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五章 十年之後,再背一次

龍素抱過那個孩子。

“束龍...那是我三師兄的名字,是陳良先生的親傳弟子....”

程知遠並不認識束龍,原來是因爲他當初在程知遠前往白鹿宮的時候,並沒有參與,而是依舊在人間遊歷,不過他的遊歷,與龍素的周遊列國並不一樣。

他是爲了出仕,且積累名望,而龍素是捨棄名望,希望用儒家的教義,行墨家的事情。

“我認識你。”

劍神童子指着龍素:“沒想到,上一次看到的小姑娘,現在都成了大姑娘了...不,是女君子。”

龍素笑了笑,她看着劍神童子,並沒有太多的印象。

因爲當時龍素出現前,劍神童子已經陷入程知遠的心靈深處,所以童子知道龍素,龍素卻不認識童子。

話轉回來,說到束龍的身上。

“三師兄承了劍道的衣鉢,等閒之人,即使是天下劍宗想要傷他入骨,斷他經絡江河,滅了生根,斬了精氣神明,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秦軍之中,難道還有比陳龍右,祁毋山他們還要強的人嗎?”

龍素道:“總不會是白起將軍吧。”

程知遠:“不是白起,傷人的劍氣與白起的不同,我以前也是見過他動手的...”

不是白起,不是秦王。

傷束龍者,乃至於讓他垂死而不能救,這等於是讓他自己看着自己死,這種殺人法子,有點兇殘與無禮。

陳龍右等人做不出來這種事情,秦國的幾位劍宗都不是做這種事情的人。

但程知遠其實有一個猜測,但是不敢確認,這般兇狠殘忍的劍法.....

就像是當初趙國染坊中的那個老人所使的一般.....

很像,但是不敢確認,所以程知遠什麼也沒有說。

秦軍攻下韓國的野王,把韓國從中直接攔腰斬斷,實際的目地,是要攻擊上黨,而上黨受到韓王命令降秦,但上黨的郡守卻不願意降秦。

束龍正是這次戰爭中的犧牲品之一,秦積之勢不可以一人之力,乃至十人百人之力去撼動,而這次的戰爭,包括龍素師兄的死,同時反映出另外一些事情。

秦國出現了新的強橫人物,並且手段,不是那麼的“溫和”。

但這到底是戰國,不是江湖。

不是說殺了我家師兄,我就要爲他報仇,同一先生門下,在戰國時期的師兄弟,常常都有互相廝殺的事情發生,這一點屢見不鮮,譬如龐涓孫臏,譬如李斯韓非.....

這個時代,是一個講政治的時代,戰國是戰國,不是江湖,沒有快意恩仇,今日是師兄弟,明日便各爲其主,今日是師兄弟,明日可能就要爲自己的一些言行與選擇付出代價,既然選擇了出仕,那麼早就應該做好死去的準備了。

這種風氣,一直延續到東漢末年。

戰國沒有江湖,只有爲道而死,乃至不惜反目成仇的種種故事。

程知遠告訴龍素,他已經把她的師兄,把那具屍體送回了白鹿宮,而龍素對此,她的情緒逐漸平穩,最後只是淡淡的表示了一下,並沒有多說什麼。

也沒有必要了。

這個時代,本就是人與人爭鬥廝殺的歲月,能留個全屍,那已經很好,還奢望什麼呢?子路聖人何其勇猛,曾經把後來的天帝級惡鬼按在地上暴打,但如這般人傑,也會老去,在仲尼勸說無果的情況下,死在了衛國的動亂中,被亂刀砍成肉醬。

聖人尚不能留全屍,爲道而死,既然選擇了,那就要面對。

“君子去了秦國?”

程知遠這樣問:“君子游歷了幾方?”

龍素:“從趙到魏,從魏到秦.....然後....在楚...現在來到了韓。”

她如此說着,刺柏樹下,龍素沒有發現,自己似乎變得有些...想要傾訴。

就像是沉悶了很久,壓抑了很久,在如今,終於遇到一個能夠完全把自己那些積累的話,全部吐露出來的朋友....

“趙國的平原君想要舉薦我,公子遷於嘉都是這麼想的,但是我沒有留下....”

“我本來在趙國,住的是破爛的房子,在給那些孩子講課的時候,我被人罵過,還餓了肚子...真的,說起來也有意思了,這是仲尼當初的感覺嗎....”

程知遠:“仲尼當初差點就餓死了。”

龍素笑了:“是啊,我還是不能和仲尼比,我餓了幾天就撐不住了.....”

www ✿Tтkan ✿¢ ○

“我住的那個房子,那個人你認識啊,他叫荊軻.....現在在趙地當了平原君的門客吧....還有一個叫魚伯嬰的,我總覺得他有些面熟....”

程知遠:“魚伯嬰?是魯仲連吧!”

程知遠點破魯仲連的僞裝,而龍素有些愕然:“他窮的身無分文,真的是魯仲連嗎?”

“他被我掃地出門了。”

程知遠說到這裡,想笑,可惜依舊不能笑,只能儘量用調侃的語氣來講述當時的故事。

魯仲連被程知遠擊敗,然後離開了四象學宮。

或許是爲了證明自己,他確實是去了趙國,又很巧的遇到了周遊列國的龍素。

龍素從齊國來,當然不知道四象宮發生的事情。

“那位好歹也是有名的賢哲....你就這麼把他.....”

龍素的表情顯得稍有誇張。

程知遠則是道:“有人失仁義,沉迷於權利,我只是幫他找回自己罷了,賢哲之人,畢竟不是聖賢,只是有那種資質而已。”

“但即使聖賢,也多有爲惡者,這天下的聖人講的道理,難道都是對的嗎?”

“成聖並沒有一個標準,只需要這個道理能夠自圓其說,能夠打開一方道路,那就可以了,這就是立道聖人,但是立道之後,後來學道的,晉升的聖人們,他們對於這種道理的理解,又是千差萬別。”

“大道隱沒,天下爲公....”

龍素沒有反駁,她繼續和程知遠說着,說完了趙國的故事,說完了許久不見的,程知遠所認識的那些人之後......

龍素談到魏國,說到信陵君,對這個年輕人君子十分推崇,而讓龍素沒想到的是,程知遠對於信陵君的評價則是更高!

“我怎麼知道的...我是沒見過他,但是名聲十分響亮啊...何況魏王女還是我的學生....”

雖然現在還沒有出現竊符救趙的故事,但是公子無忌的名聲,卻已經是如日中天。

說了魏國,又說到秦國,龍素去秦國的路並不是一帆風順,青玄大地與南世割裂嚴重,而且秦國並不喜歡儒家人,龍素在秦國可謂是舉步維艱,而到了秦國,還要先辦理一個“臨時身份證”.....

否則,如果不辦,在秦國連店都住不了,嚴重一點的,連水都不給喝。

而龍素在秦國,學會的最多的,就是隱忍了。

忍耐,忍耐,在一個不喜歡儒家的地方,談論儒家的道理,勢必要被很多人以言語攻擊,其中不乏本來就憋了幾年怨氣的法家弟子,看到了儒家人出現,那正是一股氣沒地方撒,全都倒騰出來了。

疲憊,龍素談到秦國,給她最大的一種印象,就是疲憊。

是秦國讓她疲憊,而不是讓秦人疲憊。

“秦法嚴苛,比起禮樂來說,確實是過於仔細與嚴肅,但我也認爲,這是一種好事情,但同時,這也是一種壞事情。”

“三代的時候,人人都懂得謙讓與合作,到了夏,人們開始出現分化,到了商,重於鬼神使得人們不敢高聲喧譁,而到了周,周公制定禮樂之後,天下的人們都開始歡欣鼓舞.....”

“但現在,戰國之世,已經淪落到要用這般嚴苛與仔細的刑法來約束人們的道德與行爲,這同樣說明,禮崩樂壞,道德早已徹底淪喪,救不回來了。”

“人心越來越貪婪,越來越自私.....已經不是禮樂可以拯救的了。”

入秦之後,辦的學堂經常被人掀翻,也沒有多少人願意學習儒家的道理,但是後來,龍素來到咸陽,遇到了李悝。

學堂老人待她不薄,並且允許她在學堂講課。

“我也在那個學堂講過課....”

程知遠說來感慨,那個學堂,不正是自己當初在咸陽時,被秦王丟過去放養的地方嗎。

當時程知遠打死也不會相信,那個學堂老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法祖李悝。

只能說藏得太深。

“出秦之後,便是入楚.....”

說到這裡,龍素便不講了,看着程知遠。

“我麼....君子居然如此掛念我?”

程知遠點了點頭,而龍素嘆了口氣,覺得很累。

“本想給小人收屍去的。”

若是尋常女子,怕不是就要大羞一下,但是龍素卻直接“坦白”,我是給你收屍去的,結果沒收到,轉悠了很久,還是一無所獲。

嘴上強硬,也不知道是爲了什麼。或許是君子特有的倔強,輸人可以,不能輸陣。

“小人屍骨未寒,五年一夢,勞煩君子這般掛念,有罪,不能赦。”

“我在楚國睡了五年,五年之間,我什麼也沒有夢見,空空蕩蕩,白白耗費了五年光景,對於人間,我的感覺是極其模糊的.....”

“只知道有些人祭祀我...也或許正是他們是祭祀,讓我恢復的快了一些....”

“所謂信仰,是否就是‘記住’的力量呢?”

程知遠對龍素道:“我以前談論過這個課題,不過現在看來,還可以深究。”

刺柏樹下的兩人,五年不見,其實都成長了很多,不僅僅是在於年齡上,也在於見聞上。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

程知遠望着天空,現在確實是深秋時節。

春、秋之時,起刀兵之禍。

“十年春秋.....樹木已經長成....”

龍素道:“我要走了,這個孩子,請你用神遊送回白鹿宮吧....”

程知遠:“你幫他決定了命運?”

龍素一愣。

程知遠道:“我是受人之託,終人之事,所以我沒有把這個孩子直接送去白鹿宮,因爲成爲儒家,不一定是他自己的意願,既然在這個年代輾轉四次,那麼我覺得,他應該有一段自己的人生。”

龍素沉默,又道:“亂世之中,能活下來已經不錯了....”

程知遠卻突然話鋒一轉:“但有個辦法,可以教導他,但不把他帶回白鹿宮去,就這麼周遊,等到他長大之後.....”

龍素感覺到不對勁,不解且直接問道:“你....這是什麼意思...?”

程知遠也是很直接:“君子上路,不介意多一個人嗎?”

龍素有些愣神,怔怔在原地,最後憋了一句:“馬車不大,載不了兩個.....”

程知遠:“我可以揹你。”

龍素沒有說話,她似乎在尋找可以應對的詞彙,而程知遠則是突然嘆了一聲:“看來君子不想要我跟着,那便....”

龍素忽然開口,自己都有些愣。

“我不讓你跟着,你也會跟着的,有神遊之人,天下又有誰能攔住你,不讓你跟着呢?”

程知遠卻是直接道:“當然有,正是君子。君子若不讓小人跟隨,小人便不敢跟隨。”

龍素頓時就失笑了。

“小人啊,怎麼還是和以前一樣呢,你都已經是打落過道尊的人物,說的話,還是孩子氣,我們都已經....長大了.....老了。”

程知遠盯着龍素,卻沒有動靜,而龍素接下來卻說出了讓程知遠有些愣的話。

“我乏了,揹我回去吧。”

程知遠愣在原地,而龍素則是催促道:“君子不讓小人跟着,小人便不敢跟着,君子讓小人背一下,小人便不敢做嗎?”

而龍素的眼中,帶着一絲勝利的喜悅,程知遠回過味來,也是不免有些複雜,若說是喜悅自然有,可惜無法表示。

龍素把孩子縛在背上,任憑程知遠背起,而程知遠此時也心中感慨萬千。

“自百骸之後,再揹你,卻已經是過去十年了。”

龍素的頭深深埋低,程知遠道:“君子要回哪裡呢?”

“山野間,城池裡,江河兩側,天下列國,蕩蕩南世,哪裡都行。”

龍素的聲音有些奇怪,似乎在哭,那是壓抑了很久很久的悲傷,不是爲一個人,而是爲天下而哭。

程知遠輕聲問:“君子與列國的故事結束了嗎?”

龍素不給半點回應。

程知遠卻是閉上眼睛,揹着她走了出去。

“那君子確實是應該好好休息休息了.....記得孟子的話嗎?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

隨後,程知遠又用幾乎聽不清的聲音,悄悄道:

“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做《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

“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聖賢發憤之所爲作也.....”

“不過好多人,你還不認識,他們也還沒有做出這些經天緯地的簡冊....”

“休息休息,吾妻,該睡了。”

一步一步,就這樣走着,消失在山野之間,刺柏樹下,那輛馬車,不知何時,也已經消失不見了。

第三百七十七章 方士與大化學家第六百四十二章 世間七竅第三百二十八章 珠沉淵而山媚第五百四十六章 天下無雙(上)第七百七十五章 濠梁之辯第六十三章 虎姑婆,百骸骨第二百四十一章 劍天子!第二百六十一章 太學的神秘題目第三百三十一章 我認你當大哥第三百零八章 九卦前,止應天第三百九十四章 盛情難卻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服王化第一百七十三章 木秀於林(向死劍)第二章 莊子說劍第六百一十三章 勇者無懼(上)第一百六十九章 千騎卷平岡第四百四十八章 “小人”的作用第三百九十九章 殷其雷者第二十一章 聖門爭龍駒第五百六十八章 我乃最佳第六人第一百二十九章 顏如玉(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失怒第七百二十一章 我即萬物,萬物亦無不是我第四百九十四章 山海彼方的天子命第三十三章 神人主天,聖人主世,仙人主風雨(上)第二百九十八章 陣鎖聖人第六十七章 不要在意那些細節第三百三十七章 國法之中無此律第二十二章 本蛇是有擔當的蛇第六百九十三章 葬土(三)第五百一十四章 樂正氏西來第四百九十七章 天綱!第三十五章 出劍之後,當如疾風驟雨(求收藏求推薦!)第三百七十章 有刺客第五百八十六章 舌戰羣法第六百三十五章 天庭之主第五百九十三章 少說話多看第七百三十一章 問仁第三百四十一章 君子如向矣(四)第五百五十五章 法家第四派!第五百七十一章 聖戰(中)第四百九十五章 武丁帝劍!第六百五十一章 山與風第十八章 天子之爭,金蛇曼舞第五百二十五章 不能面見法家第四百二十章 天距人間三尺三第二百三十八章 莊子·徐無鬼第二百零四章 劍心(四)第三百二十章 二問劍經第三百二十五章 木銅鈴搖,氣意所至第一百零三章 仲夏之炎(四)第六百八十七章 山有木兮木有枝第六百五十九章 天帝漸落第二百二十章 大難臨頭第九十二章 夢 ? 穆天子劍第四百九十四章 山海彼方的天子命第七百七十八章 太上座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可以存檔的過去神明第八十八章 夢 · 徵三夷(二)第二百六十九章 蘇秦未死第五十二章 嘟嚕嚕........第六百六十七章 三天帝之損第四百零七章 道不喜我第二百零四章 劍心(四)第六百七十六章 世間仙人們第二百二十七章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第一百三十一章 顏如玉(四)第七十八章 望帝布,甘丹刀第二百八十三章 夢 · 山神不遠行第四百七十一章 君之貪婪第五百六十六章 程夫子樹立政治觀第七章 白虹飛舞,青蛇嘶鳴第四百三十七章 逼其動,離其心第六百二十一章 聖人化天,仙人奉禮!第二百七十三章 夢 · 南三次經(下)第五章 人間喧囂第二十二章 本蛇是有擔當的蛇第四百零七章 道不喜我第五十八章 我乃南華真君座下說劍人第四百二十五章 項氏夜來第二百二十六章 大戰起!第七百七十二章 天界(四)第一百四十一章 伏日窮兇第一百八十二章 擇碑記(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敢問鬼神何存焉第七百三十四章 無功之世第三百五十六章 飛熊入夢第四百六十七章 仙威無上第一百八十四章 擇碑記(三)第十四章 盛怒於土囊之口第二百八十二章 夢 · 聚散如流沙第六百零三章 儒門衆聖(下)第三百八十八 霊山裡鬼神部衆第三百四十八章 玉連環可解矣第五百六十一章 推杯換盞(下)第六百四十九章 白登山第一百六十章 霜女“鬿”(下)第七百六十一章 劍蕩祁連(二)第三百八十六章 仙人 · 庚桑楚第三百一十章 公子召南
第三百七十七章 方士與大化學家第六百四十二章 世間七竅第三百二十八章 珠沉淵而山媚第五百四十六章 天下無雙(上)第七百七十五章 濠梁之辯第六十三章 虎姑婆,百骸骨第二百四十一章 劍天子!第二百六十一章 太學的神秘題目第三百三十一章 我認你當大哥第三百零八章 九卦前,止應天第三百九十四章 盛情難卻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服王化第一百七十三章 木秀於林(向死劍)第二章 莊子說劍第六百一十三章 勇者無懼(上)第一百六十九章 千騎卷平岡第四百四十八章 “小人”的作用第三百九十九章 殷其雷者第二十一章 聖門爭龍駒第五百六十八章 我乃最佳第六人第一百二十九章 顏如玉(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失怒第七百二十一章 我即萬物,萬物亦無不是我第四百九十四章 山海彼方的天子命第三十三章 神人主天,聖人主世,仙人主風雨(上)第二百九十八章 陣鎖聖人第六十七章 不要在意那些細節第三百三十七章 國法之中無此律第二十二章 本蛇是有擔當的蛇第六百九十三章 葬土(三)第五百一十四章 樂正氏西來第四百九十七章 天綱!第三十五章 出劍之後,當如疾風驟雨(求收藏求推薦!)第三百七十章 有刺客第五百八十六章 舌戰羣法第六百三十五章 天庭之主第五百九十三章 少說話多看第七百三十一章 問仁第三百四十一章 君子如向矣(四)第五百五十五章 法家第四派!第五百七十一章 聖戰(中)第四百九十五章 武丁帝劍!第六百五十一章 山與風第十八章 天子之爭,金蛇曼舞第五百二十五章 不能面見法家第四百二十章 天距人間三尺三第二百三十八章 莊子·徐無鬼第二百零四章 劍心(四)第三百二十章 二問劍經第三百二十五章 木銅鈴搖,氣意所至第一百零三章 仲夏之炎(四)第六百八十七章 山有木兮木有枝第六百五十九章 天帝漸落第二百二十章 大難臨頭第九十二章 夢 ? 穆天子劍第四百九十四章 山海彼方的天子命第七百七十八章 太上座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可以存檔的過去神明第八十八章 夢 · 徵三夷(二)第二百六十九章 蘇秦未死第五十二章 嘟嚕嚕........第六百六十七章 三天帝之損第四百零七章 道不喜我第二百零四章 劍心(四)第六百七十六章 世間仙人們第二百二十七章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第一百三十一章 顏如玉(四)第七十八章 望帝布,甘丹刀第二百八十三章 夢 · 山神不遠行第四百七十一章 君之貪婪第五百六十六章 程夫子樹立政治觀第七章 白虹飛舞,青蛇嘶鳴第四百三十七章 逼其動,離其心第六百二十一章 聖人化天,仙人奉禮!第二百七十三章 夢 · 南三次經(下)第五章 人間喧囂第二十二章 本蛇是有擔當的蛇第四百零七章 道不喜我第五十八章 我乃南華真君座下說劍人第四百二十五章 項氏夜來第二百二十六章 大戰起!第七百七十二章 天界(四)第一百四十一章 伏日窮兇第一百八十二章 擇碑記(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敢問鬼神何存焉第七百三十四章 無功之世第三百五十六章 飛熊入夢第四百六十七章 仙威無上第一百八十四章 擇碑記(三)第十四章 盛怒於土囊之口第二百八十二章 夢 · 聚散如流沙第六百零三章 儒門衆聖(下)第三百八十八 霊山裡鬼神部衆第三百四十八章 玉連環可解矣第五百六十一章 推杯換盞(下)第六百四十九章 白登山第一百六十章 霜女“鬿”(下)第七百六十一章 劍蕩祁連(二)第三百八十六章 仙人 · 庚桑楚第三百一十章 公子召南