七節 捉女將第八九六節 伏擊北方大軍(一)第七十七節 入門第二十九節 命中的邂逅第九三十節 急調徐有功第九二八節 捉拿來俊臣第三十二節 準備做肥皂第七五六節 大決戰(八)第九十八節 小寶治軍第四六四節 公主投案第三百二節 吐蕃對策(二)第九八九節 幸福與不幸第七三三節 大軍雲集第九九十節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第二十一節 掉餡餅了第四一四節 暗潮洶涌(一)第九五九節 萬馬奔騰第八六二節 殺光他們第七零四節 急襲伊斯法罕(三)第三五九節 唐吐大戰(九)第二九一節 到農村去(三)第五七七節 契丹之戰(二)序:女神送我走一程第三百七節 時勢不同了第九四七節 兵部之事第八六七節 大炮開兮轟他娘第七一二節 大食人的對策第六四六節 不要臉的唐人第一七三節 殿試第七一十節 大步前進第四八一節 出發第三十四節 衛生標準第四一十節 吐蕃國舅爺第三百七節 時勢不同了第五三一節 大法會第八七四節 兩將對上第五二二節 韋老叔破突厥(一)第二百四節 李謹行的客氣第六十六節 獻給朝廷第三二五節 白宮見聞第六百五節 打它(二)第七四六節 大食軍攻城(三)第九七七節 瓜熟蒂落第二六零節 戰鬥!第三二三節 要讓表哥OUT第一五十節 騎射與舞蹈第八二九節 佛爺帶你參歡喜禪第四九六節 殺入倭京(三)第八九一節 優素福的決斷第一七七節 接踵而來的困難第九五九節 萬馬奔騰第四五二節 將亡(三)第一千節 捕到大魚了第一八四節 後勤部第六三六節 韋氏被出首第五六八節 聰明人第三二一節 李敬玄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