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最早的刺客無雙

司馬夝拱手而退,也不等趙遷在多說些什麼,立刻命人把程知遠以及小姑娘都帶了下去。

趙遷負手,心頭算是大石落地,那侍衛收起了斷劍,胸前的傷口因爲他凝聚起精氣神而漸漸恢復,只是那皮肉緊縮,看上去頗爲猙獰恐怖。

趙遷對司馬夝囑咐,一定要“善待”程知遠,他這話說的雖然絕不是真心,但卻是真意,司馬夝便拱手,滿口答應下來,只是話語之中,又隱晦談道:

“臣聽聞,市井遊俠近來似有異動,恐生聶政之事,還請殿下防患於未然。”

趙遷頓時面色一驚,再看司馬夝,突然沉聲問道:“誰敢殺我?”

聶政之事,可謂無比兇殘,但也極其爲諸遊俠所稱道,他早年因除害殺人,帶着自己老孃和姐姐“荌”,逃到齊國避禍,幹殺豬的行當。也正好是此時沒多久,韓國大夫嚴仲子因與韓相俠累(即韓傀)在廷爭問題上結仇,被詆譭然後威脅,不得不潛逃來了濮陽。

震驚天下的韓國王宮當面殺人事件,就從此開始了。

後來,嚴仲子聽聞聶政的俠名,便刻意結交,獻上巨金爲其母慶壽,又與聶政結爲好友,跪求其爲自己報仇。

聶政這個人也很老實與生猛,他等待母亡故守孝三年後,爲報答嚴仲子的知遇之恩,獨自單槍匹馬,一個人拎着把劍就進了韓國首都陽翟城,然後就這麼一路衝(無雙)到了人家朝堂大殿上,在所有人懵逼的狀況中,直接以白虹貫日之勢,把韓傀就這樣乾死在當場!

然後這貨又順帶把當時韓哀侯的刺了一下,死沒死不知道,不過按照後來的記載多半是沒死,但這事情給韓老君留下了不小的陰影,隨後聶政又連續殺了韓傀的侍衛有數十個,就這樣殺進去,又殺出去了。

雖然這老兄後來因爲害怕自己姐姐被自己這事情連累,殺出去之後沒多遠自己把臉劃的稀爛,又割開腹部挑出腸子,挖出眼珠子,導致後來韓國把他屍體掛在菜市口用千金詢問這老兄的來歷,結果都沒有人認出來。

當然,他姐姐最後還是來了,並且直言自己不能因爲吝惜自己的性命而埋沒弟弟的名聲,於是就去菜市口認屍,並且直接驕傲的說自己的弟弟勇武勝過了三力士,即孟賁、夏育、成荊,隨後自殺在聶政的屍體上。

孟賁能徒手錘死蛟龍,夏育還是凡人時就有千鈞之力,至於成荊更是能以一當萬,皆不世出的蓋世豪傑。

這個事情後來被其餘諸國的人知道了,都是接連讚歎的,後來魏國唐雎出秦,直接就引用了這個事情,談一半談崩了,唐雎就拔劍對秦王罵,大概意思就是你這老傢伙別看你高高在上,老子要是現在當一次聶政,你全國上下都要給你弔喪,啥天子之怒,別吹牛逼了,那都是狗屁。

由此可見聶政之勇猛!由此可見聶政之事帶給各國領導人有多大的心理陰影!

而聶政同志還得到了一個特殊的稱號,即“白虹貫日”!

這個成語,說的就是聶政刺韓傀!

在後世某些人看來,這絕對就是某刺客無雙的代表人物了,任務要求潛入,好麼,什麼蹲點都是狗屁,殺進去,所有人都死了就沒有人知道我潛入了!

司馬夝低下頭來,手依舊是供着向前:“舜避丹朱,虎躍溪澗。”

舜帝曾經避開丹朱而把王位轉讓給他,但最後丹朱得不到天下人的認同而失去民心,諸侯都去朝見舜而不去見丹朱;猛虎越過溪澗便回到深山,危險程度也大大增加,而在溪流上失去了猛虎的腳印,見不到猛虎的影子,卻不代表危險不存在了。

邯鄲城中的高手不少,但若是說最著名的,而且可稱爲舜避丹朱之事的,可爲市井遊俠之首的....便只有染坊的那一位了。

姚姓出於舜帝!

舜避丹朱,不是怕而是不願意爭鬥。

當然,司馬夝這裡採取的舜帝丹朱,究竟是魏國竹書所寫的舜囚堯,還是公認的舜之德而讓位丹朱,這就很值得揣摩了。

但是趙遷的神色卻緩和下來了,點點頭,表示自己已經明白了,司馬夝便告罪而退,很快消失在他的視線當中。

侍衛有些沉默,直至司馬夝退走之後,他才緩緩開口,向趙遷請罪,道:“臣護衛不利,讓殿下受驚了,還請殿下責罰。”

“責罰....責罰....”

趙遷握了握拳頭,面色此時才顯得有些猙獰起來:“你打不過那個少年。”

侍衛默不作聲,只是有些苦澀。

趙遷的手放在額頭,沉默了很久才猛然揮舞了一下!

“我真想殺他。”

趙遷的聲音有些寒冷:“可惜,我不想當韓傀啊!姚韶可不是普通人,他是真的敢當聶政的!”

侍衛不語,亦不知如何語,趙遷的手反覆拍了拍,這是他的習慣性動作:

“不過還好,我的選擇是正確的,不殺他,反而施以千金買骨的計策,我現在還用得上他!彭喜,我有事要你辦,這一次的事情,就說我被被行刺,在表面上隱瞞下來,但暗中,你便讓人放出各種風聲,大談特言,再令那些窮家寒門爲此事撰寫書稿,以傳閱趙地天下。”

此言出,侍衛彭喜的眼神也猛地一動,便躬身拱手,此時也笑了起來:

“以名來盛天下,這是爲王之道,是大善的事情,不顯於表,而讓人談於野,傳於風,閱於馬蹄足塵,時爾普天之下,皆知殿下之賢德。”

趙遷轉過身,雙手負起來:“賢德之名是護身符,如今我王長孫之位實在是未穩固,好名聲才能幫我辦成大事,此番放了那傢伙一馬,其實司馬氏方纔恐怕巴不得我下令殺人吧。”

......

軍部諸人把程知遠和小姑娘帶走,直至來到邯鄲中一處治軍所,等司馬夝到了,這纔給程知遠鬆了綁,再看那小姑娘,後者仍舊有些害怕,同時也有些懵,司馬夝便笑了笑,對程知遠道:

“這女孩可不是你妹妹吧,你何必爲了她而對那公子出頭?”

他說着,語氣又是一變,鄭重嚴肅道:

“那可是公子遷,是王長孫殿下,不是什麼螻蟻販夫!你豈能因爲一時的意氣用事而對他擅起劍兵?這也太荒謬了,這裡可是在趙國邯鄲啊,若是趙遷死了,你的人頭也不保了!”

程知遠嗯了一聲:“嚇唬嚇唬他而已。”

司馬夝搖搖頭:“那青瓷巷的潑皮,‘黑皮狐’胡餘被你殺了?”

程知遠嗯了一聲:“不知道他稱什麼名字,只是叫的煩人,便順手宰了,怎麼,他是趙遷的小舅子?我看他死的時候趙遷可開心了。”

第三百六十四章 劍道中的一和零第五百四十七章 天下無雙(下)第七百五十四章 遇道則止!第四百五十五章 碎嘴先生第一百六十二章 仙與鬼(二)第二百八十章 夢 ? 我心安處,便是靈山第五百五十七章 生意人好說話第三百三十章 世上最年輕的半聖第七百零四章 素王的簡第二十九章 狗腦子打出來(買魚去了,更新晚了點)第二百零五章 劍心(五)第四百三十三章 庚子與程子(中)第二百九十一章 夢 ? 銅鐵之始第七百七十七章 太上之疑第一百零九章 相馬記(四)第二百零七章 奎!第七百五十四章 遇道則止!第一百零五章 龍淵而來第四百二十一章 仙人盜跖第三百九十三章 莫測時天舞二日鬼門關開第四百二十三章 窮山惡水第六百九十五章 青史與夢第一百零二章 仲夏之炎(三)第一百四十二章 天低分海樹第七百七十三章 天界第六百五十六章 周幽周平第二百四十五章 革命第六百零二章 儒家衆聖(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未始離於岑而足以造於怨也第一百九十七章 此時無聲勝有勝第六百三十四章 先生與列國(趙)第二百六十六章 稷下後山塗山王第二百九十六章 夢 · 聖皇遺留的邀請第三十九章 山河鼓劍(中)第二百三十一章 放匣(下)第六百九十一章 葬土(一)第五十八章 我乃南華真君座下說劍人第四百四十四章 雍容華貴第五百五十二章 人之初,性本_?第六百三十九章 天子劍第二百三十一章 放匣(下)第五百六十六章 程夫子樹立政治觀第十章 人資如玉,各有本根第五十八章 我乃南華真君座下說劍人第七百零三章 藉口第七百七十章 天界(二)第八十五章 夢 · 夫妻打架(上)第二百一十章 龍淵相虺第四百二十三章 窮山惡水第一百六十三章 仙與鬼(三)第三百一十八章 青風暮雪,大道無行(下)第四百九十七章 天綱!第五百二十四章 聖人分析研討會第二十六章 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第一百八十章 失勇者第二百八十三章 夢 · 山神不遠行第一百二十章 書中自有千鍾粟第一百零三章 仲夏之炎(四)第六百九十七章 道與國第三百三十六章 三人行,必有可爲師者第三百七十五章 上徹於天第四百八十八章 夢 · 仙劍東來第七百零五章 齊世三聖第七百一十章 傳說中的儒者第三百九十九章 殷其雷者第五百七十三章 你們在此地不要走動第五百二十九章 四貴之禍第三百六十七章 我小時候還見過你第四百一十章 秦劍西來第二百七十三章 夢 · 南三次經(下)第二百七十三章 夢 · 南三次經(下)第七十五章 察晦塵於微第五百八十二章 聖人滅於秦(下)第六百四十章 騙局第一章 天子西征第五十七章 神思鐵面第七十三章 子張之儒第六百三十九章 鬼門關開!第四十三章 河丘榆次,三位劍士(下)第二百九十七章 周世 · 天移第七百七十章 天界(三)第三百零三章 四懷疑,呈者見第八十章 夢·惡來耀武第四百八十五章 商之大將不叩周之小兒第五百二十二章 吾師當爲堯舜第四百八十二章 安期生的真正目的第四百零一章 來世雷書?第七百二十章 大道廢第三百一十一章 知遇之恩第五百一十章 復活儀式第七百三十二章 比於列星第七百六十五章 吾生也有涯第一百二十五章 君子報仇第一百八十四章 擇碑記(三)第九十四章 夢 · 忽有非常(下)第七百二十三章 趙之變第三百零八章 九卦前,止應天第七百七十七章 太上之疑第五百六十二章 好戲開場了第四百六十九章 白雲之宴
第三百六十四章 劍道中的一和零第五百四十七章 天下無雙(下)第七百五十四章 遇道則止!第四百五十五章 碎嘴先生第一百六十二章 仙與鬼(二)第二百八十章 夢 ? 我心安處,便是靈山第五百五十七章 生意人好說話第三百三十章 世上最年輕的半聖第七百零四章 素王的簡第二十九章 狗腦子打出來(買魚去了,更新晚了點)第二百零五章 劍心(五)第四百三十三章 庚子與程子(中)第二百九十一章 夢 ? 銅鐵之始第七百七十七章 太上之疑第一百零九章 相馬記(四)第二百零七章 奎!第七百五十四章 遇道則止!第一百零五章 龍淵而來第四百二十一章 仙人盜跖第三百九十三章 莫測時天舞二日鬼門關開第四百二十三章 窮山惡水第六百九十五章 青史與夢第一百零二章 仲夏之炎(三)第一百四十二章 天低分海樹第七百七十三章 天界第六百五十六章 周幽周平第二百四十五章 革命第六百零二章 儒家衆聖(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未始離於岑而足以造於怨也第一百九十七章 此時無聲勝有勝第六百三十四章 先生與列國(趙)第二百六十六章 稷下後山塗山王第二百九十六章 夢 · 聖皇遺留的邀請第三十九章 山河鼓劍(中)第二百三十一章 放匣(下)第六百九十一章 葬土(一)第五十八章 我乃南華真君座下說劍人第四百四十四章 雍容華貴第五百五十二章 人之初,性本_?第六百三十九章 天子劍第二百三十一章 放匣(下)第五百六十六章 程夫子樹立政治觀第十章 人資如玉,各有本根第五十八章 我乃南華真君座下說劍人第七百零三章 藉口第七百七十章 天界(二)第八十五章 夢 · 夫妻打架(上)第二百一十章 龍淵相虺第四百二十三章 窮山惡水第一百六十三章 仙與鬼(三)第三百一十八章 青風暮雪,大道無行(下)第四百九十七章 天綱!第五百二十四章 聖人分析研討會第二十六章 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第一百八十章 失勇者第二百八十三章 夢 · 山神不遠行第一百二十章 書中自有千鍾粟第一百零三章 仲夏之炎(四)第六百九十七章 道與國第三百三十六章 三人行,必有可爲師者第三百七十五章 上徹於天第四百八十八章 夢 · 仙劍東來第七百零五章 齊世三聖第七百一十章 傳說中的儒者第三百九十九章 殷其雷者第五百七十三章 你們在此地不要走動第五百二十九章 四貴之禍第三百六十七章 我小時候還見過你第四百一十章 秦劍西來第二百七十三章 夢 · 南三次經(下)第二百七十三章 夢 · 南三次經(下)第七十五章 察晦塵於微第五百八十二章 聖人滅於秦(下)第六百四十章 騙局第一章 天子西征第五十七章 神思鐵面第七十三章 子張之儒第六百三十九章 鬼門關開!第四十三章 河丘榆次,三位劍士(下)第二百九十七章 周世 · 天移第七百七十章 天界(三)第三百零三章 四懷疑,呈者見第八十章 夢·惡來耀武第四百八十五章 商之大將不叩周之小兒第五百二十二章 吾師當爲堯舜第四百八十二章 安期生的真正目的第四百零一章 來世雷書?第七百二十章 大道廢第三百一十一章 知遇之恩第五百一十章 復活儀式第七百三十二章 比於列星第七百六十五章 吾生也有涯第一百二十五章 君子報仇第一百八十四章 擇碑記(三)第九十四章 夢 · 忽有非常(下)第七百二十三章 趙之變第三百零八章 九卦前,止應天第七百七十七章 太上之疑第五百六十二章 好戲開場了第四百六十九章 白雲之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